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控称重包装系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00512发布日期:2019-10-08 19:25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控称重包装系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称重包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控称重包装系统装置。



背景技术:

在社会流通的全过程中,包装能发挥保护、美化、宣传、销售产品的功能,提高商品的竞争能力,在连续化、大型化的工业生产过程中,包装通常是最后一道工序,而包装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仅保护了被包装的物料,而且也给人们带来了便捷,然而现有的称重包装系统装置一般需要人为进行称重包装,这样不仅包装速度较为低下,而且也费时费力,且部分称重包装系统装置在称重包装完毕后需要人工将已包装好的物料搬运至指定位置,这样不仅耗费人力而且搬运效率较为缓慢;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控称重包装系统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控称重包装系统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控称重包装系统装置,包括底座和箱体,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箱体固定连接在支撑板的上端面,且箱体与底座之间固定连接有两根支撑杆,所述箱体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两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出料漏斗,所述出料漏斗的侧壁与箱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且出料漏斗的小端穿过箱体的底板并延伸至箱体的下侧,两个所述出料漏斗之间设置限料机构;所述支撑板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四个弧形板,两个所述弧形板呈环形分布并位于出料漏斗出料孔的正下方,所述弧形板上固定连接有锁紧机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载物板,所述载物板滑动连接在支撑板的侧壁上,其载物板位于出料漏斗的正下方,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有U形槽,所述U形槽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传送机构。

优选的,所述限料机构包括两块限料板、移动板和第一电机,两块所述限料板分别位于移动板的两侧并固定连接在移动板的侧壁上,所述且限料板的两端均穿过出料漏斗的侧壁并延伸至其内部,所述移动板的下表面滑动连接在箱体底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连接在箱体的内侧壁上,且第一电机位于挡板的下侧,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不完全齿轮,所述移动板上设有条形通孔,所述条形通孔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齿条,两个所述齿条上下相对设置,且两个齿条均可与不完全齿轮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底板上表面设有条形滑槽,所述移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条形滑槽内。

优选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弧形压紧板和第二弹簧,所述弧形压紧板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压紧块,所述弧形板的侧壁上设有凹槽,所述压紧块位于凹槽内,所述弧形压紧板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一端穿过弧形板的侧壁并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拉杆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弧形板的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侧壁上设有矩形滑槽,所述载物板上固定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滑动连接在矩形滑槽内。

优选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传送带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在底座的侧壁上,且底座的一侧设有U形板,所述U形板的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上固定连接有从动辊,所述U形槽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上固定连接有主动辊,所述传送带的两端均传动连接在从动辊与主动辊上,所述主动轴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均固定连接有皮带轮,两个所述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出料漏斗上设置限料板,便于限制出料漏斗内物料的下落,通过在限料板上设置第一电机,便于控制限料板的移动;通过在底座上设置载物板,便于包装袋的放置,通过在出料漏斗下侧设置弧形压紧板,便于物料下落至包装袋内,通过在底座上设置传送带,便于对已包装好的物料进行运输,节省了人力,通过在传送带的一侧设置第二电机,便于传送带的运转;这种电控称重包装系统装置不仅能够自行控制出料漏斗的开闭,而能能够将已包装好的物料运输送至指定地点,避免人工搬运,节省了人力与时间,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物料的包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弧形板与弧形压紧板的立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U形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101 U形槽、2箱体、201条形滑槽、3支撑板、301矩形滑槽、4支撑杆、5挡板、6出料漏斗、7限料机构、71限料板、72移动板、721滑块、7201条形通孔、73第一电机、74不完全齿轮、75齿条、8弧形板、801凹槽、9锁紧机构、91弧形压紧板、92第二弹簧、93压紧块、94移动杆、95拉杆、10第一弹簧、11载物板、111滑动块、12传送机构、121传送带、122第二电机、123 U形板、124从动轴、125从动辊、126主动轴、127主动辊、128皮带轮、129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控称重包装系统装置,包括底座1和箱体2,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箱体2固定连接在支撑板3的上端面,且箱体2与底座1之间固定连接有两根支撑杆4,箱体2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挡板5,挡板5的两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出料漏斗6,出料漏斗6的侧壁与箱体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且出料漏斗6的小端穿过箱体2的底板并延伸至箱体2的下侧。

两个出料漏斗6之间设置限料机构7,具体的讲,限料机构7包括两块限料板71、移动板72和第一电机73,第一电机73为现有技术中的已知结构,在此不做赘述,且第一电机73通过控制开关和导线与外部蓄电设备连接,两块限料板71分别位于移动板72的两侧并固定连接在移动板72的侧壁上,且限料板71的两端均穿过出料漏斗6的侧壁并延伸至其内部,移动板72的下表面滑动连接在箱体2底板的上表面,具体的讲,箱体2的底板上表面设有条形滑槽201,移动板7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块721,滑块721滑动连接在条形滑槽201内,便于移动板72滑动连接在箱体2的底板上表面,第一电机73固定连接在箱体2的内侧壁上,且第一电机73位于挡板5的下侧,第一电机73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不完全齿轮74,移动板72上设有条形通孔7201,条形通孔720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齿条75,两个齿条75上下相对设置,且两个齿条75均可与不完全齿轮74相啮合,便于限制出料漏斗6的开闭。

支撑板3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四个弧形板8,两个弧形板8呈环形分布并位于出料漏斗6出料孔的正下方,弧形板8上固定连接有锁紧机构9,具体的讲,锁紧机构9包括弧形压紧板91和第二弹簧92,弧形压紧板9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压紧块93,弧形板8的侧壁上设有凹槽801,压紧块93位于凹槽801内,弧形压紧板9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移动杆94,移动杆94的一端穿过弧形板8的侧壁并固定连接有拉杆95,第二弹簧9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拉杆95的侧壁上,第二弹簧9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弧形板8的侧壁上;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弹簧10,第一弹簧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载物板11,载物板11滑动连接在支撑板3的侧壁上,具体的讲,支撑板3的侧壁上设有矩形滑槽301,载物板11上固定连接有滑动块111,滑动块111滑动连接在矩形滑槽301内,便于载物板11滑动连接在支撑板3的侧壁上,其载物板11位于出料漏斗6的正下方。

底座1的上表面设有U形槽101,U形槽101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传送机构12,具体的讲,传送机构12包括传送带121和第二电机122,第二电机122为现有技术中的已知结构,在此不做赘述,且第二电机122通过控制开关和导线与蓄电设备连接,第二电机122固定连接在底座1的侧壁上,且底座1的一侧设有U形板123,U形板123的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从动轴124,从动轴124上固定连接有从动辊125,U形槽101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主动轴126,主动轴126上固定连接有主动辊127,传送带121的两端均传动连接在从动辊125与主动辊127上,主动轴126与第二电机122的输出轴上均固定连接有皮带轮128,两个皮带轮128之间通过皮带129传动连接。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将包装袋放置于载物板11上,再拉推动拉杆95,将包装袋的开口处夹设在弧形板8与弧形压紧板91之间,并使得压紧块93将包装袋的一端压设在弧形板8上的凹槽801内,能够进一步的使得弧形压紧板91将包装袋夹紧,而载物板11与第一弹簧10的配合能够防止物料下落时,包装袋脱离弧形板8;再将物料倒入箱体1内并位于挡板5的两侧,当第一电机73工作时,第一电机73的输出轴带动不完全齿轮74的转动,使得不完全齿轮74啮合带动齿条75的移动,从而使得移动板72间歇移动,当移动板72向一侧移动时,与移动版72移动方向一致的限料板71会将其连接在出料漏斗6的内侧壁进行接触,并将相对应的出料漏斗6关闭;而与移动板72移动方向相反的限料板71会移离其所连接的出料漏斗6的内侧壁,并将相对应的出料漏斗6打开,避免人工控制出料漏斗6,节省了人力;当所关闭的出料漏斗6下方的包装袋装满物料时,推动拉板95,使得包装袋脱离弧形压紧板91,再将装满物料的包装袋移至传送带121上,当第二电机122工作时,第二电机122的输出轴通过皮带带动主动轴126的转动,从而带动运输带的传动,并将已包装好的物料传送至指定地点,避免人工搬运。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