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元件用印刷电路覆铜板覆膜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92123发布日期:2021-06-01 17:43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元件用印刷电路覆铜板覆膜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覆铜板制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元件用印刷电路覆铜板覆膜设备。



背景技术:

覆铜板-----又名基材,将补强材料浸以树脂,一面或两面覆以铜箔,经热压而成的一种板状材料,称为覆铜箔层压板,它是做pcb的基本材料,常叫基材,当它用于多层板生产时,也叫芯板。

覆铜板制作完成后,需要采用塑料薄膜完整地包覆,以保护覆铜板表面的金属层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伤;现有技术中的覆膜设备,往往都只适用于同种尺寸规格的覆铜板覆膜,不能实现对多种规格覆铜板的覆膜工作,且现有电子元件用印刷电路覆铜板覆膜设备只能对覆铜板的单面进行覆膜,无法对其进行双面同时覆膜,当在根据生产需求要对覆铜板双面都进行覆膜时,现有覆膜方式大多都是采用操作者对单面覆膜好的覆铜板手动取出进行翻面并将其重新放回加工区域,对另一面重新覆膜,或者采用操作者将单面覆膜好的覆铜板上多余塑料薄膜手动包覆另一面,而现有两种对覆铜板双面的覆膜方式不仅对操作者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而且手动对覆铜板另一面进行覆膜,覆膜效果差,进而易使覆铜板在后续运输过程中出现损坏。

因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子元件用印刷电路覆铜板覆膜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现有的两种对覆铜板双面的覆膜方式不仅对操作者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而且手动对覆铜板另一面进行覆膜,覆膜效果差,进而易使覆铜板在后续运输过程中出现损坏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子元件用印刷电路覆铜板覆膜设备。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子元件用印刷电路覆铜板覆膜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侧面设置有皮带输送机构,所述箱体的上表面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呈对称分布的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相对的表面通过轴承固定套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挤压层,所述箱体的下表面右端前部和后部均设置有双面覆膜机构,且双面覆膜机构包括有第一安装块,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块的上表面分别与所述箱体的下表面右端前部和后部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挤压层的内部设置有丁基橡胶,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块的下表面均开设有第一安装槽,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部均放置有第二转杆,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块的右侧表面均卡接有卡块,两个所述卡块的左侧表面均贯穿并延伸至第一安装槽的左侧内壁。

优选地,两个所述卡块的上表面均呈圆弧形状,两个所述卡块的上表面均与第二转杆的两端外表面下端接触,所述箱体的下表面后部均开设有呈对称分布的滑槽,位于所述箱体的下表面右端后部所述滑槽内壁滑动套接有第一滑块,位于所述箱体的下表面左端后部所述滑槽内壁滑动套接有第二滑块。

优选地,所述第二转杆的外表面放置有第一塑料薄膜筒,所述第二转杆靠近第一塑料薄膜筒的正面固定套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内壁与第二转杆的后端外表面套接,所述箱体的右侧表面前部和后部均固定连接有呈对称分布的第二安装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相对的表面均铰接有呈对称分布的销轴,两个所述销轴的中端外表面均固定套接有弹性套。

优选地,两个所述弹性套的内部均设置有乙丙橡胶,所述箱体的下表面左端前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安装块,所述第三安装块的外表面呈l形状,所述第三安装块的背面通过轴承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转杆,所述第三转杆的后端外表面与所述第二滑块的内壁套接,所述第三转杆的前端外表面贯穿并延伸至第三安装块的正面。

优选地,所述第三转杆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三安装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四安装块,所述第四安装块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传动轴。

优选地,所述传动轴的一端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传动轴的一端外表面通过轴承与第三安装块的内部固定定位后延伸至第三安装块的背面,所述第三转杆的外表面和传动轴的外表面均放置有回收塑料薄膜筒,所述传动轴的一端外表面与所述第二滑块的内壁套接,所述第三转杆和传动轴靠近回收塑料薄膜筒的正面均固定套接有对称分布的第二限位块,所述皮带输送机构中皮带的上表面分别开设有呈矩形阵列分布的第二安装槽和裁断槽,所述第二安装槽位于裁断槽的内侧。

优选地,多个所述第二安装槽以单个为一组的内底壁中心处均开设有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三安装槽以单个为一组的内底壁中心处均开设有第四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面积大于第三安装槽面积,所述第三安装槽面积大于第四安装槽面积,所述皮带输送机构中皮带靠近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左侧内壁固定可连接有感应块,多个所述感应块的材质均为镀锌板材料制成,两个所述固定块的右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五安装块。

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五安装块的上表面均开设有第五安装槽,两个所述第五安装槽的内壁均放置有第二塑料薄膜筒,两个所述第五安装槽的左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弹性块,两个所述弹性块的材质均为硅胶材料制成,所述箱体靠近固定块的左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呈对称分布的第六安装块,所述第六安装块的右侧表面呈u形状,所述第六安装块的下表面中心处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一端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加热箱,所述第六安装块的左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七安装块,所述第七安装块的下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光电开关,所述加热箱的下表面设置有呈方形状的裁断杆,所述裁断杆的材质为石墨材料制成,所述裁断杆的内部至有加热容腔,所述加热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热丝,所述电热丝的发热端贯穿并延伸至加热容腔内部,所述裁断杆与裁断槽相对应,所述光电开关位于感应块的正上方,所述箱体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由电源开关、箱体、启动开关、停止开关、单片机模块和时间继电器组成,所述电源开关、启动开关和停止开关的外表面均与箱体的正面固定安装,所述单片机模块的背面和时间继电器的背面通过螺栓均与箱体的后内壁固定安装,所述电热丝和驱动电机、皮带输送机构、光电开关均与控制机构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其操作方法为:步骤一,准备,操作者先将第二转杆外表面放置的第一塑料薄膜筒上塑料薄膜通过销轴和销轴表面连接的弹性套导向后缠绕在传动轴设置的回收塑料薄膜筒外表面,其次将两个第五安装槽内放置的第二塑料薄膜筒上塑料薄膜通过第一转杆和第一转杆表面设置的挤压层导向后缠绕在第三转杆外表面设置的回收塑料薄膜筒外表面,此时,第一塑料薄膜筒上塑料薄膜位于第二塑料薄膜筒上塑料薄膜下方;

步骤二,操作者先按下电源开关,再按下启动开关,驱动电机、皮带输送机构中的伺服电机、光电开关和电热丝通电,皮带输送机构中的伺服电机启动带动皮带输送机构中的皮带做旋转运动,此时,出现三种情况:

一是外部配置的机械手将与第二安装槽面积相同规格尺寸的覆铜板先放置在第一塑料薄膜筒上塑料薄膜上方,再将该规格尺寸的覆铜板和塑料薄膜向下按压放置进第二安装槽内;

二是外部配置的机械手将与第三安装槽面积相同规格尺寸的覆铜板先放置在第一塑料薄膜筒上塑料薄膜上方,再将该规格尺寸的覆铜板和塑料薄膜向下按压放置进第三安装槽内;

三是外部配置的机械手将与第四安装槽面积相同规格尺寸的覆铜板先放置在第一塑料薄膜筒上塑料薄膜上方,再将该规格尺寸的覆铜板和塑料薄膜向下按压放置进第四安装槽内;

步骤三,外部配置的机械手在将覆铜板放置完成后覆铜板由皮带输送机构从箱体的右侧向左侧运动,经过第一转杆和第一转杆表面设置的挤压层后第二塑料薄膜筒上塑料薄膜被挤压在覆铜板上方,设置光电开关感应到位于其正下方的感应块后,将信号传给单片机模块,经单片机模块处理后一边控制气缸做伸出运动和时间继电器工作,一边控制皮带输送机构低速工作,气缸带动加热箱和裁断杆向下做下降运动,电热丝工作产生的热量热传递至裁断杆,进而使裁断杆与裁断槽接触时,对第一覆铜板进行双面同时自动覆膜,时间继电器达到设定时间,经信号传给单片机模块,经单片机模块处理后一边控制气缸做收缩运动工作,一边控制皮带输送机构恢复起始转速工作,气缸带动加热箱和裁断杆恢复至起始状态,如此反复对多个覆铜板进行双面同时自动覆膜工作。

本发明中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箱体的下表面右端前部和后部均设置有双面覆膜机构,且双面覆膜机构包括有第一安装块,两个第一安装块的上表面分别与箱体的下表面右端前部和后部固定连接,达到了通过本机构实现设置光电开关感应到位于其正下方的感应块后,将信号传给单片机模块,经单片机模块处理后一边控制气缸做伸出运动和时间继电器工作,一边控制皮带输送机构低速工作,气缸带动加热箱和裁断杆向下做下降运动,电热丝工作产生的热量热传递至裁断杆,进而使裁断杆与裁断槽接触时,对第一覆铜板进行双面同时自动覆膜,时间继电器达到设定时间,经信号传给单片机模块,经单片机模块处理后一边控制气缸做收缩运动工作,一边控制皮带输送机构恢复起始转速工作,气缸带动加热箱和裁断杆恢复至起始状态,如此反复对多个覆铜板进行双面同时自动覆膜工作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两种对覆铜板双面的覆膜方式不仅对操作者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而且手动对覆铜板另一面进行覆膜,覆膜效果差,进而易使覆铜板在后续运输过程中出现损坏的问题。

2、通过设置皮带输送机构中皮带的上表面分别开设有呈矩形阵列分布的第二安装槽和裁断槽,多个第二安装槽以单个为一组的内底壁中心处均开设有第三安装槽,第三安装槽以单个为一组的内底壁中心处均开设有第四安装槽,达到了设置第二安装槽、第三安装槽和第四安装槽对不同规格尺寸的覆铜板进行放置,从而便于后续通过本发明的双面覆膜机构对不同规格的覆铜板进行双面同时自动覆膜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覆膜设备,往往都只适用于同种尺寸规格的覆铜板覆膜,不能实现对多种规格覆铜板的覆膜工作的问题。

3、通过设置两个固定块相对的表面均铰接有呈对称分布的销轴,两个销轴的中端外表面均固定套接有弹性套,达到了设置销轴与弹性套配合使用,对第二转杆外表面放置的第一塑料薄膜筒上塑料薄膜进行导向的效果,解决了第一塑料薄膜筒上塑料薄膜在覆膜过程中出现粘接在一起,影响第一塑料薄膜筒上塑料薄膜正常使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电子元件用印刷电路覆铜板覆膜设备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电子元件用印刷电路覆铜板覆膜设备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3为一种电子元件用印刷电路覆铜板覆膜设备的图1中b处结构放大图;

图4为一种电子元件用印刷电路覆铜板覆膜设备的图1中c处结构放大图;

图5为一种电子元件用印刷电路覆铜板覆膜设备的图1中d处结构放大图;

图6为一种电子元件用印刷电路覆铜板覆膜设备的图1中e处结构放大图;

图7为一种电子元件用印刷电路覆铜板覆膜设备的卡块结构立体图;

图8为一种电子元件用印刷电路覆铜板覆膜设备的第一转杆结构主视图;

图9为一种电子元件用印刷电路覆铜板覆膜设备的第二转杆结构右视图;

图10为一种电子元件用印刷电路覆铜板覆膜设备的控制机构结构剖视图;

图11为一种电子元件用印刷电路覆铜板覆膜设备的第六安装块结构剖视图;

图12为一种电子元件用印刷电路覆铜板覆膜设备的箱体结构后视图。

图中:1、箱体;2、皮带输送机构;3、固定块;4、第一转杆;5、挤压层;6、第一安装块;61、第二转杆;62、卡块;63、第一滑块;64、第二滑块;65、第一塑料薄膜筒;66、第一限位块;67、第二安装块;68、销轴;69、弹性套;610、第三安装块;611、第一安装槽;612、第三转杆;613、第一齿轮;614、第四安装块;615、驱动电机;616、传动轴;617、回收塑料薄膜筒;618、第二限位块;619、第二安装槽;620、裁断槽;621、第三安装槽;622、第四安装槽;623、感应块;624、第五安装块;625、第五安装槽;626、第二塑料薄膜筒;627、弹性块;628、第六安装块;629、气缸;630、第七安装块;631、光电开关;632、裁断杆;633、加热容腔;634、控制机构;635、第二齿轮;636、电热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12,一种电子元件用印刷电路覆铜板覆膜设备,包括箱体1,箱体1的内侧面设置有皮带输送机构2,箱体1的上表面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呈对称分布的固定块3,两个固定块3相对的表面通过轴承固定套接有第一转杆4,第一转杆4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挤压层5,箱体1的下表面右端前部和后部均设置有双面覆膜机构,且双面覆膜机构包括有第一安装块6,两个第一安装块6的上表面分别与箱体1的下表面右端前部和后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挤压层5的内部设置有丁基橡胶,两个第一安装块6的下表面均开设有第一安装槽611,两个第一安装槽611的内部均放置有第二转杆61,两个第一安装块6的右侧表面均卡接有卡块62,两个卡块62的左侧表面均贯穿并延伸至第一安装槽611的左侧内壁。

进一步地,两个卡块62的上表面均呈圆弧形状,两个卡块62的上表面均与第二转杆61的两端外表面下端接触,箱体1的下表面后部均开设有呈对称分布的滑槽,位于箱体1的下表面右端后部滑槽内壁滑动套接有第一滑块63,位于箱体1的下表面左端后部滑槽内壁滑动套接有第二滑块64。

进一步地,第二转杆61的外表面放置有第一塑料薄膜筒65,第二转杆61靠近第一塑料薄膜筒65的正面固定套接有第一限位块66,第一滑块63的内壁与第二转杆61的后端外表面套接,箱体1的右侧表面前部和后部均固定连接有呈对称分布的第二安装块67,两个固定块3相对的表面均铰接有呈对称分布的销轴68,两个销轴68的中端外表面均固定套接有弹性套69。

通过设置两个固定块3相对的表面均铰接有呈对称分布的销轴68,两个销轴68的中端外表面均固定套接有弹性套69,达到了设置销轴68与弹性套69配合使用,对第二转杆61外表面放置的第一塑料薄膜筒65上塑料薄膜进行导向的效果,解决了第一塑料薄膜筒65上塑料薄膜在覆膜过程中出现粘接在一起,影响第一塑料薄膜筒65上塑料薄膜正常使用的问题。

进一步地,两个弹性套69的内部均设置有乙丙橡胶,箱体1的下表面左端前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安装块610,第三安装块610的外表面呈l形状,第三安装块610的背面通过轴承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转杆612,第三转杆612的后端外表面与第二滑块64的内壁套接,第三转杆612的前端外表面贯穿并延伸至第三安装块610的正面。

进一步地,第三转杆612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613,第三安装块610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四安装块614,第四安装块614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615,驱动电机615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传动轴616。

进一步地,传动轴616的一端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635,第二齿轮635与第一齿轮613啮合,传动轴616的一端外表面通过轴承与第三安装块610的内部固定定位后延伸至第三安装块610的背面,第三转杆612的外表面和传动轴616的外表面均放置有回收塑料薄膜筒617,传动轴616的一端外表面与第二滑块64的内壁套接,第三转杆612和传动轴616靠近回收塑料薄膜筒617的正面均固定套接有对称分布的第二限位块618,皮带输送机构2中皮带的上表面分别开设有呈矩形阵列分布的第二安装槽619和裁断槽620,第二安装槽619位于裁断槽620的内侧。

通过设置皮带输送机构2中皮带的上表面分别开设有呈矩形阵列分布的第二安装槽619和裁断槽620,多个第二安装槽619以单个为一组的内底壁中心处均开设有第三安装槽621,第三安装槽621以单个为一组的内底壁中心处均开设有第四安装槽622,达到了设置第二安装槽619、第三安装槽621和第四安装槽622对不同规格尺寸的覆铜板进行放置,从而便于后续通过本发明的双面覆膜机构对不同规格的覆铜板进行双面同时自动覆膜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覆膜设备,往往都只适用于同种尺寸规格的覆铜板覆膜,不能实现对多种规格覆铜板的覆膜工作的问题。

进一步地,多个第二安装槽619以单个为一组的内底壁中心处均开设有第三安装槽621,第三安装槽621以单个为一组的内底壁中心处均开设有第四安装槽622,第二安装槽619面积大于第三安装槽621面积,第三安装槽621面积大于第四安装槽622面积,皮带输送机构2中皮带靠近第二安装槽619的左侧内壁固定可连接有感应块623,多个感应块623的材质均为镀锌板材料制成,两个固定块3的右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五安装块624。

进一步地,两个第五安装块624的上表面均开设有第五安装槽625,两个第五安装槽625的内壁均放置有第二塑料薄膜筒626,两个第五安装槽625的左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弹性块627,两个弹性块627的材质均为硅胶材料制成,箱体1靠近固定块3的左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呈对称分布的第六安装块628,第六安装块628的右侧表面呈u形状,第六安装块628的下表面中心处固定安装有气缸629,气缸629的活塞杆一端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加热箱,第六安装块628的左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七安装块630,第七安装块630的下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光电开关631,加热箱的下表面设置有呈方形状的裁断杆632,裁断杆632的材质为石墨材料制成,裁断杆632的内部至有加热容腔633,加热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热丝636,电热丝636的发热端贯穿并延伸至加热容腔633内部,裁断杆632与裁断槽620相对应,光电开关631位于感应块623的正上方,箱体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控制机构634,控制机构634由电源开关、箱体1、启动开关、停止开关、单片机模块和时间继电器组成,电源开关、启动开关和停止开关的外表面均与箱体1的正面固定安装,单片机模块的背面和时间继电器的背面通过螺栓均与箱体1的后内壁固定安装,电热丝636和驱动电机615、皮带输送机构2、光电开关631均与控制机构634电性连接。

通过设置箱体1的下表面右端前部和后部均设置有双面覆膜机构,且双面覆膜机构包括有第一安装块6,两个第一安装块6的上表面分别与箱体1的下表面右端前部和后部固定连接,达到了通过本机构实现设置光电开关631感应到位于其正下方的感应块623后,将信号传给单片机模块,经单片机模块处理后一边控制气缸629做伸出运动和时间继电器工作,一边控制皮带输送机构2低速工作,气缸629带动加热箱和裁断杆632向下做下降运动,电热丝636工作产生的热量热传递至裁断杆632,进而使裁断杆632与裁断槽620接触时,对第一覆铜板进行双面同时自动覆膜,时间继电器达到设定时间,经信号传给单片机模块,经单片机模块处理后一边控制气缸629做收缩运动工作,一边控制皮带输送机构2恢复起始转速工作,气缸629带动加热箱和裁断杆632恢复至起始状态,如此反复对多个覆铜板进行双面同时自动覆膜工作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两种对覆铜板双面的覆膜方式不仅对操作者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而且手动对覆铜板另一面进行覆膜,覆膜效果差,进而易使覆铜板在后续运输过程中出现损坏的问题。

工作原理:步骤一,准备,操作者先将第二转杆61外表面放置的第一塑料薄膜筒65上塑料薄膜通过销轴68和销轴68表面连接的弹性套69导向后缠绕在传动轴616设置的回收塑料薄膜筒617外表面,其次将两个第五安装槽625内放置的第二塑料薄膜筒626上塑料薄膜通过第一转杆4和第一转杆4表面设置的挤压层5导向后缠绕在第三转杆612外表面设置的回收塑料薄膜筒617外表面,此时,第一塑料薄膜筒65上塑料薄膜位于第二塑料薄膜筒626上塑料薄膜下方;

步骤二,操作者先按下电源开关,再按下启动开关,驱动电机615、皮带输送机构2中的伺服电机、光电开关631和电热丝636通电,皮带输送机构2中的伺服电机启动带动皮带输送机构2中的皮带做旋转运动,此时,出现三种情况:

一是外部配置的机械手将与第二安装槽619面积相同规格尺寸的覆铜板先放置在第一塑料薄膜筒65上塑料薄膜上方,再将该规格尺寸的覆铜板和塑料薄膜向下按压放置进第二安装槽619内;

二是外部配置的机械手将与第三安装槽621面积相同规格尺寸的覆铜板先放置在第一塑料薄膜筒65上塑料薄膜上方,再将该规格尺寸的覆铜板和塑料薄膜向下按压放置进第三安装槽621内;

三是外部配置的机械手将与第四安装槽622面积相同规格尺寸的覆铜板先放置在第一塑料薄膜筒65上塑料薄膜上方,再将该规格尺寸的覆铜板和塑料薄膜向下按压放置进第四安装槽622内;

步骤三,外部配置的机械手在将覆铜板放置完成后覆铜板由皮带输送机构2从箱体1的右侧向左侧运动,经过第一转杆4和第一转杆4表面设置的挤压层5后第二塑料薄膜筒626上塑料薄膜被挤压在覆铜板上方,设置光电开关631感应到位于其正下方的感应块623后,将信号传给单片机模块,经单片机模块处理后一边控制气缸629做伸出运动和时间继电器工作,一边控制皮带输送机构2低速工作,气缸629带动加热箱和裁断杆632向下做下降运动,电热丝636工作产生的热量热传递至裁断杆632,进而使裁断杆632与裁断槽620接触时,对第一覆铜板进行双面同时自动覆膜,时间继电器达到设定时间,经信号传给单片机模块,经单片机模块处理后一边控制气缸629做收缩运动工作,一边控制皮带输送机构2恢复起始转速工作,气缸629带动加热箱和裁断杆632恢复至起始状态,如此反复对多个覆铜板进行双面同时自动覆膜工作。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