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包装机袋口夹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4945发布日期:2019-01-04 22:58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种子包装机袋口夹持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种子包装机袋口夹持器。



背景技术:

收集的农作物种子,在经过清选、烘干等加工后成为商品种子,商品种子一般临时存贮在大型种子贮藏罐中,利用种子包装袋对种子进行定量包装,然后进行出售。种子包装通常是将种子倒入种子包装机中,将包装袋的袋口对准种子包装机的出料口处,在种子进入包装袋的过程中完成对种子的称量,当包装袋内的种子达到一定量后,密封种子包装袋,并对装好中的种子包装袋输送到所需位置。

在上述利用种子包装机对种子进行包装过程中,包装袋袋口需要打开套置在包装机的出料口处,并将包装袋的袋口固定,以便种子能够快速顺利掉落到包装袋内;在包装袋内的种子达到一定量后需要将袋口合拢,包装袋的打开和合拢过程通常是人工进行操作,十分耗费人力,且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种子包装机袋口夹持器,以解决利用种子包装机对种子包装的过程中,包装袋袋口的打开和合拢需要人工完成,十分耗费人力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为:种子包装机袋口夹持器,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至少三个夹持单元,所述夹持单元包括轴杆,所述轴杆上端转动连接有短杆,相邻短杆之间连接有防转杆,所有短杆位于同一圆周上,所有短杆与防转杆连接成一个闭合结构;短杆上固定有朝向闭合结构中心设置的支杆,轴杆的中部为螺纹段并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上端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朝向支杆的一侧设有滑槽,所述支杆远离轴杆的一端滑动连接在滑槽内,连杆的上端设有夹持包装袋袋口的夹子,所有螺纹套的下端固定有同一称重器;所述支架上设有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根轴杆通过传送带连接,相邻轴杆的下端通过皮带连接。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利用种子包装机包装种子时,可将本夹持器放置于种子包装机的出料口处,出料口与短杆和防转杆围成的闭合结构对准。然后启动步进电机正向转动,步进电机正向转动通过传送带带动其中一根轴杆正向转动,相邻轴杆之间通过皮带带动正向转动。由于螺纹套连接有连杆,轴杆上端转动连接有短杆,短杆上固定有朝向闭合结构中心设置的支杆,相邻短杆之间连接有防转杆,在连杆、支杆和防转杆的限制作用下,螺纹套和短杆不会随轴杆转动,而是与轴杆相对转动。螺纹套不会随轴杆转动而是与轴杆相对转动,从而使螺纹套沿轴杆的螺纹段上移,螺纹套上移,连杆下端上移,滑槽随连杆上移而使支杆在滑槽内下移,支杆的上端上移,并靠近短杆所在圆的圆心,使得所有夹子都靠近圆心处。

此时将种子的包装袋袋口放置在称重器上,并通过夹子夹住袋口,反向转动步进电机,轴杆将反向转动,使螺纹套下移,连杆下端随螺纹套下移,滑槽随连杆下移而使支杆在滑槽内上移,支杆的上端下移并远离短杆所在圆的圆心,使得所有夹子都远离圆心处。由于夹持单元为多个,多个夹子从不同方向分离开来可将包装袋的袋口打开,使得包装袋的袋口朝向包装机的出料口处。控制包装机使种子经出料口处漏出,种子将会进入包装袋内,包装袋位于称重器上,当包装袋内的种子达到所需量时,控制包装机停止种子经出料口漏出。然后正向转动步进电机,轴杆将正向转动,使螺纹套上移,连杆下端上移,滑槽随连杆上移而使支杆在滑槽内下移,支杆的上端上移,并靠近短杆所在圆的圆心,使得所有夹子都靠近圆心处,将包装袋的袋口合拢,此时对袋口进行密封,然后取出包装袋放置到传送带上即可。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无需人工打开包装袋的袋口,且无需对包装袋进行固定,通过控制电机的正反转,即可打开和关闭包装袋的袋口,十分方便将种子放入包装袋内包装。本夹持器可用在任何具有出料口的包装机上,且使用简单,耗用人力较少,且省时省力。本夹持器可自动进行称量操作,在种子进入包装袋的同时进行称量,非常方便与把控进入包装袋内的种子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夹持器适用范围广,使用起来十分省时省力。

进一步,所述支杆可伸缩,所述支杆上设有固定支杆长的卡销,所述防转杆为弧形,所有短杆与防转杆形成一个圆形。可根据连杆收缩和打开包装袋袋口的需要调整支杆的长度,卡销可固定伸缩杆调整后的长度。所有短杆与防转杆形成一个圆形,防转杆在使短杆不随轴杆转动的同时,可扩到短杆围成闭合结构的面积,便于打开包装袋的袋口。

进一步,所述夹子包括竖直设置的竖杆,轴杆上设有竖槽,竖杆上固定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竖杆的一端上下滑动连接在伸缩杆上;所述连杆的上端与竖杆的上部铰接,所述伸缩杆上靠近轴杆的一侧铰接有抵杆,所述抵杆中部与伸缩杆铰接,抵杆与竖杆之间位于伸缩杆的上部设有弹性件,所述竖杆位于伸缩杆以下的部分长于抵杆位于伸缩杆以下的部分。

使用夹子对包装袋的袋口夹持时,将竖杆的下端深入包装袋的袋口内部,按压抵杆的上部,使弹性件收缩,上移包装袋的袋口使其位于抵杆和竖杆下端之间,放开对抵杆的按压,抵杆的上端将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远离竖杆,由于抵杆的中部与伸缩杆铰接,抵杆的下部将会与竖杆的下部相抵,从而对包装袋的袋口进行固定夹持。

进一步,所述弹性件为支撑弹簧,所述竖杆位于伸缩杆以下的部分长于三倍抵杆位于伸缩杆以下的部分。便于夹子的设置和包装袋袋口的夹持。

进一步,所述夹持单元为四个,四个夹持单元间隔均匀设置。结构更为合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种子包装机袋口夹持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支架10、步进电机11、传送带12、皮带13、夹持单元、轴杆20、螺纹套21、支杆22、卡销23、连杆24、滑槽25、短杆26、防转杆27、称重器28、夹子30、竖杆31、竖槽32、伸缩杆33、抵杆34、弹性件35。

如图1所示,种子包装机袋口夹持器,包括支架10,支架10上设置了至少三个夹持单元,本实施例中夹持单元为四个,且间隔均匀设置。夹持单元包括轴杆20,轴杆20上端转动连接有短杆26,相邻短杆26之间连接有防转杆27,所有短杆26位于同一圆周上,防转杆27为弧形,所有短杆26与防转杆27连接成一个圆形。短杆26上固定有朝向圆心设置的支杆22,支杆22包括固定段和滑动段,固定段内设置了与滑动段滑动连接的滑腔,固定段上设置了与滑腔连通的通孔,通孔内滑动连接有卡销23,卡销23用于抵住滑动段与固定段滑动,从而实现将支杆22的长度进行固定。

轴杆20的中部为螺纹段并螺纹连接有螺纹套21,螺纹套21上端铰接有连杆24,连杆24朝向支杆22的一侧设置了滑槽25,支杆22远离轴杆20的一端滑动连接在滑槽25内,连杆24的上端设置了夹持包装袋袋口的夹子30,所有螺纹套21的下端固定有同一称重器28;支架10上设置了步进电机11,步进电机11的输出轴与其中一根轴杆20通过传送带12连接,相邻轴杆20的下端通过皮带13连接。

夹子30包括竖直设置的竖杆31,轴杆20上设置了竖槽32,竖杆31上固定有伸缩杆33,伸缩杆33远离竖杆31的一端上下滑动连接在伸缩杆33上。连杆24的上端与竖杆31的上部铰接,伸缩杆33上靠近轴杆20的一侧铰接有抵杆34,抵杆34中部与伸缩杆33铰接;抵杆34与竖杆31之间位于伸缩杆33的上部设置了弹性件35,本实施例中弹性件35为支撑弹簧,竖杆31位于伸缩杆33以下的部分长于三部抵杆34位于伸缩杆33以下的部分。

利用种子包装机包装种子时,可将本夹持器放置于种子包装机的出料口处,出料口与短杆26和防转杆27围成的圆形对准。然后启动步进电机11正向转动,步进电机11正向转动通过传送带12带动其中一根轴杆20正向转动,相邻轴杆20之间通过皮带13带动正向转动。由于螺纹套21连接有连杆24,轴杆20上端转动连接有短杆26,短杆26上固定有朝向圆心设置的支杆22,相邻短杆26之间连接有防转杆27,在连杆24、支杆22和防转杆27的限制作用下,螺纹套21和短杆26不会随轴杆20转动,而是与轴杆20相对转动。螺纹套21不会随轴杆20转动而是与轴杆20相对转动,从而使螺纹套21沿轴杆20的螺纹段上移,螺纹套21上移,连杆24下端上移,滑槽25随连杆24上移而使支杆22在滑槽25内下移,支杆22的上端上移,并靠近短杆26所在圆的圆心,使得所有夹子30都靠近圆心处。

此时将种子的包装袋袋口放置在称重器28上,将竖杆31的下端深入包装袋的袋口内部,按压抵杆34的上部,使弹性件35收缩,上移包装袋的袋口使其位于抵杆34和竖杆31下端之间,放开对抵杆34的按压,抵杆34的上端将在弹性件35的弹力作用下远离竖杆31,由于抵杆34的中部与伸缩杆33铰接,抵杆34的下部将会与竖杆31的下部相抵,从而对包装袋的袋口进行固定夹持,从而对包装袋袋口进行夹持。然后反向转动步进电机11,轴杆20将反向转动,使螺纹套21下移,连杆24下端随螺纹套21下移,滑槽25随连杆24下移而使支杆22在滑槽25内上移,支杆22的上端下移并远离短杆26所在圆的圆心,使得所有夹子30都远离圆心处。

由于夹持单元为四个,四个夹子30从不同方向分离开来可将包装袋的袋口打开,使得包装袋的袋口朝向包装机的出料口处。控制包装机使种子经出料口处漏出,种子将会进入包装袋内,包装袋位于称重器28上,当包装袋内的种子达到所需量时,控制包装机停止种子经出料口漏出。然后正向转动步进电机11,轴杆20将正向转动,使螺纹套21上移,连杆24下端上移,滑槽25随连杆24上移而使支杆22在滑槽25内下移,支杆22的上端上移,并靠近短杆26所在圆的圆心,使得所有夹子30都靠近圆心处,将包装袋的袋口合拢,此时对袋口进行密封,然后取出包装袋放置到传送带12上即可。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