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收放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4759发布日期:2019-02-12 21:59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缆收放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缆收线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线缆收放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实际工作中,一般电缆线的长度达到数十米甚至上百米,当需要使用测试电缆进行现场工作时,需要将电缆从收线盘上拉出,而当使用完毕后,需要对电缆进行收线。由于测试电缆线在工作中需要重复利用,收线和放线的工作量非常大,且电缆线收取后在仓库中摆放混乱,不利于再次取用。

为解决线缆收线和放线的问题,现市面上有较为成熟的收线盘和放线盘两种产品。收线盘以收线为主,放线盘以放线为主,极少有将两者功能合二为一的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线缆收放线装置,能够同时实现收线和放线,同时,缠绕线缆的工字轮与装置可拆卸连接,方便收纳和携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缆收放线装置,包括工字轮,还包括底座,底座底部设有行走轮,底座上侧设有托盘,托盘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底座上,托盘上侧设有套装工字轮的安装轴,驱动电机通过传动装置对转轴进行驱动。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套装在驱动电机转轴上的主动轮以及套装在转轴上的从动轮,主动轮和从动轮通过皮带进行传动。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安装轴上设有限位凸起,工字轮的安装孔内壁设有与限位凸起相配合的限位凹槽。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底座上侧设有支撑台,支撑台上设有排线装置,所述排线装置包括支撑座,支撑座靠近工字轮的一侧设置滑槽,丝母滑动安装在滑槽内,滑槽内设有往复丝杆,往复丝杆转动安装在滑槽的上下两端,往复丝杆上端穿过支撑座与设置在支撑座顶部的电机的转轴连接,丝母与往复丝杆配合安装,丝母上设有线缆导向架,线缆导向架内设有供线缆穿过的通孔。

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通孔内设有竖向设置的滑轮。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底座上设有扶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线缆收放线装置,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转轴转动,实现托盘带动工字轮转动实现电动收线,当需要放线时,因工字轮可以随托盘进行转动,只需要人工进行拉线即可实现放线,从而可以同时实现收线和放线,有利于线缆的整理,而且由于,工字轮与安装轴为可拆卸连接,因此可以将工字轮取下,当收线完成后,通过将工字轮取下,方便线缆的收纳以及携带和运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工字轮的安装俯视图。

图中:底座1,行走轮2,托盘3,转轴4,安装轴5,限位凸起6,限位凹槽7,驱动电机8,主动轮9,从动轮10,皮带11,支撑座12,滑槽13,丝母14,往复丝杆15,电机16,线缆导向架17,通孔18,滑轮19,扶手20,工字轮21,支撑台2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线缆收放线装置,包括工字轮21,还包括底座1,底座1底部设有行走轮2,底座1上侧设有托盘3,托盘3通过转轴4转动安装在底座1上,转轴4下端与底座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托盘3上侧设有套装工字轮21的安装轴5,驱动电机8通过传动装置对转轴4进行驱动。

在本实施例中,行走轮2为可以锁定的万向轮。

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套装在驱动电机8转轴上的主动轮9以及套装在转轴4上的从动轮10,主动轮9和从动轮10通过皮带11进行传动。

传动装置还可以用机械领域常用的传动装置替换。

如图2所示,安装轴5上设有限位凸起6,工字轮21的安装孔内壁设有与限位凸起6相配合的限位凹槽7。通过限位凸起6和限位凹槽7相嵌合的方式实现工字轮21的安装,放置托盘3在转动的过程中,出现工字轮21打滑的现象而影响收线或放线。

所述底座1上侧设有支撑台22,支撑台22上设有排线装置,所述排线装置包括支撑座12,支撑座12靠近工字轮21的一侧设置滑槽13,丝母14滑动安装在滑槽13内,滑槽13内设有往复丝杆15,往复丝杆15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滑槽13的上下两端,往复丝杆15上端穿过支撑座12与设置在支撑座12顶部的电机16的转轴连接,丝母14与往复丝杆15配合安装,丝母14上设有线缆导向架17,线缆导向架17内设有供线缆穿过的通孔18。往复丝杆15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工字轮21的上下端平齐。

在本实施例中,电机16为减速电机。

所述通孔18内设有竖向设置的滑轮19。设置的滑轮19,减少线缆在通孔18中滑动的摩擦力,减少对线缆的磨损。

所述底座1上设有扶手20。方便对装置进行推动。

具体使用过程如下:当需要收线时,将工字轮21套装在安装轴5上,线缆自由端穿过排线装置上的通孔18后缠绕在工字轮21上,接通驱动电机8以及电机16的电源,托盘3带动工字轮21转动,实现将线缆缠绕在工字轮21上,同时,在电机16的带动下,往复丝杆15转动,带动丝母14上下往复移动,从而带动线缆上下移动,实现自动排线,防止线缆在工字轮21上排线不匀的情况出现;完成收线后,关闭驱动电机8和电机16电源,将工字轮21以及线缆同时取下进行收纳;当需要放线时,将工字轮21套装在安装轴5上,采用人工抽拉方式放线。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