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搬运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13659发布日期:2018-06-05 21:27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搬运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搬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搬运工具。



背景技术:

对于生活及工程应用中一些工件,工作时难以搬运,如玻璃的搬运;瓷砖在铺地面时,两侧都需要与其他面接触,上表面光滑以至于很难着手;棱角锐利在搬运时极其不便;对与这类工件在生活中的搬运,采用直接搬运效率低,容易滑脱,不安全,对于光滑结构的工件拼装时,直接拼接效率低,接缝不精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搬运工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搬运安全可靠、效率高,尤其适用对光滑结构的工件进行搬运、精密拼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搬运工具,它包括受力架、吸附装置、连杆机构和驱动装置;所述受力架包括与设有轴孔的受力座相互连接的多个多道弯折的受力杆,以及与受力杆连接的U型提杆,受力杆上设有支座;所述的吸附装置包括中空腔体的圆柱形吸附座,与中空腔体连通的泄压孔,吸附座内依次布局有推杆、张力弹簧、锥形阀、复位弹簧和吸盘,推杆为丁字形结构,一端与张力弹簧接触,另一端位于吸附座外,锥形阀为锥形体和圆柱体相互组成,圆柱体上靠近锥形体较近的一端设有贯穿另一端的泄压通道,复位弹簧两端分别与锥形阀和吸盘相互抵触,吸盘为窝型的中空吸盘,窝顶设有通道位于吸附座内与其联通;所述的连杆机构包括与活动杆一端和中部分别连接的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与圆柱形驱动座连接的驱动轴,与驱动轴连接的丁字形拉杆,沿驱动座布设有多个连接销;吸附装置与受力架上的受力杆一端连接固定,驱动装置的驱动轴与受力座的轴孔配合,连杆机构上的活动杆、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分别与吸附装置上的推杆、受力杆上的支座和驱动座上的连接销连接。

所述的提杆或拉杆上设有把手。

所述的把手圆柱形或扁圆形结构,其上设有螺纹或条纹压花。

所述把手的材质为橡胶。

一种搬运工具,它包括受力架、吸附装置、连杆机构和驱动装置;受力架包括与设有轴孔的受力座相互连接的多个多道弯折的受力杆,以及与受力杆连接的U型提杆,受力杆上设有支座;吸附装置包括中空腔体的圆柱形吸附座,与中空腔体连通的泄压孔,吸附座内依次布局有推杆、张力弹簧、锥形阀、复位弹簧和吸盘,推杆为丁字形结构,一端与张力弹簧接触,另一端位于吸附座外,锥形阀为锥形体和圆柱体相互组成,圆柱体上靠近锥形体较近的一端设有贯穿另一端的泄压通道,复位弹簧两端分别与锥形阀和吸盘相互抵触,吸盘为窝型的中空吸盘,窝顶设有通道位于吸附座内与其联通;连杆机构包括与活动杆一端和中部分别连接的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驱动装置包括与圆柱形驱动座连接的驱动轴,与驱动轴连接的丁字形拉杆,沿驱动座布设有多个连接销;吸附装置与受力架上的受力杆一端连接固定,驱动装置的驱动轴与受力座的轴孔配合,连杆机构上的活动杆、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分别与吸附装置上的推杆、受力杆上的支座和驱动座上的连接销连接。结构简单,通过向上拉动拉杆使与受力座配合的驱动轴伸缩,通过与驱动座和推杆连接的连杆机构使推杆向下推动锥形阀开闭,通过张力弹簧和复位弹簧使推杆和锥形阀复位,形成吸盘的常压或负压,通过吸盘与工件表面相互接触吸附,操作方便,搬运安全可靠、效率高,尤其适用对光滑结构的工件进行搬运、精密拼接。

在优选的方案中,提杆或拉杆上设有把手。设有把手便于操作时受力,操作更安全,更省力。

在优选的方案中,把手圆柱形或扁圆形结构,其上设有螺纹或条纹压花。压花具有防止打滑的特点,避免操作时滑脱,安全可靠。

在优选的方案中,把手的材质为橡胶。橡胶材料柔软舒服,手感好,便于拉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搬运工具,它包括受力架、吸附装置、连杆机构和驱动装置,通过向上拉动拉杆使与受力座配合的驱动轴伸缩,通过与驱动座和推杆连接的连杆机构使推杆向下推动锥形阀开闭,通过张力弹簧和复位弹簧使推杆和锥形阀复位,形成吸盘的常压或负压,通过吸盘与工件表面相互接触吸附。克服了原平面光滑的工件不便于搬运,搬运效率低、搬运不安全,尤其是精密拼装精度不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搬运安全可靠、效率高,尤其适用对光滑结构的工件进行搬运、精密拼接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受力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吸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受力架1,受力座11,轴孔111,受力杆12,支座121,提杆13,把手131,吸附装置2,吸附座21,泄压孔211,推杆22,张力弹簧23,锥形阀24,复位弹簧25,吸盘26,连杆机构3,活动杆31,第一驱动杆32,第二驱动杆33,驱动装置4,驱动座41,连接销411,驱动轴42,拉杆4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5中,一种搬运工具,它包括受力架1、吸附装置2、连杆机构3和驱动装置4;所述受力架1包括与设有轴孔111的受力座11相互连接的多个多道弯折的受力杆12,以及与受力杆12连接的U型提杆13,受力杆12上设有支座121;所述的吸附装置2包括中空腔体的圆柱形吸附座21,与中空腔体连通的泄压孔211,吸附座21内依次布局有推杆22、张力弹簧23、锥形阀24、复位弹簧25和吸盘26,推杆22为丁字形结构,一端与张力弹簧23接触,另一端位于吸附座21外,锥形阀24为锥形体和圆柱体相互组成,圆柱体上靠近锥形体较近的一端设有贯穿另一端的泄压通道,复位弹簧25两端分别与锥形阀24和吸盘26相互抵触,吸盘26为窝型的中空吸盘,窝顶设有通道位于吸附座21内与其联通;所述的连杆机构3包括与活动杆31一端和中部分别连接的第一驱动杆32和第二驱动杆33;所述的驱动装置4包括与圆柱形驱动座41连接的驱动轴42,与驱动轴42连接的丁字形拉杆43,沿驱动座41布设有多个连接销411;吸附装置2与受力架1上的受力杆12一端连接固定,驱动装置4的驱动轴42与受力座11的轴孔111配合,连杆机构3上的活动杆31、第一驱动杆32和第二驱动杆33分别与吸附装置2上的推杆22、受力杆12上的支座121和驱动座41上的连接销411连接。结构简单,通过向上拉动拉杆43使与受力座11配合的驱动轴42伸缩,通过与驱动座41和推杆22连接的连杆机构3使推杆22向下推动锥形阀24开闭,通过张力弹簧23和复位弹簧25使推杆22和锥形阀24复位,形成吸盘26的常压或负压,通过吸盘26与工件表面相互接触吸附,操作方便,搬运安全可靠、效率高,尤其适用对光滑结构的工件进行搬运、精密拼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提杆13或拉杆43上设有把手131。设有把手131便于操作时受力,操作更安全,更省力。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把手131圆柱形或扁圆形结构,其上设有螺纹或条纹压花。压花具有防止打滑的特点,避免操作时滑脱,安全可靠。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把手131的材质为橡胶。橡胶材料柔软舒服,手感好,便于拉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