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52342发布日期:2018-07-04 00:28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包装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装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各种体积较大的家具,为了便于生产和运输,大多采用多个组件相组装的结构形式,厂家在销售前往往需要对各个组件进行独立包装。比如,对于具有多个板体组合而成的家具产品,需要对每个板体进行独立包装,不仅包装的用料较多,而且包装效率不高,各个板体独立包装后,包装体积也相对较大,可见,对每个板体进行独立包装的方式不仅包装成本较高,而且还大大增加了运输成本。为克服上述缺陷,虽然,目前人们也采用有将属于同一产品的二块或者二块以上的板材进行组合包装,但并没有考虑包装过程中如何对板材之间进行有效定位,也没有考虑如何进一步缩小包装体积。综上所述,有待对现有的包装定位结构作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包装定位方便的包装定位结构。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包装定位结构,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板体的背部成型有第一定位孔,在所述第二板体的背部成型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与所述第一定位孔一一对应,在所述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之间插设有用来将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连接在一起的连接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板体的背部成型有向背侧延伸的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孔为设于第一定位柱上的盲孔,所述第二板体的背部成型有向背侧延伸的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二定位孔为设于第二定位柱上的盲孔。

为了使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定位更为可靠,所述第一定位柱设于第一板体的周围,所述第二定位柱设于第二板体的周围。

为了使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包装定位后相互之间不留缝隙,所述第一板体的边沿向背侧延伸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的高度与所述第一定位柱的高度相等,所述第二板体的边沿向背侧延伸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的高度与所述第二定位柱的高度相等。这样,包装后的体积相对较小,利于降低运输成本。

为了提高定位柱的结构强度,所述第一翻边与第一定位柱之间以及第二翻边与第二定位柱之间均通过加强筋相连。

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可以采用多种形状,优选地,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均为方形,所述第一定位柱设于第一板体的四周,所述第二定位柱设于第二板体的四周。

连接件可以有多种结构,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中盘和自中盘两个侧面分别向外延伸的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插设并紧配在所述的第一定位孔内,所述第二连接柱插设并紧配在所述的第二定位孔内。这样,两板体进行包装定位时,连接件的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分别插入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内即可,包装非常方便。

作为上述任一方案的优选,所述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均为百叶窗。当然,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窗体,也可以是门板等其他板体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包装定位结构通过在第一板体背部成型第一定位孔,在第二板体背部成型第二定位孔,连接件的两端分别插设在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内即可将第一板体和第二第二板体相互定位并连接在一起,包装定位非常方便,而且由于两块板体不用单独分开来包装,可以节省包装成本和运输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包装定位结构包括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结构相同且均为长方形的百叶窗

第一板体1的背部成型有向背侧延伸的第一定位柱11,第一定位柱11共有六个并沿第一板体1长度方向的边沿各间隔分布有三个第一定位柱。在第一定位柱11上开有第一定位孔12,第一定位孔12为开口朝后的盲孔。第一板体1的边沿向背侧延伸有第一翻边13,第一翻边13的高度与第一定位柱11的高度相等,第一翻边13与第一定位柱11之间通过加强筋4相连。

第二板体2的背部成型有向背侧延伸的第二定位柱21,第二定位柱21共有六个并沿第二板体2长度方向的边沿各间隔分布有三个第二定位柱21。在第二定位柱21上开有第二定位孔22,第二定位孔22为开口朝后的盲孔。第二板体2的边沿向背侧延伸有第二翻边23,第二翻边23的高度与第二定位柱21的高度相等,第二翻边23与第二定位柱21之间通过加强筋4相连。

连接件3包括中盘31和自中盘两个侧面分别向外延伸的第一连接柱32、第二连接柱33,第一连接柱32插设并紧配在第一定位孔12内,第二连接柱33插设并紧配在第二定位孔22内。

包装定位过程如下:

首先,将第一板体1正面朝下并放置在地面或者其他工作台面上;然后,安装连接件3,使连接件3的第一连接柱32向下插入第一定位孔12内;最后,将第二板体2的正面朝上,待第二板体2的第二定位孔22与连接件3的第二连接柱33相对齐后,放下第二板体2,第二连接柱33即可以插入第二定位孔22内,从而实现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的包装定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前提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多种改型或改进,比如,这种包装定位结构还可以适用于百叶窗之外的其他结构形式的两块板体之间的连接,这些均被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装定位结构,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板体的背部成型有第一定位孔,在所述第二板体的背部成型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与所述第一定位孔一一对应,在所述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之间插设有用来将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连接在一起的连接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包装定位结构通过在第一板体背部成型第一定位孔,在第二板体背部成型第二定位孔,连接件的两端分别插设在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内即可将第一板体和第二第二板体相互定位并连接在一起,包装定位非常方便,而且由于两块板体不用单独分开来包装,可以节省包装成本和运输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蒋晶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一象吹塑家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3.15
技术公布日:2018.07.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