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带式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7899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带式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粮食输送机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新型带式输送机。



背景技术:

带式输送机是一种连续运输机械,也是一种通用机械,其被广泛应用在港口、电厂、钢铁企业、水泥、粮食以及轻工业的生产线,既可以运送散状物料,也可以运送成件物品。

现有带式输送机型整个机架由型钢焊接而成,到现场后安装调试虽然方便,但运输成本高,机架不具备互换性;现有机型角度的变化靠机尾两个万向轮通过人工完成,费时费力;现有机型升降通过电机带动转盘转动从而利用钢丝绳拉动输送机前支撑完成上升下降动作。对前支撑刚性要求高,在升降过程中易出现突发事件,并且现有机型移动系统没有驱动装置,位移完全靠人工完成。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带式输送机,机架模块化生产,适应不同大小的输送机,转向实现自动化,并且对带式输送机的行走、升降实现半自动化,节省人力,提高运输效率。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带式输送机,包括:

机架,分为依次连接的机头、中间段和机尾,机架设置在行走架上;

输送组件,架设在所述机架上,包括电机、主动轮、张紧轮、传送带和托辊,托辊设置在机架上端面,传送带套设在主动轮、张紧轮和托辊上,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从而带动传送带转动;

转向组件,包括转向轮和电动推杆,转向轮设置在所述机尾,连接电动推杆,电动推杆控制带动转向轮转动,从而带动输送机转向;

驱动行走、升降组件,设置在行走架上,行走架上设有行走轮,驱动行走、升降组件驱动行走轮行走以及机架的上升和下降;

控制箱,设置在所述机尾上,与电机、电动推杆以及驱动行走、升降组件电联,控制所述电机、电动推杆以及驱动行走、升降组件作业。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的机头与中间段、中间段与机尾通过螺栓连接到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转向轮固定在所述机尾底部轴线上,所述电动推杆通过销轴连接在转向轮上。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行走、升降组件包括液压站、驱动马达、差速器、传动桥、行走轮和升降油缸,液压站通过油管连接驱动马达和升降油缸,差速器连接在传动桥上,驱动马达通过差速器的轴端垂直连接传动桥,传动桥两端连接行走轮,升降油缸与传动桥铰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机架采用模块化设计生产,对机头和机尾定型,通过增减中间段单元格的数量满足不同长度的输送要求。

2、转向利用24V电动推杆带动转向轮向左向右旋转,可达到整机转向的目的,转向过程中整机运行无死点。

3、升降由液压系统驱动液压油缸来完成,上升下降速度均匀平稳,可由液压元件单向阀在任意位置自锁,相对现有机型安全可靠;

4、移动由驱动马达驱动,智能控制完成自行走,并可来回转向,无换向冲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驱动行走、升降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带式输送机,包括机架、输送组件、转向组件、驱动行走、升降组件和控制箱19,机架分为依次连接的机头1、中间段2和机尾3,机架设置在行走架4上;输送组件架设在所述机架上,包括电机5、主动轮6、张紧轮7、传送带8和托辊9,托辊9有多个,设置在机架上端面,传送带8套设在主动轮6、张紧轮7和托辊9上,电机5带动主动轮6转动,从而带动传送带8转动;转向组件包括转向轮10和电动推杆11,转向轮10设置在所述机尾3,连接电动推杆11,电动推杆11控制转向轮10转动;驱动行走、升降组件设置在行走架4上,行走架4上设有行走轮12,驱动行走、升降组件驱动行走轮12行走以及机架的上升和下降,控制箱19设置在机尾3上,与电机5、电动推杆11以及驱动行走、升降组件电联,控制电机5、电动推杆11以及驱动行走、升降组件作业。

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粮食输送时,在控制箱19上打开电机5,开始带动主动轮6转动,从而传送带8开始运转,开始粮食运输,当带式输送机准备转向时,通过机尾控制箱19控制电动推杆11,电动推杆11带动转向轮10转向即可,当需要输送机移动或者升降时,由控制箱19控制驱动行走、升降组件驱动。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机架的机头1与中间段2、中间段2与机尾3通过螺栓连接到一起,机架采用模块化设计生产,对机头1和机尾3定型,通过增减中间段2单元格的数量满足不同长度的输送要求。

为了最佳地控制输送机转向,转向轮10固定在机尾3底部轴线上,电动推杆11通过销轴连接在转向轮10上。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驱动行走、升降组件包括液压站13、驱动马达14、差速器20、传动桥15、行走轮16和升降油缸17,液压站13通过油管18连接驱动马达14和升降油缸17,差速器20连接在传动桥15上,驱动马达14通过差速器20的轴端垂直连接传动桥15,传动桥15两端连接行走轮16,升降油缸17与传动桥15铰接。

利用驱动行走、升降组件驱动带式输送机行走和升降时,液压站13产生的高压油经电磁控制阀供给驱动马达14和升降油缸17,在高压油的作用下驱动马达14转动带动行走轮16的转动、使升降油缸17伸缩带动带式输送机升降。

为了使带式输送机实现自动拐弯,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驱动行走、升降组件还包括差速器20,差速器20连接在传动桥15上,所述驱动马达14通过差速器20的轴端垂直于传动桥15。

为了均匀的给带式输送机提供升降力,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升降油缸17设置两个,以驱动马达14和传动桥15的连接线为对称轴,均设在传动桥15上。

为了让该装置与带式输送机更好连接,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驱动行走、升降组件还包括支撑架21,支撑架21与传动桥15连接,驱动马达14和液压站13设置在支撑架21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