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缆索起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23709发布日期:2018-12-11 20:13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缆索起重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起重机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缆索起重机。



背景技术:

缆索起重机是架设在地形复杂,难以通行的施工场地的起重机,她使用承载索作为载重小车行驶轨道,牵引机牵引载重小车在承载索上来回行驶,运送物料,由于缆索起重机架设在地形复杂的场地,在缆索起重机的主车或者副车出现故障需要维修的时候就需要工作人员在高空作业进行维修,这无疑会给工作人员带来很大的生命威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缆索起重机,所述起重机出现故障维修时可以降低高空作业的高度,降低生命安全威胁。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缆索起重机,包括主塔架和副塔架,所述主塔架上设有缆机的主车,所述副塔架上设有缆机副车,所述主塔架包括设于地面上的第一底板、用于支撑缆机的主车的第一支撑柱、第一斜支撑柱、第二斜支撑柱和第一加固组件,所述第一支撑柱包括第一套柱和套设于第一套柱内部的第一安装柱,所述第一套柱内底部设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活塞杆的活动端与第一安装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柱下部相对设有第一安装扣和第二安装扣,所述第一套柱上设有分别与第一安装扣和第二安装扣配合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安装扣和第二安装扣分别与第一斜支撑柱和第二斜支撑柱的上端可拆卸铰接,所述第一斜支撑柱和第二斜支撑柱的下端分别与第一底板上部铰接,所述第一底板下部设有第一加固组件;所述副塔架包括设于地面上的第二底板、用于支撑缆机的主车的第二支撑柱、第三斜支撑柱和第二加固组件,所述第二支撑柱包括第二套柱和套设于第二套柱内部的第二安装柱,所述第一套柱内底部设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活塞杆的活动端与第二安装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柱靠近第一支撑柱的一侧设有第三安装扣,所述第二套柱上设有与第三安装扣配合的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斜支撑柱的上端与第三安装扣可拆卸铰接,所述第三斜支撑柱的下端与第二底板上部铰接,所述第二底板下部设有第二加固组件;所述第一斜支撑柱包括套杆和斜支撑杆,所述斜支撑杆套设于套杆内,所述套杆上端相对设有两个固定孔,两个所述固定孔内均设有内螺纹,两个所述固定孔分别对应设有一个固定螺杆,所述第二斜支撑柱和第三支撑柱均与第一斜支撑柱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斜支撑柱和第二斜支撑柱的套杆下端均与第一底板上部铰接,所述第一斜支撑柱和第二斜支撑柱的斜支撑杆上端分别与第一安装扣和第二安装扣铰接,所述第三支撑柱的套杆下端与第二底板上部铰接,所述第三支撑柱的斜支撑杆上端分别第三安装扣铰接;第一加固组件包括锥形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上端连接第一底板的下端,所述连接部的下端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上端连接连接部的下端,所述固定柱的下端设有加固板,所述第二加固组件与第一加固组件的结构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套杆的上端开口处设有限位环,所述斜支撑杆的下端设有与限位环配合的限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斜支撑柱和第二斜支撑柱的套杆下端与第一底板上部通过螺钉和螺帽铰接,所述第三支撑柱的的套杆下端与第二底板上部通过螺钉和螺帽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加固板为圆形板。

进一步的,所述加固板为方形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这样的缆索起重机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工作人员先将第一斜支撑柱、第二斜支撑柱和第三斜支撑柱上套杆的固定孔中的螺杆取下,然后通过控制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将第一安装柱和第二安装柱往下降,使得主车和副车下降,工作人员在低空作业对缆索起重机进行维修,这样可以使得缆索起重机的主车或者副车出现故障的时候,工作人员可以低空作业,大大减小了工作人员的生命威胁。

2、给第一支撑柱设置有第一斜支撑柱和第二斜支撑柱,给第二支撑柱设置第三斜支撑柱,保证的整个缆索起重机在使用过程中的结构稳定,并保证了缆索起重机在使用过程中的使用安全;第一加固组件包括锥形的连接部,连接部的上端连接第一底板的下端,连接部的下端设有固定柱,固定柱的上端连接连接部的下端,固定柱的下端设有加固板,第二加固组件与第一加固组件的结构相同,这可以使得整个缆索起重机可以更加稳定的安装在地面上,进一步使得整个缆索起重机的使用过程更加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缆索起重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套柱与斜支撑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塔架,2-副塔架,3-主车,4-副车,5-第一底板,6-第一支撑柱,7-第一斜支撑柱,8-第二斜支撑柱,9-第一加固组件,10-第一套柱,11-第一安装柱,12-第一气缸,13-第一安装扣,14-第二安装扣,15-第一滑槽,16-第二滑槽,17-第二底板,18-第二支撑柱,19-第二加固组件,20-第二套柱,21-第二安装柱,22-第二气缸,23-第三安装扣,24-第三滑槽,25-套杆,26-斜支撑杆,27-固定螺杆,28-连接部,29-固定柱,30-加固板,31-第三斜支撑柱,32-限位环,33-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缆索起重机,包括主塔架1和副塔架2,所述主塔架1上设有缆机的主车3,所述副塔架2上设有缆机副车4,所述主塔架1包括设于地面上的第一底板5、用于支撑缆机的主车3的第一支撑柱6、第一斜支撑柱7、第二斜支撑柱8和第一加固组件9,所述第一支撑柱6包括第一套柱10和套设于第一套柱10内部的第一安装柱11,所述第一套柱10内底部设有第一气缸12,所述第一气缸12活塞杆的活动端与第一安装柱11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柱11下部相对设有第一安装扣13和第二安装扣14,所述第一套柱10上设有分别与第一安装扣13和第二安装扣14配合的第一滑槽15和第二滑槽16,所述第一安装扣13和第二安装扣14分别与第一斜支撑柱7和第二斜支撑柱8的上端可拆卸铰接,所述第一斜支撑柱7和第二斜支撑柱8的下端分别与第一底板5上部铰接,所述第一底板5下部设有第一加固组件9;所述副塔架2包括设于地面上的第二底板17、用于支撑缆机的主车3的第二支撑柱18、第三斜支撑柱31和第二加固组件19,所述第二支撑柱18包括第二套柱20和套设于第二套柱20内部的第二安装柱21,所述第一套柱10内底部设有第二气缸22,所述第二气缸22活塞杆的活动端与第二安装柱21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柱21靠近第一支撑柱6的一侧设有第三安装扣23,所述第二套柱20上设有与第三安装扣23配合的第三滑槽24,所述第三斜支撑柱31的上端与第三安装扣23可拆卸铰接,所述第三斜支撑柱31的下端与第二底板17上部铰接,所述第二底板17下部设有第二加固组件19;所述第一斜支撑柱7包括套杆25和斜支撑杆26,所述斜支撑杆26套设于套杆25内,所述套杆25上端相对设有两个固定孔,两个所述固定孔内均设有内螺纹,两个所述固定孔分别对应设有一个固定螺杆27,所述第二斜支撑柱8和第三支撑柱均与第一斜支撑柱7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斜支撑柱7和第二斜支撑柱8的套杆25下端均与第一底板5上部铰接,所述第一斜支撑柱7和第二斜支撑柱8的斜支撑杆26上端分别与第一安装扣13和第二安装扣14铰接,所述第三支撑柱的套杆25下端与第二底板17上部铰接,所述第三支撑柱的斜支撑杆26上端分别第三安装扣23铰接;所述第一加固组件9包括锥形的连接部28,所述连接部28的上端连接第一底板5的下端,所述连接部28的下端设有固定柱29,所述固定柱29的上端连接连接部28的下端,所述固定柱29的下端设有加固板30,所述第二加固组件19与第一加固组件9的结构相同。这样的缆索起重机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工作人员先将第一斜支撑柱7、第二斜支撑柱8和第三斜支撑柱31上套杆25的固定孔中的螺杆取下,然后通过控制第一气缸12和第二气缸22将第一安装柱11和第二安装柱21往下降,使得主车3和副车4下降,工作人员在低空作业对缆索起重机进行维修,这样可以使得缆索起重机的主车3或者副车4出现故障的时候,工作人员可以低空作业,大大减小了工作人员的生命威胁;因为第一支撑柱6包括第一套柱10和套设于第一套柱10内部的第一安装柱11,第一套柱10内底部设有第一气缸12,第一气缸12活塞杆的活动端与第一安装柱11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柱18包括第二套柱20和套设于第二套柱20内部的第二安装柱21,第一套柱10内底部设有第二气缸22,第二气缸22活塞杆的活动端与第二安装柱21的下端固定连接,这样可以通过控制第一气缸12和第二气缸22来控制第一支撑柱6和第二支撑柱18的高度,从而保证实现主车3或者副车4出现故障时,工作人员可以进行低空维修;给第一支撑柱6设置有第一斜支撑柱7和第二斜支撑柱8,给第二支撑柱18设置第三斜支撑柱31,保证的整个缆索起重机在使用过程中的结构稳定,并保证了缆索起重机在使用过程中的使用安全,因为第一安装柱11下部相对设有第一安装扣13和第二安装扣14,第一套柱10上设有分别与第一安装扣13和第二安装扣14配合的第一滑槽15和第二滑槽16,第一安装扣13和第二安装扣14分别与第一斜支撑柱7和第二斜支撑柱8的上端可拆卸铰接,第一斜支撑柱7和第二斜支撑柱8的下端分别与第一底板5上部铰接,第二安装柱21靠近第一支撑柱6的一侧设有第三安装扣23,第二套柱20上设有与第三安装扣23配合的第三滑槽24,第三斜支撑柱31的上端与第三安装扣23可拆卸铰接,第三斜支撑柱31的下端与第二底板17上部铰接,第一斜支撑柱7包括套杆25和斜支撑杆26,斜支撑杆26套设于套杆25内,套杆25上端相对设有两个固定孔,两个固定孔内均设有内螺纹,两个固定孔分别对应设有一个固定螺杆27,第二斜支撑柱8和第三支撑柱均与第一斜支撑柱7结构相同,第一斜支撑柱7和第二斜支撑柱8的套杆25下端均与第一底板5上部铰接,第一斜支撑柱7和第二斜支撑柱8的斜支撑杆26上端分别与第一安装扣13和第二安装扣14铰接,第三支撑柱的套杆25下端与第二底板17上部铰接,第三支撑柱的斜支撑杆26上端分别第三安装扣23铰接,这样在调整第一支撑柱6和第二支撑柱18高度的过程中可以很简单的调节第一斜支撑柱7、第二斜支撑柱8和第三斜支撑柱31的长度和角度,使得整个第一支撑柱6和第二支撑柱18的高度调整过程更加简单方便;因为第一加固组件9包括锥形的连接部28,连接部28的上端连接第一底板5的下端,连接部28的下端设有固定柱29,固定柱29的上端连接连接部28的下端,固定柱29的下端设有加固板30,第二加固组件19与第一加固组件9的结构相同,这可以使得整个缆索起重机可以更加稳定的安装在地面上,使得整个缆索起重机的使用过程更加的安全。

如图1所示,所述套杆25的上端开口处设有限位环32,所述斜支撑杆26的下端设有与限位环32配合的限位块。这样使得调整第一斜支撑柱7、第二斜支撑柱8和第三支撑柱的避免斜支撑杆26脱离套杆25,调整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高度的过程中更加方便。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斜支撑柱7和第二斜支撑柱8的套杆25下端与第一底板5上部通过螺钉和螺帽铰接,所述第三支撑柱的的套杆25下端与第二底板17上部通过螺钉和螺帽铰接。这样如果第一斜支撑柱7、第二斜支撑柱8或者第三支撑柱出现故障可以方便维修或者更换。

如图1所示,所述加固板30为圆形板或者方形板。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