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空作业车副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9356阅读:74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空作业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空作业车副车架。



背景技术:

高空作业车是指底盘为定型道路车辆,并有车辆驾驶员操纵其移动的设备,用来运送人员、工具和材料到指定位置进行工作的设备,包括带控制器的工作平台、伸展结构和底盘,按结构形式分为伸缩臂式、折叠臂式、混合臂式、垂直升降式。高空作业车是在载重汽车底盘上进行改造而成的,它是在底盘上安装有运动和动力传动装置、操纵装置。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高空作业车副车架主要由横梁、纵梁、边梁、等组成;其纵梁直接安装在汽车底盘大梁上,通过相应的紧固部件与汽车大梁连接,两侧边梁焊接于副车架两侧,前横梁焊接于纵梁最前端,后横梁焊接于纵梁最后段。汽车底盘整车2/3的重量集中于前轴且总车收车时总宽不能大于2500mm,并且汽车底盘前轴最大轴荷必须在允许质量范围内,当增加副车架、转台、臂架等部件时,极易引起前桥超重,若调整位置和重心分布,会直接影响作业幅度和作业半径等主要性能参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空作业车副车架,可以将两根支腿分别收于前左横梁和前右横梁内,满足车体的宽度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空作业车副车架,包括位于两侧的边梁以及设于两根所述边梁之间以形成副车架主体的纵梁,位于所述边梁的前端设有呈X状分布的前左横梁和前右横梁,且所述前左横梁和所述前右横梁固定于所述边梁之上;

当处于收车状态时,用以支撑副车架主体的两根支腿能够分别收于所述前左横梁和所述前右横梁内。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空作业车副车架,利用固定于边梁的前左横梁和前右横梁分别收纳两根支腿,前左横梁和前右横梁呈X状分布,且前左横梁、前右横梁和两根边梁可以焊接为一体,确保其强度与刚度,在收车状态时,两根支腿分别收纳于前左横梁和前右横梁的内部,确保副车架主体的总宽度满足相应的尺寸或标准要求;在作业时,两根支腿分别从前左横梁和前右横梁内部伸出,用以支撑副车架主体,进而完成相应的升举操作,且两根支腿呈X状向副车架主体的外侧伸出,最大限度的保证接地比,提高高空作业车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优选地,所述边梁的上方还设有用以安装回转工作台的回转支撑安装板,且所述回转支撑安装板固定于所述前左横梁和所述前右横梁。

优选地,所述前右横梁固定于所述边梁的顶部,所述前左横梁固定于所述前右横梁的上方,且所述前右横梁与两根所述边梁之间设有用以加强连接强度的前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前左横梁和所述前右横梁之间的夹角呈30°~90°。

优选地,位于所述边梁的后端设有后端梁组件,两根所述边梁之间还设有连接封板;

所述后端梁组件、两根所述边梁以及所述连接封板形成侧包围结构,所述侧包围结构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底板和盖板,所述侧包围结构、所述底板和所述盖板形成工具箱。

优选地,所述盖板与所述连接封板之间设有用以供所述盖板开启与关闭的铰链,所述盖板的上表面设有拉手。

优选地,所述后端梁组件包括两根平行焊接的第一后端梁和第二后端梁。

优选地,所述盖板还设有能够将所述盖板锁止于所述后端梁组件的舌锁。

优选地,所述后端梁组件与两根所述边梁之间设有后加强筋。

优选地,两根所述边梁的侧边还设有固定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高空作业车副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高空作业车副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空作业车副车架,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主要包括边梁3、纵梁4、前左横梁6和前右横梁7;两根边梁3分别位于两侧,两根边梁3之间通过多根纵梁4连接,也即纵梁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根边梁3,且纵梁4与边梁3之间可以采用焊接等方式固定,确保结构的稳定性。

多根纵梁4与两根边梁3固定后形成副车架主体;其中,副车架主体的两端分别定义为前端和后端,以说明书附图1为例,副车架主体的左侧为前端,副车架主体的右侧为后端。

副车架主体的前端(也即边梁3的前端)设有前左横梁6和前右横梁7,前左横梁6和前右横梁7呈X状分布,也即前左横梁6和前右横梁7两者交叉,且两者可以焊接为一体,且与两根边梁3固定连接;其中,前左横梁6和前右横梁7之间的角度可以为30°~90°;具体来说,前左横梁6和前右横梁7可以相互垂直设置(即为90°);除此之外,根据实际需要,前左横梁6和前右横梁7之间所夹的锐角可以在30°~90°之间。

前左横梁6和前右横梁7内部能够分别容纳一条支腿,当处于收车状态时,用以支撑副车架主体的两根支腿能够分别收于前左横梁6和前右横梁7内。在作业时,两根支腿分别从前左横梁6和前右横梁7内部伸出,用以支撑副车架主体,进而完成相应的升举操作,且两根支腿呈X状向副车架主体的外侧伸出,最大限度的保证接地比,进而提高高空作业车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边梁3的上方还可以焊接有回转支撑安装板5,回转支撑安装板5用以安装回转工作台,实现回转工作台的回转作业;为了提高回转支撑安装板5的稳定性,可以将回转支撑安装板5与前左横梁6和前右横梁7焊接为一体;也即,前左横梁6、前右横梁7、两根边梁3、多根纵梁4以及回转支撑安装板5呈一整体结构,相互之间并无位置移动,进而确保高空作业车副车架的结构稳定性。

更为具体地,可以将前右横梁7固定于边梁3的上方,前左横梁6固定于前右横梁7的上方,也即针对高空作业车副车架的后端由上自下依次为前左横梁6、前右横梁7和边梁3;且回转支撑安装板5在高度方向上的不同部位分别与前左横梁6、前右横梁7和边梁3焊接;与此同时,前右横梁7与边梁3之间还可以设有前加强筋91,确保前右横梁7与边梁3的固定可靠。前加强筋91可以呈三角状,三角状的两个边分别与前右横梁7与边梁3固定,避免前右横梁7相对于边梁3移动。

边梁3的后端设置后端梁组件,两根边梁3之间还设有连接封板14,后端梁组件、两根边梁3以及连接封板14形成侧包围结构,且侧包围结构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底板和盖板11,进而形成工具箱;也即,工具箱的四周分别是两根边梁3、连接封板14和后端梁组件,工具箱的上方为盖板11,工具箱的下方为底板;如此设置,充分利用了副车架主体的空间,无需将工具箱外挂于副车架主体之外,避免工具箱占用在副车架主体上的行走与维护空间,降低了物料成本与装配工艺的辅助程度,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整车的外形美观。

上述后端梁组件具体为第一后端梁1和第二后端梁2,第一后端梁1和第二后端梁2并排设置,且两者焊接为一体,第二后端梁2位于第一后端梁1之前,且第二后端梁2与两根边梁3之间还可以设有后加强筋92,与上述前加强筋91的形状构造相类似地,后加强筋92也可以设置呈三角状,确保第二后端梁2与两根边梁3的固定可靠。除此之外,在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基础之上,两根边梁3还可以设置固定座8,用于固定相应部件。

为了方便盖板11的开启,还可以在盖板11与连接封板14之间设置铰链10,盖板11的上表面设有拉手13;当手提拉手13时,能够在铰链10的作用下实现盖板11向上开启。当然,还可以将舌锁12设于盖板11,当舌锁12伸出时,舌锁12卡接于第二后端梁2中,进而限制盖板11的向上开启;当利用钥匙等开锁工具实现舌锁12收缩时,舌锁12与第二后端梁2之间并无位置干涉,可以实现盖板11的开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空作业车副车架,结构轻巧,抗弯矩能力强;后右横梁1与后左横梁2呈X状分布,且与边梁3焊接形成整体。如此设置,可以确保副车架整体强度和刚度,其X型支腿在收车状态时,满足或保证总宽收车尺寸或标准要求。作业时,其安装在内侧的支腿呈X型伸出,从而保证最大的接地比,提高高空作业车的稳定性和安全。除此之外,与副车架呈一体式的工具箱集成在副车架主体的后部,充分巧妙利用其结构布局和空间,整个结构简单、成本及费用低,且开启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外几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高空作业车副车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