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货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72234阅读:87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货叉。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所有的叉车货叉均为平面钢质货叉,而这种货叉均为L形结构,这类货叉的生产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锻打的方式生产,一种是将两段进行焊接的方式生产。而在正常使用时,因货叉的受力原因,货叉容易在折弯处发生断裂,而产生安全问题。

综上所述,需要设计一种不易断裂,具有较高生产安全性能的货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不易断裂,具有较高生产安全性能的货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货叉,包括,L形主体支架,一端与叉车上的套筒相连,另一侧作为货叉的插接部,其中,在L形主体支架的拐角处设置有一凸起,且凸起与L形主体支架一体成型,增加L形主体支架在拐角处的厚度。

在上述的一种货叉中,L形主体支架的拐角处通过圆弧段过渡,其中,凸起位于过渡圆弧段上,且与过渡圆弧段一体成型。

在上述的一种货叉中,L形主体支架拐角处的内外两侧均通过圆弧过渡,其中,凸起一体成型于外侧过渡圆弧上。

在上述的一种货叉中,凸起的最低点与L形主体支架水平段的底面之间有高度差。

在上述的一种货叉中,凸起的最低点与L形主体支架水平段的底面之间的高度差值为8-10mm。

在上述的一种货叉中,靠近L形主体支架的插接部一端的底面为一斜面,其中,倾斜角度为6°至7°之间。

在上述的一种货叉中,L形主体支架的垂直段与水平段之间的夹角为89°至90°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货叉,在L形主体支架的拐角处设置有凸起,增加L形主体支架在拐角处的厚度,从而提高L形主体支架的承重,并提高货叉的强度,防止货叉在其拐角处发生断裂,提高货叉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货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L形主体支架;110、凸起;120、圆弧段;130、水平段;140、垂直段;200、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货叉,包括:L形主体支架100,一端与叉车上的套筒200相连,另一侧作为货叉的插接部(工作端),其中,在L形主体支架100的拐角处设置有一凸起110,且凸起110与L形主体支架100一体成型,增加L形主体支架100在拐角处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货叉,在L形主体支架100的拐角处设置有凸起110,增加L形主体支架100在拐角处的厚度,从而提高L形主体支架100的承重,并提高货叉的强度,防止货叉在其拐角处发生断裂,提高货叉的安全性能。

优选地,如图1所示,L形主体支架100的拐角处通过圆弧段120过渡,其中,凸起110位于过渡圆弧段120上,且与过渡圆弧段120一体成型,防止L形主体支架100在拐角处发生应力集中现象。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所示,L形主体支架100拐角处的内外两侧均通过圆弧过渡,其中,凸起110一体成型于外侧过渡圆弧上。

优选地,如图1所示,凸起110的最低点与L形主体支架100水平段130的底面之间有高度差,防止L形主体支架100在移动时,其水平段130的底面被整体划伤,影响L形主体支架100的强度,另外,提高L形主体支架100在拐角处的耐磨性。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所示,凸起110的最低点与L形主体支架100水平段130的底面之间的高度差值为8-10mm,当高度差值低于8mm时,其L形主体支架100的强度变化不明显,当高度差值高于10mm时,会增加制造L形主体支架100的生产成本和生产工艺。

优选地,如图1所示,靠近L形主体支架100插接部一端的底面为一斜面,其中,倾斜角度(斜面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或者斜面与L形主体支架100水平段130底面之间的夹角的补角)为6°至7°之间。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所示,L形主体支架100的垂直段140与水平段130之间的夹角为89°至90°之间。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