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排钉自动翻转传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34116发布日期:2018-07-13 18:55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u形气排钉自动翻转码放装置。



背景技术:

气排钉包括:t形、u形等。气排钉的用途主要是装潢业的三合板及条板装嵌、安装;家具制造业、木盒及装嵌藤具的安装连接等。

现有的气排钉生产,大多处于半自动化,很多步骤还是需要人工来完成。例如气排钉码放。由于u形的气排钉占用空间大,一般需要将气排钉尖对尖插入槽型,如图1所示机架右端气排钉那样码在一起,可以节约包装空间,便于包装。

现有的包装方式主要靠人一个一个码放,然后包装在一起,工作强度很高,效率低下,人工成本也高。如果可以提供一种气排钉自动翻转码放的装置,将气排钉一对一对的码在一起,然后把气排钉推出来,包装人员的效率可以显著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提供一种气排钉自动翻转码放的装置,实现将气排钉一对一对的码在一起,自动排成行等待人员拾取,不仅可以使得包装人员效率可以显著提升,降低包装劳动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气排钉自动翻转传递装置,包括依次设置在机架上的传输机构、拾取翻转机构、推料机构,传输机构为分布在机架一端用于输送气排钉的传输带;拾取翻转机构包括:用于拾取翻转气排钉的翻转轮、一对位于翻转轮两侧的传输皮带,翻转轮是两个相同翻转轮片通过中轴连接而成,翻转轮拾料的一侧传输皮带上方的机架上设有限位凸块;

翻转轮上分布有拾取部件,拾取部件由拾取钩、磁铁块组成,拾取钩设有限位凸起,翻转轮片之间铰接有磁铁块,磁铁块重心低于铰接位置;推料机构的气缸活塞杆端部与滑板连接,滑板分布在滑轨里。

根据所述气排钉自动翻转传递装置,所述传输带其中一个传输带轮通过链条与减速电机连接。

根据所述气排钉自动翻转传递装置,所述传输带采用表面光滑的皮带,表面涂覆有润滑油。

根据所述气排钉自动翻转传递装置,所述传输皮带与传输带之间安装有跳板,跳板端部与传输带、传输皮带高度相同,跳板上方安装有用于监测气排钉的接近传感器。

根据所述气排钉自动翻转传递装置,所述接近传感器的控制端口与继电器线圈串接,继电器接入翻转轮电机电路。

根据所述气排钉自动翻转传递装置,所述翻转轮上分布有2-4个拾取部件,拾取部件的拾取钩与磁铁块相邻分布。

根据所述气排钉自动翻转传递装置,所述翻转轮转轴端部安装感应杆,每个磁铁块对应位置上分布一个感应杆,机架外侧设有两个用于监测感应杆位置的气缸传感器。

根据所述气排钉自动翻转传递装置,所述气缸传感器为接近开关,气缸传感器输出接头与气缸电磁阀连接。

本发明的优点是:

1.效率高。翻转轮上分布有2-4个拾取部件,拾取部件的拾取钩仅与磁铁块相邻分布。磁铁块的磁性的一面始终向上,当吸住气排钉以后,传送到右侧,槽型开口方向不变;拾取钩随着旋转,气排钉被拾取以后,沿着钩体向接近转轴滑动,直到与限位凸起接触,当旋转到右侧,气排钉翻转掉落恰好被传输皮带接住。一个槽型开口方向不变,下一个气排钉就会翻转。每当翻转轮旋转一周,就可以实现2-4对气排钉的两两槽对槽翻转、配对。

2.自动化程度高。机架跳板上方安装有用于监测气排钉位置的接近传感器。当接近开关监测到气排钉,输出控制端就会闭合,翻转轮的电机电路连接的继电器接通,翻转轮就会旋转,拾取翻转气排钉。这样可以实现拾取翻转机构自动运行,防止空转。

翻转轮转轴端部安装感应杆,每个磁铁块对应位置上分布一个感应杆。另外,机架外侧设有两个紧邻的用于监测感应杆位置的气缸传感器。感应杆经过第一个气缸传感器时,气缸传感器接通气缸电磁阀,使得气缸活塞杆伸出;感应杆继续旋转,经过第二个气缸传感器时,气缸传感器接通气缸电磁阀,使得电磁阀反向动作,使得气缸活塞杆缩回。气缸的一个循环动作可以实现滑板向外伸出,把气排钉推出,便于下一对气排钉码在一起。

附图说明

图1为气排钉自动翻转传递机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气排钉自动翻转传递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推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气排钉自动翻转传递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机架;2、气排钉;3、传输带;4、传输带轮;5、接近传感器;6、跳板;7、翻转轮;701、拾取钩;702、限位凸起;703、感应杆;704、支架;705、磁铁块;706、气缸传感器;8、传输皮带;9、推料机构;901、气缸;902、滑轨;903、滑板;904、推杆;905、滑槽;101、皮带轮;102、皮带;103、小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目前,包装方式靠人码放,然后包装在一起,强度很高,效率低,人工成本也高。本发明装置能够将气排钉一对一对码在一起,然后把气排钉推出来,包装效率显著提升。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气排钉自动翻转传递装置,包括自左向右依次设置在机架上的传输机构、拾取翻转机构、推料机构。传输机构分布在机架左端,用于输送气排钉的传输带3。所述传输带3宽度略宽于气排钉的长度,传输带3装在两个传输带轮4上,其中一个传输带轮4通过链条与减速电机连接。传输带3采用表面光滑的皮带,表面涂覆有润滑油。

如图2所示,位于中部拾取翻转机构包括:用于拾取翻转气排钉的翻转轮7、一对位于翻转轮7两侧的传输皮带8。翻转轮7是两个相同翻转轮片通过中轴连接而成,翻转轮片之间的间隙便于磁铁块的旋转。翻转轮7拾料的一侧(左侧),传输皮带8上方的机架上设有高于传输皮带8的限位凸块,可以使得气排钉停止,等待拾取。传输带光滑表面涂覆有润滑油,允许气排钉打滑,防止打乱队列。

翻转轮7上分布有拾取部件,拾取部件由拾取钩701、磁铁块705组成。拾取钩701设有限位凸起702。两个翻转轮片拾取钩701,如图1虚线所示,各自举升气排钉的一端。经过半周的旋转,气排钉滑落至限位凸起702,然后翻转掉落在右侧的传输皮带8上面,气排钉槽型的方向向左变为向右。图1虚线仅仅是为了示意,并没有画全翻转轮片。

翻转轮片之间铰接有磁铁块705,磁铁块705重心低于铰接位置。磁铁块705应用重力始终向下的原理,在重力的作用下,磁铁块在翻转轮旋转过程中,磁铁块上表面时始终向上。以槽型向左为例,翻转轮的磁铁块705吸引住气排钉,然后传递到右侧。由于磁铁块的上表面始终向上,气排钉在右侧卸载下来,依然是槽型向左。限位凸块使得气排钉停止,且磁铁块、拾取钩的长度设置,每次仅允许拾取一个。

翻转轮7上均匀分布有2-4个拾取部件,拾取部件的拾取钩701与磁铁块705相邻分布。按照磁铁块、拾取钩、磁铁块、拾取钩……依次排列。磁铁块保持槽型方向不变,拾取钩保持槽型方向翻转。

此外,机架外壳外面,翻转轮7转轴端部安装感应杆703,每个磁铁块705对应位置上分布一个感应杆703。机架外侧设有两个紧邻分布,用于监测感应杆703位置的气缸传感器706。气缸传感器为接近开关,气缸传感器输出接头与气缸电磁阀连接。如图2所示,推料机构的气缸901活塞杆端部推杆与滑板903表面斜槽(滑槽905)连接,滑板903分布在水平方向的滑轨902里。滑块可以左右滑动,气缸活塞杆伸出,活塞杆端部推杆挤压滑槽,滑块向右移动,用于将气排钉推出去,且推移行程大约等于一个气排钉厚度。如图2左侧的气排钉,气排钉水平方向为宽度,竖直方向为厚度。

传输皮带8与传输带3之间安装有跳板6,跳板6是一块矩形金属板,用于连接两侧的传输部件。跳板的端部与传输带3、传输皮带8高度相同。跳板上方安装有用于监测气排钉的接近传感器5。接近传感器5的控制端口与继电器线圈串接,继电器与翻转轮电机电路连接。接近传感器采用接近开关,接近开关检测到气排钉队伍,控制端就会闭合,接通继电器,继电器接通翻转轮电机。这样,当左侧供料停止以后,接近传感器5检测不到气排钉,就会控制翻转轮7停止运动。

工作原理如下。

本发明首先将方向一致(槽型方向一致)的气排钉,通过传输带依次输送至传输皮带。以槽型向左为例,翻转轮的磁铁块705吸引住气排钉,然后传递到右侧。由于磁铁块的上表面始终向上,气排钉在右侧卸载下来,依然是槽型向左。紧挨着磁铁块(左侧)的拾取钩701,按照说明书附图1虚线所示,拾取一个气排钉,经过半周的旋转,气排钉滑落至限位凸起702,然后翻转掉落在右侧的传输皮带8上面,气排钉槽型的方向变为向右。这两个气排钉沿着传输皮带运动,然后依次掉落在两块钢板的间隙之中。第二个气排钉u型槽就插进第一个气排钉槽型里面。这样一对气排钉就组装完成。然后,推料机构没间隔一段时间,就会推料,将组装好的气排钉推出去。如图1所示,翻转轮每间隔一个气排钉,改变一个气排钉槽型方向,这样就可以源源不断的把气排钉码放好。当左侧供料停止以后,接近传感器5检测不到气排钉,就会控制翻转轮7停止运动。

机架的外侧,翻转轮转轴端部安装有感应杆,且每个磁铁块铰接的支架704对应位置设有一个感应杆702。机架外侧设有两个用于监测感应杆702位置的气缸传感器706。感应杆经过第一个气缸传感器,接通气缸电磁阀使气缸活塞杆伸出;感应杆旋转,经过第二个气缸传感器时,气缸传感器接通气缸电磁阀,使气缸活塞杆缩回。气缸的一个循环动作可以实现滑板向外伸出,把气排钉推出,便于下一对气排钉码在一起。翻转轮7每翻转一对气排钉,感应杆702就会先后接通两个气缸传感器706,就会使完成气缸一个循环动作。这样,就保证了步调一致,即每将一对码放在传输皮带8,将一对气排钉落料、气缸推料动作,防止物料积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