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浮盘高效二次弹性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2845发布日期:2019-03-22 20:00阅读:879来源:国知局
外浮盘高效二次弹性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浮盘高效二次弹性密封装置,属于外浮盘密封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储油罐和油库规模的大型化,对浮顶储油罐浮盘密封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储罐浮盘边缘密封圈雷击起火事故的频繁发生,其原因多为浮盘密封泄漏。为保证储罐的严密性和浮顶的灵活性, 需要设置浮顶密封系统。浮顶储罐的密封系统是大型储罐安全运行的最薄弱环节。

在油品储运生产过程中,储油罐浮盘边缘密封泄漏是造成储油罐爆炸着火事故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国内发生的多起油罐火灾爆炸着火事故,损失惨重。

同时油罐密封泄漏也造成大量有机气体挥发到大气中,严重地污染了环境,造成油品的大量损失,经济效益受到很大影响。

针对现状,厂领导积极组织技术人员开展对新产品的密封开发与研究,一年多来,从收集国外技术资料进行产品设计开发、设计评审、设计认证,设计修改、设计确认作了大量工作。可靠的浮顶密封装置能有效防止储罐内油气的蒸发, 减少油气泄漏损耗, 保证油品质量, 降低浮顶上的油气含量, 减少环境污染, 避免雷击起火的可能性, 从而确保储罐的安全运行和清洁生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外浮盘高效二次弹性密封装置,它解决了目前的外浮盘密封结构密封性能有限、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外浮盘高效二次弹性密封装置,包括弹性密封带、一次紧固结构、上层防蒸发膜、二次紧固结构和下层防蒸发膜;

所述弹性密封带为环形且环绕油罐罐壁一周,其截面为Y型结构;

所述一次紧固结构包括导电线、导电片、上压板、下压板、支撑板和锁紧螺栓,所述上压板、所述下压板分别安装在所述弹性密封带的上下端面,所述导电片位于所述弹性密封带上方且其上端与油罐罐壁接触,导电片下端向水平方向弯折,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弹性密封带下方且其上端向水平方向弯折,下端与油罐罐壁接触,锁紧螺栓将所述上压板、所述下压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弹性密封带锁紧,所述导电线上端与锁紧螺栓连接,下端与外浮盘连接;

所述二次紧固结构包括弹性连接板、支撑杆、横向延伸板、支托板、外弹性板、内弹性板和锁紧螺栓,所述弹性连接板下端平滑过渡并与横向延伸板固定,所述支撑杆下端与弹性连接板固定,支撑杆上端设有通孔且穿过一次紧固结构的锁紧螺栓,将支撑板抵紧,锁紧螺栓将所述横向延伸板、所述支托板、所述外弹性板、所述内弹性板与外浮盘锁紧,所述支托板位于所述横向延伸板与所述外弹性板之间,其末端向上倾斜,所述外弹性板末端平滑过渡且伸至油液面以下并与油罐罐壁紧密贴合,所述内弹性板形状与所述外弹性板形状匹配,将所述下层防蒸发膜夹紧在两者之间形成一次密封;

所述上层防蒸发膜的上端被一次紧固结构的锁紧螺栓锁紧在弹性密封带上,下端被二次紧固结构的锁紧螺栓锁紧在外浮盘上,形成二次密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弹性板与内弹性板之间设有下层防蒸发膜且伸至液面以下,外弹性板与油罐罐壁紧密贴合,形成一次密封;上层防蒸发膜的上端被一次紧固结构的锁紧螺栓锁紧在弹性密封带上,下端被二次紧固结构的锁紧螺栓锁紧在外浮盘上,形成二次密封,提高密封性能,避免出现油气泄漏、提高安全性。

二次密封位于一次密封之上,用于密闭油气,免于与外界空气的交换以及阻挡雨水等异物进入,保护一次密封。全尺寸补偿二次密封与一次密封具有同样的补偿工作范围。

防蒸发膜为抗紫外线、抗老化、抗风化和阻燃的高分子复合膜,一端与浮盘连接,另一端连接在用于密闭油气的与罐壁紧密贴合的弹性密封带上,用于二次密封间的油气,隔离外部氧气和雨水的进入。

弹性密封带,其采用橡胶材质,保证与罐壁的紧密贴合,又保证了耐腐蚀和耐老化性能,弹性密封带分别与上层防蒸发膜和支撑杆相连,使得弹性密封带与罐壁之间有一定的压力,确保对挥发油气的密封以及避免雨水和氧气的进入。

支撑杆底部与弹性连接板连接,上端抵紧支撑板为弹性密封条提供持续压力,更好的保证密封效果。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弹性密封带与油罐罐壁相接触的位置上还设有凸起,便于弹性密封带随外浮盘沿油罐上下浮动。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一次紧固结构的锁紧螺栓末端设有垫圈和开口销,防止支撑杆与支撑板脱离接触。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导电片、所述支撑板与油罐罐壁相接触的一端翘起,便于沿油罐罐壁上下移动。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上层防蒸发膜的上端被所述上压板压紧在所述弹性密封带的上端面上。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二次紧固结构还包括U型压板、垫板和垫条,U型压板一端与所述横向延伸板接触,另一端与垫板接触,将所述支托板、所述外弹性板、所述内弹性板压紧,垫板与支托板、支托板与外弹性板之间均设有所述垫条,提高压紧效果,进一步提升密封性能。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二次紧固结构与外浮盘之间还涂有耐油硅胶,进一步提升密封性能。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外弹性板、所述内弹性板末端设有将两者包起的包边板,进一步提升密封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外弹性板与内弹性板之间设有下层防蒸发膜且伸至液面以下,外弹性板与油罐罐壁紧密贴合,形成一次密封;上层防蒸发膜的上端被一次紧固结构的锁紧螺栓锁紧在弹性密封带上,下端被二次紧固结构的锁紧螺栓锁紧在外浮盘上,形成二次密封,提高密封性能,避免出现油气泄漏、提高安全性;弹性密封带在支撑杆与弹性板的作用下紧密贴合在油罐罐壁上,在浮动过程中始终与罐壁接触,密封性良好;下层防蒸发膜、内外弹性板底端均浸没在油液中,且外弹性板与罐壁紧密贴合,密封性良好避免出现大面积泄漏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C部放大图。

图中:弹性密封带1,上层蒸发膜2,下层蒸发膜3,导电线4,导电片5,上压板6,下压板7,支撑板8,外浮盘9,弹性连接板10,支撑杆11,横向延伸板12,支托板13,外弹性板14,内弹性板15,垫圈16,开口销17,U型压板18,垫板19,垫条20,耐油硅胶21,包边板2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外浮盘高效二次弹性密封装置,包括弹性密封带1、一次紧固结构、上层防蒸发膜2、二次紧固结构和下层防蒸发膜3;

所述弹性密封带1为环形且环绕油罐罐壁一周,其截面为Y型结构;

所述一次紧固结构包括导电线4、导电片5、上压板6、下压板7、支撑板8和锁紧螺栓,所述上压板6、所述下压板7分别安装在所述弹性密封带1的上下端面,所述导电片5位于所述弹性密封带1上方且其上端与油罐罐壁接触,导电片5下端向水平方向弯折,所述支撑板8位于所述弹性密封带1下方且其上端向水平方向弯折,下端与油罐罐壁接触,锁紧螺栓将所述上压板6、所述下压板7、所述支撑板8与所述弹性密封带1锁紧,所述导电线4上端与锁紧螺栓连接,下端与外浮盘9连接;

所述二次紧固结构包括弹性连接板10、支撑杆11、横向延伸板12、支托板13、外弹性板14、内弹性板15和锁紧螺栓,所述弹性连接板10下端平滑过渡并与横向延伸板12固定,所述支撑杆11下端与弹性连接板10固定,支撑杆11上端设有通孔且穿过一次紧固结构的锁紧螺栓,将支撑板8抵紧,锁紧螺栓将所述横向延伸板12、所述支托板13、所述外弹性板14、所述内弹性板15与外浮盘9锁紧,所述支托板13位于所述横向延伸板12与所述外弹性板14之间,其末端向上倾斜,当外浮盘9浮动时,为内弹性板15提供支撑,所述外弹性板14末端平滑过渡且伸至油液面以下并与油罐罐壁紧密贴合,所述内弹性板15形状与所述外弹性板14形状匹配,将所述下层防蒸发膜3夹紧在两者之间形成一次密封;

外浮盘9上设有角铁,用于固定二次紧固结构;

所述上层防蒸发膜2的上端被一次紧固结构的锁紧螺栓锁紧在弹性密封带1上,下端被二次紧固结构的锁紧螺栓锁紧在外浮盘9上,形成二次密封。

弹性板均采用使用优良的不锈钢301牌号弹性板做为材料,经热处理具有特殊硬度、弹性适中、不易变形。

上层防蒸发膜2、下层防蒸发膜3均环绕外浮盘9一周将其周向密封,通过多组均匀分布的一次紧固结构、二次紧固结构固定。

在其中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密封带1与油罐罐壁相接触的位置上还设有凸起。

在其中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一次紧固结构的锁紧螺栓末端设有垫圈16和开口销17。

在其中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片5、所述支撑板8与油罐罐壁相接触的一端翘起。

在其中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上层防蒸发膜2的上端被所述上压板6压紧在所述弹性密封带1的上端面上。

在其中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二次紧固结构还包括U型压板18、垫板19和垫条20,U型压板18一端与所述横向延伸板12接触,另一端与垫板19接触,将所述支托板13、所述外弹性板14、所述内弹性板15压紧,垫板19与支托板13、支托板13与外弹性板14之间均设有所述垫条20。

在其中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二次紧固结构与外浮盘9之间还涂有耐油硅胶21。

在其中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外弹性板14、所述内弹性板15末端设有将两者包起的包边板22。

本实用新型中,外弹性板14与内弹性板15之间设有下层防蒸发膜3且伸至液面以下,外弹性板14与油罐罐壁紧密贴合,形成一次密封;上层防蒸发膜2的上端被一次紧固结构的锁紧螺栓锁紧在弹性密封带1上,下端被二次紧固结构的锁紧螺栓锁紧在外浮盘9上,形成二次密封,提高密封性能,避免出现油气泄漏、提高安全性;弹性密封带1在支撑杆11与弹性板的作用下紧密贴合在油罐罐壁上,在浮动过程中始终与罐壁接触,密封性良好;下层防蒸发膜3、内外弹性板14底端均浸没在油液中,且外弹性板14与罐壁紧密贴合,密封性良好避免出现大面积泄漏的情况。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