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循环折叠式封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92202发布日期:2018-09-08 01:19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封装箱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可循环折叠式封装箱。



背景技术:

各种各样的箱体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工具之一,实际使用时,需要对各种各样的物品进行转移,此时就需要利用箱体封装物品,当物品运输到预定位置后,再拆开箱体取出物品;由于现有技术中箱体的构造设计不合理,箱体大都为一次性使用,即箱体在拆封过程中会损坏,一方面会造成对制造箱体所使用的原材料造成浪费,另一方面还会大大增加纸箱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循环折叠式封装箱,在封装箱的拆封过程中,无需破坏封装箱,实现封装箱的循环利用,降低封装箱的使用成本及制造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可循环折叠式封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侧板、两个顶板、两个底板及两个锁扣,多个侧板可拆卸地连接形成圈体,多个侧板围设形成用于容置外界的物件的容置腔,两个顶板分别与侧板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以遮盖容置腔一端的开口,两个底板分别与侧板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以遮盖容置腔另一端的开口;两个锁扣均活动设置于侧板,一个锁扣用于锁住或释放两个顶板,另一个锁扣用于锁住或释放两个底板。

较佳地,所述侧板设有滑槽及与滑槽连通的让位槽,滑槽、让位槽分别自侧板的两侧凹设而成,滑槽自侧板靠近容置腔的一侧凹设而成,锁扣包括扣体及与扣体连接的扳扣,扣体滑动容设于滑槽内,扳扣滑动容设于让位槽内,两个顶板及两个底板均设置有用于容置扣体的卡孔。

较佳地,两个所述顶板、两个底板均设置有凸块,卡孔设置于凸块,扣体的两端分别用于突伸入两个顶板的卡孔内或两个底板的卡孔内,扣体设有贯穿扣体的通孔,一个顶板的凸块、一个底板的凸块用于经通孔移出。

较佳地,所述圈体设有两个提手槽,两个提手槽分别位于圈体的两侧,提手槽自侧板的外表面凹设而成;两个顶板形成有贴合区,贴合区用于黏贴外界的快递单,快递单的两端分别黏贴于两个顶板。

较佳地,所述封装箱还包括多个连接杆,侧板设有彼此间隔的多个第一卡凸,顶板设有彼此间隔的多个第二卡凸,底板设有彼此间隔的多个第三卡凸,相邻两个侧板的第一卡凸交错设置,侧板的第一卡凸与顶板的第二卡凸交错设置,侧板的第一卡凸与底板的第三卡凸交错设置,多个连接杆分别贯穿相邻两个侧板连接处的第一卡凸、侧板与顶板连接处的第一卡凸与第二卡凸、侧板与底板连接处的第一卡凸与第三卡凸。

较佳地,所述顶板与底板均设置有多个限位卡柱,限位卡柱自顶板、自底板朝远离容置腔的方向突设而成,一个封装箱的限位卡柱用于突伸入另一个封装箱相邻的限位卡柱之间。

较佳地,所述侧板、顶板及底板均设置有多个缓冲支柱,缓冲支柱自侧板、自顶板、自底板突伸入容置腔内,缓冲支柱的自由端用于抵触容置腔所容设的物件。

较佳地,所述缓冲支柱采用软性材料制成。

较佳地,所述侧板、顶板或底板设置有开箱记录器,开箱记录器用于记录开启封装箱的人员的身份信息。

较佳地,一个所述锁扣显露出圈体外,另一个锁扣位于容置腔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封装箱的拆封过程中,仅需往复移动锁扣即可开启两个顶板或两个底板,进而方便物件放入容置腔内或者从容置腔内取出;当某一个侧板、顶板或底板损坏之后,进入拆卸掉该损坏的板件更换新的板件即可,无需破坏封装箱,实现封装箱的循环利用,降低封装箱的使用成本及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隐藏两个顶板之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锁扣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侧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侧板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两个顶板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两个底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侧板2—顶板3—底板

4—锁扣5—圈体6—容置腔

7—滑槽8—让位槽9—扣体

11—扳扣12—卡孔13—凸块

14—通孔15—提手槽16—贴合区

17—连接杆18—第一卡凸19—第二卡凸

21—第三卡凸22—限位卡柱23—缓冲支柱

24—开箱记录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可循环折叠式封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侧板1、两个顶板2、两个底板3及两个锁扣4,本实施例中,侧板1、顶板2、底板3均为矩形平板,侧板1的数量为四个,多个侧板1可拆卸地连接形成圈体5,圈体5的横截面大致为矩形,多个侧板1围设形成用于容置外界的物件的容置腔6,两个顶板2分别与侧板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以遮盖容置腔6一端的开口,两个顶板2彼此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侧板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两个底板3分别与侧板1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以遮盖容置腔6另一端的开口,两个底板3彼此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侧板1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两个锁扣4均活动设置在侧板1上,一个锁扣4用于锁住或释放两个顶板2,另一个锁扣4用于锁住或释放两个底板3。

在封装箱的拆封过程中,仅需往复移动锁扣4即可开启两个顶板2或两个底板3,当需要开启容置腔6时,移动锁扣4,使得锁扣4释放两个顶板2或两个底板3,然后即可打开两个顶板2或两个底板3以开启容置腔6,方便物件放入容置腔6内或者从容置腔6内取出;同理,当需要封闭容置腔6时,盖合两个顶板2或两个底板3,反向移动锁扣4,使得锁扣4锁住两个顶板2或两个底板3,防止两个顶板2或两个底板3受到意外的碰触或震动而开启容置腔6,进而实现容置腔6的封闭;封装箱为可折叠式封装箱,当需要存放或运输不使用的封装箱时,将封装箱的板件(侧板1、顶板2或底板3)彼此分离,然后将所有板件叠放在一起,大大缩小封装箱占用的空间体积;此外,当某一个侧板1、顶板2或底板3损坏之后,仅需拆卸掉该损坏的板件更换新的板件即可;在封装箱的拆封过程中,无需破坏封装箱,实现封装箱的循环利用,降低封装箱的使用成本及制造成本。

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所述侧板1上设置有滑槽7及与滑槽7连通的让位槽8,滑槽7、让位槽8分别自侧板1的两侧凹设而成,滑槽7自侧板1靠近容置腔6的一侧凹设而成,让位槽8自侧板1的外表面凹设而成,锁扣4包括扣体9及与扣体9连接的扳扣11,扣体9大致呈长条状,扣体9滑动容设在滑槽7内,扳扣11滑动容设在让位槽8内,两个顶板2及两个底板3均设置有用于容置扣体9的卡孔12。优选地,侧板1还可拆卸地连接有盖板(图中未示出),盖板位于容置腔内,盖板用于遮盖滑槽7以将扣体9封装在滑槽7内。

在封装箱的拆封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使用者用手指或辅助工具(如螺丝刀等)抵触扳扣11,进而经由扳扣11驱动扣体9在滑槽7内滑动,从而使得扣体9突伸入两个顶板2(或两个底板3)的卡孔12内或从两个顶板2(或两个底板3)的卡孔12内退出;当扣体9突伸入卡孔12内之后,卡孔12的侧壁抵触扣体9,进而实现容置腔6的封闭;当扣体9从卡孔12内退出后,使用者即可打开两个顶板2或两个底板3,进而实现容置腔6的开启。在锁扣4的滑动过程中,利用让位槽8两端的侧壁分别挡止扳扣11,防止锁扣4过度移动;此外,利用让位槽8的侧壁防护扳扣11,防止外界的物品碰撞扳扣11,提升封装箱的使用性能。

两个所述顶板2、两个底板3均设置有凸块13,卡孔12设置在凸块13上,卡孔12贯穿凸块13,凸块13对应卡孔12的部位大致呈u型,扣体9的两端分别用于突伸入两个顶板2的卡孔12内或两个底板3的卡孔12内,扳扣11位于两个顶板2的凸块13之间或者位于两个底板3的凸块13之间,扣体9上设置有贯穿扣体9的通孔14,一个顶板2的凸块13、一个底板3的凸块13用于经通孔14移出。

当锁扣4朝预定方向滑动之后,扣体9的两端分别容设于两个顶板2的卡孔12内或两个底板3的卡孔12内,实现容置腔6的封闭。当锁扣4朝相反方向滑动之后,扣体9的一端从一个顶板2的卡孔12内(或者一个底板3的卡孔12内)退出,此时扣体9的另一端不从另一个顶板2的卡孔12(或另一个底板3的卡孔12)内退回,且另一个顶板2的凸块13(或另一个顶板2的凸块13)位于通孔14内,而后即可打开一个顶板2或一个底板3,实现容置腔6的半开启,然后再打开另一个顶板2或另一个底板3,在打开另一个顶板2或另一个底板3的过程中,另一个顶板2的凸块13或另一个底板3的凸块13经由通孔14移出,从而实现容置腔6的全开启。

所述圈体5上设置有两个提手槽15,两个提手槽15分别位于圈体5的左右两侧,提手槽15自侧板1的外表面凹设而成;实际使用时,使用者的两个手分别扣入两个提手槽15内,利用手指抵触提手槽15的上侧壁,进而方便地搬运封装箱。

两个顶板2形成有贴合区16,贴合区16用于黏贴外界的快递单,快递单用于记录物件的参数信息或者收发件人的联系信息等,快递单的两端分别黏贴在两个顶板2上,利用快递单辅助遮盖两个顶板2之间的缝隙,提升封装箱的使用性能。

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所述封装箱还包括多个连接杆17,连接杆17大致为条状圆柱,侧板1设置有彼此间隔的多个第一卡凸18,顶板2设有彼此间隔的多个第二卡凸19,底板3设有彼此间隔的多个第三卡凸21,相邻两个侧板1的第一卡凸18交错设置,即一个侧板1相邻的两个第一卡凸18之间具有另一个侧板1上的一个第一卡凸18,侧板1的第一卡凸18与顶板2的第二卡凸19交错设置,即侧板1上相邻两个第一卡凸18之间具有一个第二卡凸19,顶板2上相邻两个第二卡凸19之间具有一个第一卡凸18,侧板1的第一卡凸18与底板3的第三卡凸21交错设置,即侧板1上相邻两个第一卡凸18之间具有一个第三卡凸21,底板3上相邻两个第三卡凸21之间具有一个第一卡凸18,多个连接杆17分别贯穿相邻两个侧板1连接处的第一卡凸18、侧板1与顶板2连接处的第一卡凸18与第二卡凸19、侧板1与底板3连接处的第一卡凸18与第三卡凸21,相邻两个侧板1经由连接杆17转动连接,侧板1的上端与顶板2的一端经由连接杆17转动连接,侧板1的下端与底板3的一端经由连接杆17转动连接。

所述顶板2与底板3均设置有多个限位卡柱22,贴合区16位于两个顶板2的多个限位卡柱22之间,限位卡柱22自顶板2、自底板3朝远离容置腔6的方向突设而成,一个封装箱的限位卡柱22用于突伸入另一个封装箱相邻的两个限位卡柱22之间。优选地,多个限位卡柱22呈矩形阵列设置。当多个封装箱堆叠在一起之后,一个封装箱的限位卡柱22突伸入另一个封装箱的相邻的限位卡柱22之间,使得堆叠后的封装箱的限位卡柱22彼此抵触,确保堆叠在一起的封装箱之间不会发生相对移动,提升多个堆叠的封装箱运输的稳定性。

所述侧板1、顶板2及底板3均设置有多个缓冲支柱23,缓冲支柱23自侧板1、自顶板2、自底板3突伸入容置腔6内,缓冲支柱23的自由端用于抵触容置腔6所容设的物件。在封装箱的运输过程中,当容置腔6内的物件与封装箱发生相对移动时,利用缓冲支柱23吸收封装箱与物件之间的冲击力,降低物件在运输过程中因碰撞而损坏的风险,起到保护封装箱内的物件的安全功能。本实施例中,缓冲支柱23大致为圆锥状,缓冲支柱23自由端的横截面外径小于缓冲支柱23靠近圈体5一端的横截面外径,优选地,缓冲支柱23采用软性材料制成,例如,缓冲支柱23采用硅胶制成,提升缓冲支柱23对物件与封装箱之间冲击力的吸收。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所述侧板1、顶板2或底板3设置有开箱记录器24,开箱记录器24用于记录开启封装箱的人员的身份信息,根据实际需,开箱记录器24可以为指纹记录器、视网膜记录器或者拍照记录器等,利用开箱记录器24记录封装箱的开启者。

一个所述锁扣4显露出圈体5外,便于使用者开启封装箱,另一个锁扣4位于容置腔6内,同时也避免使用者混淆那一个锁扣4为常用封装箱开启锁扣4。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