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气混凝土板材大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20050发布日期:2021-01-05 17:45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气混凝土板材大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制作过程中的鞍架钢筋网笼循环运输线领域,特别是用于制造加气混凝土板材线成品过程中的鞍架钢筋网笼自动循环运输线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加气混凝土板材大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混凝土结构拥有较强的抗压强度,但抗拉强度较低,任何显著的拉弯作用都会使其微观晶格结构开裂和分离从而导致结构的破坏,而钢筋抗拉强度非常高,因此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筋等加劲材料的方式应运而生。目前在中国,钢筋混凝土为应用最多的一种结构形式,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最多的地区。

预埋有钢筋网笼的加气混凝土板材是建筑中常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现在国内大多数加气混凝土板材线成品生产厂家,对成品板材制作过程中钢筋网笼的处理,还停留在人工操作循环或简单的运输作业,但这种处理方式人员投入的数量较多、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下。故市场上需要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的新型板材线钢筋网笼鞍架循环工艺来改善这种现象。

经检索,中国专利号zl201510105605.1,授权公告日为2016年11月9日,发明创造名称为:加气混凝土板材线鞍架循环系统,该申请案包括电动鞍架输送机、手动鞍架输送机、鞍架座、鞍架座摆渡车、轨道、插扦机、拔扦机和插拔扦机行走梁架,电动鞍架输送机设置两台,第一电动鞍架输送机设置在拔扦机行走梁架下方,第二电动鞍架输送机设置在插扦机行走梁架下方,手动鞍架输送机设置在第一电动鞍架输送机和轨道之间,与第一电动鞍架输送机处于同一平面上;鞍架座可在电动鞍架输送、鞍架座摆渡车和手动鞍架输送机上运动,并带动安装在其上面的鞍架运动;所述的插扦机、拔扦机分别设置在插扦机行走梁架、拔扦机行走梁架上。该申请案为钢筋网笼的生产处理提供了工业化生产运输线。但该申请案中对钢筋网笼的处理较为简单,仅仅是组网和传输,钢筋网笼的质量有待提高,另外,该申请案的循环过于单一,各个环节的速度都需要彼此配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加气混凝土板材生产线中钢筋网笼的处理需要使用较多人力,自动化程度不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加气混凝土板材大循环系统,本实用新型对鞍架座进行循环运输,并在其上进行组网工作,最终制备成混凝土板材,整个循环制备过程自动化程度较高,节约人工成本,且设置有中转路径及其他处理,保证了生产效率还提高了网笼的质量。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气混凝土板材大循环系统,包括手动鞍架输送机、鞍架摆渡车一、防腐烘干吊机、烘干输送链、插钎机、鞍架摆渡车二、拔钎机和电动鞍架输送机;

所述的手动鞍架输送机与电动鞍架输送机首尾连接,间距小于鞍架座的宽度,拔钎机在拔钎机行走梁上行走,拔钎机行走梁的高度高于手动鞍架输送机和电动鞍架输送机,手动鞍架输送机、电动鞍架输送机和拔钎机行走梁形成一运输路径,鞍架座在该路径上的运输方向一致;

所述的防腐烘干吊机在吊机行走梁上行走,插钎机在插钎机行走梁上行走,吊机行走梁和插钎机行走梁的高度均高于烘干输送链,吊机行走梁、烘干输送链和插钎机形成一运输路径,鞍架座在该路径上的运输方向一致,且与手动鞍架输送机、电动鞍架输送机和拔钎机形成的运输路径平行;

所述的鞍架摆渡车一和鞍架摆渡车二分别在鞍架摆渡车一行走梁和鞍架摆渡车二行走梁上行走,鞍架摆渡车一行走梁一端正对手动鞍架输送机,另一端置于吊机行走梁下方,所述的鞍架摆渡车二行走梁的两端分别置于拔钎机行走梁和插钎机行走梁下方,且两个行走梁的运输方向与两条路径垂直,形成闭合的循环传输路径。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拔钎机行走梁下方设置有清理工位和浸蜡筒,且该浸蜡筒靠近电动鞍架输送机。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浸蜡筒包括箱体、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箱体为一整体,能够容纳鞍架座上安装的所有钢钎,该箱体内存放有蜡,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分别设置在箱体底部的两端,且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上对应开设有多个孔,对应的孔由换热管道连通;所述的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均连接至蒸压釜。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系统中还设置有中转鞍架输送机,其设置在两条输送路径之间,两端分别衔接至鞍架摆渡车一行走梁和鞍架摆渡车二行走梁,运输方向与两条鞍架摆渡车行走梁的方向垂直。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吊机行走梁下方设置有防腐浸渍槽,烘干输送链上设置有烘干箱。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插钎机包括一机架,其通过行走组件在插钎机行走梁上移动,该机架上设置有推拉吊升组件和推拉驱动件,推拉吊升组件通过其吊升链条连接至吊架,在推拉驱动件的驱动下移动吊升链条,带动吊架在竖直方向往复移动,进而带动与吊架连接的鞍架座在浸蜡筒处上下移动完成浸蜡工作。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推拉吊升组件包括推拉车、主动链轮、被动链轮一、被动链轮二和吊升链条,主动链轮安装在推拉车上,被动链轮一和被动链轮二分别设置在机架两端的不同高度处;吊升链条一端固定于机架,绕过链轮连接至吊架,推拉驱动件一端连接推拉车,另一端连接至机架。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吊升链条设置有两组,一组依次绕过主动链轮和被动链轮一连接至吊架一端,另一组依次绕过主动链轮、被动链轮一和被动链轮二,再连接至吊架另一端,在推拉驱动件的作用下同步移动。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滑轨,推拉车通过其底部设置的滑块在机架上移动;且机架两端均设置有行走组件包括行走轮和驱动电机,行走轮在驱动电机的动作下带动机架在拔钎机行走梁上移动;所述的机架还在两侧设置导向轨,吊架通过其导向轮沿导向轨在竖直方向移动;所述的吊架上还设置有挂板,与吊耳配合勾住鞍架座。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气混凝土板材大循环系统,由插钎机、拔钎机、电动鞍架输送机、鞍架摆渡车、防腐烘干吊机、组网架等形成闭环循环,实现了对钢筋网笼鞍架输送的自动化控制,整个输送过程过程人工劳动强度低,节省了人工成本,仅需在开始工作时,将鞍架和钢钎组装至鞍架座,其后鞍架座组合体在该系统中循环运转工作,提高了生产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气混凝土板材大循环系统,设置有浸蜡筒,组网工作开始前,拔钎机将钢钎放置于浸蜡桶中对钢钎表面进行涂蜡防锈处理,延长钢钎的使用寿命;另外该浸蜡筒设置有多个换热管道,对蜡的加热更加迅速、效果更好;再有,该浸蜡桶利用混凝土生产流程中蒸压釜的热蒸气进行加热,输出的气体再次回到蒸压釜,相较于传统的用电加热的分离式浸蜡筒,实现了废弃循环利用,节约了能源。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气混凝土板材大循环系统,设置有中转鞍架输送机,配合烘干速度和插钎机的转运速度,通过鞍架摆渡车暂时转移至中转鞍架输送机,使整个循环路径畅通,提高生产效率。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气混凝土板材大循环系统,设置有防腐浸渍槽和烘干箱,钢筋网笼沿着循环路径移动时,先后进行浸漆防腐和烘干处理,提高了钢筋网笼的质量且后续进行的烘干加快了防腐漆干燥的速度,不会影响生产效率。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气混凝土板材大循环系统,其中插钎机的机架上设置有推拉驱动件、推拉车、主动链轮和被动链轮,该推拉驱动件连接机架和推拉车,主动链轮在推拉驱动件的作用下随推拉车在机架上水平移动,进而带动一端固定在机架上,另一端绕过主动链轮和被动链轮的链条移动,从而使通过吊架与链条连接的鞍架座在竖直方向移动,完成浸蜡等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气混凝土板材大循环系统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气混凝土板材大循环系统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循环系统中浸蜡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循环系统中浸蜡筒和插钎机的配合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循环系统中插钎机上推拉车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循环系统中插钎机的部分放大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手动鞍架输送机;2、鞍架摆渡车一;21、鞍架摆渡车一行走梁;3、防腐烘干吊机;31、吊机行走梁;4、防腐浸渍槽;5、烘干输送链;6、烘干箱;

7、插钎机;71、插钎机行走梁;72、机架;721、滑轨;722、导向轨;73、行走组件;731、行走轮;732、驱动电机;74、推拉吊升组件;741、推拉车;742、滑块;743、主动链轮;744、被动链轮一;746、吊升链条;75、推拉驱动件;76、吊架;761、挂板;762、导向轮;

8、模具车;9、鞍架摆渡车二;91、鞍架摆渡车二行走梁;10、拔钎机;101、拔钎机行走梁;11、浸蜡筒;111、箱体;112、进气管道;113、出气管道;114、换热管道;12、电动鞍架输送机;13、中转鞍架输送机;14、鞍架座;141、吊耳;15、鞍架;16、钢钎。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结合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一种加气混凝土板材大循环系统,包括手动鞍架输送机1、鞍架摆渡车一2、防腐烘干吊机3、防腐浸渍槽4、烘干输送链5、烘干箱6、插钎机7、模具车8、鞍架摆渡车二9、拔钎机10、浸蜡筒11、电动鞍架输送机12和中转鞍架输送机13。

手动鞍架输送机1与电动鞍架输送机12首尾连接,间距小于鞍架座14的宽度,使鞍架座14可顺利的依次在电动鞍架输送机12和手动鞍架输送机1上移动,拔钎机10在拔钎机行走梁101上行走,拔钎机行走梁101的高度高于手动鞍架输送机1和电动鞍架输送机12,位于电动鞍架输送机12端头的上方,浸蜡筒11和清理工位设置在拔钎机行走梁101下方,浸蜡筒11靠近电动鞍架输送机12。手动鞍架输送机1、电动鞍架输送机12和拔钎机行走梁101形成一运输路径,鞍架座14在该路径上的运输方向一致。

其中,浸蜡筒11包括箱体111、进气管道112和出气管道113,箱体111内存放有固态蜡,进气管道112和出气管道113分别设置在箱体111底部的两端,均连接至蒸压釜,且进气管道112和出气管道113上对应开设有多个孔,对应的孔由换热管道114连通,参见图3,多个换热管道114增加了与蜡的接触面积,使固态蜡的液化更迅速。

另外,箱体111底部可加入适量的水,便于加热初始传递热量,利用蒸压釜内高温蒸汽,通过进气管道112进入换热管道114内部,通过高温蒸汽将固态蜡液化,最后高温蒸汽通过出气管道113再次进入蒸压釜内,从而形成一个循环。相较于传统分离式浸蜡筒需要不断提供电能来液化固态蜡,本实施例的浸蜡筒11利用混凝土板材生产线中蒸压釜的剩余热量,既能够对废气进行回收利用,又能为浸蜡筒11源源不断的提供热能,保证浸蜡工作的顺利进行。

防腐烘干吊机3在吊机行走梁31上行走,插钎机7在插钎机行走梁71上行走,吊机行走梁31和插钎机行走梁71的高度均高于烘干输送链5,分别位于烘干输送链5两端端头的上方,插钎机行走梁71下方放置有模具车8。吊机行走梁31、烘干输送链5和插钎机7形成一运输路径,鞍架座14在该路径上的运输方向一致,且与手动鞍架输送机1、电动鞍架输送机12和拔钎机10形成的运输路径平行。

其中,烘干输送链5和电动鞍架输送机12均设置有传动装置,传动装置驱动链条移动,进而带动链条上承载的鞍架座14移动。吊机行走梁31下方设置有防腐浸渍槽4,防腐烘干吊机3吊起鞍架座14,将通过鞍架15固定在鞍架座14上的钢钎16和钢筋网笼送至防腐浸渍槽4,所述的烘干输送链5上设置有烘干箱6。钢筋网笼沿着运输路径移动时,先后进行浸漆防腐和烘干处理,提高了钢筋网笼的质量且后续进行的烘干加快了防腐漆干燥的速度,不会影响生产效率。

鞍架摆渡车一2和鞍架摆渡车二9分别在鞍架摆渡车一行走梁21和鞍架摆渡车二行走梁91上行走,鞍架摆渡车一行走梁21一端正对手动鞍架输送机1,鞍架摆渡车一2行走至此处承接安装好钢筋网笼的鞍架座14,鞍架摆渡车一行走梁21另一端置于吊机行走梁31下方,所述的鞍架摆渡车二行走梁91的两端分别置于拔钎机行走梁101和插钎机行走梁71下方,且两个行走梁的运输方向与两条运输路径垂直,形成闭合的循环传输路径。

中转鞍架输送机13设置在两条输送路径之间,其两端分别衔接至鞍架摆渡车一行走梁21和鞍架摆渡车二行走梁91,运输方向与两条鞍架摆渡车行走梁的方向垂直,在烘干输送链5上的需要烘干的鞍架座14放满,或烘干完毕但插钎机7转运需要一定时间,下一批鞍架座14亟需烘干时,两个鞍架摆渡车将需要运输的鞍架座14转移至中转鞍架输送机13,使整个循环路径畅通,提高生产效率。

结合图4和图6,所述的插钎机7(拔钎机10的结构与插钎机7相同)包括一机架72,该机架72的两端设置有行走组件,包括行走轮731和驱动电机732,行走轮731在驱动电机732的动作下带动机架72在拔钎机行走梁101上移动(由于拔钎机行走梁101两端设置有挡块,行走轮731在图6中仅能看到一部分),将鞍架座14转运至需要的工位。

机架72上设置有推拉吊升组件74和推拉驱动件75,具体地,该推拉吊升组件74包括推拉车741、主动链轮743、被动链轮一744、被动链轮二和吊升链条746,推拉车741安装在机架72中间,其底部设置有滑块742,而机架72上设置有滑轨721,参见图5;本实施例的推拉驱动件75使用油缸,其一端连接至推拉车741,另一端连接在机架72一端,推拉车741在推拉驱动件75的作用下,通过滑块742在机架72上移动。

主动链轮743安装在推拉车741中,随着推拉车741移动,其上设置有多个链轮,本实例中设有四个,两两分布于链轮转动轴的两侧,被动链轮一744和被动链轮二分别设置在机架72两端的不同高度处(值得说明的是,图4仅为示意,被动链轮二被机架72挡住未在图中显示,实际位于图中右侧),其上也设置有多个链轮,具体地,被动链轮一744上设置有四个链轮,被动链轮二上设置两个链轮。所述的吊升链条746设置有两组,每组设有两根,两组吊升链条746均一端连接至固定在机架72一端,其中一组吊升链条746依次绕过主动链轮743和被动链轮一744连接至吊架76一端,另一组吊升链条746依次绕过主动链轮743、被动链轮一744和被动链轮二,再连接至吊架76另一端,四条吊升链条746在吊架76上的连接点可形成矩形。

当推拉车741在推拉驱动件75的作用下移动时,主动链轮743随之移动,四条吊升链条746同步动作,带动吊架76在竖直方向往复移动,且矩形连接的方式使吊架76的移动更平稳,且吊架76下方还设置有挂板761,挂板761可沿其轴旋转,勾住鞍架座14上设置的吊耳141,进而使鞍架座14上安装的钢筋网笼在浸蜡筒11中完成浸蜡工作。另外,吊架76两端设置有导向轮762,可沿着机架72两侧设置有导向轨722在竖直方向移动,使吊架76的移动轨迹更准确。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加气混凝土板材大循环制备工艺,利用实施例1所述的循环系统,其步骤为:

步骤一、循环开始前,将鞍架15安装在鞍架座14上,将钢钎16安装在鞍架15上,将组装好的鞍架座14放置在电动鞍架输送机12上;

步骤二、在其传动装置的作用下输送至手动鞍架输送机1,人工在此进行组网,并将安装好钢筋网笼的鞍架座14推上鞍架摆渡车一2;

步骤三、鞍架摆渡车一2在其自身传动装置的作用下将鞍架座14送至防腐烘干吊机3下方,防腐烘干吊机3将安装有钢筋网笼的鞍架座14吊起并移动至防腐浸渍槽4工位进行防腐处理;

步骤四、防腐处理结束后,防腐烘干吊机3将安装有钢筋网笼的鞍架座14转运烘干输送链5,在烘干箱6进行烘干处理,烘干输送链5放不下的鞍架座14的可先由鞍架摆渡车一2转运至中转鞍架输送机13等待。

步骤五、烘干输送链5将鞍架座14送至插钎机行走梁71下方,插钎机7行走至鞍架座14上方,将鞍架座14吊起,移动至下层模具车8上方,推拉驱动件75动作,使机架72固定有吊升链条746的一端和推拉车741之间的距离缩短,与吊升链条746连接的吊架76向下移动,直至钢筋网笼完全进入模具车8内提前浇注的料浆中;

此时,挂板761沿其轴旋转,松开吊耳141,插钎机7升起,将鞍架座14、鞍架15、钢钎16和钢筋网笼留在模具车8内,同时已烘干完毕的鞍架座14可由鞍架摆渡车二9送至中转鞍架输送机13等待,另一端等待烘干的鞍架座14进入烘干输送链5;

步骤六、模具车8行走至规定位置静养一段时间,料浆固化后,由地面运输装置将其输送至拔钎机10下方,拔钎机10将钢钎16自钢筋网笼上脱离将鞍架座14吊起,仅余钢筋网笼留在模具车8内固化的坯体中;

步骤七、拔钎机10将鞍架15和钢钎16随鞍架座14一起吊至钢钎清理工位进行清理操作,清理的同时,拔钎机10还可将旁边工位上已清理好的鞍架座14、鞍架15、钢钎16组合体吊至浸蜡筒11,对钢钎16进行浸蜡处理,此时浸蜡筒11内部盛放的蜡已加热形成液态;浸蜡完毕,拔钎机10将组合体吊起,转运至电动鞍架输送机12上,进入步骤二,开始下一个循环。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