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的超细粉装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18310发布日期:2021-03-19 10:58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装箱的超细粉装箱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渣粉对集装箱进行装箱的装置,属于集装箱装载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超细粉货种涵盖矿渣粉、水泥、粉煤灰等多种粉状建材,近年来在港口的装载量大幅上升,已成为除煤炭、钢材、矿石之外的第四大货种。超细粉货种一般由厂家采用专用罐车直接运输到码头装船,或用专用罐车通过气力输送至中转罐再装集装箱。目前,由于环保要求越发严格,使用集装箱装载超细粉成为热门,现有的中转罐对集装箱的装箱装置需要投资大、装箱流程长,亟待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集装箱的超细粉装箱装置,这种装置可以使罐车直接对集装箱进行装箱,取消物料中转流程,大幅度此提高超细粉的装箱作业效率。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集装箱的超细粉装箱装置,它包括集装箱翻转平台、液压门装置、打料管、称重装置、操作平台、收尘装置,两个集装箱翻转平台并列放置,操作平台位于两个集装箱翻转平台的中间,两个液压门装置分别安装在操作平台的上部两侧,两个液压门装置分别与两侧的集装箱翻转平台上的集装箱相对,打料管安装在操作平台前部,打料管的下端位于操作平台的下部,打料管的上端与集装箱的入料口相对,称重装置分别安装在集装箱翻转平台的下部,收尘装置安装在操作平台的一侧。

上述集装箱的超细粉装箱装置,所述集装箱翻转平台由外框架、转动框架、液压电机、液压油箱、液压缸组成,外框架和转动框架分别为长方形钢制框架,外框架下端焊接四条支腿,支腿放置在地面上,外框架两侧的一端上方分别焊接三角形支撑架,两个液压缸分别固定在外框架两侧的另一端上方,转动框架位于外框架内,转动框架的底面焊接有多道横梁,集装箱放置在转动框架的横梁上,转动框架两侧的一端上方分别焊接转动支撑架,转动框架的转动支撑架与外框架的三角形支撑架的上端分别有相对的轴孔,转动轴的两端分别插在转动框架的转动支撑架和外框架的三角形支撑架的上端轴孔中,转动框架两侧的另一端分别有推动架,两个液压缸的液压推杆的上端分别与转动框架两侧的推动架相连接,液压电机和液压油箱固定在外框架的下部,液压电机和液压油箱与液压缸相连接。

上述集装箱的超细粉装箱装置,所述液压门装置由液压门伸缩架、连接轴、伸缩油缸、集装箱打料箱门、固定座、滑动座组成,多个金属杆通过多个连接轴交叉组成两组平行的液压门伸缩架,两组液压门伸缩架的前端分别与集装箱打料箱门的板面垂直连接,液压门伸缩架前端的一根金属杆与集装箱打料箱门板面上的固定座相连接,液压门伸缩架前端的另一根金属杆与集装箱打料箱门板面上的滑动座相连接,液压门伸缩架的后端与伸缩油缸的油缸推杆相连接,两组液压门伸缩架之间有伸缩油缸相连接。

上述集装箱的超细粉装箱装置,所述打料管由一个主管和两个支管组成,主管安装在操作平台的下部,主管的下端与罐车的输送管相对接,主管的上端与两个支管的下端相连接,两个支管的上端位于操作平台的上部,两个支管中分别安装有蝶阀,两个支管的末端分别与操作平台两侧的集装箱的入料口相对。

上述集装箱的超细粉装箱装置,所述操作平台为钢制长方体直立框架,操作平台的中部和上部焊接有水平的操作台,操作台与地面有爬梯相连接,操作平台的上端有倾斜的支架,两个液压门装置分别安装在支架上。

上述集装箱的超细粉装箱装置,所述收尘装置由收尘器、收尘管、清料小车组成,收尘器由支架固定在操作平台的一侧,清料小车位于收尘器的下方,收尘管的下端与收尘器相连接,收尘管上部分为两个收尘支管,两个收尘支管分别与液压门装置相连接,收尘管的两个收尘支管通过液压门装置与集装箱内相连通。

上述集装箱的超细粉装箱装置,所述称重装置由活动顶板、导向立板、固定底板、压式称重传感器、翻转平台导入板、调整垫板组成,活动顶板两侧有导槽,导向立板嵌在导槽中,导向立板与导槽为滑动与配合,活动顶板的下方有压式称重传感器,翻转平台导入板固定在活动顶板上表面的一侧,调整垫板放置在固定底板的底面四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集装箱翻转平台,集装箱翻转平台可通过液压油缸的伸缩将集装箱倾斜放置,便于对集装箱进行装箱作业;液压门装置通过液压伸缩杆可以开启和关闭集装箱打料箱门,节省了人力,提高了作业效率;打料管采用两个支管分别向两个集装箱进行输料,两个支管中分别安装蝶阀,两个支管和蝶阀可以实现打料管的切换和罐车连续作业;称重装置安装有承载传感器及显示屏,可以显示集装箱的装箱重量;收尘装置的收尘管与收尘器和清料小车相连接,可以收集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扬尘,避免扬尘对大气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是对集装箱进行超细粉装箱的首创,结构合理、操作方便,作业时只需将罐车打料管连接即可直接进行装箱,取消了原有的物料中转流程,提高了装箱作业效率,具有投资小、施工周期短、作业效率高、机动性好、机械化程度高、安全环保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是集装箱翻转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侧视图;

图5是图3的俯视图;

图6是液压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侧视图;

图8是图6的俯视图;

图9是操作平台和打料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侧视图;

图11是收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的侧视图;

图13是称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的侧视图;

图15是图13的俯视图。

图中标记如下:集装箱翻转平台1、液压门装置2、打料管3、称重装置4、收尘器5、清料小车6、操作平台7、收尘管8、外框架9、转动框架10、液压缸11、支腿12、三角形支撑架13、横梁14、转动支撑架15、转动轴16、推动架17、液压门伸缩架18、连接轴19、伸缩油缸20、集装箱打料箱门21、固定座22、滑动座23、主管24、支管25、蝶阀26、操作台27、爬梯28、支架29、收尘支管30、活动顶板31、导向立板32、固定底板33、压式称重传感器34、翻转平台导入板35、调整垫板36、小平台37、液压电机38、液压油箱39。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由集装箱翻转平台1、液压门装置2、打料管3、称重装置4、收尘器5、清料小车6、操作平台7、收尘管8组成。

图1、2显示,两个集装箱翻转平台1并列放置,可以同时放置两个集装箱,罐车对两个集装箱分别进行打料。每个集装箱打料时,称重装置4进行称重和显示,到达设定重量后,通过打料管3切换到另一个集装箱继续进行打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图1、2显示,操作平台7位于两个集装箱翻转平台1的中间,两个液压门装置2分别安装在操作平台7的上部两侧,两个液压门装置2分别与两侧的集装箱翻转平台1上的集装箱相对。进行打料时,液压门装置2替代集装箱门,打料管3通过液压门装置2向集装箱内打料。

图1、2显示,收尘装置安装在操作平台7的一侧,收尘装置用于收集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扬尘,避免扬尘对大气的污染,可实现作业过程无扬尘。

图3、4、5显示,集装箱翻转平台1由外框架9、转动框架10、液压缸11、液压电机38、液压油箱39、小平台37组成。

外框架9和转动框架10分别为长方形钢制框架,外框架9套在转动框架10的外部。外框架9下端焊接四条支腿12,支腿12放置在地面上,外框架9两侧的一端上方分别焊接三角形支撑架13,两个液压缸11分别固定在外框架9两侧的另一端上方。转动框架10位于外框架9内,转动框架10的底面焊接有多道横梁14,集装箱放置在转动框架10的横梁14上。转动框架10两侧的一端上方分别焊接转动支撑架15,转动框架10的转动支撑架15与外框架9的三角形支撑架13的上端分别有相对的轴孔,转动轴16的两端分别插在转动框架10的转动支撑架15和外框架9的三角形支撑架13的上端轴孔中,转动框架10即可以转动轴16为支点进行转动。转动框架10两侧的另一端分别有推动架17,两个液压缸11的液压推杆的上端分别与转动框架10两侧的推动架17相连接。在转动框架10的一端焊接有小平台37,操作人员站在小平台37上开关集装箱门。液压电机38和液压油箱39固定在外框架9的下部,液压电机38和液压油箱39与液压缸11相连接,驱动液压缸11动作。

在集装箱打料时,液压缸11的液压推杆的上端向上顶起转动框架10两侧的推动架17,使转动框架10转动,放置在转动框架10横梁14上的集装箱即随之发生倾斜,集装箱可以停留0°至90°任何位置,45°为最佳装箱角度。

图6、7、8显示,液压门装置2由液压门伸缩架18、连接轴19、伸缩油缸20、集装箱打料箱门21、固定座22、滑动座23组成。

多个金属杆通过多个连接轴19交叉组成两组平行的液压门伸缩架18,两组液压门伸缩架18的前端分别与集装箱打料箱门21的板面垂直连接。连接时,液压门伸缩架18前端的一根金属杆与集装箱打料箱门21板面上的固定座22通过转轴相连接,液压门伸缩架18前端的另一根金属杆与集装箱打料箱门21板面上的滑动座23通过滑动轴相连接,在液压门伸缩架18进行伸缩时,前端的金属杆前端沿着滑动座23进行滑动,使液压伸缩架18进行伸缩。液压伸缩架18可以开启和关闭集装箱打料箱门,节省了人力,提高了作业效率。

液压门伸缩架18的后端与伸缩油缸20的油缸推杆相连接,由伸缩油缸20的油缸推杆推动液压门伸缩架18进行伸缩。两组液压门伸缩架18之间有伸缩油缸20相连接,通过伸缩油缸20的伸缩实现液压门的开关。

图9、10显示,打料管3由一个主管24和两个支管25组成。主管24安装在操作平台7的下部,主管24的下端与罐车的输送管相对接,主管24的上端与两个支管25的下端相连接,两个支管25的上端位于操作平台7的上部,两个支管25中分别安装有蝶阀26,两个支管25的末端分别与操作平台7两侧的集装箱的入料口相对。通过蝶阀26的开关实现打料管3的两个支管25的交替切换,可以实现罐车的连续作业。

图9、10显示,操作平台7为钢制长方体直立框架,操作平台7的中部和上部焊接有水平的操作台27,操作台27与地面有爬梯28相连接,操作平台7的上端有倾斜的支架29,两个液压门装置2分别安装在支架29上。

图11、12显示,收尘装置由收尘器5、收尘管8、清料小车6组成,收尘器5为布袋收尘器,收尘器5由支架固定在操作平台的一侧,清料小车位于收尘器5的下方,收尘管8的下端与收尘器5相连接,收尘管8上部分为两个收尘支管30,两个收尘支管30分别与液压门装置2相连接,收尘管8的两个收尘支管30通过液压门装置2与集装箱内相连通。收尘装置的收尘管8与收尘器5和清料小车6相连接,可以收集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扬尘,避免扬尘对大气的污染。

图13、14、15显示,称重装置由活动顶板31、导向立板32、固定底板33、压式称重传感器34、翻转平台导入板35、调整垫板36组成。活动顶板31两侧有导槽,导向立板32嵌在导槽中,导向立板32与导槽为滑动与配合,导向立板32可以沿导槽实现上下移动。活动顶板31的下方有压式称重传感器34,活动顶板31将压力作用于压式称重传感器34进行称重。翻转平台导入板35固定在活动顶板31上表面的一侧,翻转平台导入板35的作用是在放置翻转平台时起定位的作用。调整垫板36放置在固定底板33的底面四角,通过调整调整垫板36的厚度可以调整称重装置的水平度。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超细粉运输罐车标载为34吨,集装箱限重29吨,装箱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集装箱放置在集装箱翻转平台1上,启动集装箱翻转平台1的液压缸11,集装箱翻转平台1平台翻转至45°;打开集装箱的一侧箱门,将液压门装置2的液压门伸缩架18和集装箱打料箱门21伸至打开箱门位置,替代集装箱门;打开收尘器5,将罐车出料管连接至打料管3,打料管3的一个支管25的蝶阀26阀门打开,关闭另一个支管25的蝶阀26,罐车开始打料作业;观察称重装置4,显示达到29吨后打开闭合状态的蝶阀26,关闭开合状态的蝶阀26,超细粉打入另一侧集装箱,直至罐车作业完;关闭收尘器5,打开满箱一侧的液压门装置2,关闭集装箱门,操作集装箱翻转平台1至水平,将满箱集装箱装车作业;重复此套作业流程可连续作业,作业一定箱量后清理清料小车6内存料,将存料直接装入集装箱空箱后进行装箱,这样可保证除尘存料回箱,避免物料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下:

集装箱翻转平台1的长度6830mm,宽度2252mm,高度3160mm,额定起升重量40t;

液压门装置2的集装箱打料箱门21的长度1210mm,宽度2570mm,厚度4mm,液压门伸缩架18的伸缩范围为1217mm-2451mm;

打料管3的外径为114mm厚度为4mm无缝管,总高度为6700mm;

称重装置4的承载传感器单个称重量为15吨,共4个;

收尘器5的长度为1800mm,宽度为1500mm,高度3900mm,布袋数量96;

清料小车6的长度1300mm,宽度1000mm,高度500mm;

操作平台7的外形尺寸为长度3550mm,宽度2550mm,高度8630mm;

收尘管8的管径350mm软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