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履带吊转动限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2831发布日期:2018-12-05 19:40阅读:8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履带吊转动限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履带吊转动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是以成都地铁六号线一、二期土建4标兴业北街站临近110KV架空线主体围护结构工程为背景,在110KV架空线下全套管咬合桩围护桩施工过程中,履带吊将全套管吊装至就位磨桩机,磨桩机将全套管压入土体,采用履带吊控制抓斗取土,冲抓全套管内部土体,最终成孔。该侧全套管咬合桩施工机械距离110KV架空线的水平距离较近,最近位置距离高压线约5.5米,《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履带吊(起重机)距离高压线水平最小安全距离不小于5米。

但是在全套管咬合桩施工时,履带吊需不停地作业冲抓套管内地下土和吊装全套管,灌桩时不停的吊装砼斗、砼导管及拆卸套管。整个过程中,履带吊左右旋转频繁,旋转幅度难以控制,稍有操作不当履带吊吊装臂就会摆进高压线水平安全距离范围内,容易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履带吊转动限位装置,该装置解决了履带吊在近高压线的施工环境下存在的限位缺陷问题,有效防止了因人员操作失误而造成的重大安全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履带吊转动限位装置,包括底盘、转台及旋转上臂,其中底盘顶部通过转台转动安装旋转上臂,底盘上部安装有调节板,该调节板上部固装有调节端子,调节板下部固装有与底盘配合定位的连接板;旋转上臂上固定安装有限位钢柱,该限位钢柱与调节端子配合限位。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底盘的侧壁上制有多个底盘孔;连接板上安装有固定销,该固定销与底盘孔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旋转上臂的侧壁上固装有多个牵引固定架,且多个牵引固定架夹装固定限位钢柱。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经济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法能够简便、有效、安全的实现对履带吊作业过程中转动角度强行控制功能,避免了当旋转角度过大,距离感应限位装置报警时人为操作不能及时停止旋转上臂转动或机械故障后操作失灵导致的触点风险。具有实用价值,且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板通过连接板固定在履带吊底盘上,调节端子在调节板上与限位钢柱配合调整履带吊旋转角度,增加了本限位装置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其适用范围广,适用于各类履带吊的旋转限位,通过履带吊转动限位装置避免了操作人员人为操作误差以及机械本身故障下的超限行为,极大提高了高压线附近等复杂环境下的施工效率和安全保障,降低了施工成本和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履带吊转动限位装置安装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调节板;2-连接板;3-调节端子;4-限位钢柱;5-底盘孔;6-底盘;7-转台;8- 牵引固定架;9-旋转上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由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履带吊转动限位装置,包括底盘6、转台7及旋转上臂9,其中底盘顶部通过转台转动安装旋转上臂,底盘上部安装有调节板1,该调节板上部固装有调节端子3,调节板下部固装有与底盘配合定位的连接板2;旋转上臂上固定安装有限位钢柱4,该限位钢柱与调节端子配合限位。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底盘的侧壁上制有底盘孔5;连接板上安装有固定销,该固定销与底盘孔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旋转上臂的侧壁上固装有多个牵引固定架8,且多个牵引固定架夹装固定限位钢柱。

为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使用方式,下面提供一种实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履带吊转动限位装置包括调节板、连接板、调节端子及限位钢柱,其中调节板与连接板焊接固定,通过固定销穿透连接板并与底盘孔固定连接实现调节板与底盘的连接与固定;另外调节板安装好后需预先设置旋转上臂的最大旋转角度,并在旋转上臂上安装限位钢柱,最后再预先计算好位置的调节板上焊接固定调节端子,当旋转上臂旋转到预设位置时,限位钢柱呗调节端子接触阻挡,进而实现对旋转上臂进行旋转角度限位。

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由3cm钢板和8cm钢柱组成,结构简单稳定,操作简捷,只需人工使用固定销将调节板与底盘固定,并将限位钢柱与旋转上臂固定,通过调整所需要的限位角度就能简单的实现履带吊转动限位,起到硬限位防护作用。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