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袋捆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13669发布日期:2018-09-25 17:00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袋捆扎机,具体的说是一种用线条状的弹性橡皮筋作为捆扎线对折叠起来的塑料袋进行捆扎的一种捆扎装置。



背景技术:

由制袋机生产出的塑料袋,一般以几十条袋子为一摞摆放在托板上。为便于存放、运输、销售和使用,这些成摞的塑料袋一般还需要经过三次或四次折叠,折叠成长条状,然后再在折叠起来的长条状的塑料袋的中间采用橡皮筋进行捆扎。授权公告号cn102167172b”,公开了一种名称为塑料袋全自动折叠捆扎机的发明专利(以下简称对比文件1)。对比文件1所涉及的捆扎装置,主要由压折板、夹持装置、两送带装置、热合装置构成,采用塑料条对塑料袋进行捆扎,其塑料条是经过热合装置的加热然后融合在一起的。对比文件1存在的问题在于:第一,对比文件1的捆扎方式是用两条捆扎带进行捆扎,每一把塑料袋的捆扎线存在着两段捆扎带、两个连接点,连接点越多越不结实,并且也影响美观。第二,因为塑料条捆扎带是几乎没有弹性的,打开塑料袋时必须将捆扎带撕开,一旦撕断打开就无法再继续捆扎。当用户使用塑料袋的时候,哪怕是只需要一条塑料袋时也必须将捆扎带拆开,取出一条或几条袋子后,剩余的塑料袋就无法再捆扎了,这给用户带来极大地不便。

授权公告号cn203681909u公开了一种塑料袋捆绑机(以下简称对比文件2)。其主要由橡皮筋引塞、捆绑桶、橡皮筋剪断固定器等构成。但没有给出如何在所述的捆绑桶上将橡皮筋的两端进行连接的技术内容,公众不晓得采用何种材料进行连接,也不晓得是用热合的方式还是用焊接的或者是用卡扣的方式连接。所以,对比文件2只是提出了一个愿望,其公开的内容并不能解决所提出的技术问题。并且,对比文件2的捆扎程序繁琐,捆扎装置结构复杂,需要预先在捆绑桶上预制出橡胶圈,然后再将所述的橡皮圈套上去,套上橡皮圈后再将塑料袋用压板固定,然后传袋机械手再拔出来去迎接下一个捆扎程序,效率低。

在塑料袋的折叠方面,不仅有对比文件1所公开的由提手折叠装置、尾部折叠装置,以及由压折板和夹紧装置、夹持装置等构成的塑料袋折叠装置。也有申请公布号为:cn1073294a名称为“一种制袋机折叠装置”(以下简称折叠装置a)的发明申请。折叠装置a主要由前角折叠机构、梯形前折板、压袋弯钩、后折板、升降托板等构成,折叠成形的塑料袋处在升降托板上,所述的托板上设有能够使输送带通过的纵向的凹槽,以便于塑料袋排出到传送带装置上。申请公布号:cn107839294a,公开了一种改进的制袋机折袋装置(以下简称折叠装置b)。所述的折叠装置b不仅包含了梯形前折板、压袋弯钩、后折板等,还包括插板、两个导向板、两侧压板、两个u型传输夹、链传动机构等。所述的插板可将塑料袋插入到两个导向板之间,然后又被传送到设在链传送机构上的两个u型传输夹中,再由链传送机构将塑料袋传出。

综上所述,能够将塑料袋折叠起来的自动化塑料袋折叠装置已经成为公知技术,并且形式多种多样,有的能够进行三次折叠,有的还能够进行第四次折叠,有些塑料袋自动折叠装置上还设有将折叠成型的塑料袋传送出来的传袋装置。但如何采用橡皮筋对塑料袋折叠装置上折叠起来的塑料袋进行自动化捆扎这是人们一直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塑料袋捆扎机,采用线条状的弹性橡皮筋作为捆扎线对塑料袋进行捆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可靠的一种塑料袋捆扎机。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塑料袋捆扎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上还设有放线装置、传袋装置,所述的放线装置主要由牵线夹、放线阀、放线座、放线驱动机构构成,所述的放线阀或牵线夹连接在放线座上,所述的放线阀与牵线夹相对应,所述的放线座连接在放线驱动机构上,所述的放线驱动机构连接在机架上,所述的传袋装置设在所述放线装置的一侧,放线装置的一侧还依次设有切断装置、连接装置、并拢板,所述的并拢板与所述的连接装置相对应。

所述的放线装置,通过牵线夹与放线阀之间的相对运动释放出一段所需长度的捆扎线来,释放出的捆扎线呈“一”字型直线状态;设在放线装置一侧的传袋装置将塑料袋经过放线阀与牵线夹之间传送到所述连接装置的后面,使得“一”字型的捆扎线被牵扯变形为“v”字型围绕在塑料袋的侧面上;在放线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放线阀和放线座以及并拢板与牵线夹接近后,又使得捆扎线由v字形并拢成为“p”字型缠绕到塑料袋上;然后经过连接装置的连接和切断装置将捆扎线在连接点之外的位置切断,形成一个封闭的o型橡皮圈套在塑料袋上,塑料袋的捆扎工作完成。

所述的牵线夹,用于夹住和固定捆扎线露出于放线嘴的一端,在与放线阀的相对运动中牵扯出一段所需长度的捆扎线来。所述的牵线夹与机架之间包含着两种连接方式:其一是,牵线夹直接固定连接在机架上;其二是牵线夹经过放线座和放线驱动机构连接在机架上,即所述的牵线夹连接在所述的放线座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牵线夹固定连接在所述的机架上,所述的放线阀连接在所述的放线座上,牵线夹与放线阀之间上下对应。所述的牵线夹包含一种气动手指,所述牵线夹的替代方式还有很多,诸如:机械手、机械夹、滑台气缸、电磁夹等等。作为另一种实施方案,所述的放线阀固定连接在机架上;所述的牵线夹连接在放线座上,所述的牵线夹经过放线座和放线驱动机构连接到机架上。

所述的放线阀包括放线嘴和放线夹,用于控制捆扎线的放出。所述的放线嘴就是捆扎线的入口和出口,其中心设有上下贯通的透孔,用于引导捆扎线的进出和限制捆扎线的摆动,使捆扎线保持与牵线夹和放线夹相对应。所述的放线嘴可以是一种管状体,也可以是在放线座上或机架上设置的一个通孔。所述的放线嘴既可以设在放线座上,也可以设在放线夹对应的机架上,也可以在放线座和机架上都分别设置,即设置两个放线嘴。所述的放线夹,用于将捆扎线夹住在放线嘴上或放线座上,并且始终保持使捆扎线露出放线嘴的外面一段,便于牵线夹抓住。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放线阀包括放线嘴和放线夹,所述的放线夹包含一种微型气缸,所述的微型气缸设在所述放线嘴的一侧。所述的放线嘴是一种管状体,所述的放线嘴设在放线座上,所述的微型气缸打开后,其气缸杆会伸入到放线嘴的内腔将捆扎线夹住在放线嘴的内壁上。

作为放线夹的又一种实施方案,所述的放线夹由双杆气缸、固定块构成,所述的双杆气缸和固定块设在所述的放线座上,当双杆气缸打开时捆扎线被缸杆座夹住在固定座上。

所述的放线座,就是一种将放线阀或者牵线夹与放线驱动机构相连接的连接板,也是放线阀和并拢板随放线驱动机构运动的载体。

所述的放线驱动机构,通过放线座与所述的牵线夹或放线阀连接,用于驱动放线阀相对于牵线夹进行相对往复运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放线驱动机构主要由导杆、气缸构成,所述的气缸设在所述的机架上,所述的导杆滑动设置在气缸的两侧,所述导杆的一端和气缸杆连接在所述的放线座上;也可以直接采用成套的带导杆气缸或双杆气缸。放线驱动机构的替代方式还有很多,诸如滑台气缸、直线模组、无杆气缸、摆杆机构等等。

作为放线驱动机构的又一种实施方案,所述的放线驱动机构是一种电动滑台,所述的放线座设在所述的电动滑台的滑块上。当电动滑台的电机转动时可以使放线阀或牵线夹在放线座上随滑块一起相对往复运动。

所述的放线阀与牵线夹相对应。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放线阀与牵线夹之间的对应方向是多样化的,其对应方向大体上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上下方向对应,即所述的放线阀与牵线夹之间是上下分布设置,是上下方向对应;另一种是所述的放线阀与牵线夹之间是前后分布设置,是前后方向对应。在实施上下方向放线时,所述的放线阀与牵线夹之间是上下方向对应,释放出来的捆扎线呈上下“i”字型状态;在实施前后纵向方向放线时,其放线阀与牵线夹之间是前后纵向对应,释放出来的一段捆扎线呈“一”字形状态。

所述的传袋装置,用于将塑料袋折叠装置上的塑料袋经过所述的牵线夹与放线阀之间传送到连接装置的后面,并与所述的牵线夹、放线阀一起共同作用形成对塑料袋的缠绕,并且在传送、捆扎过程中具有保持塑料袋处于折叠状态的作用。所述的传袋装置设在所述放线装置的一侧,这主要是为了与塑料袋折叠装置的具体排袋方式和放线方向相适应。假如所述的放线阀与牵线夹是上下方向设置的话,那么传袋装置就要设在所述放线阀牵线夹之间对应的前侧或后侧,或者说设在放线装置的前面或后面,传袋装置呈前后纵向设置,其传袋运动的轨迹是自前往后或自后往前;如果所述的放线阀与牵线夹之间是前后纵向设置的话,那么传袋装置就要设在放线阀和牵线夹之间对应的上侧或下侧,即设在放线装置的上面或下面,其放线方向是上下方向,传袋运动的轨迹是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方线方向与传袋装置的传袋运动轨迹即传袋路径大体上相垂直。

所述的传袋装置包含机械手机构、压折板或插板机构、带传动机构、链传动机构、摆臂运动机构等多种实施方式。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传袋装置包含一种机械手机构,所述的机械手机构主要由气动机械手、导轨、滑块、气缸、支架构成。所述的两条导轨纵向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的两条导轨上分别设置滑块,在滑块上设置支架,所述的气动机械手设在支架上,所述的气缸设在支架与机架之间。本实施方式的优点在于:本实施方式适合于与折叠装置a相匹配(所述的折叠装置a,其公开号及其技术内容已在背景技术中已经给出),当折叠装置a中公开的升降托板托举着已经折叠成型的塑料袋下降一段位置后,所述的气动机械手从所述升降托板的凹槽中将塑料袋抓住,然后将塑料袋传送到本发明的捆扎工作位置。所述的传袋装置还包含电动滑台、无杆气缸、滑台气缸、直线滑台等多种替代方式。

作为传袋装在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传袋装置包含一种机械臂,所述的机械手设置在机械臂上。所述的机械臂是一种能够模拟人的手、腕动作并且早已被广泛使用的一种传送装置。

作为传袋装置的又一种实施方案,所述的传袋装置包含折叠装置b中公开的一种链传动机构,所述的链传动机构上设有u型的传输夹。在链传动机构的驱动下,所述的u型传输夹处在两个导向板之间对应的下方,插板从前折板和后折板之间以及两个导向板之间将塑料袋插入到两个u型传输夹中,然后两个u型传输夹持着塑料袋在链传动机构的驱动下输送到本发明的捆扎工作位置。

作为传袋装置的多种替代方式之一,所述的传袋装置也包含折叠装置b中所述的插板和导向板。插板和导向板不仅具有辅助插板将塑料袋实施折叠的功能,也具有使塑料袋保持折叠状态的作用,所述的插板能够将塑料袋传送到本发明的捆扎工作位置,满足了本发明技术方案中传袋装置所具备的技术特征。

所述的切断装置,设置在所述放线装置的一侧,即设置在放线装置的后面。用于将塑料袋捆扎连接后形成的“p”字型捆扎线在放线嘴与连接点之间的位置切断,使缠绕捆扎在塑料袋上的捆扎线形成一个独立的o型圈,并与长捆扎线(总线)分离。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切断装置主要由刀片、气缸、刀杆构成。所述的刀片连接在刀杆上,所述的刀杆铰接在气缸的一侧,所述的气缸设在放线装置的后面,即后侧。

作为切断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割断装置是一种热切刀,所述的热切刀设在放线座的下面,所述热切刀上设有加热片或加热管,通过热切刀与捆扎线接触使捆扎线加热融化来实现切断。

作为切断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分切装置包括一种气动剪刀,所述的气动剪刀主要由动刀、定刀、气缸构成,所述的定刀和动刀铰接在所述的刀架上,所述的动刀的一端与气缸连接,所述气缸的另一端设在刀架上。

所述的连接装置,设在所述放线装置对应于切断装置的一侧,即设在切断装置的后面。所述的连接装置包含扎扣连接装置、热合连接装置、卡扣连接装置、系扣连接装置等多种连接方式。用于将环绕在塑料袋上的线条状的捆扎线的两端进行连接固定,使捆扎线形成一个封闭的o型圈。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连接装置包含一种扎扣连接装置,所述的扎扣连接装置主要由支架、冲模架、导轨、气缸、送丝机构、出丝口、隐退模机构、冲切模、冲压模机构构成。所述冲模架的一侧设有燕尾槽或滑块,所述的冲模架通过导轨滑动连接在支架上,所述的气缸连接在冲模架与支架之间。

所述的扎扣连接装置是一种将扁形铝丝冲压成u型扎扣,并使捆扎线的两端置于u型扎扣内压紧、固定,从而形成封闭的环形橡胶圈的一种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送丝机构主要由单向轴承、棘轮、气缸、摇臂构成,用于间歇向所述的出丝口内送入一段预定长度的铝丝。

作为送丝机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送丝机构由步进电机、滚轮构成,所述的滚轮弹性连接在机架上,所述的滚轮可以将所述的铝丝压紧在步进电机的带轮上,当步进电机转动时可将铝丝送出一段;当步进电机停转时其带轮被锁定,所述的铝丝不会退回,具有逆止作用。

所述的出丝口就是铝丝的出口,用于将限制铝丝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并且出丝口的一侧与冲切模之间形成剪切状态可将铝丝切断,冲切模相当于一个冲刀,出丝口相当于定刀,冲刀和定刀相互作用将铝丝切断。

所述的冲切模,其上端设有凹槽,其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冲模架的对应于所述出丝口的一侧,用于将铝丝切下一段,并与冲压模、隐退模机构一起将切断的一段铝丝冲压成v字型乃至u字形。

所述的隐退模机构,包括隐退模、隐退座、隐退导杆、复位弹簧、隐退滚轮和设在所述冲模架上的斜锲块构成。用于与所述的冲切模、冲压模一起共同作用将i字型的一段铝丝冲压成v字形,在铝丝形成v字型之后,所述的隐退模在隐退机构的驱动下隐退到不影响所述冲模架、冲切模、冲压模、v形铝丝继续前移的位置。所述的隐退滚轮可以用斜锲块替代,斜锲块与隐退滚轮的作用和效果是等同的。所述的隐退模,设置在支架的上部,与冲切模和冲压模之间形成的距离空间相对应。也就是说,隐退模、冲切模、冲压模这三者在支架的侧面上呈三角形分布,初始状态时隐退模是从支架的侧面上伸出来的,隐退模与冲切模和冲压模在支架的侧面上处于同一个平面,铝丝的两端与冲切模和冲压模相对应,铝丝的上侧中间对应于隐退模。当冲切模和冲压模顶着铝丝的两端冲向隐退模后,因为隐退模阻挡在铝丝的中间而使得铝丝被折弯形成一个“v”字型状态。此时,如果冲切模和冲压模以及v字型铝丝继续向前移动的话,隐退模会挡在前面不能前进,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隐退模退出、消失。这就要求隐退模“召之即来挥之即去”,需要的时候隐退模伸出来,不需要的时候缩回去。

所述的冲压模机构包括:冲压模的上端设有凹槽,冲压模的后端铰接在冲模架上,在冲压模与冲切模或与冲模架之间还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冲压模的一侧还设有斜锲面,在与所述的斜锲面上下对应的机架上还设有挤压滚轮。所述的冲压模与所述的挤压滚轮相互作用使冲压1模摆动将所述铝丝的v字形进一步冲压成u字形并夹住到捆扎线上。

所述的铝丝,是一种截面类似于d字形的扁形铝丝,宽度一般在3毫米左右,厚度在1毫米左右,其长度可达数百米缠绕在储丝筒上。所述的铝丝具有防锈、重量轻,冲压成u型扎扣后不反弹的优点。

作为连接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案,所述的连接装置包含一种热合装置,所述的热合装置主要由加热块、垫块、挤压头构成,所述的加热块上设有加热管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的加热块设在所述的放线座上,所述的挤压头弹性连接在加热块上,在牵线夹的后面与所述加热块上下对应的位置设置垫块。所述的热合装置在对比文件1中已经公开,可参照对比文件1具体实施。

作为连接装置的又一种实施方案,所述的连接装置包含一种卡扣装置。所述的卡扣就像订书针一样成排设置在一起,卡扣呈c型,一般应用在火腿肠的灌装扎口装置中。

所述放线装置的一侧还设有并拢板。所述的并拢板设在放线装置的一侧,即设在连接装置的后面;所述的并拢板与所述的连接装置相对应,即并拢板与连接装置的一个侧面或两个侧面相对应。用于对两股捆扎线进行并拢,使两股捆扎线靠近。

从侧面来看所述的并拢板就是一块立板,所述的并拢板可以设置一块,与连接装置的一个侧面相对应;也可以平行设置两块并拢板,两块并拢板与所述的连接装置的两个侧面相对应。所述的并拢板既可以设置在所述的放线座上随放线嘴一起往复运动,也可以设置在所述的机架上,也可以另外再设置一个驱动机构,将并拢板连接在该驱动机构上,驱动机构连接在机架上。并拢板的实施方式还有很多,例如拨杆、交叉杆等。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并拢板上还设有三角缺口。

本发明所述的捆扎线,包含一种长度为若干米长度的线条状的橡皮筋,也称橡胶条。这种橡皮筋一般是用来纺织松紧布、松紧绳的纺织线,其长度每条可达数百米,一条橡皮筋像一根长长的面条一样蜿蜒盘旋在包装箱中供本发明的捆扎装置一段段地截取捆扎。所述的橡皮筋较细直径约1毫米左右,所述橡皮筋的弹性较高,可以拉伸至初始长度的三倍以上。在牵线、放线、缠绕、传袋、连接的工作过程中,即便是连接点远离塑料袋较远,但松开后橡皮筋还能紧紧地缠绕在塑料袋上。这种橡皮筋捆扎线可以有足够的弹性空间满足本发明的实施条件。

本发明中也包含控制电机、电磁阀、plc控制器等控制装置,这些都属于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本发明与对比文件1相比较:其一,能够采用弹性橡皮筋对塑料袋进行自动化捆扎,人们在使用塑料袋时,可先将o型橡皮筋拿掉,在取出一条或几条塑料袋之后,还可以将橡皮筋重新套在剩余的塑料袋上,使得剩余的塑料袋继续保持折叠状态而不至于散开,使用方便,实用性较高;并且在塑料袋的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以方便的打开捆扎线抽查塑料袋的质量,检查完毕后还可以方便的将捆扎线再重新套在塑料袋上,这种方便地检查可以大大地提高产品的质量。其二,本发明的牵线夹可以固定住捆扎线的一端,在放线装置的相对运动中释放出一段捆扎线来,然后在放线装置的又一次相对运动中使捆扎线实现并拢和连接,如此一来只需一段捆扎线就可以对塑料袋实施缠绕捆扎,并且每捆塑料袋只有一个捆扎线连接点。这与对比文件1的需要用两段捆扎线、出现两个连接点相比不仅连接可靠,而且捆扎美观。第二,本发明与对比文件2相比较省略了先在捆绑桶上预先制作o型橡皮圈这一环节,从而节约了工作程序和捆扎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传袋装置、牵线夹、切断装和连接装置的结构关系俯视图;

图3是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右侧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的切断装置的结构原理侧视图;

图5是扎扣连接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6是扎扣连接装置的结构原理俯视图;

图7是扎扣连接装置的结构原理右侧视图;

图8至图10是实施例一的放线装置和传袋装置的工作步骤示意图;

图11至图14是扎扣连接装置的工作步骤示意图;

图15是并拢板与扎扣连接装置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16是切断装置的工作步骤示意图;

图17是实施例二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18是实施例二的结构原理俯视图;

图19和图20是实施例二的工作步骤示意图;

图21是实施例三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2是实施例三的切断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3是实施例四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中;1-机架;2-放线装置;20--放线座;21--牵线夹;22--放线阀;221--放线嘴;222--放线夹;223--微型气缸;224--双杆气缸;225--固定块;226--双杆气缸;227--固定块;23--放线驱动机构;231--气缸;232--导杆;233--电动滑台;234--滑台电机;235--滑台;236--双杆气缸;3-并拢板;31-三角缺口;4-传袋装置;40--机械手机构;401--机械手;402--支架;403--导轨;404--滑块;405--气缸;41--机械臂;42--传送带;421--传动辊;422---摆杆;423--摆动气缸;43--插板;431--插板气缸;432--夹持装置;5--连接装置;50-支架;501--冲模架;51--隐退模机构;510--隐退缺口;511--隐退模;512-隐退座;513-复位弹簧;514--隐退滚轮;515--斜锲块;516--隐退导杆;52-冲切模;521--凹槽;53-冲压模机构;530--冲压模;531-复位弹簧;532--斜锲面;533-挤压滚轮;534--凹槽;535--铰接柱;536--铰接孔;54-气缸;55出丝口;56-送丝机构;560--摇臂;561--棘轮;562--单向轴承;563--气缸;564--弹簧;57-导轨;58-滑块;59--加热块;591--垫块;592--挤压头;593--弹簧;594--导杆;6-切断装置;60--刀片;61-气缸;62--刀架;63--定刀;64--动刀;65--气缸;66--热切刀;67--刀杆;7-塑料袋;71--前折板;72--后折板;8-捆扎线;9-铝丝;91--u型扎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23所示:附图的左边即是本说明书所述的前面,附图的右边就是所述的后面,所述的纵向就是指前后方向。下面结合附图并采用四个实施例来进一步具体描述本发明。

实施例一,如图1、图2所示:放线装置2包括牵线夹21、放线阀22、放线座20,放线驱动机构23。其牵线夹21是一种气动手指,所述的气动手指21固定连接在所述的机架1上;所述的放线阀22由两个放线嘴221和放线夹222构成,所述的放线夹22是一种气动手指,一个放线嘴221和放线夹22安装在放线座20上,即放线阀连接在放线座20上,牵线夹21与放线阀22上下对应。放线驱动机构23包括气缸231、导杆232。传袋装置4是一种机械手机构40,设置在放线装置2的一侧,即设在放线装置的前面;所述传袋装置2的后面一侧还依次设有切断装置6、连接装置5、并拢板3。切断装置6包括气缸61、刀杆67、刀片60;连接装置5是一种扎扣连接装置。

在机架1的底部横向中间位置安装一个牵线夹21,在牵线夹21对应的上方机架上安装气缸231,在气缸231的两侧分别对称滑动安装导杆232,两个导杆232的底部和气缸231的气缸杆安装在放线座20上;在放线座20上与牵线夹21上下对应的位置安装一个放线嘴221,在向上对应的机架1上也安装一个放线嘴221;在两个放线嘴221之间对应的放线座20上安装一个放线夹222,所述的放线夹222是一种气动手指;在放线座20上所述放线嘴221的后侧平行安装两个并拢板3,使两个并拢板3上下对应于扎扣连接装置5的前后两侧,在两个并拢板3的下端在与扎扣连接装置的冲切模52和冲压模530之间相对应的位置设置三角缺口31(如图3所示);在牵线夹21的后侧安装一个气缸61,在气缸61的一侧铰接一个刀杆67,在刀杆67上安装一个刀片60即形成切断装置(如图4所示);在牵线夹21和放线嘴221上下之间对应的前方机架两侧,分别纵向平行安装导轨403,在两条导轨403上分别安装滑块404,在两个滑块404上安装支架402,在支架402的前端与机架之间连接气缸405,在支架402的后侧横向并列安装两个机械手401,所述的机械手401是一种能够开合180度的气动机械手;所述的两个机械手401之间形成的空间向前对应于折叠装置a的升降托板上的纵向凹槽(略),向后对应于牵线夹221的两侧,向下对应于刀片60、冲切模52和冲压模530之间(如图2所示),向上对应于放线嘴221、并拢板31(如图3所示)。

在放线装置2的后面安装切断装置,所述切断装置6的刀片60安装在刀杆上,刀杆67铰接在气缸61的一侧,气缸61安装在牵线夹221的后面机架上(如图4所示)。

在切断装置的气缸61的后侧机架上安装连接装置5,如图5、图6、图7所示:所述的连接装置5是一种扎扣连接装置。所述的扎扣连接装置主要由支架50、冲模架501、导轨57、气缸54、送丝机构56、出丝口55、隐退模机构51、冲切模52、冲压模机构53构成。在牵线夹21的后面机架上安装支架50,设置一个冲模架501,在冲模架501上上下安装两个滑块58,在支架50上安装一条导轨57,使冲模架501经过导轨57和滑块58滑动连接在支架50上;如图6所示:在冲切模52的上端设置一个凹槽521,将冲切模52的下端固定安装在冲模架501的一侧;在冲切模52前后对应的另一侧冲模架501的位置上设置一个设有豁口的铰接孔536,设置一个冲压模530,在冲压模530的下端设置一个与所述铰接孔536相对应的铰接柱535,在冲压模530的上端设置一个凹槽534,凹槽534和设在冲切模52上的凹槽521前后对应;在冲压模530的一侧设置一个斜锲面532,然后使冲压模530的下端通过其铰接柱535镶嵌转动铰接在冲模架501的铰接孔536中,在冲切模52与冲压模530之间连接弹簧531,在冲压模530的斜锲面532上下对应的机架位置上设置一个挤压滚轮533,使冲压模530可以相对于冲切模52前后摆动。如图5、图6所示:在支架50的上部位置设置一个使隐退模511和隐退滚轮514能够前后通过的隐退缺口510,在隐退缺口510对应的前面安装隐退座512,在隐退座512的后侧上方安装隐退滚轮514,在隐退座512的后侧下方位置安装隐退模511,在隐退座512的另一侧上下固定安装两条隐退导杆516,两条隐退导杆516的另一端分别滑动安装在支架50的一侧上,在两个隐退导杆516之间安装一个复位弹簧513。如图7所示:在冲切模52的上端对应的机架1的前侧位置上设置一个出丝口55,在出丝口55前后对应的机架位置上设置一个能够使单向轴承562上下滑动的轨道,在轨道内通过弹簧564安装单向轴承562,在单向轴承562对应的下方安装一个棘轮561,棘轮561通过转轴安装在机架上,转轴的另一端连接摇臂560,在摇臂560的下端连接气缸563,在单向轴承562和棘轮561之间穿入铝丝9,铝丝经过单向轴承562和棘轮561之间穿过后进入出丝口55。

在扎扣连接装置的支架50的两侧对应的上方放线座20上平行安装两个并拢板3,当扎扣连接装置的冲切模52和冲压模530向上伸出于冲模架50时,所述的冲切模52和冲压模530处在两个并拢板3的下端中间。在两个并拢板3的下端向下对应于冲切模52和冲压模530之间的位置上设置一个三角缺口31(如图3所示)。

实施例一的工作过程如下:在本发明的上一次对塑料袋的捆扎工作完成后,气缸231的缸杆是伸出的,放线座20、放线嘴221和并拢板3都是处在下止点的状态,牵线夹21的气动手指是夹紧的,并且已经将捆扎线8的露出于放线嘴221的一端夹住,放线夹222是松开的;两个机械手401处在折叠装置a所述的升降托板的下方并与其缺口相对应。首先,气缸231打开驱动放线座20连同放线嘴221、并拢板3一起向上移动,当上移到一定高度时放线夹222打开将捆扎线8夹住,这样就会在放线嘴221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在牵线夹222和放线嘴221之间释放出一段所需长度的捆扎线8来,通过控制放线夹222的开启时间就可以控制放出捆扎线的长度,也可以通过改变气缸231的行程来控制捆扎线的长度。释放出的一段捆扎线8在牵线夹21和放线嘴221之间呈“i”字型,形成如图8所示的状态。此时,两个机械手401已经从塑料袋折叠装置上抓取到了已经折叠成形的塑料袋7(略),之后,气缸405打开驱动支架402、两个机械手401将抓取到的塑料袋7向后传送,当气缸402的气缸杆全部伸出后,两个机械手401夹持着塑料袋7已经从牵线夹21和放线嘴221的上下之间传送到连接装置5的后面。此时捆扎线8已被塑料袋7牵扯形成v型,形成如图9所示的状态。之后,气缸231打开驱动放线座20、放线嘴221、并拢板3一起下移,在放线嘴221下移后,捆扎线8的两端在牵线夹21与放线嘴3之间形成并拢,并拢板3下端的三角缺口31也使两股捆扎线8在横向上进一步并拢,形成如图10所示的状态。

之后,扎扣连接装置开始对并拢后的捆扎线进行固定连接。如图11所示:扎扣连接装置的送丝机构56的气缸563打开拉动摇臂560使铝丝9在棘轮和单向轴承562之间被对辊送出一段,然后气缸563释放摇臂560复位,在摇臂560复位的过程中因为棘轮561和单向轴承562不会逆转,具有逆止的作用,所以所述的铝丝9被挤压住不会退回,只进不退。被送出的一段铝丝9经过出丝口55后处在冲切模52和冲压模530的上端并与之上下对应,形成如图7所示的状态。之后,如图11所示:冲模架501在气缸54的驱动下沿导轨57向上运动,冲切模52和冲压模530也随之向上移动,在上移的过程中冲切模52的上端前侧与出丝口55的上侧将铝丝9裁断;被裁下的一段铝丝9,其两端被冲切模52和冲压模530托举着向上继续移动,当上移到隐退模511的位置时,冲切模52和冲压模530顶着铝丝9的两端,铝丝9的上侧中间位置被隐退模511挡住,随着冲模架501的继续上移,使得铝丝9被冲压成v字形,形成如图12所示的状态。此时如果冲切模52和冲压模530及v字形铝丝9再继续向上移动的话,隐退模511会挡在上面构成障碍,这时就需要隐退模511隐退消失。如图5和图6所示:在铝丝9在接触到隐退模511时,设置在冲模架501一侧的斜锲块515的斜面就基本上触及到了隐退滚轮514,随着冲模架501和斜锲块515的上移使得隐退滚轮514产生一个使隐退座512、隐退模511向前侧移动的推力,在隐退导杆516的引导下隐退模511向支架50的前侧隐退缩回,缩进到支架50的隐退缺口510之中。在隐退模511的隐退过程中,铝丝9的两端处在冲切模52上端的凹槽521和冲压模530上端的凹槽534中,并且铝丝的直径较细在2毫米左右,隐退模511的隐退行程在5毫米左右,并且隐退模511的隐退过程是从铝丝9刚刚接触到隐退模511后不久就开始,在铝丝9形成v字形后就基本隐退完成,这使得隐退模511的隐退不会使v型铝丝9的位置偏移。如图14所示:在隐退模511逐渐隐退后,隐退模511与冲切模52、冲压模530以及铝丝9已经不处在支架50一侧的一个平面上了,隐退模511已经从冲切模52、冲压模530、v型铝丝5对应的上方消失了,如图13所示。冲模架501继续向上移动。此时,如图15所示:两个并拢板3随放线座20下移时,将两股捆扎线并拢在冲压模530和冲切模的前后两侧,在冲切模52和冲压模530夹持着v型铝丝9向上伸出于支架50时,使得被并拢在一起的两股捆扎线8进入到处在冲压模530和冲切模52之间的v字形铝丝9之中,形成如图13和图15所示的状态。此时,如图14所示:设置在冲压模530一侧的斜锲面532触及到了挤压滚轮533,使得冲压模530的上端向对冲切模的方向摆动挤压,将v型的铝丝9冲压成u字型,形成u型扎扣91,并将两股捆扎线固定连接在一起,形成如图14所示的状态。之后,气缸54释放驱动冲模架501向下复位,滚轮533离开冲压模530的斜锲面532,在复位弹簧531的作用下冲压模530复位张开。至此,扎扣连接装置已将捆扎线8的两端采用u型扎扣91将其扎住固定,扎扣连接工作完成。

之后,牵线夹21释放张开,使得被牵线夹21夹住的一股捆扎线弹回到切断装置的后面,之后,气缸61打开驱动刀杆翘起,刀片60随之摆动抬起,将另一股捆扎线8在放线嘴221与u型扎扣91的连接点之间的位置切断。此时,切断后的捆扎线8露出于放线嘴221的下边一段,露出的那段捆扎线8会回弹并下垂到张开的牵线夹21的两个气动手指之间,牵线夹21打开将其夹住,形成如图16所示的状态。之后,放线夹222释放松开,切断装置的气缸61释放复位,扎扣连接装置复位使冲切模52和冲压模530向下缩回,两个机械手401同时松开,捆扎好的塑料袋7被放下。可以在机械手401对应的后下方放置一个包装箱,已经捆扎好的塑料袋被装入到包装箱中。此时,塑料袋的捆扎工作完成。

实施例二,如图17至图20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一是传袋装置是一种传送带机构,其结构原理与折叠装置a的传送带机构相同。所述的传送带机构由两条传动辊421、输送带42、摆杆422、摆动气缸423构成;其二是所述的连接装置5是一种由加热块59、垫块591、挤压头592构成的热合装置,省略了并拢板3;三是牵线夹21由双杆气缸226和固定块227构成,放线夹22由双杆气缸224和固定块225构成;四是切断装置6是一种热切刀66;五是放线驱动机构是一种电动滑台233;六是放线嘴221是一种透孔,两个放线嘴221设在机架1上和放线座20上。

如图17所示:在机架1上下安装一个电动滑台223,在电动滑台233的滑台235上连接一个放线座20,在所述的放线座20上安装一个双轴气缸224和固定块225;在放线座20的后侧下面安装一个热切刀66,在热切刀66的后面安装一个加热块59,在热切刀66和加热块59上分别安装加热管和传感器,并且在加热块59上弹性安装一个挤压头592。如图18所示:在机架1的下面牵线夹的两侧,前后纵向安装两条传动辊421,在两条传动辊421上安装至少两条输送带42,在两条输送带42的下面横向安装一条转轴,转轴的一端连接安装摆动气缸423,在转轴上牵线夹21的两侧与每一条传送带42的内侧分别安装一条摆杆422。在两条输送带42之间的下方机架上安装一个双杆气缸226,在双杆气缸226的后面安装一个固定块227,在固定块227的后面与加热块59上下对应的位置安装垫块591。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当塑料袋7被输送带42向后输送到接近捆扎线8时,摆动气缸423打开驱动两个摆杆422向后摆动,形成如图19所示的状态;在输送带42继续向后传送的基础上,加上两个摆杆422的推动助力足以克服捆扎线8的弹力,将塑料袋7推动到垫块591的后面,输送带42停止转动,形成如图20所示的状态;之后滑台电机234转动驱动热合装置下移,两股捆扎线8被挤压块592的前后两个挤压面压紧在垫块591上;之后,两个摆杆422在摆动气缸423的驱动下向前摆动复位,双杆气缸226释放将捆扎线8的一端松开;随之滑台电机234的继续转动,热切刀66触及到了捆扎线8并将其加热融化切断;如此同时,加热块59也逐渐向下伸出于挤压头592的两个挤压面而接触到了两股捆扎线8,在对捆扎线8加热融化热合后,滑台电机234回转一定角度,加热块592抬起一段距离,此时挤压头592的前后两个挤压面在弹簧593的弹压下继续将捆扎线8的热合点两侧压紧在垫块591上使热合点冷却,待热合点充分冷却后滑台电机37回转,挤压头592、热切刀66、双杆气缸224、固定块225一起上移抬起;之后输送带42转动将捆扎后的塑料袋7输送到预定位置。

实施例三,如图21和图22所示: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一,牵线夹21连接在放线座20上,放线阀的微型气缸223和放线嘴221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所述的放线驱动机构是又一种电动滑台233,放线座20连接在电动滑台233的滑台235上,牵线夹21与放线阀的放线嘴221之间上下对应;传袋装置设置在切断装置6和连接装置5及并拢板3的同一侧,传袋装置是一种机械臂41;其二,放线夹是一种微型气缸223,放线嘴221是一种管状体;其三,切断装置6是一种气动剪刀。如图21所示:在切断装置6和连接装置5的后面安装机械臂41,所述的机械臂41是一种能够模拟人的手臂进行翻转摆动等复杂动作将物体抓取并搬运到预定位置的传送装置。在机架1的下部安装一个电动滑台233,在电动滑台的滑台235上安装一个放线座20,在放线座20上安装一个牵线夹21;在机架1的上方安装一个管状的放线嘴221,在放线嘴221的中段一侧安装一个微型气缸223,在放线嘴221上安装微型气缸221的位置上设置一个圆孔,使微型气缸223的缸杆能够穿越放线嘴221的一侧管壁,当微型气缸223打开时,其缸杆能伸入到放线嘴221的内腔将捆扎线8夹住在管壁上。如图22所示:在刀架62上固定安装一个定刀63,在定刀63的上部铰接一个动刀64,在动刀64的上端连接气缸65的缸杆,气缸65的另一端连接在刀架62上,将刀架62安装在牵线夹21的后面放线座20上,将连接装置5也安装在放线座20上。

具体工作过程是:滑台电机打开转动驱动放线座20和牵线夹21及切断装置6和连接装置5一起向上移动,在牵线嘴21接近到放线嘴221的时候将捆扎线的一端夹住,然后滑台电机回转使牵线夹21下移,从而牵扯出一段捆扎线来,然后微型气缸223打开将捆扎线8的一点固定在放线嘴221的内壁上。机械臂41从两个并拢板3与连接装置5之间向前运行到放线装置的前面将处在塑料袋折叠装置上的塑料袋7夹持住,然后从放线阀的放线嘴221和牵线夹21之间向后传送到连接装置5的后面,使滑台电机转动驱动放线座20及牵线嘴21、切断装置6、连接装置5一起向上移动,使捆扎线8并拢缠绕到塑料袋7上,当捆扎线8的两端被连接装置5连接后,牵线夹21释放松开,其中的一股捆扎线8处在动刀64与定刀63的三角形剪切区,之后气缸65打开,拉动动刀64使其与定刀63实现剪切,将捆扎线切断。

实施例四,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23所示:所述放线装置2的放线方向是前后纵向方向,牵线夹21与设在放线座20上的放线阀22是前后对应,前后纵向设置;在牵线夹21和放线嘴221之间释放出的一段捆扎线8呈“一”字形状态。与之相匹配,所述的传袋装置4设在放线装置的上侧,即设在所述放线装置的上面,传袋装置的运行轨迹是自上而下。所述放线装置的一侧即放线装置的下面依次设置切断装置6和连接装置5;在所述的放线座20的前面下侧安装一个并拢板3。所述的传袋装置主要由插板43、插板气缸431、夹持装置432构成,所述的放线驱动机构是一种双杆气缸25。所述的插板43就是对比文件1中所述的压折板。

将插板气缸431安装在前折板71和后折板72之间对应的上方插板支架上,所述的插板43连接在插板气缸431的缸杆上;在插板43对应的下方两侧安装夹持装置432;所述的插板43上设有压折齿,相邻的压折齿之间留有空隙。上述技术内容属于公知技术,可参照对比文件1,即公开号为cn102167172b的发明专利具体实施。所述的夹持装置432的中间位置设有可使放线嘴221及捆扎线8前后通过的让位缺口,将牵线夹21安装在夹持装置432的前方,在夹持装置432的后面在与牵线夹21前后对应的位置安装双杆气缸25,在双杆气缸25上安装放线座20,在放线座20上依次安装放线嘴221,在放线座20上放线嘴21的一侧安装切断装置6和并拢板3,在牵线夹21的下方安装连接装置5,使连接装置5向后对应于切断装置6的下面与并拢板3之间。

所述的夹持装置432也可以用两侧压板、导向板等多种方式替代,可参考申请公布号cn107839294a公开的“一种改进的折袋机折袋装置”具体实施,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前折板71在其摆动机构的驱动下将塑料袋的前面部分折叠到后面,接着后折板72在其摆动机构的驱动下将塑料袋的后面部分向前折叠,经过前折板71和后折板72的折叠后,此时塑料袋7处在前折板71和后折板72之间。接着,插板43在压折气缸431的驱动下将塑料袋7的中间位置插折到夹持装置432中;与此之前,所述的牵线夹21将露出于放线嘴3外的一段捆扎线8夹住,然后微型气缸223释放,气缸杆缩回松开,双杆气缸25打开驱动放线座20及放线嘴221、放线夹222向后移动。在向后移动的过程中,在牵线夹21与放线嘴221之间会在前后方向上释放出的一段捆扎线8呈“一”字形处在牵线夹21与放线嘴221之间。形成如图23所示的状态。待插板43将塑料袋7继续下压传送到放线装置下面的连接装置5的下面后,双杆气缸25再次打开驱动放线嘴221与牵线夹21接近,使得捆扎线8的两端实现对塑料袋7的缠绕和并拢,然后连接装置5打开将两股捆扎线连接固定;牵线夹21松开捆扎线的一端,切断装置6打开,在捆扎线8的连接点位置与放线嘴221之间的位置将另一股捆扎线8在连接点的前面切断;夹持装置432松开,捆扎好的塑料袋排出,实施例四的捆扎工作完成。在实施例四中,所述的插板43不仅具有使塑料袋7形成对折的作用和效果,也具有将折叠成型的塑料袋7从所述的牵线夹21与放线嘴221之间经过并压入传送到所述的连接装置5的一侧(后面)的功能和效果,所述的插板具备了传袋装置的功能和效果,所以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插板43属于传袋装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