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托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75001发布日期:2020-11-03 23:28阅读:75来源:国知局
承载托盘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承载容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承载托盘。



背景技术:

在基于电子商务的交易活动中,快递是将有形物品进行空间转移的主要途径,是电子商务的基础服务。随着电子商务的繁荣,快递行业得以快速发展。快递公司需要将收集的快递货物按照每个快递货物的目的地进行分选,以便于将发往同一区域的快递货物统一运输。

为了提高分选效率,越来越多的快递公司采用自动分选线对快递货物进行分选。相关技术中,自动分选线对快递货物进行分选的过程是:工人将快递货物摆放到分选托盘中,自动分选线可以通过快递货物的快递单号获取快递货物的目的地,并自动地将分选托盘传输到该分选托盘上放置的快递货物的目的地所对应的分选区域。

上方分选过程中,当快递货物摆放到分选托盘上时,分选托盘上承载快递货物的区域受到快递货物的挤压与自动分选线上的摆轮紧密接触,导致分选托盘的底部翘曲变形,使得分选托盘在分选线上的速度减慢,分选托盘的传送发生延时,导致发生错分。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存在的分选托盘的底部翘曲变形的问题,提供一种承载托盘。

本申请提供一种承载托盘,包括:侧壁和底板,底板包括第一底板和位于第一底板下方的第二底板,第一底板与侧壁连接围成承载区,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中的至少一个为中空结构,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相邻的两个面上的纹理方向相互垂直。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侧壁与底板之间的内夹角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内夹角为侧壁与底板围成承载区的一侧对应的夹角。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承载托盘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开口。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承载托盘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开口,两个开口在一条直线上。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底板朝向承载区的一侧上设置有绑带。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底板朝向承载区的一侧上设置有两组绑带,且两组绑带的固定方向不同。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底板朝向承载区的一侧上设置有防滑纹,底板远离承载区的一侧上设置有防滑纹。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底板朝向承载区的一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防滑贴。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底板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侧壁由弹性材料制成,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强筋。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承载托盘包括侧壁和底板,其中底板包括第一底板和位于第一底板下方的第二底板,第一底板与侧壁连接围成承载区,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中的至少一个为中空结构,且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相邻的两个面上的纹理方向相互垂直。其中,第一底板朝向承载区的一侧受到快递货物的压力而发生形变时,第一底板和/或第二底板的中空结构可以为上述形变提供缓冲空间,使得第一底板朝向承载区的一侧的变形不会传递到第二底板远离承载区的一侧。且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相连接的相邻的两个面上的纹理方向相互垂直可以增强底板的强度。这样可以保证承载托盘的底板与自动分选线上的摆轮接触的一侧不会发生翘曲变形,从而避免发生分选托盘的传送延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承载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承载托盘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承载托盘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承载托盘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承载托盘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承载托盘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承载托盘的侧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承载托盘的侧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承载托盘的侧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承载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承载托盘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承载托盘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得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下方”、“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在实际生活中,快递货物除了有形状规则的平整箱体、信件外,还有大量的不规则快递货物,例如三角形,圆柱形或者简易塑料袋装的快递货物,该些快递货物表面不平整,放置在自动分选线上时,会在自动分选线上滚动,以至于快递货物上的快递单号会随着快递货物的滚动而变得不容易被自动分选线获取,因此不能通过自动分选线对其按照目的地正确分类。

针对该技术问题,现有技术提出了使用分选托盘的方法,即将不规则快递货物放置在分选托盘上,防止不规则快递货物在自动分选线上滚动,以便于自动分选线获取快递货物上的快递单号。然而,现有的分选托盘的底部容易发生底部翘曲变形,使得分选托盘在分选线上的速度减慢,分选托盘的传送发生延时,导致发生错分。

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承载托盘,可以保证承载托盘的底板与自动分选线上的摆轮接触的一侧不会发生翘曲变形,从而避免发生分选托盘的传送延时。

请参考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承载托盘。承载托盘可以用于承载物品。承载托盘包括侧壁102和底板101,底板101包括第一底板1011和位于第一底板1011下方的第二底板1012,第一底板1011与侧壁102连接围成承载区103,承载区103用于承载物品,且第一底板1011与第二底板1012中的至少一个为中空结构。

其中,底板101可以是由pet(英文: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中文:涤纶树脂)材料制成。

材料由pp材料制成,pp由拉挤工艺制成中空板材。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底板1011与侧壁102围成的承载区103为船型形状。

其中,第二底板1012位于第一底板1011的下方表示:第二底板1012的一个侧面与第一底板1011背离承载区103的侧面,面对面贴合连接。在承载物品时,第一底板1011位于第二底板1012的上方与物品接触,第二底板1012位于第一底板1011的下方不与物品接触。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底板1011与第二底板1012进行面面贴合的方式可以是通过铆钉订合在一起,或者也可以是通过粘合剂胶粘在一起。

可选的,第一底板1011与第二底板1012中的至少一个为中空结构,可以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是:第一底板1011为中空结构,第二底板1012为非中空结构。第二种是:第一底板1011为非中空结构,第二底板1012为中空结构。第三种是:第一底板1011为中空结构,第二底板1012为中空结构。

为便于叙述,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可以标记第一底板1011包括a侧面和b侧面,其中,a侧面为朝向承载区103的侧面,b侧面为背离承载区103的侧面。第二底板1012包括c侧面和d侧面,其中,c侧面为与第一底板1011的b侧面接触的侧面,d侧面为背离承载区103的侧面,与分选托盘的摆轮接触的侧面。

对于第一种情况,如图3所示,箭头表示受力,当承载区103放置了物品时,第一底板1011与物品接触的a侧面由于受到压力,可能会发生朝向中空区域的形变,此时,第一底板1011的中空结构可以对a侧面的形变进行缓冲,a侧面的变形不会传递到b侧面,或者,减少a侧面传递到b侧面的形变量。

同时,b侧面与第二底板1012连接,第二底板1012可以增强第一底板1011的b侧面的强度,因此可以提高抗形变能力。也就说,由于物品压迫而对承载托盘的底板产生的变形可以首先通过中空结构缓冲,再通过提高了抗形变能力的底板第二底板1012综合作用,使得第二底板1012与分选线接触的一侧不会发生变形。

对于第二种情况,如图4所示,箭头表示受力,当承载区103放置了物品时,首先通过提高了抗形变能力的第一底板1011进行形变抵抗,减小形变量,然后再通过第二底板1012的中空结构缓冲,从而使得第二底板1012与分选线接触的一侧不会发生变形。

对于第三种情况,如图5所示,箭头表示受力,当承载区103放置了物品时,首先通过第一底板1011的中空结构进行形变缓冲,然后,第一底板1011的b侧面与第二底板1012的c侧面进行面面贴合固定,提高了连接处的抗形变能力,从而减少形变量。最后,再通过第二底板1012的中空结构进行再次形变缓冲,从而使得第二底板1012与分选线接触的一侧不会发生变形。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底板1011与第二底板1012相邻的两个面上的纹理方向相互垂直。如图6所示,第一底板1011上的箭头方向表示第一底板1011的纹理方向,或者可以表示第一底板1011的b侧面的纹理方向。第二底板1012上的箭头方向表示第二底板1012的纹理方向,或者表示第二底板1012的c侧面的纹理方向。其中,第一底板1011的b侧面的纹理方向与第二底板1012的c侧面的纹理方向相互垂直,这样可以增强第一底板1011与第二底板1012的连接处的强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底板的形状为长方形时,可选的,第一底板1011的b侧面的纹理方向可以与底板的长边的方向相同,第二底板1012的c侧面的纹理方向可以与底板的短边的方向相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承载托盘,第一底板1011朝向承载区103的一侧受到快递货物的压力而发生形变时,第一底板1011和/或第二底板1012的中空结构可以为上述形变提供缓冲空间,使得第一底板1011朝向承载区103的一侧的变形不会传递到第二底板1012远离承载区103的一侧。且第一底板1011与第二底板1012相连接的相邻的两个面上的纹理方向相互垂直可以增强底板的强度。这样可以保证承载托盘的底板与自动分选线上的摆轮接触的一侧不会发生翘曲变形,从而避免发生分选托盘的传送延时。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侧壁102与底板之间的内夹角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其中,内夹角是指侧壁102与底板围成承载区103的侧面形成的夹角。

具体的,侧壁102与第一底板1011的a侧面形成的夹角θ为内夹角,该内夹角的范围为大于90度,小于180。可选的,内夹角可以是120度。

其中,侧壁102相对于第一底板1011向外侧辐射,这样,当承载托盘在分选线上移动经过滑槽等区域时,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避免承载托盘上盛放的物品与滑槽碰撞,从而避免承载托盘上的物品的损坏,可以实现对物品的保护。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侧壁102由弹性材料制成,可选的弹性材料可以是橡胶。弹性材料可以增强侧壁102的缓冲性能,以实现对承载托盘上的物品更好的保护效果。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侧壁10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强筋,加强筋可以提高侧壁102的强度,当发生强烈碰撞时,降低侧壁102发生损坏的可能性,延长承载托盘的使用寿命。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承载托盘的侧壁102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开口104。

承载托盘的侧壁102上开设的开口104可以用于放置长度超出承载托盘的底板的尺寸范围的物品,例如柱状物品。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承载托盘的侧壁102上开设有两个开口104,且两个开口104在一条直线上,这样柱状物品放置在承载托盘上时,可以是两端悬空,中间受力,使得柱状物品可以更加稳定地放置在承载托盘上,避免柱状物品在承载托盘移动时,从承载托盘上滑落。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承载托盘的底板朝向承载区103的一侧上设置有绑带105。

其中,绑带105可以是弹性材料制成。承载托盘上设置绑带105的方式可以是:在承载托盘上设置有开孔,绑带105可以通过开孔固定在承载托盘上。

可选的,承载托盘上的绑带105可以固定在侧壁102上。

可选的,承载托盘上可以设置固定部,固定部可以将绑带105固定于承载托盘底部,绑带105可以用于固定例如长条形状的物品,防止物品在承载托盘中随意移动造成的物品损坏或者托盘磨损。可选的,固定部可以是铆钉。

可选的,如图11至图12所示,图11示出了底板朝向承载区103的一侧设置有两组绑带,并且两组绑带的固定方向不同。图12示出了图11中的承载托盘的俯视图。

具体的,第一底板1011的a侧面上可以设置两组绑带,可选的,两组绑带中的一组绑带为短绑带1052,另一组绑带可以为长绑带1051。

可选的,短绑带1052可以为环形绑带,可以用于固定例如柱状物品。

可选的,长绑带1051可以是交叉绑带,交叉绑带的交叉连接处设置有插扣,可以通过按压打开插扣。

在一种实施例中,底板朝向承载区103的一侧上设置有防滑纹。

具体是指,在第一底板1011的a侧面上设置有防滑纹,防滑纹具有防滑作用,可以防止物品在承载托盘中随意移动造成的物品损坏或者托盘磨损。

可选的,防滑纹可以均匀分布在第一底板1011的a侧面上。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底板远离承载区103的一侧上设置有防滑纹。

具体是指,在第二底板1012的d侧面上设置有防滑纹,防滑纹可以用于承载托盘在分选线的摆轮上打滑,导致承载托盘的运送发生延时。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底板朝向承载区103的一侧上设置至少一个防滑贴。

本申请实施例中,防滑贴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当需要防滑时,可以在底板上粘贴防滑贴,当不需要使用防滑贴时,可以将防滑贴撕除。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防滑贴可以贴在底板的中心位置。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底板背离承载区103的一侧上设置至少一个防滑贴。

可选的,底板背离承载区103的一侧即第二底板1012的d侧面,防滑贴可以贴在d侧面的边缘位置。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二底板1012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定位孔的作用在于承载托盘在分选线的摆轮上运送时,对承载托盘的位置进行确定,以便于对运输承载托盘。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