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真空密封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56316发布日期:2019-07-24 10:14阅读:5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真空密封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密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真空密封桶。



背景技术:

QF88流化床气流粉碎机原本配备的收集料筒采用3个卡钩固定,设备在工作时产生负压,使收集料筒与设备主机保持真空密封。但在设备的实际工作时会产生高速气流,导致真空密封效果不好,易使得物料转移至后端捕集筒中,影响收集料筒内的收率和产品质量,且连续长时间生产时该现象更为严重,捕集筒容量有限,需频繁停机并拆下捕集筒,待清洁完后装上才能继续使用,过程极为耗时耗力。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做出了一系列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真空密封桶,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

一种新型的真空密封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流粉碎机、旋风分离器、真空密封料筒、除尘设备、管道和工作台,所述气流粉碎机与旋风分离器连接,所述旋风分离器下侧与真空密封料筒连接,所述旋风分离器上侧通过管道与除尘设备连接,所述工作台设于气流粉碎机和旋风分离器下方;

其中,所述真空密封料筒包括:料筒、密封槽、料筒盖、凸式密封条、环形卡箍和固定螺丝,所述密封槽设于料筒上端,所述凸式密封条与密封槽嵌入连接,所述料筒盖设于料筒顶部,所述环形卡箍通过固定螺丝与料筒和料筒盖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除尘设备包括:除尘器、捕集桶、气动蝶阀、引风机和万向轮移动支架,所述捕集桶与除尘器底部连接,所述引风机通过管道与除尘器连接,所述气动蝶阀与除尘器出口端的管道连接,所述万向轮移动支架与除尘器下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技术相比,通过设计安装真空密封料筒,采用环形卡箍和凸式密封条来固定料筒盖,环形卡箍受力均匀,密封效果良好,耐用性也大大提高,实现生产时效率提高至约95%,且后端捕集桶不需要频繁更换,连续生产问题得到解决,降低了工人劳动力的同时,提高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真空密封料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气流粉碎机100、旋风分离器200、真空密封料筒300、料筒310、密封槽320、料筒盖330、凸式密封条340、环形卡箍350和固定螺丝360。

除尘设备400、除尘器410、捕集桶420、气动蝶阀430、引风机440、万向轮移动支架450、管道500和工作台6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真空密封料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槽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的真空密封桶包括:气流粉碎机100、旋风分离器200、真空密封料筒300、除尘设备400、管道500和工作台600,气流粉碎机100与旋风分离器200连接,旋风分离器200下侧与真空密封料筒 300连接,旋风分离器200上侧通过管道500与除尘设备400连接,工作台 600设于气流粉碎机100和旋风分离器200下方。

如图2和图3所示,其中,真空密封料筒300包括:料筒310、密封槽320、料筒盖330、凸式密封条340、环形卡箍350和固定螺丝360,密封槽 320设于料筒310上端,凸式密封条340与密封槽320嵌入连接,料筒盖 330设于料筒310顶部,环形卡箍350通过固定螺丝360与料筒310和料筒盖330固定连接。

除尘设备400包括:除尘器410、捕集桶420、气动蝶阀430、引风机 440和万向轮移动支架450,捕集桶420与除尘器410底部连接,引风机440 通过管道500与除尘器410连接,气动蝶阀430与除尘器410出口端的管道500连接,万向轮移动支架450与除尘器410下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将气流粉碎机100和旋风分离器200安装在工作台600上,真空密封料筒300设于工作台下方,与旋风分离器200 下端连接,真空密封料筒300上设有密封槽320,将凸式密封条340嵌入料筒310的密封槽320内,盖上料筒盖330,注意检查凸式密封条340是否平整嵌入,然后安装环形卡箍350,拧紧固定螺丝360,旋风分离器200上侧通过管道500连接除尘器410,除尘器410下方连接捕集桶420用来收集粉末,除尘器410下方由万向轮移动支架450支撑,除尘器410一侧通过管道500连接引风机440,并且除尘器410出口处的管道500上安装气动蝶阀 430,起到调节作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安装真空密封料筒,采用环形卡箍和凸式密封条来固定料筒盖,环形卡箍受力均匀,密封效果良好,耐用性也大大提高,实现生产时效率提高至约95%,且后端捕集桶不需要频繁更换,连续生产问题得到解决,降低了工人劳动力的同时,提高了产品质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