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料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58376发布日期:2018-06-22 23:00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料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料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料斗。



背景技术:

在围堰、地下通道等地下施工工程中,地下的渣土首先要装到渣斗中,然后将渣斗起吊到地面,接着将渣斗倾覆使得渣土堆放在地面,最后利用装载车将渣土装载到自卸车上,由此完成渣土的转运工作,这样的转运方式繁琐复杂且效率低下、不利于工地的整洁,而且装载车将渣土装载到自卸车上时将对自卸车产生较大冲击的同时产生大量扬灰,因此不利于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效率更高的料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料斗,所述料斗包括底部设置有卸料口的料斗本体、铰接在所述卸料口通过旋转打开及关闭所述卸料口的卸料门以及将所述卸料门栓锁和解锁的门栓锁机构,所述门栓锁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卸料门上的栓锁柱以及铰接在所述料斗本体上与所述栓锁柱配合的栓锁件,其中,所述栓锁件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钩住所述栓锁柱的栓锁钩,所述栓锁件的另一端为操作端,通过所述操作操作端,所述栓锁件能够在栓锁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旋转,在所述栓锁位置,所述栓锁钩钩住栓锁柱,防止所述卸料门旋转打开所述卸料口;在所述解锁位置,所述栓锁钩与所述栓锁柱脱钩,使得所述卸料门能够通过旋转而打开所述卸料口。

优选地,所述门栓锁机构还包括可转动地套装在所述栓锁柱的外表面的第一转动套,在所述栓锁位置,所述栓锁钩钩在所述第一转动套的外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门栓锁机构还包括可转动地套装在所述栓锁柱的外表面的第二转动套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套的外表面上的翻转块,在所述栓锁位置,所述栓锁钩钩在所述翻转块的远离所述第二转动套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料斗还包括用于锁定及解锁所述操作端的保险机构。

优选地,所述保险机构包括一端铰接在所述料斗本体上的第一保险杆,所述第一保险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栓锁孔,所述操作端设置有第二栓锁孔,通过将第一保险销插入所述第一栓锁孔和所述第二栓锁孔中能够锁定所述操作端,通过将第一保险销从所述第一栓锁孔和所述第二栓锁孔中抽出能够解锁所述操作端。

优选地,所述保险机构包括一端铰接在所述料斗本体上的第二保险杆,所述第二保险杆的另一端设有一弯头以及铰接在所述弯头上的压块,所述操作端铰接有承压杆且其端部设有承压块,当所述第二保险杆通过所述弯头扣在所述承压块上且将所述压块旋转为压在所述承压杆上时能够锁定所述操作端,通过将所述承压杆围绕承压杆与操作端之间的铰接点旋转,使得所述压块转动并迫使所述第二保险杆上的所述弯头与所述承压块分离而解锁所述操作端。

优选地,所述压块设置有第三栓锁孔,所述操作端设置有第四栓锁孔,通过将第二保险销插入所述第三栓锁孔和所述第四栓锁孔中能够进一步锁定所述操作端,通过将第二保险销从所述第三栓锁孔和所述第四栓锁孔中抽出能够解锁所述操作端。

优选地,所述操作端或者所述承压杆的自由端连接有操作绳索,以便于操作人员通过使用所述操作绳索而操作所述操作端。

优选地,所述料斗还包括关门勾,所述关门勾用于钩住所述栓锁柱的最外端,以便于使所述卸料门旋转而关闭所述卸料口,所述关门勾通过关门绳索安装于安装基础。

优选地,所述栓锁件围绕第一铰链中心轴线铰接在所述料斗本体上,所述操作端与所述第一铰链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栓锁钩与所述第一铰链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料斗可以通过操作操作端使得栓锁件旋转到解锁位置,在该解锁位置时,栓锁钩与栓锁柱脱钩,因此卸料门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旋转而打开卸料口,由此实现卸料,由于在卸料时无需将料斗倾覆使得物料堆放在地面而只需操作操作端使得栓锁件旋转到解锁位置,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料斗具有效率更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料斗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料斗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3是图1中料斗的爆炸视图。

图4是图3中料斗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5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6至图8分别是保险机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9是图1中料斗在使用时的立体图。

图10至图14以多个连续的步骤依次显示了图1中的料斗在使用时的视图。

图15是图14中B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料斗本体,2、卸料门,3、关门勾,4、栓锁柱,5、栓锁件,6、栓锁钩,7、操作端 , 8、第二转动套,9、翻转块,10、第二保险杆,11、压块,12、承压杆,13、操作绳索,14、定滑轮,15、第三栓锁孔,16、第四栓锁孔,17、车厢,18、关门绳索,19、铰链一,20、铰链二,21、铰链三,22、铰链四,23、弯头,24、承压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至图15中,为了清楚地显示栓锁柱4的具体结构形式,卸料门2的某些部件并未显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料斗,如图1至图15所示,包括底部设置有卸料口的料斗本体1、铰接在卸料口的卸料门2以及将卸料门2栓锁和解锁的门栓锁机构,卸料门2铰接在料斗本体1下部的铰链二20上以能够通过旋转卸料门2而打开及关闭卸料口,门栓锁机构包括设置在卸料门2上的栓锁柱4以及铰接在料斗本体1上与栓锁柱4配合的栓锁件5,其中,栓锁件5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钩住栓锁柱4的栓锁钩6,栓锁件5的另一端为操作端7,通过操作操作端7,栓锁件5能够在栓锁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旋转,在栓锁位置,栓锁钩6钩住栓锁柱4,防止卸料门2旋转打开卸料口;在解锁位置,栓锁钩6与栓锁柱4脱钩,使得卸料门2能够通过旋转而打开卸料口。

本实用新型的料斗可以通过操作操作端7使得栓锁件5旋转到解锁位置,在该解锁位置时,栓锁钩6与栓锁柱4脱钩,因此卸料门2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例如在装在料斗中物料的重力作用下)旋转而打开卸料口,由此实现卸料,由于在卸料时无需将料斗倾覆使得物料堆放在地面再进行二次转运,而只需操作操作端7使得栓锁件5旋转到解锁位置,即能打开卸料门2将物料卸在运输设备上,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料斗具有效率更高的优点。

需要说明的是,料斗本体1、卸料门2、栓锁柱4、栓锁件5和栓锁钩6的具体结构形式以及卸料口的大小和形状均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之内。例如,料斗本体1可以为六面体形、梯形体形等等,优选为如图1至4中所示的梯形体形;卸料口的形状优选为与料斗本体1的底面相应,卸料口的大小可以小于或者等于料斗本体1的底面的大小,且优选为等于料斗本体1的底面的大小;卸料门2的形状优选为与卸料口的形状相应。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料斗可以用来转运渣土、混凝土等等物料。以下将举例说明上述技术特征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料斗中,由于当料斗本体1中装有物料时,物料的重力将压在卸料门2上,因此栓锁钩6与栓锁柱4之间的配合将承受很大力量,要使栓锁钩6与栓锁柱4脱钩需要耗费大量的功率或者力量,因此优选地,如图1至4所示,门栓锁机构还包括可转动地套装在栓锁柱4外表面的第二转动套8以及设置在第二转动套8外表面上的翻转块9,在栓锁位置,栓锁钩6钩在翻转块9的远离第二转动套8的一端,从而在操作操作端7使得栓锁件5从栓锁位置向解锁位置旋转时,栓锁件5只需轻微旋转即可促使第二转动套8连同翻转块9围绕栓锁柱4的外表面旋转,由此实现栓锁钩6与栓锁柱4之间的脱钩的同时无需耗费大量的功率或者力量来操作操作端7。

可以理解的是,栓锁柱4也可以设置其他形式的便于栓锁钩6与栓锁柱4脱钩的结构,例如,门栓锁机构可包括可转动地套装在栓锁柱4外表面的第一转动套,在栓锁位置,栓锁钩6钩在第一转动套的外表面上,从而在操作操作端7使得栓锁件5从栓锁位置向解锁位置旋转时,栓锁件5的旋转将促使第一转动套在栓锁柱4的外表面上转动,由此实现栓锁钩6与栓锁柱4之间的脱钩的同时保证栓锁件5的旋转的顺畅度,减少操作操作端7所需的功率或者力量。

在上述料斗中,更优选地,料斗还包括用于锁定及解锁操作端7的保险机构,从而能够通过保险机构来锁定及解锁操作端7,防止操作端7被误操作而处于解锁位置,由此避免卸料门2被错误地打开。具体地,保险机构包括一端铰接在料斗本体1的铰链二20上的第二保险杆10(铰链二20上同时铰接卸料门2),第二保险杆10的另一端设有一弯头23和通过铰链四22铰接在弯头23上的压块11,操作端7通过铰链三21铰接有承压杆12,操作端7的端部设有承压块24,当第二保险杆10通过弯头23扣在承压块24上且将压块11旋转为压在承压杆12上时能够锁定操作端7(该操作可以通过手动操作实现),通过将承压杆12围绕铰链三21旋转,压块11将在承压杆12上滑动过程中转动并最终迫使第二保险杆10上的弯头23与操作端7上的承压块24分离,由此解锁操作端7(该旋转操作可以通过后述的操作绳索13实现)。

更具体地,压块11设置有第三栓锁孔15,操作端7设置有第四栓锁孔16,从而通过将第二保险销插入第三栓锁孔15和第四栓锁孔16中能够进一步锁定操作端7,通过将第二保险销从第三栓锁孔15和第四栓锁孔16中抽出能够解锁操作端7。

可以理解的是,保险机构并不仅限于以上具体结构形式,例如,保险机构包括一端铰接在料斗本体1上的第一保险杆,第一保险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栓锁孔,操作端7设置有第二栓锁孔,从而通过将第一保险销插入第一栓锁孔和第二栓锁孔中能够锁定操作端7,通过将第一保险销从第一栓锁孔和第二栓锁孔中抽出能够解锁操作端7。

在本实用新型的料斗中,具体地,操作端7或者承压杆12的自由端连接有操作绳索13,以便于操作人员通过使用操作绳索13而操作操作端7,更具体地,料斗本体1的顶部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定滑轮14,操作绳索13绕过定滑轮14,从而便于操作人员在方便的位置(例如地面)通过使用操作绳索13而操作操作端7。

在本实用新型的料斗中,进一步具体地,料斗包括两个彼此对称设置的卸料门2以及两个与之对应的门栓锁机构,每个门栓锁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卸料门2上的栓锁柱4以及铰接在料斗本体1上的栓锁件5,此时,两个栓锁件5各自的操作端7需要同步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料斗中,进一步具体地,所述料斗还包括关门勾3,所述关门勾3用于钩住所述栓锁柱4的最外端,以便于使所述卸料门2旋转而关闭所述卸料口,所述关门勾3通过关门绳索18安装于安装基础(例如后述的起重机),从而可以通过将关门勾3钩住栓锁柱4的最外端然后使卸料门2旋转而关闭卸料口。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关门绳索18和关门勾3使卸料门2旋转而关闭卸料口的方式有多种,例如通过关门绳索18和关门勾3起吊卸料门2或者通过将关门绳索18和关门勾3保持静止的同时而将料斗本体1降落。

在上述料斗中,由于当料斗本体1中装有物料时,物料的重力将压在卸料门2上,因此栓锁钩6与栓锁柱4之间的配合将承受很大力量,要使栓锁钩6与栓锁柱4脱钩需要耗费大量的功率或者力量,因此优选地,栓锁件5通过铰链一19铰接在料斗本体1上,操作端7与铰链一19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栓锁钩6与铰链一19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从而将栓锁件5设置为省力的杠杆结构,由此减少操作操作端7所需的功率或者力量。

如图9至图14所示,以下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料斗的上述实施例的操作方法。

当需要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料斗转运物料时,首先将物料装入到料斗本体1中(此时需保证栓锁件5处于栓锁位置)然后利用起重机(例如图9至图14中所示的行车)将料斗本体1吊装并放置到自卸车的车厢17的底部(参见图10)或者自卸车的车厢17的正上方,接着拉拽操作绳索13先将承压杆12拉起使得压块11脱离承压杆12将保险机构调整为解锁操作端7的状态(参见图6—8、图11),随后继续拉拽操作绳索13通过处于极限位置的压杆12将操作端7上提,使得栓锁件5旋转到解锁位置(参见图12),由于在该解锁位置时,栓锁钩6与栓锁柱4脱钩,因此利用起重机起吊料斗本体1(参见图13),卸料门2将在在料斗中物料的重力作用下旋转而打开卸料口,由此实现卸料。

当卸料完成且自卸车开走之后,将关门勾3(关门勾3通过关门绳索18安装在起重机上)钩在栓锁柱4上(如图14、15所示),然后启动起重机将料斗本体1降落下来,在降落过程中,由于关门绳索18不发生伸缩移动,因此卸料门2受到关门勾3的限制将逐渐关闭卸料口,随后释放操作绳索13操作操作端7使得栓锁件5在其重力的作用下自动旋转到栓锁位置,在栓锁位置时,栓锁钩6钩住栓锁柱4,防止卸料门2旋转,最后将保险机构调整为锁定操作端7的状态即可重新起吊本实用新型的料斗以进行下一轮的转运物料的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当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料斗转运物料时,如果料斗本体1始终是吊装并放置到自卸车的车厢17的底部然后卸料,那么整个卸料的过程将几乎没有扬灰且对车厢17的冲击较小,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料斗还具有环保和对车厢的冲击较小的优点。另外,如果将本实用新型的料斗的容积设计为与自卸车相对应,那么料斗中物料的量等于自卸车的车厢的承载量,从而可以大大提高物料转运的效率。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