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释放电梯安全装置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50506发布日期:2018-08-10 20:59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一种释放电梯安全装置的装置,属于电梯领域。



背景技术:

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按速度可分低速电梯(1米/秒以下)、快速电梯(1~2米/秒)和高速电梯(2米/秒以上)。19世纪中期开始出现液压电梯,至今仍在低层建筑物上应用。1852年,美国的e.g.奥蒂斯研制出钢丝绳提升的安全升降机。80年代,驱动装置有进一步改进,如电动机通过蜗杆传动带动缠绕卷筒、采用平衡重等。19世纪末,采用了摩擦轮传动,大大增加电梯的提升高度。

20世纪末电梯采用永磁同步曳引机作为动力。大大缩小了机房占地,并且具有能耗低、节能高效、提升速度快等优点,极大地助推了房地产向超高层方向发展。

蒂森克虏伯电梯公司研制出新型"多重电梯"可水平垂直运转。

但现有技术的电梯在进行收放的时候无法使得电梯不出现滑溜的现象的出现,同时无法使得装置能够在电梯下降速度过快时进行夹紧固定,并且无法使得电梯能够防止线路的偏移,从而无法使得装置能够更加的完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释放电梯安全装置的装置,以解决电梯在进行收放的时候无法使得电梯不出现滑溜的现象的出现,同时无法使得装置能够在电梯下降速度过快时进行夹紧固定,并且无法使得电梯能够防止线路的偏移,从而无法使得装置能够更加的完善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释放电梯安全装置的装置,其结构包括:智能控制安全传动装置、安装板、滑动架、接合架、墙体、安全滑门、控制器、载重块、舱体,所述舱体位于滑动架的内侧表面同时与滑动架采用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接合架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滑动架的内侧表面,所述安装板垂直连接与滑动架的上表面并且与滑动架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智能控制安全传动装置位于安装板的上表面并且与安装板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载重块垂直与舱体的下表面同时与舱体固定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墙体与滑动架相互平行同时与滑动架活动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安全滑门内嵌入墙体的内部并且与墙体采用间隙配合在一起,所述控制器内嵌入墙体的内部与安全滑门电连接;

所述智能控制安全传动装置设有顶动卡位装置、输送传动装置、传动夹紧装置、整线配合装置、动力传动装置、动力调节装置;

所述顶动卡位装置活动安装在设备内部的右侧表面并且与设备活动连接,所述输送传动装置设于顶动卡位装置的右侧表面同时与顶动卡位装置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传动夹紧装置设于输送传动装置的外侧表面同时与输送传动装置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整线配合装置垂直与输送传动装置的下方与其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动力传动装置与整线配合装置通过带体间隙配合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动力调节装置位于动力传动装置的下方同时与动力传动装置啮合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顶动卡位装置设有安装座、滚动柱、齿轮、转动盘、限位架、活动杆、顶动杆、压动垫、配合杆、卡构架、转动座。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杆垂直连接与安装座的外侧表面,所述齿轮与转动盘为同心圆结构并且与转动盘固定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限位架设于活动杆的后侧表面同时包裹着滚动柱的外侧表面,所述滚动柱垂直焊接与转动盘的前表面,所述顶动杆通过铰链连接的方式活动安装在一起,所述压动垫位于顶动杆的右侧表面同时与其活动配合在一起,所述压动垫的前表面设有配合杆与其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卡钩架与配合杆通过铰链连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卡钩架活动安装在转动座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传动装置设有中转轮、输出带、配合架轮、输出轮、皮带、皮带轮、卡架、转轮,所述卡架呈现环形结构固定焊接在转轮的外侧表面,所述皮带轮与转轮为同心圆结构并且与转轮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中转轮与配合轮架相互平行并且缠绕着皮带的外侧表面,所述皮带轮通过皮带与输出轮活动配合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输出带垂直与输出轮的下方并且与其缠绕配合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夹紧装置设有测速器、连接电线、电磁铁、伸缩杆、复位弹簧、限位块、支架、固定杆、测试轮,所述测试轮垂直与测速器的上表面两者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电磁铁通过位于其外侧表面的连接电线与下方的测速器电连接,所述伸缩杆位于电磁铁的前表面同时与电磁铁活动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复位弹簧包裹着伸缩杆的外侧表面同时与伸缩杆活动配合在一起,所述限位块与伸缩杆相互垂直同时与伸缩杆焊接在一起,所述支架固定安装在伸缩杆的左侧表面两者焊接固定在一起,所述固定杆设于支架的上下两表面同时与支架活动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整线配合装置设有顶出杆、配合架、滑块、安装架、底座、拨动杆、转轮架、保护架、滚轮、配合槽,所述配合架活动安装在顶出杆的前表面,所述拨动杆的上表面设有配合架同时与配合架焊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滑块内嵌入拨动杆的内部并且与拨动杆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安装架垂直安装在底座的上表面同时与底座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转轮架活动安装在安装架的前表面并且与安装架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滑块通过定位销固定安装在转轮架的前表面,所述保护架固定安装在顶出杆的前表面,所述滚轮通过活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保护架的前表面,所述配合槽与滚轮相互平行两者活动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传动装置设有输出架、输送带、主动轮、主动轴、双头电机、配合轴,所述配合轴垂直与双头电机下表面的中央并且与双头电机活动配合在一起,所述主动轴内嵌与双头电机的上表面同时与其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主动轮包裹着主动轴的上表面同时两者固定焊接在一起,所述输送架与主动轮相互平行同时通过输送带组成一体化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调节装置设有第一齿轮组、连接架、安装柱、配合盘、轴承、齿轮轴、第二齿轮组、轴承座,所述连接架活动安装在第一齿轮组的上表面两者固定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连接架包裹着安装柱的外侧表面两者接合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配合盘垂直连接与安装柱的下表面同时与安装柱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齿轮轴垂直贯穿轴承的内侧表面同时与轴承活动配合在一起,所述第二齿轮组垂直与齿轮轴的上表面两者啮合在一起,所述第二齿轮组安装嵌入轴承座的内部同时与其采用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释放电梯安全装置的装置,先使得设备通电后,同时双头电机通电产生的电磁感应效果带动上下两端的辅助轴与主动轴转动,从而主动轴通过转动带动使得上方的主动轮转动,包裹在主动轮外侧面的输送带将动力传递给输送架利用输送架带动上方的钢绳轮在通过钢绳轮上方的钢绳使得转轮架转动,转轮架转动的转矩使得转轮架前表面的滑块做环形运动从而带动拨动杆前后位移,再由位移的动力来压动保护架,接着保护架向前将输出带压入配合槽的内部,从而使得输出带在输出时不会出现位移偏差的情况出现,并且配合轴同时转动的转矩会带动与之安装在一起的第一齿轮组转动,安装在第一齿轮组上方的连接架位移从而能够迫使上方的配合盘进行转动进而通过齿轮轴的带动使得上方的第二齿轮组转动,并且在第二齿轮组转动的过程中能够转接带动齿轮转动与齿轮同心圆的转动盘旋转,使得滚动柱在转动盘上位移从而限位架会随着滚动柱进行位移,并且活动杆与左右摆动并且上方的压动垫与在前方卡架正转的情况下使得卡钩架嵌入齿槽的内部从而防止输出时滑溜反转的情况发生,同时在皮带轮转动下皮带能够稳定的将输出带进行输出,同时在中转轮与配合轮架的拐动下能够使得装置能够更好的进行制动,而测试轮能够根据皮带的传输速率配合测速器进行调节并在速度过快时通过连接电线使得电磁铁通电产生的磁力使得伸缩杆收缩并且拉动支架从而压动杆压动固定皮带强制停止或限制皮带的输出速率,从而使得使用更加的安全,完成电梯的输出安全工作,这样就可以达到电梯在进行收放的时候能够使得电梯不出现滑溜的现象的出现,同时可以使得装置能够在电梯下降速度过快时进行夹紧固定,并且能够使得电梯能够防止线路的偏移,从而达到使得装置能够更加的完善的目的。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释放电梯安全装置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智能控制安全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智能控制安全传动装置的部件结构细化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智能控制安全传动装置的使用示意图一。

图5为本发明智能控制安全传动装置的使用示意图二。

图中:智能控制安全传动装置-1、安装板-2、滑动架-3、接合架-4、墙体-5、安全滑门-6、控制器-7、载重块-8、舱体-9、顶动卡位装置-11、输送传动装置-12、传动夹紧装置-13、整线配合装置-14、动力传动装置-15、动力调节装置-16、安装座-111、滚动柱-112、齿轮-113、转动盘-114、限位架-115、活动杆-116、顶动杆-117、压动垫-118、配合杆-119、卡构架-1110、转动座-1111、中转轮-121、输出带-122、配合架轮-123、输出轮-124、皮带-125、皮带轮-126、卡架-127、转轮-128、测速器-131、连接电线-132、电磁铁-133、伸缩杆-134、复位弹簧-135、限位块-136、支架-137、固定杆-138、测试轮-139、顶出杆-141、配合架-142、滑块-143、安装架-144、底座-145、拨动杆-146、转轮架-147、保护架-148、滚轮-149、配合槽-1410、输出架-151、输送带-152、主动轮-153、主动轴-154、双头电机-155、配合轴-156、第一齿轮组-161、连接架-162、安装柱-163、配合盘-164、轴承-165、齿轮轴-166、第二齿轮组-167、轴承座-16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释放电梯安全装置的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智能控制安全传动装置1、安装板2、滑动架3、接合架4、墙体5、安全滑门6、控制器7、载重块8、舱体9,所述舱体9位于滑动架3的内侧表面同时与滑动架3采用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接合架4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滑动架3的内侧表面,所述安装板2垂直连接与滑动架3的上表面并且与滑动架3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智能控制安全传动装置1位于安装板2的上表面并且与安装板2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载重块8垂直与舱体9的下表面同时与舱体9固定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墙体5与滑动架3相互平行同时与滑动架3活动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安全滑门6内嵌入墙体5的内部并且与墙体5采用间隙配合在一起,所述控制器7内嵌入墙体5的内部与安全滑门6电连接;

所述智能控制安全传动装置1设有顶动卡位装置11、输送传动装置12、传动夹紧装置13、整线配合装置14、动力传动装置15、动力调节装置16;

所述顶动卡位装置11活动安装在设备内部的右侧表面并且与设备活动连接,所述输送传动装置12设于顶动卡位装置11的右侧表面同时与顶动卡位装置11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传动夹紧装置13设于输送传动装置12的外侧表面同时与输送传动装置12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整线配合装置14垂直与输送传动装置12的下方与其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动力传动装置15与整线配合装置14通过带体间隙配合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动力调节装置16位于动力传动装置15的下方同时与动力传动装置15啮合在一起,所述顶动卡位装置11设有安装座111、滚动柱112、齿轮113、转动盘114、限位架115、活动杆116、顶动杆117、压动垫118、配合杆119、卡构架1110、转动座1111,所述活动杆116垂直连接与安装座111的外侧表面,所述齿轮113与转动盘114为同心圆结构并且与转动盘114固定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限位架115设于活动杆116的后侧表面同时包裹着滚动柱112的外侧表面,所述滚动柱112垂直焊接与转动盘114的前表面,所述顶动杆117通过铰链连接的方式活动安装在一起,所述压动垫118位于顶动杆117的右侧表面同时与其活动配合在一起,所述压动垫118的前表面设有配合杆119与其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卡钩架1110与配合杆119通过铰链连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卡钩架1110活动安装在转动座1111的上表面,所述输送传动装置12设有中转轮121、输出带122、配合架轮123、输出轮124、皮带125、皮带轮126、卡架127、转轮128,所述卡架127呈现环形结构固定焊接在转轮128的外侧表面,所述皮带轮126与转轮128为同心圆结构并且与转轮128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中转轮121与配合轮架123相互平行并且缠绕着皮带125的外侧表面,所述皮带轮126通过皮带125与输出轮124活动配合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输出带122垂直与输出轮124的下方并且与其缠绕配合在一起,所述传动夹紧装置13设有测速器131、连接电线132、电磁铁133、伸缩杆134、复位弹簧135、限位块136、支架137、固定杆138、测试轮139,所述测试轮139垂直与测速器131的上表面两者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电磁铁133通过位于其外侧表面的连接电线132与下方的测速器131电连接,所述伸缩杆134位于电磁铁133的前表面同时与电磁铁133活动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复位弹簧135包裹着伸缩杆134的外侧表面同时与伸缩杆134活动配合在一起,所述限位块136与伸缩杆134相互垂直同时与伸缩杆134焊接在一起,所述支架137固定安装在伸缩杆134的左侧表面两者焊接固定在一起,所述固定杆138设于支架137的上下两表面同时与支架137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整线配合装置14设有顶出杆141、配合架142、滑块143、安装架144、底座145、拨动杆146、转轮架147、保护架148、滚轮149、配合槽1410,所述配合架142活动安装在顶出杆141的前表面,所述拨动杆146的上表面设有配合架142同时与配合架142焊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滑块143内嵌入拨动杆146的内部并且与拨动杆146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安装架144垂直安装在底座145的上表面同时与底座145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转轮架147活动安装在安装架144的前表面并且与安装架144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滑块143通过定位销固定安装在转轮架147的前表面,所述保护架148固定安装在顶出杆141的前表面,所述滚轮149通过活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保护架148的前表面,所述配合槽1410与滚轮149相互平行两者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动力传动装置15设有输出架151、输送带152、主动轮153、主动轴154、双头电机155、配合轴156,所述配合轴156垂直与双头电机155下表面的中央并且与双头电机155活动配合在一起,所述主动轴154内嵌与双头电机155的上表面同时与其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主动轮153包裹着主动轴154的上表面同时两者固定焊接在一起,所述输送架151与主动轮153相互平行同时通过输送带152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动力调节装置16设有第一齿轮组161、连接架162、安装柱163、配合盘164、轴承165、齿轮轴166、第二齿轮组167、轴承座168,所述连接架162活动安装在第一齿轮组161的上表面两者固定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连接架162包裹着安装柱163的外侧表面两者接合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配合盘164垂直连接与安装柱163的下表面同时与安装柱163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齿轮轴166垂直贯穿轴承165的内侧表面同时与轴承165活动配合在一起,所述第二齿轮组167垂直与齿轮轴166的上表面两者啮合在一起,所述第二齿轮组167安装嵌入轴承座168的内部同时与其采用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

本发明动力传动装置15指的是能够为装置运作提供必要的动力与输送动力的装置。

在进行使用时,先使得设备通电后,同时双头电机155通电产生的电磁感应效果带动上下两端的辅助轴156与主动轴154转动,从而主动轴154通过转动带动使得上方的主动轮153转动,包裹在主动轮153外侧面的输送带152将动力传递给输送架151利用输送架151带动上方的钢绳轮在通过钢绳轮上方的钢绳使得转轮架147转动,转轮架147转动的转矩使得转轮架147前表面的滑块143做环形运动从而带动拨动杆146前后位移,再由位移的动力来压动保护架148,接着保护架148向前将输出带122压入配合槽1410的内部,从而使得输出带122在输出时不会出现位移偏差的情况出现,并且配合轴156同时转动的转矩会带动与之安装在一起的第一齿轮组161转动,安装在第一齿轮组161上方的连接架162位移从而能够迫使上方的配合盘164进行转动进而通过齿轮轴166的带动使得上方的第二齿轮组167转动,并且在第二齿轮组167转动的过程中能够转接带动齿轮113转动与齿轮113同心圆的转动盘114旋转,使得滚动柱112在转动盘114上位移从而限位架115会随着滚动柱112进行位移,并且活动杆116与左右摆动并且上方的压动垫118与在前方卡架127正转的情况下使得卡钩架1110嵌入齿槽的内部从而防止输出时滑溜反转的情况发生,同时在皮带轮126转动下皮带125能够稳定的将输出带122进行输出,同时在中转轮121与配合轮架123的拐动下能够使得装置能够更好的进行制动,而测试轮139能够根据皮带125的传输速率配合测速器131进行调节并在速度过快时通过连接电线132使得电磁铁133通电产生的磁力使得伸缩杆134收缩并且拉动支架137从而压动杆138压动固定皮带125强制停止或限制皮带125的输出速率,从而使得使用更加的安全,完成电梯的输出安全工作。

本发明解决电梯在进行收放的时候无法使得电梯不出现滑溜的现象的出现,同时无法使得装置能够在电梯下降速度过快时进行夹紧固定,并且无法使得电梯能够防止线路的偏移,从而无法使得装置能够更加的完善的问题,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可以达到电梯在进行收放的时候能够使得电梯不出现滑溜的现象的出现,同时可以使得装置能够在电梯下降速度过快时进行夹紧固定,并且能够使得电梯能够防止线路的偏移,从而达到使得装置能够更加的完善的目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