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升降机底层不断电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74108发布日期:2019-10-15 17:29阅读:931来源:国知局
施工升降机底层不断电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升降机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是施工升降机底层不断电新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施工升降机的电路主要包括电源、接触器、变频器、轿厢内电器和轿厢驱动电机,轿厢内的电器和变频器通过接触器供电。在附墙的出口处设置有上下移动开关门,上下移动开关门和门框之间设置有常闭限位开关,常闭限位开关与接触器的线圈串联。当施工设备升降机停在地面后,打开上下移动开关门时,常闭限位开关断开,接触器线圈十点断开,整个主电路断开。从而会导致轿厢内部电器断电,而且上下移动开关门需要频繁开门和关门,从而导致变频器断电、上电,从而容易电阻烧毁损伤。

目前有的施工升降机通过设置另一限位开关来检测轿厢是否坐底,该限位开关控制备用电源的闭合,备用电源与施工升降机中的常闭限位开关所控制的主电路并联。当坐底后,轿厢内电器的主电源线断开后,备用电源被接通,时刻保持轿厢内电器处于有电状态。

但是这种方式,只能确保轿厢内电器和驱动电机同时处于供电状态,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驱动电机的控制回路仍处于供电状态,因此轿厢会回弹一段距离,通常回弹的高度为15cm左右,回弹时与轿厢底部的常闭限位开关分离时,断电,停止运动,因此存在轻微的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回弹度极小、安全性高的施工升降机底层不断电新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施工升降机底层不断电新装置,包括轿厢、升降脚手架、附墙,所述的轿厢的侧壁为网状,升降脚手架为标准节组建形成,在附墙外侧处竖直设置有升降脚手架,升降脚手架上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轿厢,轿厢经驱动电机驱动,附墙底部的出口处设置有上下移动开关门,轿厢上靠近附墙的侧壁位置设置有左右开关门,上下移动开关门和左右开关门之间具有间隔,所述的上下移动开关门通过门架安装在附墙的出口处,在门架的上部固定安装有机械限位开关A,所述的升降脚手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机械限位开关C;

所述的轿厢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机械限位开关B,当轿厢下落至最底部位置时机械限位开关B与门架侧部顶端相接触,当轿厢上升时机械限位开关B的限位杆与门架脱离;

还包括电路结构,电路结构中包括主电源和备用电源;

所述的电路结构中,主电源与驱动电机、轿厢中电器、机械限位开关A串联,备用电源先与机械限位开关C串联,经机械限位开关C后再分别于轿厢中的电器、驱动电机并联;

所述的驱动电机的支路上还串联有机械限位开关B;

所述的机械限位开关A为常闭开关,机械限位开关C为常开开关,机械限位开关B为常闭开关。

所述的机械限位开关A、机械限位开关B和机械限位开关C三者的限位杆的端部均安装有滚轮。

所述的机械限位开关A的滚轮在工作中与上下移动开关门的顶部端面或内侧面相接触;

机械限位开关B的滚轮与门架的顶部端面或内侧面相接触;

机械限位开关C的滚轮与轿厢的底部棱边或外侧面相接触。

所述的门架的左右架相对设置有滑槽,上下移动开关门安装在滑槽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设置机械限位开关B,当产生回弹时,轿厢中的电器仍与备用电源通电,但是驱动电机却与备用电源断开,因此回弹的幅度极小,安全性高,因此即保证了电器的寿命,又降低了回弹幅度。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机械限位开关A和机械限位开关B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 为机械限位开关C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轿厢,2-升降脚手架,3-上下移动开关门,4-门架,5-机械限位开关A,6-机械限位开关B,7-机械限位开关C,8-滚轮,9-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施工升降机底层不断电新装置,包括轿厢1、升降脚手架2、附墙,所述的轿厢1的侧壁为网状,升降脚手架2为标准节组建形成,在附墙外侧处竖直设置有升降脚手架2,升降脚手架2上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轿厢1,轿厢1经驱动电机驱动,附墙底部的出口处设置有上下移动开关门3,轿厢1上靠近附墙的侧壁位置设置有左右开关门,上下移动开关门3和左右开关门之间具有间隔。

如图2所示,上下移动开关门3通过门架4安装在附墙的出口处,上下移动开关门3向上移动,则门打开;回落至底部,则门关闭。在门架的上部固定安装有机械限位开关A5,机械限位开关A5为常闭开关,且机械限位开关A5中设置有触点接触器。主电源为驱动电机的控制线路、轿厢1中的电器供电,因此将主电源、机械限位开关5驱动电机、轿厢中的电器串联。

当轿厢1在运动过程中,上下移动开关门3处于关闭状态(即回落状态),由于机械限位开关5为常闭状态,因此主电源为驱动电机、轿厢中的电器供电。当轿厢1落到底部时,人需要出来时,上下移动开关门3向上移动,将门开启,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上下移动开关门3的顶部会触碰到机械限位开关A5,从而使触点接触器断开,整个主电源被切断,驱动电机和轿厢1中的电器均处于断电状态。

轿厢1中的电器包括照明灯、呼叫器、散热风扇以及超载保护器等,为了防止频繁的断电、上电对这些电器的寿命造成影响,在升降脚手架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机械限位开关C7(如图3所示),机械限位开关C7中同样设置有相应的触点接触器,且机械限位开关C7为常开开关。备用电源与机械限位开关C7串联后,再与驱动电机、轿厢1中的电器并联,当轿厢1落到底部时,会触碰到机械限位开关7,此时备用电源和主电源一起供电,当上下移动开关门3开启时,主电源断电,但是备用电源持续供电,维持驱动电机和轿厢1中的电器工作,轿厢1有一定的回弹。由于轿厢1在下落时与机械限位开关C7接触至轿厢1停止时,必定有一个缓冲的距离段,就是这种缓冲的距离段导致了回弹。

为了防止这种回弹,轿厢1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机械限位开关B6(如图2所示),机械限位开关B6为常闭开关,机械限位开关B6中同样设置有相应的触点接触器。在备用电源的线路连接中,机械限位开关B6串联在驱动电机的支路中(即驱动电机和机械限位开关B6串联后作为一个整体再与轿厢1的电器并联)。当轿厢1向上回弹时,机械限位开关B6会被触动,从而被断开,使得驱动电机断电,但是轿厢1中的电器却有电,在保证了电器使用寿命的同时且回弹极小。

为了实现机械限位开关B6的功能,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门架4的上部还设置有横杆9。当轿厢1下落至最底部的过程中,横杆9将机械限位开关B6的限位杆挡住且使其向上翘起转动,轿厢1位于最底部时,机械限位开关B6的限位杆自然回缩且位于横杆9的下方,此时未对触点接触器造成影响;当轿厢1回弹时,横杆将机械限位开关B6的限位杆挡住,机械限位开关B6的限位杆向下倾斜,此时相应的触点接触器被触发,实现断电,轿厢被停止,回弹度小。为了让断电时,轿厢1及时刹车,驱动电机采用驱动抱闸电机。

如图2所示,所述的机械限位开关A5、机械限位开关B6和机械限位开关C7三者的限位杆的端部均安装有滚轮8。工作时过程中,所述的机械限位开关A5的滚轮8在工作中与上下移动开关门3的顶部端面或内侧面相接触;机械限位开关B6的滚轮8与门架4的顶部端面或内侧面相接触;机械限位开关C7的滚轮8与轿厢1的底部棱边或外侧面相接触。

本方案中,所述的门架4的左右架相对设置有滑槽,上下移动开关门3安装在滑槽内。

尽管参考特定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 但是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进行的各种改变和改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