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管理的散料料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1109发布日期:2018-09-11 23:25阅读:52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料储藏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方便管理的散料料仓。



背景技术:

料仓主要是无聊存储设备,将实现配置好或者生产的散料产品进行存放,方便后期利用,同时,大部分料仓均采用竖直设置形式,减少占地空间。

现有的料仓主要为金属结构或者混凝土结构,在工业散料的存放中,更多应用的金属结构,但是,现在使用的料仓均为单体仓结构,即主体,主体下设有排料口,虽然其结构简单实用,但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如下问题:

①料仓的结构单一,物料的使用用量需要现将物料排出料仓外部称重,然而往往排出的物料均大于所使用的量,而多出来的物料如果再次导入到料仓内非常麻烦,造成多余物料浪费;

②料仓的底侧均为漏斗形结构,漏斗结构在向外排料时,由于物料长时间沉积、挤压,容易在出口的上方形成拱桥,物料被架起,很难排出,或者物料粘连料仓侧壁,需要人工破拱,难度非常大,粘连的物料不容易被发现,影响物料的实际使用量,再次添加新物料,造成数据不能统一;

③传统的料仓的下料口采用直管或者斜管排料,排料管口径下,很容易受挤压后结块、堵塞,人工疏通难度大;

④排料口排料过程中,由于散料的扩散性,容易形成扬尘,污染工作场所的环境,同时浪费物料,增大成本;

⑤传统料仓均为底部支撑结构,底部支撑很难实现料仓的移动,灵活性差,在多余物料转移的过程中,就必须将物料先排出,在装载运输,且运输到目的地后还需要重新找存放设施,操作麻烦,浪费资源,且均为人工控制,自动化程度差。



技术实现要素:

结合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管理的散料料仓,其有效的解决了传统料仓实用性差、排料易堵塞、不易移动以及污染环境的问题,从而实现应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排料通畅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方便管理的散料料仓,包括对称设置的支柱,所述支柱内侧设有料仓,支柱通过稳固间刚性连接料仓的侧壁,所述料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料仓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为主仓、称重仓以及储料斗,所述储料斗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通过给料电磁阀连接安装在横架上的下料口;

设置在所述支柱上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外部设置的总开关、控制键、指示灯以及显示屏,所述控制器的内部设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连接电源模块、检测模块以及执行模块;

其中,所述检测模块主要检测进料口的密封状态、物料的容积以及称重数据,所述执行模块控制给料电磁阀。

进一步的,所述给料电磁阀与下料口之间的管路上连接侧面的抽尘风机,所述抽尘风机的收尘口连接所述料仓。

进一步的,所述主仓内设有集尘布袋,所述抽尘风机的收尘口与集尘布袋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集尘布袋上的底部设有与控制器连接的电控门,所述集尘布袋的顶部设有与空气连通的排气口,所述排气口处设有过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储料斗的底部设有破拱器,所述破拱器包括固定于储料斗内壁上的防脱钩,以及一端通过弹性锁紧件固定的振动衬板,所述振动衬板的另一端与防脱钩扣合,所述振动衬板的中间位置刚性连接穿过下料口侧壁的传动片,所述传动片的外侧连接振动盒,所述振动盒的内部设有连接控制器的振动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振动电机通过矢量压缩件连接振动片。

进一步的,所述给料电磁阀与下料口之间的管路上还设有连接控制器的疏通器,所述疏通器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两个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振动器,所述安装板上与弹簧相对的另一侧设有能够置于给料斗内部的振动叉。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的侧面设有分别连接安装板与振动器的平衡板。

进一步的,所述下料口为伸缩式结构,所述下料口通过设置在横架上的卷扬机拉动钢丝绳实现伸缩。

进一步的,所述卷扬机的一侧设有压紧钢丝绳的张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料仓采用多级的内部分置仓体,同时实现储料、称重以及计量使用,完全实现自动化控制,使料仓的应用更为精确,减少物料的浪费;

2、本实用新型的料仓,其内部分别采用破拱装置与疏通装置,实现能够将物料顺畅排出、排尽的目的,应用方便;

3、通过抽尘设备,将排料时产生的扬尘直接收集并返回到料仓内,避免扬尘污染以及物料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方便管理的散料料仓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控制器的结构方框图;

图3是图1中破拱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疏通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柱;2、料仓;201、进料口;202、主仓;203、称重仓;204、储料斗;3、给料电磁阀;4、横架;5、下料口;6、控制器;601、总开关;602、控制键;603、指示灯;604、显示屏;605、控制模块;606、电源模块;607、检测模块;608、执行模块;7、抽尘风机;8、集尘布袋;801、电控门;802、排气口;803、过滤网;9、破拱器;901、防脱钩;902、弹性锁紧件;903、振动衬板;904、传动片;905、振动盒;906、振动电机;907、矢量压缩件;10、疏通器;1001、安装板;1002、弹簧;1003、振动器;1004、振动叉;1005、平衡板;11、卷扬机;12、张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方便管理的散料料仓2,包括对称设置的支柱1,支柱1上设有控制器6,支柱1内侧设有料仓2,支柱1通过稳固间刚性连接料仓2的侧壁,料仓2的顶部设有进料口201,料仓2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为主仓202、称重仓203以及储料斗204,储料斗204的底部设有出料口,出料口通过给料电磁阀3连接安装在横架4上的下料口5;

如图2所示,控制器6包括外部设置的总开关601、控制键602、指示灯603以及显示屏604,控制器6的内部设有控制模块605,控制模块605分别连接电源模块606、检测模块607以及执行模块608,控制模块605为PLC控制器;

其中,检测模块607主要检测进料口201的密封状态、物料的容积以及称重数据,执行模块608控制储料斗3。

称重仓203的底面为称重器,并且可以通过控制器6控制打开,使物料进入储料斗204内,应用时,物料先进入称重仓203,称量后导入储料斗204,同时记录储料斗204的物料体积,然后将称重仓203以及主仓202填满物料。

具体的,储料斗3与下料口5之间的管路上连接侧面的抽尘风机7,抽尘风机7的收尘口连接所述料仓2,抽尘风机7能够将下料是产生的扬尘收集,并返回至料仓2内部,减少扬尘污染,抽尘风机7与下料口5的管路之间可以设有隔网。

进一步优选的,主仓202内设有集尘布袋8,抽尘风机7的收尘口与集尘布袋8连通,抽尘风机7收集的物料先存入集尘布袋8内,避免气流全部进入料仓2内部,影响内部压力。

具体的,集尘布袋8上的底部设有与控制器6连接的电控门801,集尘布袋8的顶部设有与空气连通的排气口802,排气口802处设有过滤网803,集尘布袋8收集到一定量的物料后,通过控制器6开启电控门801将物料排入主仓202内,多余气体沿排气孔排出,过滤网803防止物料沿排气口802排出。

如图3所示,储料斗的底部设有破拱器9,破拱器9包括固定于储料斗内壁上的防脱钩901,以及一端通过弹性锁紧件902固定的振动衬板903,振动衬板903的另一端与防脱钩901扣合,振动衬板903的中间位置刚性连接穿过储料斗侧壁的传动片904,传动片904的外侧连接振动盒905,振动盒905的内部设有连接控制器6的振动电机906。

工作时,振动电机906通过传动片904使振动衬板903振动,弹性锁紧件902具有偏移间隙,提高振动衬板903的振动幅度,防脱钩901避免振动衬板903掉落,从而实现将架拱的物料以及粘连在储料斗内壁上的物料快速排出。

更进一步的,振动电机906通过矢量压缩件907连接振动片,矢量压缩件907为压缩弹簧1002快,其能够增加振动衬板903的振动频率,提高排出物料的效率。

如图4所示,储料斗3与下料口5之间的管路上还设有连接控制器6的疏通器10,疏通器10包括安装板1001,安装板1001上设有两个弹簧1002,弹簧1002的另一端连接振动器1003,安装板1001上与弹簧1002相对的另一侧设有能够置于给料斗内部的振动叉1004,振动叉1004设置在给下料管路的内部,接收弹簧1002传递的振动,从根本上方式物料结块。

进一步的,弹簧1002的侧面设有分别连接安装板1001与振动器1003的平衡板1005,平衡板1005能够对弹簧1002起到平衡作用,防止弹簧1002振动频率过大而影响疏通器10的使用寿命。

再次参见图1,下料口5为伸缩式结构,下料口5通过设置在横架4上的卷扬机11拉动钢丝绳实现伸缩。

更具体的,卷扬机11的一侧设有压紧钢丝绳的张紧装置12,张紧装置12主要是能够自定压紧钢丝绳,当卷扬机11动作,伸缩管收缩后,而张紧装置12能够是钢丝绳始终处于张紧状态,保障收缩管的稳定运行。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