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建筑主体结构易拆卸起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83098发布日期:2019-04-03 01:20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建筑主体结构易拆卸起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建筑主体结构易拆卸起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步骤加快,大量的住房建筑等拔地而起。随着我国最近大力推举发展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是推进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推动化解过剩产能。要按照适用、经济、安全、绿色、美观的要求,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坚持分区推进、逐步推广,坚持顶层设计、协调发展,推动建造方式创新,不断提高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

在装配式建筑中,大部份建筑的梁、墙、楼梯等装配构件重量均在2至5吨左右,而我国的住房建筑施工通常是采用塔式起重机、井字架等载重施工材料,但不论是塔式起重机还是井字架,他们的吊重能达2吨距离十分有限,一般只能在塔式起重机的近距范围内起吊,且起吊的重量还会受起吊范围的限制,使用十分不便。同时,现有的塔式起重机其安装、拆卸十分受工地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塔式起重机的成本也十分高昂,在使用时,无疑增加了建筑施工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吊装设备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建筑主体结构易拆卸起吊装置,解决了传统塔式起重机吊重型建筑材料只能在短距内起吊,其使用范围局限性大,安装成本高昂的问题,本申请能随着建筑楼层的增加,拆卸安装多次使用,且安装成本低廉,能起吊设计范围内重型建筑材料,可覆盖整幢建筑起吊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基于建筑主体结构易拆卸起吊装置,包括建筑边柱以及设置在建筑边柱顶部平面的施工楼面,其特征在于,施工楼面边缘设置有水平型钢支撑,水平型钢支撑通过多个建筑连接件与施工楼面固定相连,水平型钢支撑上设置有轨道梁,每个轨道梁上设置有竖向型钢支撑,相邻两竖向型钢支撑的顶部架设有起吊横梁,起吊横梁上设置有沿起吊横梁径向来回移动的起吊设备。

优选的,建筑边柱为筒状承重结构,水平型钢支撑通过固定杆嵌入建筑边柱内。

优选的,起吊设备下方还设置有多个起吊绳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每层楼的建筑边柱架设起吊设备,且采用水平型钢支撑嵌入建筑边柱内,增强了起吊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能在两建筑边柱架设的轨道梁之间随意吊重建筑材料,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2)本申请拆卸安装方便,只需要根据每层楼的建筑边柱架设即可使用,能随着建筑楼层的增加,拆卸安装多次使用,且安装成本低廉,能在起吊横梁内随意吊重建筑材料,增加了起吊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1-建筑边柱,102-水平型钢支撑,103-建筑连接件,104-竖向型钢支撑,105-起吊横梁,106-起吊设备,107-起吊绳子,108-施工楼面,109-轨道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实施例: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基于建筑主体结构易拆卸起吊装置,请参阅附图1所示,包括建筑边柱101以及设置在建筑边柱101顶部平面的施工楼面108,施工楼面108边缘设置有水平型钢支撑102,水平型钢支撑102通过多个建筑连接件103与施工楼面108固定相连,水平型钢支撑102上设置有轨道梁109,每个轨道梁109上设置有竖向型钢支撑104,相邻两竖向型钢支撑104的顶部架设有起吊横梁105,起吊横梁105上设置有沿起吊横梁105径向来回移动的起吊设备107。

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时,通过将水平型钢支撑102固定在施工楼面108以及建筑边柱101上,使得水平型钢支撑102的稳定性增加,再将轨道梁109固定在水平型钢支撑102上,使得轨道梁109上的力作用在水平型钢支撑102上,而水平型钢支撑102又是固定在建筑边柱101以及施工楼面108上的,稳定性好,安全性高。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当需要起吊重物时,则将起吊设备106降下来,通过起吊绳子107固定建筑材料,再驱动起吊设备106到达预设的降落位置。整个起吊设备106在起吊横梁105的范围内都可以移动,避免了传统起吊范围小,无法起吊重物的弊端。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个实施例中,其水平型钢支撑102下方还设置有固定杆,水平型钢支撑102通过固定杆嵌入建筑边柱101内,使得水平型钢支撑102不会出现位移以及脱落等现象,增强了使用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建筑主体结构易拆卸起吊装置的快速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施工准备:测量建筑边柱101的标高、施工楼面108的跨度、建筑边柱101的长度和相邻两建筑边柱101之间的距离值,在建筑边柱101上刻画就位点和就位线,并对起吊设备106走行轨迹设定拟架设点,确定起吊设备106的停放位置线;

S2、起吊装置准备:对水平型钢支撑102的型号、性能、螺孔位置、中心距、最大承压值、建筑连接件103、防锈涂层以及润滑涂油的信息进行核验,并拼接安装水平型钢支撑102,完成轨道梁109和竖向型钢支撑104的静载力试验,核验起吊设备106的架设站位、架设工具以及架设人员;

S3:起吊装置架设:根据起吊设备106吊装位置对起吊装置进行架设,架设后进行试吊,通过起吊设备106下方的起吊绳子107将起吊物绑定,轻轻吊离施工楼面20cm停吊,测量起吊垂直度、竖向型钢支撑104的弯曲度和起吊绳子107的外观情况,接着将起吊物上升到0.5m处,横移起吊设备,并根据横移起吊设备时的倾斜程度,判定起吊装置架设的稳定性;

S4:拆卸再使用:当建筑的上层施工楼面已经建设完毕,则拆卸起吊装置,将起吊装置运送到上层施工楼面,按照步骤S1-S3的方法,在上层施工楼面再次架设起吊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传统的塔式起重机不仅需要占地面积大,而且对建筑工地周围的环境要求十分高,若一处工地需要起重机时,一般需要两台起重机,这样不仅增加了建筑施工的成本,而且安装和后期拆卸十分不便。

本申请能在施工楼面安装起吊设备106,在使用时,能根据建筑需要的方位选择起吊设备106的位置,同时,能通过起吊设备106将建筑材料运送到指定位置。本申请拆卸安装方便,只需要根据每层楼的建筑边柱101架设即可使用,能随着建筑楼层的增加,拆卸安装多次使用,且安装成本低廉,能在起吊横梁105内随意吊重建筑材料,增加了起吊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通过每层楼的建筑边柱架设起吊设备106,且采用水平型钢支撑102嵌入建筑边柱101内,增强了起吊设备106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能在两建筑边柱101架设的轨道梁109和竖向型钢支撑104之间随意吊重建筑材料,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拆卸安装方便,只需要根据每层楼的建筑边柱101架设即可使用,能随着建筑楼层的增加,拆卸安装多次使用,且安装成本低廉,能在起吊横梁内随意吊重建筑材料,增加了起吊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