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歇式单向送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92192发布日期:2018-10-16 22:43阅读:1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间歇式单向送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轮转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间歇式单向送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应用的正反向间隙式轮转印刷机以其换版的便捷性和精准的套印精度在宽幅标签印刷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该设备仍然存在如下缺陷:

(1)由于设备要进行正反向倒车,增加了电机的负荷,对软件的开发精度非常高,并对提高印刷速度构成了限制。

(2)正反向间隙式转移印刷目前的作业频率最高为250次/min,但只能适应40cm宽幅以下的材料,如果宽幅提高到1m,则频率仅为50-60次/min,大幅度降低了生产速度,即正反向倒车目前主要适用窄幅的间隙式转移印刷。

(3)印刷材料要随着一起倒车,为了确保精度,材料承受的张力很大,对于软性材料容易张拉变形,又进一步限制了设备的适用范围。

开发“无倒车”的单向送料轮转是目前的发展趋势,对于以往“倒车”式的轮转印刷方式,主要是因为印刷材料的连续前进的,必须通过“倒车”来消除印刷周期内的印刷空白部分。对于“无倒车”的开发思路,就是要改变原印刷材料连续前进的方式,在印刷间隙时让印刷材料停顿,从而消除在印刷间隙因印刷材料继续向前运行而产生印刷空白,减小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间歇式单向送料装置,印刷材料始终保持单向运行,并在印刷空歇时停等,在印刷时前行,减小或消除印刷留空,减小印刷材料的浪费。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间歇式单向送料装置,布置在走料行程上,传送料在走料行程上作周期性启停的单向动作,包括制动辊和制动压辊,制动压辊将传送料抵紧在制动辊上,使制动辊辊面的线速度与传送料的行进速度一致。所述制动压辊包括相互独立的中心轴和外筒,所述外筒与传送料的动作步调一致,所述中心轴与外筒的配合结构满足在外筒停等的初始瞬间给予制动辅助,或者在外筒启动的初始瞬间给予推动辅助。

优选地,所述制动压辊为单向压辊,该单向压辊在传送料停等的状态下不倒转,阻止传送料在后退张力的作用下发生后退动作。

为了提高传送料的运动精度,传送料在制动时需要设计让制动辊的外筒快速停止,本申请设计外筒以内成型有第一挡块、中心轴轴体以外成型有第二挡块,中心轴始终均速转动,且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的运动周期相等,在外筒发生制动的初始瞬间,运动在前、转速较慢的第二挡块对第一挡块构成瞬间止挡,在瞬间止挡发生后,外筒停等、中心轴继续动作,直到下一次制动发生,以此循环。

为了在传送料启动时能够让外筒快速转动起来,本申请设计外筒以内成型有第一挡块、中心轴轴体以外成型有第二挡块,中心轴始终均速转动,且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的运动周期相等,在外筒发生启动的初始瞬间,运动在后、转速较慢的第二挡块对第一挡块构成瞬间助推,在瞬间助推发生后,外筒快速启动、中心轴继续动作,直到下一次启动发生,以此循环。

优选地,所述第二挡块和或第一挡块在其发生碰撞的接触面上设置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可以是缓冲垫、缓冲块,减小第二挡块和第一挡块的碰撞磨损,提高使用寿命。

优选地,在所述走料行程的首尾端分别设置有张力辊组,所述张力辊组使传送料始终具有与行进方向相反的后退张力,同时要注意的是,该后退张力要小于传送料的前进驱动力。后退张力能够抵消在牵引张力突然撤消后印刷材料继续向前的惯性,减小甚至消除空白。

优选地,所述张力辊组旁再设置有若干存料辊,传送料依次绕经所述若干存料辊而在张力辊组旁形成传送料仓,传送料仓能够在线控制传送料的收放,避免传送料的张力过大或过小,适应生产速度的调整。

优选地,给予制动辅助功能的制动压辊位于走料行程的前端,给予启动辅助功能的制动压辊位于走料行程的末端,从而更加适应生产需要,满足“后制动、前驱动”的工业设计思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设计的送料装置满足周期性间歇式单向走料的传送要求,形成走料和停等的周期性的送料方式。传送料的启动和制动快速精准,动作精度高,相比“倒车式”的送料方式明显提高了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轮转印刷装置在启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轮转印刷装置在印刷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轮转印刷装置在制动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轮转印刷装置在停等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外筒制动瞬间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外筒启动瞬间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申请的间歇式单向送料装置尤其适用于轮转印刷,以下结合轮转印刷对本申请的具体结构和优势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轮转印刷装置,属于一种单向运动无倒车的新型轮转印刷装置,具体结构主要包括放卷组、印刷色组和收卷组,放卷组和收卷组之间形成供印刷材料行走的印刷通道,印刷色组位于放卷组和收卷组之间,本实施例为两台,印刷通道前后贯穿印刷色组。印刷材料从放卷组送出进入印刷通道经过印刷色组完成印刷后收卷于收卷组。

本申请中,任一印刷色组中设置有主动转印胶辊1和主动压印辊2,主动转印胶辊1上再装夹有转印橡皮布,在印刷材料行进的过程中可完成转印。主动转印胶辊1和主动压印辊2分别布置在印刷通道两侧并对印刷材料构成周期性接触式夹紧或非接触式制动,在夹紧的状态下印刷材料在旋转主动转印胶辊和主动压印辊牵引力的带动下向前行走并进行印刷,在制动的状态下,印刷材料受到的牵引力消失而处于停等状态。具体结构:主动转印胶辊1和主动压印辊2在辊面形成有制动空位3,两个制动空位部分重合,制动空位3和转印橡皮布覆盖整个(或大部分)辊面,当制动空位3转至印刷通道时,此时印刷材料受到的牵引力消失,此时印刷材料制动;在转印橡皮布转至印刷通道时,主动转印胶辊1和主动压印辊2夹紧印刷材料,印刷材料受到牵引力向前走料的同时完成转印。

由于印刷材料是随着主动转印胶辊高速向前行走的,为了快速制动,必须要对印刷材料进行设计制动辅助。

(一)基于上述制动考虑,本实施例通过后退张力来帮助印刷材料快速制动,后退张力的实现结构:在放卷组设置放料张力控制组件,在收卷组设置收料张力控制组件,放料张力控制组件和收料张力控制组件分别位于印刷通道的前后两端,通过张力调整使印刷通道内的印刷材料具有与行进方向相反的后退张力,应当注意的是该后退张力应小于主动转印胶辊施加给印刷材料的前进张力,以确保走料顺畅,降低走料阻力。

放料张力控制组件包括顺次设置的若干存料辊4、张力辊组5、放料制动辊6和放料制动压辊7,放料制动压辊和放料制动辊对应抵紧,放料制动辊6设置在印刷通道的前端,且放料制动辊辊面的线速度与印刷材料的行走速度相同。印刷材料依次绕过多个存料辊4形成较长的走料路程,然后经过张力辊组5调整张力后穿过放料制动辊6和放料制动压辊7进入印刷通道。

收料张力控制组件包括顺次设置的收料制动辊8和收料制动压辊9、张力辊组5、若干存料辊4,收料制动辊8和收料制动压辊9位于印刷通道的末端,且收料制动辊辊面的线速度与印刷材料的行走速度相同。从印刷通道出来的印刷材料穿过收料制动辊8和收料制动压辊9,经过张力辊组调整张力后,绕过多个存料辊最后收卷。

通过在放料端和收料端分别设置多个存料辊4,是为了在启动提速过大时及时释放印刷材料,在制动减速时及时收紧印刷材料,达到适度调整印刷材料张力的目的,确保印刷材料的正常运行。

再来,上述放料、收料制动压辊(7、9)均为单向压辊,即只能向印刷材料前进方向转动,这样在印刷材料停等的状态下不发生倒转,阻止了印刷材料在后退张力的作用下发生后退动作,有助于提高动作精度。

(二)基于上述制动考虑,为了让印刷材料在制动时能够让制动辊快速停止,进一步设置放料制动辊6包括中心轴601和外筒602,外筒602以内成型有第一挡块603、中心轴601轴体以外成型有第二挡块604,第二挡块604跟着中心轴601始终作同步均速转动,第一挡块603以及外筒602始终跟着印刷材料的启停作同步转动,且保证第一挡块603和第二挡块604的动作周期相等,即第一挡块在发生一次停等和印刷的时间等于第二挡块从与第一挡块发生连续两次碰撞的时间间隔,在发生制动的初始瞬间,运动在前、转速较慢的第二挡块对第一挡块构成瞬间止挡,有助于外筒快速停止,实现精准定位。

(三)为了在印刷材料启动时能够让制动辊快速启动起来,进一步设置收料制动辊8包括中心轴801和外筒802,外筒802以内成型有第一挡块803、中心轴801轴体以外成型有第二挡块804,第二挡块804跟着中心轴801始终同步转动,第一挡块以及外筒始终与包压其表面的印刷材料的启停作同步转动,且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的运动周期相等,在印刷材料启动瞬间,运动在后的第二挡块在伺服电机的驱动下对停止的第一挡块构成瞬间助推,有助于外筒与压印辊适时同步启动。

为了减小第二挡块和第一挡块的碰撞磨损,提高使用寿命,第二挡块和或第一挡块在其发生止挡的侧面设置缓冲件10,所述缓冲件可以是缓冲垫、缓冲块。

引出的印刷材料经过放料张力控制组件,进入印刷通道,依次经过若干印刷色组完成印刷后,经过收料张力控制组件最后收卷。印刷材料在印刷通道内作周期性启停,印刷材料印刷时前进,留空时处于停等状态,从而可实现无留空的间隙转印。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