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轮机转子限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59294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轮机转子限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找中定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轮机转子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机组的汽轮机大多属于半速机,虽然轴向动静间隙较大,但是现场大修复杂,很难在盘动转子过程中做到严格控制,使得转子不会出现轴向窜动,导致转动部分和静止部分接触,损坏叶片和汽封齿,故有必要对转子移动距离做出限制。

同时,在转子起吊过程中,转子出缸和进缸都必须非常小心,以避免动静碰磨,但由于转子吊装没有导向杆,且容易轴向晃动,故亟需安装转子限位装置,避免汽封齿碰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轮机转子限位装置,用于限制转子轴向移动量,保证叶片以及汽封齿不被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轮机转子限位装置,在开缸状态下,该装置固定在轴承箱的中分面上,其特征在于:包括限位板和螺栓孔;

所述的限位板为L形板,包括横向部分和纵向部分,横向部分和纵向部分分别为长方体形状;

横向部分包括前侧面、后侧面、上表面、下表面、左端面和右端面;纵向部分包括上端面、下端面、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和右侧面;

限位板横向部分的下表面和纵向部分的左侧面互相垂直;

在所述限位板的横向部分并排设有三个螺栓孔,三个螺栓孔与转子轴承箱中分面上的螺栓孔位置一一对应,通过螺栓将限位板固定在轴承箱中分面上。

还包括在所述限位板纵向部分的顶端镀软性材料,设为接触头。

所述的软性材料例如铜、巴氏合金、锡,镀层厚度为0.7-0.9mm。

镀层分布在五个面上,分别为限位板纵向部分的上端面、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和右侧面,在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和右侧面上的镀层高度相同,取值范围为6-9cm。

所述的接触头靠在转子对轮侧面,两者之间间隙处于1.5-2.5mm之间。

所述的限位板为L形钢板。

所述的螺栓孔为椭圆形。

所述的螺栓孔贯穿限位板横向部分的前侧面和后侧面。

所述的螺栓孔的短径长度比螺栓直径大0.3mm。

在转子的另一侧轴承箱上设有相同的转子限位板,转子前后共有3-5mm的活动余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装置重量轻,适合单人操作,拆装方便。

(2)本实用新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接触头接触到转子对轮表面,既能保证转子的正常转动,又能防止转子移动过量造成动静碰磨。

(3)本实用新型装置在转子起吊过程中可用于短暂导向,在落入转子时能起到定位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转子限位装置示意图;

图2为转子限位装置安装示意图。

图中:1.限位板;2.螺栓孔;3.接触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的一种汽轮机转子限位装置,在开缸状态下,该装置固定在轴承箱的中分面上,包括限位板1、螺栓孔2和接触头3。

所述的限位板1为L形钢板,包括横向部分和纵向部分,横向部分和纵向部分分别为长方体形状。横向部分包括前侧面、后侧面、上表面、下表面、左端面和右端面;纵向部分包括上端面、下端面、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和右侧面。限位板1横向部分的下表面和纵向部分的左侧面互相垂直。

限位板1的尺寸根据不同型号汽轮机的尺寸限定,既能在轴承箱中分面上固定,又能满足接触头3和转子对轮的间隙要求。

在限位板1的横向部分并排设有三个椭圆形的螺栓孔2,螺栓孔2贯穿横向部分的前侧面和后侧面,三个螺栓孔2与转子轴承箱中分面上的螺栓孔位置一一对应,通过螺栓将限位板1固定在轴承箱中分面上。螺栓孔2的短径长度比螺栓直径大0.3mm,能顺利插入螺栓并起到固定作用。

在限位板1纵向部分的顶端镀软性材料,设为接触头3。所述的软性材料例如铜、巴氏合金、锡,镀层厚度为0.7-0.9mm。镀层分布在五个面上,分别为限位板1纵向部分的上端面、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和右侧面,在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和右侧面上的镀层高度相同,取值范围为6-9cm。所述的接触头3靠在转子对轮侧面,两者之间间隙处于1.5-2.5mm之间。

在转子的另一侧轴承箱上设置相同的转子限位板,则转子前后共有3-5mm的活动余量,既保证了转子的正常转动,又能防止转子移动过量造成动静碰磨。同时,在转子起吊过程中,本限位装置用于短暂导向,特别是在落入转子时,能起到定位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