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食品加工运转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9986发布日期:2018-10-23 17:04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式食品加工运转盘装置,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食品加工是指直接以农、林、牧、渔业产品为原料进行的谷物磨制、饲料加工、植物油和制糖加工、屠宰及肉类加工、水产品加工,以及蔬菜、水果和坚果等食品的加工活动,是广义农产品加工业的一种类型。

农副食品加工业是指直接以农、林、牧、渔业产品为原料进行的谷物磨制、饲料加工、植物油和制糖加工、屠宰及肉类加工、水产品加工,以及蔬菜、水果和坚果等食品的加工活动,是广义农产品加工业的一种类型。

现有的食品加工时需要通过运转盘实现运转,以便进入下一工序,其现有的运转盘在使用时稳定性差,且浪费时间,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旋转式食品加工运转盘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旋转式食品加工运转盘装置,它包含安装板、减震板簧、旋转电机、支撑板、托板、支撑滚珠、挡板、输送带机构、支撑辊体、减震弹簧、检测传感器;安装板的上端安装有减震板簧,减震板簧的上端安装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旋转轴上安装有托板,旋转电机的上端安装有支撑板,托板底部的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滚珠,支撑滚珠与支撑板的上表面相配合,所述托板两侧的上表面均安装有输送带机构,输送带机构的内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托板两端的内侧壁上均安装有检测传感器,所述输送带机构的输送带底部设置有支撑辊体,且支撑辊体的支撑轴通过减震弹簧与托板的内底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减震板簧的外侧设置有防尘套。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辊体的外侧壁上套接有清洁套。

作为优选,所述挡板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减震垫。

作为优选,所述减震弹簧的外侧套接有防护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便于实现快速运转,且能实现自动卸料,使用方便,操作简便,稳定性高。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板;2-减震板簧;3-旋转电机;4-支撑板;5-托板;6-支撑滚珠;7-挡板;8-输送带机构;9-支撑辊体;10-减震弹簧;11-检测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安装板1、减震板簧2、旋转电机3、支撑板4、托板5、支撑滚珠6、挡板7、输送带机构8、支撑辊体9、减震弹簧10、检测传感器11;安装板1的上端安装有减震板簧2,减震板簧2的上端安装有旋转电机3,旋转电机3的旋转轴上安装有托板5,旋转电机3的上端安装有支撑板4,托板5底部的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滚珠6,支撑滚珠6与支撑板4的上表面相配合,所述托板5两侧的上表面均安装有输送带机构8,输送带机构8的内侧设置有挡板7,所述托板5两端的内侧壁上均安装有检测传感器11,所述输送带机构8的输送带底部设置有支撑辊体9,且支撑辊体9的支撑轴通过减震弹簧与托板5的内底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板簧2的外侧设置有防尘套。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辊体9的外侧壁上套接有清洁套。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7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减震垫。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弹簧10的外侧套接有防护套。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在使用时,通过安装板1实现安装,且安装后,通过旋转电机3带动托板5实现旋转,且通过检测传感器11实现检测,当到达检测板处时,旋转电机3停止,此时通过两个输送带机构8实现进料与卸料,且通过挡板实现挡接,防止出现掉落的现象,且在使用时,通过支撑滚珠实现支撑,能提高稳定性,同时输送带机构8通过支撑辊体9与减震弹簧10的配合实现减震式支撑,使得实现输送带机构8松紧度的调节,且能实现快速清洁,其使用方便,操作简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