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边升降顶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32488发布日期:2020-11-25 14:36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边升降顶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边升降顶升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对于输送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无论是在安全方面,还是在适应性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所说的座椅线单边升降顶升装置,用于双层治具线治具工装输送,目前顶升机构采用升降气缸带动整个平台进行升降做动,其两侧采用滑轨配合确保其运行精度,但是由于使用气缸顶升机构,长期作动其下降噪音超过65分贝,且单边顶升容易变形导致升降顶升装置无法对准产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边升降顶升装置,该装置可以避免长期使用下噪音大的缺陷,且保证较高的定位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单边升降顶升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顶部一侧设置有曳引组件,所述机架顶部另一侧设置有控制曳引组件的驱动组件,所述曳引组件下方牵拉有升降平台机架,所述升降平台机架上设置有升降平台组件,所述升降平台组件下方设置有缓冲支撑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曳引组件包括与机架转动连接的曳引轴,所述曳引轴两侧设置有曳引链轮,所述曳引链轮上设置有顺行链条,所述顺行链条的一端与升降平台机架顶端连接,所述顺行链条的另一端连接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下端设置有逆行链条,所述逆行链条绕经设置于机架下部的张紧链轮与升降平台机架底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驱动链轮,所述驱动链轮与设置在曳引轴上的从动链轮经链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平台机架的后端两侧均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设置在机架前端两侧的导轨相配合,所述升降平台机架前端设置有固定槽。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平台组件包括平台机座,所述平台机座顶面设置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两侧设置有来料传送组件,所述定位凹槽内设置有顶升平移凹槽,所述顶升平移凹槽内设置有顶升平移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来料传送组件包括多个传送轮,所述传送轮通过链传动与设置在平台机座下侧的传送轴连接,所述传送轴通过设置在传送轴旁侧的第二减速电机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顶升平移组件包括顶升气缸,所述顶升气缸倒装于平台机座内,其推杆顶端固定于平台机座上,所述顶升气缸的缸体底面设置有顶升平板,所述顶升气缸前后两侧设置有输送链,所述输送链经由设置在顶升平板上的第三减速电机控制,所述顶升气缸的缸体顶面设置有护板。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支撑机构包括位于机架前方的多根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顶端设置橡胶缓冲层。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左右两侧的上部与下部均设置有漫反射激光感应器,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与漫反射激光感应器相匹配的抗干扰金属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采用减速机曳引升降机构平台,并且增加相对等质量的配重块,达到平衡重状态,此时曳引组件只需克服摩擦力做功就可驱动升降机构平台,最为省力;该升降机构通过输送机构可将下层纵向运行的工装治具,提升至上层横向输出、呈现l型输送模式;通过漫反射激光传感器对升降机构平台抗干扰金属固定位置进行限位,确保机构上升位置精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去除升降平台组件);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平台机架与升降平台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001-机架,002-升降平台机架,101-曳引轴,102-曳引链轮,103-顺行链条,104-配重块,105-逆行链条,106-张紧链轮,201-第一减速电机,202-驱动链轮,203-从动链轮,301-滑块,302-导轨,401-平台机座,402-定位凹槽,403-顶升平移凹槽,404-顶升气缸,405-护板,406-传送轮,407-传送轴,408-第二减速电机,409-输送链,410-第三减速电机,411-顶升平板,501-支撑立柱,502-橡胶缓冲层,601-漫反射激光感应器,602-抗干扰金属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浅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参考图1-图4。

一种单边升降顶升装置,包括机架001,所述机架顶部一侧设置有曳引组件,所述机架顶部另一侧设置有控制曳引组件的驱动组件,所述曳引组件下方牵拉有升降平台机架002,所述升降平台机架上设置有升降平台组件,所述升降平台组件下方设置有缓冲支撑机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曳引组件包括与机架转动连接的曳引轴101,为使拉力平衡,所述曳引轴两侧设置有曳引链轮102,所述曳引链轮上设置有顺行链条103,所述顺行链条的一端与升降平台机架顶端连接,所述顺行链条的另一端连接有配重块104,此时顺行链条两端重量大致相等,曳引组件只需克服摩擦力做功就可驱动升降机构平台,最为省力,所述配重块下端设置有逆行链条105,所述逆行链条绕经设置于机架下部的张紧链轮106与升降平台机架底端相连接,以实现平台的升降,所述张紧链轮的位置可根据逆行链条长度调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减速电机201,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驱动链轮202,为了防止打滑,所述驱动链轮与设置在曳引轴上的从动链轮203经链传动连接,以驱动曳引组件。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控制升降平台的上下运动轨迹防止碰撞,所述升降平台机架的后端两侧均设置有滑块301,所述滑块与设置在机架前端两侧的导轨302相配合,所述升降平台机架前端设置有固定槽,可以设置各种不同尺寸的升降平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平台组件包括平台机座401,所述平台机座顶面设置有定位凹槽402,以确定工作位置,所述定位凹槽两侧设置有来料传送组件,以协助下层输送带传来的工装或零件进入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内设置有顶升平移凹槽403,所述顶升平移凹槽内设置有顶升平移组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来料传送组件包括多个传送轮406,所述传送轮通过链传动与设置在平台机座下侧的传送轴407连接,所述传送轴通过设置在传送轴旁侧的第二减速电机408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升平移组件包括顶升气缸404,所述顶升气缸倒装于平台机座内,其推杆顶端固定于平台机座上,所述顶升气缸的缸体底面设置有顶升平板411,当气缸推杆推出时,顶升平板随缸体共同抬升,所述顶升气缸前后两侧设置有输送链409,所述输送链经由设置在顶升平板上的第三减速电机410控制,所述顶升气缸的缸体顶面设置有护板405,所述护板顶面低于输送链顶面,所述输送链顶面低于传送轮上切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支撑机构包括位于机架前方的多根支撑立柱501,所述支撑立柱顶端设置橡胶缓冲层502,以支撑升降平台,防止直接与地面碰撞导致损坏变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左右两侧的上部与下部均设置有漫反射激光感应器601,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与漫反射激光感应器相匹配的抗干扰金属片602,以确定升降平台位置,调节升降平台升降高度。

工作原理:升降平台机架下降至下层,机架上的漫反射激光感应器接收到抗干扰金属片信号,第二减速电机启动,驱使来料传送组件将下层对接的工装治具送入升降平台机架内。第一减速电机启动通过曳引组件顺行曳引升降平台机架;升降平台机架上升至上层,机架上的漫反射激光感应器接收到抗干扰金属片信号,顶升气缸将顶升平移组件与工装治具一同举起。触发启动第三减速电机,驱使输送链,将工装治具送入上层线体。顶升机构下降回位后,第一减速电机启动通过曳引组件逆行曳引升降平台机架,升降平台机架下降停至缓冲支撑机构的上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