软管缠绕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55182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软管缠绕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清洗领域,具体涉及软管缠绕车。



背景技术:

对于管道清洗而言,由于其空间狭小,清洗通道长,清洗非常不方便,现已有部分清洗装置采用软管带动毛刷进行清洗。

由于管道狭长,有时需要采用较长的软管,其携带、收纳及移动十分不便,给清洗工作带来不便,也影响客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管缠绕车,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的对软管进行收纳,方便携带及移动,在进行清洗时也方便使用。

其技术方案如下:

软管缠绕车,包括车架,车轮及绕轮,车轮活动的设于车架的下部,所述车架具有第一侧架、第二侧架,绕轮具有中心转轴,该中心转轴具有第一轴端、第二轴端,第一轴端、第二轴端分别活动设置于第一侧架、第二侧架上,第一侧架与第二侧架之间设有推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架、第二侧架均具有斜立臂、底部支撑臂,斜立臂的下端连接在底部支撑臂103的前端,斜立臂的上端向后倾斜,两个斜立臂分别连接在所述推手的两端,第一侧架、第二侧架的底部支撑臂之间通过连接臂连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侧架、第二侧架的斜立臂上均设有轴承座,所述第一轴端、第二轴端分别活动安装于该轴承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绕轮包括辐条、侧挡板、挡条,侧挡板位于所述中心转轴的两个轴端,侧挡板与辐条固接并通过辐条与所述中心转轴活动连接,挡条连接两个侧挡板,并位于侧挡板的外缘。

进一步的,在所述车架的底部设有四个滚轮,该四个滚轮中包括有两个万向轮,该两个万向轮均设于所述车架的前侧或均设于所述车架的后侧。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控制盒,控制盒设于第一侧架、第二侧架之间,该控制盒上设有电源输入端及控制按钮,在控制盒内设有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与电源输入端及控制按钮电性连接。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该软管缠绕车包括车架,车轮及绕轮等结构,绕轮可以相对于其中心转轴旋转而实现接驳管的缠绕收纳,第一侧架、第二侧架起到支撑作用,推手装于第一侧架与第二侧架之间,所述第一侧架、第二侧架均具有斜立臂、底部支撑臂,斜立臂向后用于安装推手,方便对软管缠绕车进行推移,底部支撑臂形成底座,斜立臂向后倾斜,也方便绕轮的安装,结构非常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管道清洗装置的整体连接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管道清洗支架的侧部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管道清洗支架的端部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管道清洗支架与毛刷体的连接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软管缠绕车的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管道清洗支架(安装旋转驱动装置)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接驳软管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软管缠绕车,101、推手,102、斜立臂,103、底部支撑臂,104、连接臂,105、轴承座,121、中心转轴,122、辐条,123、侧挡板,124、挡条,125、滚轮,13、控制盒,14、车轮,20、中心座,201、旋转轴孔,21、撑杆,211、第一段,212、第二段,22、滚动装置,23、旋转驱动装置,231、旋转输出轴,24、毛刷体,241、中心轴,242、刷毛,25、喷药嘴,26、进药端,30、接驳软管,31、主管体,32、接驳头,33、给药管,34、电缆,35、管道套管,36、管道封板,37、轴套,40、药剂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7所示,管道清洗装置,包括毛刷体24、旋转驱动装置23、管道清洗支架、接驳软管30、软管缠绕车10及药剂车40。

管道清洗支架,包括中心座及四个撑杆21,中心座20的中部设有旋转轴孔201,各撑杆21分别与中心座20固接,且各撑杆21均朝向中心座20的径向方向,旋转轴孔201的轴向方向相对于四个撑杆21所在平面垂直,在各撑杆21的外端均设有滚动装置22。所述撑杆21包括第一段211及第二段212,第二段212为中空的套管,第一段211套接在第二段212内,并在第一段211的内端设有弹性元件。在所述中心座20内设有旋转驱动安装位,该旋转驱动装置23安装位与所述旋转轴孔201相对应。在各所述撑杆21上设有轮轴,各所述滚动装置22通过轮轴安装于各撑杆21的外端,各轮轴所在平面相对于所述旋转轴孔201垂直。

毛刷体24具有中心轴241以及固定于中心轴241并沿中心轴241周向设置的刷毛242,旋转驱动装置23的旋转输出轴231穿过所述旋转轴孔201后与所述中心轴241连接。

该接驳管具有主管体31,在主管体31的端部设有接驳头32,在主管体31内设有给药管33及电缆34。在所述中心座20上设有朝向前侧的喷药嘴25,在所述中心座20上设有朝向后侧的进药端26,该进药端26与喷药嘴25相通。所述旋转驱动装置23的旋转输出轴231穿过所述旋转轴孔201后通过该轴套37与所述中心轴241连接。

软管缠绕车10,包括车架,车轮14及绕轮,车轮14活动的设于车架的下部,所述车架具有第一侧架、第二侧架,绕轮具有中心转轴121,该中心转轴121具有第一轴端、第二轴端,第一轴端、第二轴端分别活动设置于第一侧架、第二侧架上,第一侧架与第二侧架之间设有推手101。

所述绕轮包括辐条122、侧挡板123、挡条124,侧挡板123位于所述中心转轴121的两个轴端,侧挡板123与辐条122固接并通过辐条122与所述中心转轴121活动连接,挡条124连接两个侧挡板123,并位于侧挡板123的外缘。所述第一侧架、第二侧架均具有斜立臂102、底部支撑臂103,斜立臂102的下端连接在底部支撑臂103的前端,斜立臂102的上端向后倾斜,两个斜立臂102分别连接在所述推手101的两端,第一侧架、第二侧架的底部支撑臂103之间通过连接臂104连接。在所述第一侧架、第二侧架的斜立臂102上均设有轴承座105,所述第一轴端、第二轴端分别活动安装于该轴承座105上。在所述车架的底部设有四个滚轮125,该四个滚轮125中包括有两个万向轮,该两个万向轮均设于所述车架的前侧或均设于所述车架的后侧。第一侧架、第二侧架之间还设有控制盒13,该控制盒13上设有电源输入端及控制按钮,在控制盒13内设有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与电源输入端及控制按钮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该管道清洗装置包括毛刷体24、旋转驱动装置23、管道清洗支架、接驳软管30、软管缠绕车10及药剂车40,在进行清洗时进行组装连接,在清洗完成后,将接驳软管30、软管缠绕车10及药剂车40等拆开,再将接驳软管30缠绕在软管缠绕车10上进行收纳,使用、收纳比较方便。

2、该软管缠绕车10包括车架,车轮14及绕轮等结构,绕轮可以相对于其中心转轴121旋转而实现接驳管的缠绕收纳,第一侧架、第二侧架起到支撑作用,推手101装于第一侧架与第二侧架之间,结构非常简单。

3、所述第一侧架、第二侧架均具有斜立臂102、底部支撑臂103,斜立臂102向后用于安装推手101,方便对软管缠绕车10进行推移,底部支撑臂103形成底座,斜立臂102向后倾斜,也方便绕轮的安装。

4、在所述第一侧架、第二侧架的斜立臂102上均设有轴承座105,绕轮的重力最终通过轴承座105作用于车架上,能够使受力更均匀,避免车架部分受力过大而损坏,也可提高绕轮转动的灵活性。

5、所述绕轮包括辐条122、侧挡板123、挡条124,侧挡板123可以从两侧进行限位遮挡,辐条122连接侧挡板123,并使绕轮的结构更简单,减少其材料成本,挡条124可以避免所缠绕的软管脱落。

6、四个滚轮125中包括有两个万向轮,通过两个万向轮可以方便的对软管缠绕车10进行换向移动。

7、在车架上第一侧架、第二侧架之间还设有控制盒13,用于对清洗时的清洗方式等进行控制。

8、该管道清洗支架包括中心座20及四个撑杆21,四个撑杆21可以对中心座20起到基本的定位及支撑作用,在使用时,将毛刷体24安装于旋转轴孔201位置,通过四个撑杆21的支撑,毛刷体24的刷毛242可以与管壁的上、下、左、右各个方向进行均匀的接触,提高清洗效果,也避免刷毛242与管壁接触时的压力过大而造成刷毛242损坏,撑杆21的外端设有滚动装置22,可以减少该清洗支架与管壁之间的阻力,方便该清洗支架的移动。

9、轮轴所在平面相对于所述旋转轴孔201垂直,可以保证各滚动装置22的前移方向为所清洗管道的轴向方向。

10、通过接驳软管30可以将毛刷体24、软管缠绕车10及药剂车40等进行连接,并可以根据所清洗管道的长度选择所采用的接驳软管30的数量;两个接驳软管30之间通过管道套管35及管道封板36进行连接。

11、在所述中心座20上设有朝向前侧的喷药嘴25,通过接驳软管30可以将药剂车40的清洗药水通过喷药嘴25喷出,可以使管道的清洗更干净。

12、所述撑杆21包括第一段211及第二段212,两者相互套接,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可以进行伸缩,以适应不同尺寸的清洗管道。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不违反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