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纱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99484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喂纱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喂纱器中用于可动输出制动系统的装置。该喂纱器于空间固定一体部,它支撑一个纱线储备器,并且纱线能够由此拉出,甚至能以加速度通过一个输出通道被引出。这种系统具有一设置在一轴承上的第一构件,该构件以系统的功能性运转操作,借助于一个表面,夹持正在引出的纱线,使其靠在一相对的构件上。
目前,在喂纱器上设置控制(或非控制)的输出制动器已为人所知。一种公知的制动器是利用一弹簧构件,该弹簧通过一个或数个眼形零件作用于纱线线径上,其眼形件借助于作用在弹簧件一端的控制件被束紧或放松。当束紧/放松时,对压制纱线及其相对表面作了改进(例如,请参见美国专利US-PS 4,785,855图4-7)。
还公知一种方案是装设各自独立的弹簧件,它们被环绕设置于喂纱器储纱体的纱线储备部的圆周。这些弹簧件主要以其第一端固定,并将其自由端倚靠在纱线上而将纱线压靠在喂纱器储纱体的纱线储备部的支承面上(如参见美国专利US-PS 4,785,855图2和图3)。
人们已经知道对这些弹簧件进行控制,以便使这些弹簧件或重或轻地将纱线压靠在喂纱器储纱筒体的圆周表面而起到纱线制动的作用。
因此,现已知道在织机上可利用制动装置来改善各引纬过程的纱线张力。例如,在抛射体引纬织机上,在抛射体加速至其最大速度时在引出过程的开始,纱线张力(制动效果)应该是很低的或者为零。此后,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抛射体在其向另一端部位置运动时作减速运动,因此,在制动装置内应该增加纱线的张力(制动效果),否则,为了引纬在储纱体上形成的纱圈,由于该纱团质量及其运动,会“赶上”由制动装置退出的那部份纱线,并会引起制动器方面的一些问题。因此,在织造过程中,需要使纱线的引出(纱线张力)适应于抛射体的运动。就这一问题,目前已有数种公知的解决方案。
例如,在片梭织机中,要求能够产生制动作用/纱线张力作用的半波正弦变化。第一片梭在一加速阶段引出纱线,其后紧跟着一减速阶段,并当切换到相继的下一片梭时,纱线的速度实际为零。这种变化也会产生问题,因为必须防止储纱体上引出点处已被加速的纱团压靠在产生制动的部件上并防止出现故障(缠结的可能性)。
人们已经知道利用一控制的制动/张力产生装置,这种类型的装置具有能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承表面部件,它们能够在相对和相背的方向上相互影响,并且纱线从储纱件引出期间,从储纱件的储纱退绕出的那部份纱线通过这两个表面之间。第一表面支承件设在储纱件的端表面或位于其上,或者另外由所说的端表面组成,第二表面支承件设置在位于所说端表面外侧的一装置上。
人们还知道装设一种用于储纱件的非控制的制动器,在这种类型的情形中,公知的制动器具有两个可相互相对设置的表面支承件,它们可以在其相对的和相背的方向上相互影响,并且,在纱线引出期间,由储纱件的储纱上退绕出的那部份纱线通过两表面间。该第一表面支承件设置在储纱件端表面或在端表面上,而第二表面支承件设置在位于该端表面外侧的一装置上。
本发明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一储纱件的控制的或非控制的制动/张力产生装置,其储纱件最好是一纺织机,如一织机上的喂纱器。这种类型的装置可以具有两个表面支承件,它们被互相相对设置,并在其相对和相背的方向上互相影响,且在纱线从所说储纱件引出期间,由储纱件的储纱退绕出的那部份纱线通过两表面间。其第一支承表面件设置在储纱件端表面上,或在其上,第二表面支承件设置在位于该端表面外侧处的一装置上。
该制动器必须能够甚至在高速动转的纺织机上恰当地工作。例如,在片梭型的织机上,引纬周期可以为600次/分或者更多。此外,该制动器必须能够在相当快的纱线引出期间,起到变化的制动功能。例如,在片梭织机的情形下,要求制动件能够提供一种正弦变化的夹持力,或适应于机器性能的变化的夹持力。
同样重要的是,在喂纱器部件上设置制动功能,其纱线引出功能并不受到干拢,并且其制动件并不是不适当地加于该喂纱器的圆周上,在纱线引出区域,应该能够获得一种对纱线的有效控制。
公知的制动器并不能解决上述问题。具有能够束紧或放松的眼形部件的制动器是不精确的,这是基于这样的事实,即束紧不能在绕整个圆周上均匀地进行。利用电磁力的公知的独立的各弹簧件的致动太不精确,它只能用作纯粹的所谓“通-断”功能,其中弹簧力可以导致当纱线通过弹簧件下面时将弹簧件压在纱线上。
因此需要产生一种压力作用(制动作用)于纱线上,该作用在纱线的每一个引出过程中是变化的。还需要使得能够在高速纱线引出过程中产生这种变化的压力作用,为此,值得提及的是,纺织机,例如片梭织机,能够以高引纬频率,如600梭/分或更高的引纬频率工作。迄今为止,公知的输出纱线制动器基本上是以单纯的“通-断”功能来运行,如果唯一的条件是在部份引出过程中获得制动的话,例如,在其过程的最后部份,这种作用是适用的。在引出过程中获得变化的制动作用的条件的重要性,例如,压力的正弦变化,至今尚未被人重视。
获得合适的制动或纱线张力作用是一个复杂的技术问题,这种作用要考虑纱线引出过程中加速和减速的足够的精确度。随着所用机器速度的增加,该问题显得更大。大至30m/s的纱线速度(600rpm的机器速度)在当今和近期的机器上都会出现。能够适应于如此高速的引出过程的制动装置的功能,必须能够在制动器运动频率在20和200Hz之间的条件下运行。
选择的表面支承件的直径相应于储存器直径可以变化。在表面支承件的直径与储纱件的直径无明显偏差时,形成部份输出制动器的组件的重量(质量)一定会增加。
因此,在储纱体的输出一侧使制动作用更加有效是很重要的。本装置尤其涉及在一个和相同的引纱期间,例如在织机上的一个和相同的引纱期间,产生一变化的制动作用/纱线张力作用的有效的方法和装置。
在这种类型的设备中,同样重要的是,具有不同功能的纱线制动/纱线张力发生器应该行之有效。在这方面,该制动器原则上能够具有相同的基本结构,但是,它们能够被设计成手工置位的制动/纱线张力阀,在这种情况下,在一预定的使用周期/动作期间,该阀将能够保持恒定(非控制的)。此外,还可以借助单纯的手动装置和/或借助电气装置来进行置位。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这些问题并提供有效的操作制动/张纱张力发生器的细节,其中,可以维持纱线张力的设定值,或者,在同一纱线引出期间以迅速有效方式进行。这种新型设计也使得安装这样的制动器成为可能,即可以保持其表面没有(纺织)棉绒和类似物,这是因为在纬纱从储纱件引出期间,在制动器中该纬纱的“旋转”运动所致。其表面支承件也可以设计成这样的制动或夹特表面,它们在引纱过程中,可以进行有效的冷却。
为了进行较上述更详细的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包括具有实际上减少了内径的表面支承件,例如,为储纱(从该储纱上开始引出)内径的10~40%。
在本发明范围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有关制动单元设计的进一步的细节。在这方面,重点是能够采用轻重量的制动件。
要求超灵敏的制动/纱线张力装置能够对通过的棉结或其他不匀点立即作出反应,此处,问题是根据一执行制动或张力作用时棉结/不均点立即作出缓冲,因此,并不发生断纱或不允许的纱线的大张力(它们会危及运转)。该装置将有可能以毫秒或更短时间的数量级运转。这种装置也能够在所说时间周期之内或之后通过纱线之后立即回复到其执行功能(制动/张力)。在被控制的制动的情况下,该控制能够发生在同一个机器动程或其当量期间。在这方面,超灵敏度的制动/张力装置是必要的。启动,例如,接合和离合,增加/减少等,将能够在0.1-1.0毫秒的时间间隔内实现,其先决条件是要有灵敏和轻巧的机械装置和组件。
本发明的目的尤其是要解决上述问题,可作为本发明的特征是,在上述介绍中提及的构件的设计是要根据在引出时纱线的转动,获得一种清纱功能,同时防止相应于构件(9,15)上要被清除的材料(棉结、杂质等)的明显积累,且其特征还在于,借助于该组件和其组件,支承件等的重量选择,最好通过明显减少第一构件的内部尺寸的大小所获得的灵活性在甚至以高速通过的纱线上出现不匀点/棉结时,产生一瞬时(如0.1~1.0ms)缓冲和立即回复到先前的制动/张力状态,和/或在一个和从储纱体上引出(机器循环行程)相同的纱线期间,对用于改变系统的制动或张力的一个或多个控制,立即作出响应。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夹持件安装成在储纱体的纵向中心轴的延长线上进行运转,借助于一其截面积相对于储纱体上储纱圆周表面处的截面积明显减少的致动部件/致动表面,产生夹持作用。在这方面,其另一个特征是,其相对表面/相对边缘具有一较储纱体纱线支撑部份处的直径明显缩小的内部直径。在一最佳实施例中,相对表面/相对边缘的内径大约是储纱体所述直径的50%或更小。在某些实施例中,夹持件的内部直径为较低也是重要的,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直径最大为支承体所述直径的50%或更小。在某个实施例中,装设控制装置和夹持装置,以便使夹持件在引纱过程中产生变化的夹持力。在某个实施例中,这种变化为正弦波,或者提供一种变化,以适应于其上采用了上述喂纱器的机器的机器功能。
所设计的夹持件的致动部件可具有一个致动表面,它可以是环状的,并形成了一不间断的环状部份,或是由数个相互紧密设置在一起并一起形成了间断的环状部份的构件组成。在一种实施例中,夹持件可以形成中空柱形或大致为漏斗状部件的一部份,或与其相连,其部件的凹槽构成或形成了纱线的出口部。此外,所设计的夹持件应该能够在纱线从储纱体上引出的整个或部份期间,弹性地支承纱线和相对的表面或其相对的边缘。在采用独立的弹性件的情况下,它们在纱线退绕期间一次一个地并且相继地投入运转,以便执行其相应的夹持功能。夹持件可以构成,形成可动致动单元的一部份或可与其相连,该致动单元在高速引出过程中,例如以约50~100ms进行的引出过程中,能够实行可变化的功能。
在漏斗状的夹持件由数个弹性件组成的情况下,其中,弹性件被设置在该斗的前/较宽端,它们最好被安装在该斗内侧的边缘处,或边缘的附近。在这种情况下,弹性件的自由端部伸向夹持件的中心,并将纱线压在一个在储纱体上的、最好是向外弯曲的相对表面上。后者可以由一耐磨材料的环组成,如陶瓷材料。该弹性件可以具有层状、“手指”状、或叶状等形状。弹性件的第一端连接到一环形部件,或与该环形件形成一整体,该环形部份与这些弹性件一起形成了一共同部件。该环形部件构成了可固定在中空柱形或斗状件内的固定件。在斗状件的情形下,斗的锥部可由一个或数个弹性件组成,该弹性件起到夹持的作用,并被压在纱线上和相对表面/相对边上。最后提及的表面或边缘反过来又安装在设在储纱体上的部件上。它既可以是刚性地安装在储纱体上,也可以是可移置地/弹性地安装在储纱体上。在进一步典型的实施例中,上述部件其自身是弹性的。在该储纱体部件为可移置的/弹性的管形的情况下,可移置的弹性部件安装在设置于储纱体中的储纱壳体内。在储纱壳体,该可移置的/弹性的部件可以被压反作用于第一弹性件。储纱壳体和可移置的/弹性部件都可调节,以便调节由第一弹性件产生的弹力。为了获得所说的调节,储纱壳体可转动地安装在储纱体上。第一弹性件安装在一内支承件和可移置或弹性的部件的内表面之间。该支承件反过来可以在储纱体的纵向方向上移置,并可以借助于储纱壳体的转动引起位移。
在一个实施例中,夹持件和/或弹性件/许多弹性件可以/都可以通过一控制单元相对于储纱体/部件进行位移,控制单元是借助电能或气体和/或液体介质进行操作的。在数个可控的弹性件的情况下,它们可被独立地控制或协调地控制。在独立控制弹性件的情况下,它们可以被分配以控制装置,这些控制装置同时提供基本上为同一数值的夹持力,和/或沿退绕圈的圆周逐渐变化的夹持力。弹性件的驱动可被认为是绕圆周的脉动致动作用。这种致动作用可与纱线的引出/纱线的引出作用协调和异步或同步。因此这种致动作用的操作可以保持在引出作用发生之前或滞留在其之后。
在斗形夹持件的锥形部具有弹性件的一实施例中,后者与通过线圈的载纱管连接或者形成一整体。借助于传到线圈上的电控制信号,斗形件相对于储纱体产生相应的纵向位移运动,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弹性件作用于锥形部件的外侧,并被设计成一种起回复作用的弹性件,以用于借助电控制信号发出的夹持件的调制运动。
设置具有调节件的可纵向移动的夹持件,通过该调节件,可对夹持件相对于储纱体的初始位置进行调节。该调节件可由手动或自动地致动。在某个实施例中,采用了波纹管件,并且,各自独立的弹性件可以与所述的波纹管连接。在第一个实施例中,弹性件在波纹管的头端与其连接,或安装在其内,以便能够用其自由端部制动纱线并将纱线压在储纱体上或与储纱体相关的部件上。在某个实施例中,波纹管可以装设在一壁上或相当的装置(盘形部件)上,该装置于中心支承着出口部份,因此后者与夹持件份离。壁或相当的部件可相对于储纱体被调节,以获得一个初始位置。
在可移/弹性安装部件于储纱体上的情况下,所说可移或弹性部件具有一盖形件,后者具有一从盖形件突出的并具有相对小直径的外部环形法兰。夹持件以其相应小直径的一致动面作用于该凸缘。该盖体具有一突出的凸缘,它用作储纱体支承部件上的一止动件。对于夹持件来说,小质量是重要的,例如,用于夹持件的可动部件的质量最多约20克。纱线夹持力可以为0~200CN的数量级。
在一个实施例中,尤其被认为是本发明特征的是这样的事实,即以这样的方式安装弹性件,使得它们结其支承点摆动,自其第一侧,伸出一个或多个可由用来控制弹性件摆动运动的控制装置致动的致动件,并自其第二端,伸出弹性件以产生压力。作为这些特征的一种替代或附加特征,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通过储纱体圆周上的脉动控制致动作用,弹性件可由控制装置致动,并与退纱作用同步或异步。
在本发明构思进一步的演变中,建议致动件由一环形件组成,弹性件由其内缘或其内侧伸出。在这种情况下,环形件可以为盘状的,并把边缘朝外地安装在构件自身的平面上。弹性件从环形件向内伸向中心,并相对于该平面和/或在其自身的平面上构成一小角度。环形件具有用于摆动的凹槽,所述的槽可沿环形件圆周均匀分布。
弹性件可以绕圆周各自独立地或成组地安装,每个弹性件或成组的弹性件都分配以各自的控制单元部分装置,该装置分别产生元件或组件的致动。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部件可以由一选择器构件;如寄存器,进行控制,该选择器按照选择器的运动/作用,相继接到控制单元部件上。以这种方式,将获得脉动控制致动功能。在异步控制致动功能的情况下,它可以在滞后于或稍超前于纱线引出的情况下工作。设置控制装置以获得变化的控制功能,这样,在纱线引出期间,压力正弦地变化,或者具有适应于采用喂纱器的纺织机(片梭织机)的变化。该控制装置可以借助于电力控制作用或借助于某种形式的控制介质,如气体和/或液体来进行工作。在使用气体和/或液体的情况下,可采用软管,波纹管,它们被相互并排地绕上述部件安装。软管、波纹管等都可以相继在脉动致动作用期间,由控制装置致动,以使每个弹性件或成组的弹性件得以致动。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共同作用(协同作用)的制动装置和一制动或阻拦装置。第一制动装置具有小质量,并作用于储纱体凸头处或凸头上的相对表面或相对边缘上,或作用于储纱体凸头上或凸头处的部件上。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制动装置具有小内径(因此有小质量)。第二制动或阻拦装置作用在处于储纱体大直径处,例如在纱线支承部分处的相对表面或相对边缘上。第一制动装置对从第一制动装置退绕出的纱线至少导致其主要的张力特性。第二制装置或阻拦装置是要用作初级的制动,其在引出过程的开始和主要过程中是无效的。另外,在这一阶段引出过程中,它利用较小的主制动工作,这只对纱线张力特性起很小的作用。在其过程的最后阶段,第二制动装置将对纱线起到制动或阻拦的作用,这将防止纱线在上述第一和第二装置之间松散。这种对松散的防止作用,消除了任何不能接受的缠绕和/或影响张力特性的趋势。
在各种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装置可以是机械上独立的或是机械上协调一致的。此外,它们可以由用于一个或数个喂纱器和/或上述纺织机的一个或数个较高级的控制单元进行独立控制或协调控制。
本发明的制动装置,可以用于具有储纱体的喂纱器,它在纱线引出期间,可以使得作用于纱的制动功能得到改善或使其可变,甚至在高速的引出过程中,也可分别使用第一和第二制动装置(阻拦装置)或仅仅使用第二制动装置(阻拦装置)。在后述的这种情况中,本发明的特征尤其在于,第二制动装置包括或具有一环形件,以及与该环形件相连的一个或多个周缘翅片状的或指状的或刚毛状的构件,该构件从环形件向内伸向环形件的中心,要是适当的话,稍微在和/或相对于环形件平面倾斜。在具有环形件和与环形件相连的构件的一最佳实施例中,后者最好安装成在储纱体的纵向可移动,以便可以减少或增加构件压在处于储纱体上的相对表面或相对边缘上的压力,并在这种情况下,当纱线通过相应的构件以及第二相对边缘/相对面时,可以增加或减少压在纱线上的力。所说的构件本身能够可移动地安装在环形件内,以便产生可变的压力。借助于致动件,可以获得这种移位,致动件的形式可以为电磁作用的或波纹管或软管作用的致动件,其波纹管或软管可借助气体或液体等等类型的介质进行工作。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制动装置可由带有一个或多个叶形或线簧形元件的一个或数个磁极体构件组成,该叶形或线簧形元件可以装设在相应磁极体上的相应的第一端,而磁极体构件可独立地安装或机械地相互连接,以环绕第二相对表面或相对边缘形成一环形装置。每一磁极体构件可以具有一朝向第二相对表面或相对边缘的凹形的内表面,每一弹性件以这样的方式装设在该内表面处,即,它以其自由部分自其第一固定端向下伸过上述的第二相对表面或相对边缘部分,所说的自由部分于此构成了一部分,在引出期间,当纱线通过自由端部时,这一部分能直接与纱线结合。自由部分也可设计成形成一止动件的带角度的部分,该止动件在自由部分支承相对表面或相对边缘时,通过凹槽与后者进入协同工作。在有数个磁极体构件的情况下,该磁极体构件在这一情况下最好是均匀地环绕分布于第二相对表面或相对边缘,磁极体构件可以由所说的控制单元/数个控制单元,进行独立的或相关连的控制。当磁极体构件无效时,每个叶形或线簧形元件对纱线起一减速和/或止动/阻拦作用,当磁极体生效时,则消除了或减小了该减速作用和可选择地跟在其后的止动或阻拦作用。
每一叶形或线簧形构件的每一自由端部分以弓形顶或弯曲形在第二相对表面或相对边缘的指定部分上延伸。在这种情况下,元件的长度大致超过相连的凹表面的长度,例如,还能达到其两倍的长度。另外元件的长度大致等于磁极体构件的凹表面的长度。每一磁极体构件可以具有矩形、正方形或U形等的截面。第二制动或止动/阻拦件具有一个或多个用于销形或针形件的在第二相对表面或相对边缘上方间隔设置的支承件,其销状或针形件被设计成在径向上起作用或在相对于该径向倾斜的方向上起作用,请参见储纱体的横截面。该销或针形件在第二相对面或相对边缘相对或相背的方向上起作用。所说的销或针状形件具有一第一位置,在该位置,在销或针状件下通过的纱线从该销或针状件自由地通过,还具有第二位置,在该位置,纱线仅是部分自由地通过(被制动或被止动)。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过程是相继进行的。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致动,或者相反的进行,是与每一针或弹簧或作用于每一针或弹簧的弹性件的作用相反的。因此,致动一停止,每一针或弹簧就能从其相应的致动位置弹性地复位。每一销和针的质量是很小的,其支承也可设计成基本上无摩擦的。该销或针可松驰位置于在其非致动位置处的支承上,因此,它们并不对纱线产生任何实际的影响。而是纱线能够通过销/针,以及当纱线通过相应的销/针时,它们可以将纱线推开当采用销/针的致动时,它们通过致动力将纱线压靠在相对表面或相对边缘上,并且接连地(逐渐地)或直接地施以制动效应。该致动件可以由电磁铁、一个或数个利用液体或气体介质工作的软管等组成。每个销或针的致动,可以通过弹性件来获得,这些弹性件提供连续的制动功能。销/针可以制成具有头型的元件。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制动或阻拦/止动件由绕第二相对表面或相对边缘延伸的部件组成,该部件在致动时可以变形,这可以借助活塞件,磁性件等而获得。当采用这种致动时,两制动或止动部件出现在第二相对表面或第二边缘与可变形件之间。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制动装置具有一个或多个位于相对表面或相对边缘的关联部件的相对位置上的制动带或制动拉索。用于制动带或制动拉索部件的支承点可以借助产生高速旋转运动的马达致动。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制动件具有一个或多个向后延伸的指形或线型元件。后者的端部伸过第二相对表面/相对边缘(且其端部于此安装),(随致动而变化)例如从一个或数个磁场,而与第二相对表面/相对边缘,共同对纱线进行制动或阻拦/止动。
可以认为表征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特征在于,表面支承部件具有相对于储纱体直径明显减少(例如10~40%)的内径或圆周。
在本发明构思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给出了制动装置结构的更详细的细节。为此,其重要因素是采用重量轻的弹性件。
在手动可调制动器的场合下,采用一具有一个包含了一个可旋转螺丝和一螺母的套或壳体的装置。该螺丝易于手工转动,而螺母以这样的方式设计,即在转动螺丝时,螺母相对于第一表面支承部分作纵向位移。该螺母可以构成一用于设置在第二表面支承部分与支承件之间的弹性件的支承件。因此第一和第二表面支承件相互承受的压力可以借助于螺丝的转动调节来确定。所说的调节最好以这样的方式进行,即使所获得的纱线张力范围为0~100克。在一个实施例中,螺母具有一防止在螺丝转动时螺母转动的引导件。该引导件的设置是,它可以制动装置器中的外套或壳体上的一个长孔内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引导件可构成一指示器,它向操作者显示了螺母在套/壳体中的位置,换句话说,它表示在第一和第二表面支承件之间压力的一种测量,即制动器/纱线张力的实际设定值。
制动装置还可以进行粗略的调节,例如,作为一整体的装置按这样设计,使其可相对于第一表面支承件在纵向和径向(向心)都能进行粗略的调节。
在另一实施例中,采用所谓的控制装置来产生制动/纱线张力,该装置可以高速和高灵敏度进行工作,并能在一个和相同的引出过程中,例如织机中的一次引纬中,改变第二表面支承件压在第一表面支承件上的压力,因此,改变了引入织机的纱线的张力。所说的装置能借助所谓的“扬声器线圈功能”工作,它按常规具有一装设在软磁材料芯中的永久磁体。此外,有一用来通以电流的电流线圈,由于其作用,导致了该装置纵向上(轴向)的运动。线圈可以连接到一膜片悬挂衬套,第二表面支承部件也连接到其上。按这种方式的线圈运动可以按照线圈所通电流的情况传递到第二表面支承件。按这种方式控制的装置还可以再包括一用于第二表面支承部件的支承管。该管可以悬于一个或数个膜片上。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表面支承件安装在储纱器上的储纱鼓上。另外,该部分也可构成所说鼓的整体件的一部分。两表面支承件都可具有有一直的和一弯曲的截面的一圆盘/板。通过所说的直的截面,所制圆盘的每一部分都互相支承,并且其弯曲部分一起构成了一合适的进纱部的入口孔。
在一实施例中,所用制动圆盘之间是平行的。制动器借助于对制动盘之间通过的纱线施以摩擦力的制动盘而起作用。在打算用来能产生稳定(恒定)纱线张力的一实施例中,重要的是,盘之间的压力应该尽可能在制动器的整个圆周上保持恒定。这就要求对盘及其附件进行平行和对中(同心)调节。由于在贮线器/喂纱器内的中间的/相邻的结构元件(例如喂纱器支架,其中设置反制动盘)的数目高,从制造和组装的观点出发存在迄今为止一直解决就很困难的复杂问题。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要设置一个牵引纱线或纱通过制动器的凹槽。
上面提到的问题在技术上是容易解决的,但绝非是满意的。制动效果可以与出口通路部份一起来实现,从结构的观点看,它是有利的。制动作用装置的直径可以取小些。用于制动时的重量可小一些。这是迅速调节夹紧功能的一个先决条件,并且在纱线的暂短引出过程中,迅速实现所需的变化。
利用本发明,通过从支撑体引出时的纱线的旋转运动,便能获取这种优点。总的来说,由于清除运动的结果,制动器表面则有效地保持清洁,这提供了较大的磨擦表面,从而使它具有良好的冷却并且耐磨。如果制动表面设计成指状的制动表面,棉结或其它不匀点便可容易通过而不会引起张力增加,这是由于仅很小的质量就得抬起所致。通过选择指状元件的方向,便可容易地获得合适的纱线接触,同时通过棉绒和微粒等进行清洁,这些棉绒,微粒沿指状件的方向上输出掉。弹性元件既要轻些又要结构简单,为的是特别允许磨损时替换并且满足不同制动要求。通过使用纵向位移调节装置,便可获得一种简单的用于调节基本制动作用的程度的装置。该调节装置同样要设计成制动元件容易更换,便于穿纱。制动元件是这样布置的,即对附件以及储纱体悬置中的任何偏心,都可产生运动,在圆筒状形出纱口部份安装有一可动部分操纵装置。它具有线圈形状或磁铁形状。绕这个可动元件固定地安装有磁铁线圈或永磁铁。使用电控装置,操纵锥体便可沿轴向方向进行移位,并且对线圈体施加一个力,线圈体会对制动元件和线圈锥体磨损环之间产生用于纱线的一夹紧力。所讨论的波纹管件用其中的气压工作,它使制动元件压向储纱锥体的磨损表面。并且可产生一个增加的夹紧力/制动作用。可以使用一个放在附件上的控制眼,并且,棉绒积聚的麻烦也可通过使用安装在波纹管和制动元件之间的控制锥体来得以清除。
按照上述措施,纱线制动装置还可制成具有所需的纱线制动功能。控制单元的控制亦可按自身已知方式进行,并且,从控制观点,机械观点以及电磁观点来看,纱线致动所要求的变化亦可构造于该装置中。
基本上作用在储纱体圆柱形部件上的线圈可以这样进行设计即使应用的制动器凸缘可受到例如一个或多个气动元件的作用。例如,可简单地在制动器凸缘上打一个孔或导槽来设计每一种接合,该孔或槽从在喂纱器储纱体圆周表面上的悬置环内的销型或针形元件上面经过。安装在储纱件圆周表面上的环或其它元件最好设计有一封闭通路,该通路可以是空气软管或类似部件。支撑空气软管的环或其它装置最好沿支撑部件纵向可调节。以便保证有主要张力并且为制动元件之间的纱线引线提供一个开口。
指形制动表面的作用,就是可使纱线中的棉结,不匀点更容易地通过,而不致引起任何张力显著增加。这是因为仅仅小质量就得抬起所致,采用指形制动膜片,指形件的方向能适于适当的纱线接触,棉绒等沿指形件的方向排掉,因而由该棉绒可容易地进行清洁。制动件要作的轻些,并且要易于磨损时更换,还要适应于各种制动要求。采用支撑体来支撑软管件,软管可分成许多段,控制单元就可对它进行逐段连续致动,这样就可实现所要求的脉动致动。
能够获得用在多种情况下工作的制动功能,例如,我们还可以使用两个制动装置,这两个制动装置的控制要相互配合,即对产生着实际制动效果的。制动器要略有一初步制动,这就保证了在所用制动器之间的纱线总有一定张力。因此,初步制动为一轻微制动,根据本发明这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在纱线高速运动时,固定的初步制动可以通过一种可变的轻微制动来替换,例如取所讨论的直径D的75%,这里特别重要的优点在于当采用这种结构时,由于制动器内纱线的旋转运动,制动器表面总能保证在牵引纱线过程中有效地清除棉绒和类似物,而这种结构,与直径选择没有关系,并且可很好地被说成或作为输出制动器,该制动器包括安装在储纱器上引出端的一个平板制动器,它垂直于纱线的直线运动方向,其中,平面制动器上的第二制动板(二第二表面支承部件)与第一制动板配合工作。或者交替地与储纱器的端面(即第一表面支撑元件)直接配合工作,从而夹持住在从储纱器引出期间的线或纱,且该纱或线这时被径向引向圆盘制动器的中心,这种由于引出运动所致的径向引入在制动器上总是顺时针或逆时针的进行(取决于引出的方向),接着纱线从制动器中引出并且通过第二平板(二第二表面支承部件)中心的一个通路而远离储纱装置。
现在提出的具有很多本发明特征的这种输出纱线制动器的实施例,下面,将参照附图加以说明,其中

图1,表示的是喂纱器上的储纱体后部和置于该后部上的纱线输出制动器的纵向剖面图。
图2,表示的是一个置于喂纱器局部所示的储纱体后部处的纱线输出制动器的第二实施例的局部纵向剖面图。
图3,表示的是一个置于喂纱器储纱体后部的纱线输出制动器的第三实施例的纵向剖面图。
图4,表示的是一个置于喂纱器储纱体后部的纱线输出制动器的第四实施例的纵向剖面图。
图5a-5f表示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
图6,表示的是一个与喂纱器储纱体相联接的制动元件的功能及其应用的纵向剖面概图。
图7,表示的是制动元件结构部份的侧视图。
图8,表示的是一个相对图6加以放大的制动元件倾斜悬置示图。
图9,表示的是一个设计成用于图6的制动元件上的致动部件的软管件的致动控制基本电路图。
图10,表示的是一个具有第一,第二制动元件的一个制动布置纵向剖面原理图,在此制动元件与喂纱器的储纱体上的两不同部分或两点相配合实现制动。
图11表示的是一个第一实例中的第二制动元件横剖面的概略图。
图12表示的是一个与簧片相联接的电极体的变化实施例横剖面概图。
图13表示的是一个电极体结构的第一示范实施例的横剖面图。
图14表示的是一个电极体元件第二实施例的横剖面图。
图15表示的是一个带有实际制为整体的第一第二制动元件的制动布置实例纵向剖面概图。
图16表示的是两个电极体元件的横剖面图,在此,两电极体并排放置且沿储纱体周界方向可相互移位,因此,簧片元件沿周界方向相互重叠。
图17表示的是一个第二制动元件的第三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8表示的是一个图8所示实施例中元件的侧视图。这些元件引起第二制动元件的分离,夹持运动。
图19表示的是第二制动元件的第四实施例。
图20表示的是第二制动元件的第五实施例的横剖面图。
图21表示的是第二制动元件的第六实施例的横剖面图。
图22表示的是一个用于图20和21中使用的元件上的支承横剖面图,该图相对于图20和21的横剖面成90°。
图23表示的是第二制动元件的第七实施例图。
图24表示的是根据图11和图12所示的电极体的又一实施例。
图25表示的是第二制动元件的第八个实施例。
图26表示的是图25所示的实施例的细节。
图27表示的是图25所示的细节的第二实施例。
图28表示的是第二制动元件的第九实施例。
图29和29a表示的是上述类型的手动输出制动器(非控制型)的两种稍有差别的实施例的侧视图和局部剖视图。
图30和31表示的是与图29和30所示基本相同的电控输出制动器的两种稍有差别的实施例的侧视图和局部剖视图。
图32表示的是一个手动制动器(非控制型)的实施例的侧视图和局部剖视图。
图33表示的是电控实施例的局部侧视图。
图34表示的是带有平行定位板元件实施例的纵向剖面视图。且图35表示的是用于纱线穿过制动器线槽纵向剖面视图。
图36-38表示的是线可自动穿过输出制动器的实施例的示图。
在图1所示的典型实施例中,使用了一个电磁控制装置,其中电磁铁标示为1,该电磁铁包括一个绕组2,一个组芯3和一个铁芯4。联接件5,6将电磁铁联接到已知类型的控制单元7上。控制单元通过一个通过一通讯装置8依次接收控制信号(例如,来自高一级的控制元件或控制装置)。电磁铁在其中心部位支承一个漏斗型元件,它由锥型元件9和圆筒型元件10构成,并作为纱线11通过的导纱管。锥形元件9本身可具有弹性,并且带有翻边部份或凸缘9a。在线圈架2的前表面2a和锥型部份的内表面9b之间,安装有一个第一弹性元件12,它用作为漏斗型元件的复位弹簧,来自控制单元7的调整信号i将引起在漏斗型元件沿箭头R方向上的运动。该运动与信号i的大小成正比。当信号减弱或降到预定值以下时,复位弹簧将漏斗型元件沿箭头方向R′回弹。
喂纱器上的储纱体标示为13,纱线通过已知的方式从用于纱线11的储纱体的储纱表面13a中引出。储纱体设计成具有一个部件15,该部件是有弹性的,或是可沿储纱体的中心轴14的纵向方向运动。该部分可做成罩型的并且具有一个后翻凸台15a,漏斗型元件的前表面9c紧贴于端面15b上。部分15可受的沿箭头R′方向第二弹性元件16的反作用,第二弹性元件放置于支撑元件17和部分15的内表面15c之间。后面提到的部分,弹簧16和支撑元件17置于储纱线壳体18中,该储纱壳体可在储纱体支架13中支承作旋转。支撑元件17通过在内部固定部分20内安装的一个六面体19将其旋转地固定。储纱壳体18具有内螺纹18a,而支撑元件17具有相应的外螺纹17a,它们通过内螺纹相啮合。此外,支撑元件可沿六面体19的纵向进行纵向移动,就是说沿轴14的中心线方向。当储纱壳体旋转时,支撑元件17就可实现纵向位移,因此,第二弹性元件的弹簧力就可通过储纱体的旋转来调节。借助于凸缘18b,储纱体就可纵向移动地置于储纱体支架上。储纱壳体上有一个凹槽18c便于它的旋转。罩型元件15具有一止动凸缘15d,它确定了部件15的最终位置。通过控制元件11和7的控制,便可实现表面9c和15b之间纱线的压紧或夹紧的改变。制动器和储纱体/部分15之间的基本位置设定,可通过附加有相对于储纱体13的调节元件的纱线制动器来设定()见下文。然而,用于第二弹性元件16的上述调节性是足够的。用于部件15的弹力可按上述方法调节,因此,表面9c和15b可具有一个可选择的最大夹持力来夹紧纱线。借助于这种控制功能,漏头型元件实现沿箭头R方向的回移,从而达到对纱线的控制。弹性元件16上的弹簧力同样与部件15的纵向移动位置的变化成正比,它能用于夹持作用,对于本发明来说,外部尺寸D(直径)是很重要的,并且远远小于储纱部分处的储纱体的直径D′。直径D约为D′的50%或更小些。直径D最好在10-40%的直径D′内选取。表面9c和15都具有夹持表面部分,夹持表面部分应设定为与中心线14有一定角度或相垂直。这些夹持面的大小随直径D′的变化来选取,可大约为直径D′的5%。储纱体一般为空心圆柱型,并且接触面处的横截面面积要远远小于纱线储存体部件处的筒体横截面面积。前一个横截面面积应最多为后一个横截面面积的50%。此外,本发明可把所述直径和横截面面积作为起始点。夹持力大约为0-200CN,并且漏斗型元件的质量是非常小的,例如20g。在纱线的引出过程中,电控装置将能迅速地控制夹持力,该装置的目的就在于此。
图2表示的是一个用于储纱体13′上固定环21的电磁控制实例。在此情况下,漏斗型部份上的锥形部分将在外边缘23处支撑一个或多个弹性元件22。每个弹性元件都具有“指状”,片状,或叶状等形状,并且紧固于顶端22a上,用其自由端压在纱线11′和圆环21上。相对于储纱体固定的调节装置标示为24。电磁铁1′悬固于部分26上,该部分26受到过螺栓25或类似元件作用,并且,由于位移来实现部份25的旋转以及沿储纱体13′方向上的平移作用。所述元件26具有一些倾斜部份26a,它们可以一定角度或以锥体形状向后延伸至壳体26b处,该壳体26b支撑电磁元件。漏斗型元件的电磁控制装置进行控制的复位功能,由在漏半型元件的前后部份处的膜片27和28来实现。直径/横截面面积d和d′按照上述互相是有一定关系的。弹性元件22最好由许多弹簧件组成,如同上述的类似设计,沿着锥型部分9′均匀布置,漏斗型元件的纵向位移控制通过上述方法进行,其复位运动由膜片27,28来完成。根据图1和图2的弹簧布置,目的在于通过以棉绒和颗粒能径向向外地脱落这种有效的方式将纱线上的棉绒和颗粒除去。
图3使用了围绕中心轴14″的环形波纹管装置29。波纹管在其前段有一锥型下降段即部分30,它可向后合并用于纱线11′的圆筒形或环形出口通道。通过波纹管元件的漏斗型凹座由一个部件获得,这个部件相对于波纹管是分开的,并且安装和固定于波纹管的前段。在波纹管的前端B1处,另外设有一弹性元件32,最好是有几个弹性元件并且沿波纹管的周边均匀分布。元件32在其前端32a处固定,自由端部32b将纱线质在由耐磨材料例如陶瓷件制成的圆环33上,(见图2所示的实施例)。由调节元件24′(见图2所示实施例)来确定元件32的压住力,由调节元件24′就可基本调节波纹管装置相对储纱体沿储纱体方向的纵向位移。
控制功能通过改变波纹管中的介质来实现。介质的变化通过利用已知的阀件34来产生,该阀件从控制单元件32中接受多个控制或控制信号i,该控制单元32依次从相对控制元件或控制装置更高一级的通讯通道或联接元件35中接受或发射信号。可通过阀件34联接到波纹管内部的压力标示为37,并且一个可供选择使用的贮槽标示为38。关于控制功能见上述的典型实施例。波纹管装置固定于可移动部件26′上(见图2中的元件26)。
在根据图4所示的典型实施例中,波纹管元件29′和出口元件39是分开的。出口元件安装在后板40上。在它的前部装有环型波纹管元件。一个或多个如前述的相应结构和附件的弹性元件沿周边布置。一个磨损环33(见上述)用作储纱体13″上的相对元件。后板40因装于元件26″上(如上述),基本调节装置如上述设计。
就所述弹性元件22,32,41来说,它们最好置于环形部份上,所述弹性元件从环形部份的内缘向内朝着环形部份中心伸出。所述的环形部件最好为一个圆盘型,弹性元件可以从与圆盘型部件处于同一平面上的圆盘型部件或与圆盘型部件平面成一定角度方向延伸。作为一种变化形式(另外),弹性元件还可与圆盘型部件平面稍有倾角,因此,它们可以延伸到稍稍位于环形部分中心边上的点上。
根据一个最佳实施例,储纱体13设计成一个锥体形状,其上有一个相对面。锥底与侧面之间有一定角度α(见图1)大约为30°,优选为40-50°。
图5表示的是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它能利用上述所有特征工作或是独立工作。磨损环42置于基体43上,其断面设计成L型,并且通过膜片45可回弹地悬置于制动元件体上。控制单元包括或控制一个电磁铁46,该电磁铁上有一个绕组47。用于张紧纱线的机械式强力制动器标示为48(已知)。发热元件49(激光二极管,微波热源等)设计用来热标纱线50,接受器51(IR检测器)用来检测这种标记。控制单元52通过导线与所述元件相联接并且可将纱线张力和/或纱线速度反馈到控制元件46上,(或者根据纱线张力或速度反馈给这个元件),控制元件根据检测结果产生夹持效应,因此,纱线制动器以正弦或其它形式进行控制。此外,控制装置还可检测机械角。图5a表示的是电磁铁的端视图。图5b-5e表示的是各种夹持和相对元件相配合的布置,这些相配合表面为了增强制动作用具有不同的偏转功能。图5f表示的是一个具有空心圆柱形元件53的典型实施例,该空心圆柱型元件53具有N级和S级并且具有两个绕组/致动线圈54,55,它将产生元件53的向前,向后运动,因此,机械式复位弹簧就不必要了。由于夹持和相对元件42,44的直径较小,从而在储纱体后锥体上可获得较低的切向退绕速度,同时在纱线引出区可较好地进行纱线控制。
图6所示,与喂纱器相联接的储纱体标示为56。环形支撑壳体57布置于储纱体周界1a上。支撑壳体57安装成相对于具有纵向可移动元件58的储纱体可移动的。这种元件可由螺栓59组成,当螺栓转动时,壳体57可沿箭头1R和1R′方向纵向移动。制动元件59布置于支撑壳体上。制动元件包括多个弹性元件,它们以其第一端60a固定,其自由端60b向下延伸到相对边缘56b或储纱体56的相对面上。纱线61从所述自由端和相对边缘56b或相对面中间通过,并且弹性元件产生压力压在纱线以及边缘或表面上,这取决于元件的弹性以及支撑壳体相对于储纱体的纵向移动位置。当支撑壳体沿箭头1R′方向向左移动时,压力F增加,当支撑体沿箭头1R方向向右移动时,压力减少。
元件60具有一个单独的或共同的安装于所述支撑壳体上的致动件60c。该致动部件60c和弹性元件一起构成一个共同单元,在该共用单元中,致动部件构成了一个绕支撑体形成的环形部件或扇形部件。每一种致动部件由一个圆盘型元件组成。该部件是直立设置的并且弹性元件60从其内部边缘伸出。致动部件可倾动地安装在支撑壳体57上,并且通过致动元件62实现倾斜(摆动)运动,目前,该致动元件有空气软管和空气软管部件的形状。致动元件的另一个实施例可以是电磁铁,或是波纹管等。当软管伸长时,环形部分或数个60c就会绕其支撑点/各自支点摆动,结果,弹性元件的自由端就被压在相对面56b上,并且对后者的压力就会增加。这种增加取决于软管的膨胀。进入软管中的空气(也可为其它介质,如气体和/或液体)可通过依次接收来自已知控制单元64的控制信号的已知阀件63来控制。已知控制单元可联接到通讯系统65中,该通讯系统通向或形成更高一级的控制元件/控制装置中。当排空或排出软管中的介质时,园盘型部分也可通过从相对边缘上的弹性元件所产生的反作用力来实现复位,或向回摆动。
根据图7,环形部件(致动部分)60c上有一个凹槽60d用于摆动支撑。多合弹性元件相对于半径r有一摆动角1α,该角度最好在5-30°之间选取。这里元件60b相对于环形部件60c的平面也有一很小角度(未图示)。
图8中;安装在支撑壳体上并且穿过支撑槽60d的销钉标示为66,显示了两种摆动位置,一个用实线60c表示的位置,另一个用虚线60c′表示的位置。一个普通的致动元件标示为67,致动方向按1R″和1R′″来表示。弹性元件以力F压在相对面上。并且,来自相对边缘的反作用力,当控制装置62,63,64进行调节时作为回复力。
根据本发明,图9所示的致动元件62由许多软管62′,62″,62′″组成。它们均匀地安置于周界上,并且通过选择器功能/选择元件68连续地被驱动,选择器将软管单元一个个地联接到动力源69上,通常控制单元64′实行多个控制,该控制单元通过通讯系统65′(见上)联接到更高一级的控制单元中。这种情况下的多个控制与纱线的引出同步或异步进行、在异步状态下,相位移可以位于纱线引出作用之前或之后。
图10所示第一制动元件用70概略标示,第二制动元件用71概略地标示。第一制动元件作用于储纱体73上的凸出部位72上,该储纱体构成了已知类型喂纱器的一个部份。第二制动器作用于相对面上或相对的边缘74上。第一制动器沿储纱体的中心轴75方向上可移动地安置。移动方向按箭头76,77所示。储纱体73上具有一个储纱部分73a,该储纱部分73a具有储纱体的最大直径D1,纱线标示为78,纱线的引出或退出方向为78a。当纱线引出时,它就会通过第一和第二制动元件。根据本发明,纱线部分78b将在第一制动元件70和第二制动元件71之间的引线区受到控制。第一制动元件下面将进行详细说明,它的特点是机械质量小,在来往于相对元件的方向上可以运动,并且,它还有一个凹进的储纱体材料上的磨损环,该磨损环由耐磨材料制造(如陶瓷)。相对元件的直径为D2,该直径D2相对于直径D1较小。第二制动元件最好安装在相对的圆周表面或中间支撑的边缘上74,并且还具有与引出的纱线协同作用的部件,但在图10中设有特别表示。第二制动元件本身可以运动,为的是允许与纱线协同工作的部件亦可运动,或是,它还可动地承受与纱线协同工作的所述部件。第一制动元件产生主要的纱线制动,而第二制动元件可被认为只是初步制动或轻微制动,它的任务主要是使纱线28b张紧,特别适用于在元件减速运动时,在减速过程中,第二制动元件的主要任务是防止由于其运动和质量而在纱线引出点产生松弛。纱线松驰将在第一制动器的进口处引起缠绕,并且还会产生出口处张力不均现象。或与纱线协同工作的第二制动器第二制动器的元件还会沿储纱体73的纵向方向和/或横向方向移动。这种移动作用用箭头符号80,81,82和83表示。第一和第二制动器可单独控制或联合控制。图10所示的典型实施例中,采用联合控制。第一制动器采用带有绕组83的电磁铁控制,该绕组联于公用控制单元84上,第二制动器也通过导线85,86联于该公用控制单元上。联于绕组83上的导线用87,88表示。控制单元可通过通讯系统89依次联接于更高一级的控制单元中(未图示)。
图11表示的是带有磁极体90,91,92等元件的典型实施例,这些磁板体元件沿储纱体73的周界73b安置。极体元件在此情况下具有内凹表面,并且导向周界表面73b,每一极体元件都有一个叶状或线状的元件90b,该元件90b以其第一端固定,另一自由端向下伸向周界表面73b。磁极体元件的绕组90d通过联接导线90e和90f联接到控制单元93上(见图10控制单元84)。控制单元93包括多个选择器元件,这些元件依次联接到一个接一个成排布置的极体元件上,这些元件也可成群地耦合,或是连在一起。每一元件自由端90b都作成最适于纱线制动或能够止动住纱线的形状。一个特点是自由端的至少一个部分与纱线接触,从而夹持住纱线,当然这种夹持在纱线的引出过程中可以变化。当极体绕组未与任何电源相联时,叶状或线状元件逞弯曲位置。当与电源相联时,元件的自由端被极体元件吸开,该元件因而离开它与纱线接触的位置。极体元件实际上按照图11来连接。另外,它们能由独立的单元组成,这些独立单元沿周界表面736均匀布置。同一个极体元件都可由几个叶状或线状元件组成。同一个叶状或线状元件可被一个或多个绕组作用。
在图11所示的实施例当中,叶状或线状元件相对于极体元件内表面凹形延伸部也有延伸。根据图12,每种叶状或线状元件都有不同的延伸部,该延伸部与周界表面73b′更紧密相联。因此,以其第一端90c′贴于极体元件90′上的元件90b′都有延伸部,在此,延伸部分与周界表面73b的形状相关联。该元件亦有一段(见虚线90g),它意味着该元件将比凹形内表面90h长。这种元件设计成可连续增加对进入的纱线部分94的制动(见箭头95方向)。
按照图13,板体元件具有U型断面,或根据图14设计成长方形断面。前述情况,两板(N,S)在U的两个腿上形成,后述情况,两板(N,S)在长方形断面的上下部分形成北极和南极。
图15所表示的是第一制动元件70′和第二制动元件71′固定连接的情况。第一制动元件有一漏斗型部分96,从它的未端96a伸出指形或叶片形元件71′a并向后伸出,这些元件在其自由端支撑部分71′b,该部分71′b设计成可受从已知电磁元件97产生的磁场作用。电磁元件97发生作用时,部分71′b被推向周界表面73b,从而来实现夹持通过的纱线或固锁纱线部分(如果必要的话)。第二制动元件同样也有多个弹性元件71′a,它们沿周界73b均匀安置。端部71′b大体上可这样布置,当它们处于与纱线相互作用的位置时,它们就一起形成了一个绕周界73b的间断或不间断的环。另外,即作为一个变化方式,端部90b′可以由一个或多个位于线圈体上的电磁元件98来致动。
为了在根据图11和图12的磁板体元件上用弹性元件获得一连续覆盖范围,可以按照图16来布置两个磁板环或磁板体装置,它们紧贴在一起并且它们沿周界方向彼此分开。每种装置标示为99,100并且在此情况下,每个磁极体元件/磁极体环都具有正方形剖面,当然,图13,图14,所示的断面形状也可用于这种情况。极体元件的控制也可按与图11类似的方法来实现。
图17表示的实施例中,使用了半圆形夹持带101,和102。夹持带一般是分开的,至少在它们的支撑点103处是如此,而在它们的其它支撑点处也应能分开,以使它们能按箭头105,106,107和108方向实现移动,协同或单独驱动都可以。
图18这个实施例表示的是一对凸缘101a,102a是如何用马达109驱动的,该马达在其输出轴上有一椭圆形驱动部件110,输出轴标示为111。在图18所示位置,凸缘101a,102a有一最小间距a,而在椭圆形部件110旋转90°位置上,凸缘之间有一间距a′。该马达是一已知类型的高速马达。一种已知类型的增速元件也能用于运动装置/时间装置,用控制单元112来控制该马达,该控制单元通过导线(见上文)联接到更高一级的控制单元(未图示)中。
图19表示的是带有可变形元件114的实施例,该变形元件114绕周界表面73b延伸。在部分114a处,可变形元件固联于机架部分115上。在与114a相对的接触点114b处,接有一致动元件116。该致动元件包括一个带有活塞杆118的活塞117,活塞杆因联于接触点114b上。活塞通过介质(气体或液体)来控制,介质通过控制阀119接入,控制阀119将压力源120和储槽分别接入活塞117的两侧。控制阀119以已知方式由控制单元122来控制,该控制单元通过导线123联接到更高一级的控制单元中。
图20所示情况为第二制动元件包括一个元件124,该元件124可沿属于第二制动元件上的机架127上的储纱体125,126的纵向移动。在所示的实例中,其控制可通过波纹管、软管或其它元件来实现,其体积随着介质供应的变化而变化。这里的介质是气体和/或液体。介质源的连接按照图19所示相应方法进行,其控制也与图19所示的装置相似。因此,可用控制阀130,该控制阀通过一条或多条导线131由控制单元进行控制。元件124从框架中伸出的部分可以是弹性的。该元件包括一个受元件128,129作用的部件124a。
图21所示,运动125′,126′可分别借助于电磁元件132,133实现,电磁元件通过控制单元134进行控制(如上述)。该元件以相应方式设计成具有一突出部124′以及部分124a,由于其纵向移动位置,该突出部与纱线一起协同作用,而部件124a′受到电磁铁132,133的作用。
图22表示的是框架127内元件的控制。
图23所示的典型实施例中,支架135整体可沿125″,126″方向运动。在此情况下,支架紧紧握持住元件136,这些元件是由刚毛或马鬃等制作的。从支架伸出的部分136a可以为弹性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制动元件以这样的方法设计,为了由止动元件最终产生完全制动,因此,要沿制动元件的纵向连续产生制动作用。图24表示出了这种原理,这是通过借助带有相连的叶状或线状弹簧的磁板体137(见上文)来完成的。当纱线在部件下沿箭头140方向通过时,进入的纱线部分139就会遇到增加的阻力,弹簧力以及电磁力所产生的驱动力就按上述要求进行设计。元件138在其一端有一个向下弯的部分138a,当纱线到达端位置时,便形成了一个纱线的最终止动元件。
图25表示的是第二制动元件上的支架141可以这种方式支撑元件142,即,依靠驱动力,元件142可进行径向运动或者是与径向有点倾斜的运动,亦可说是基本上径向运动。上述元件可以是销子,针状元件或其它形状的。该元件可以是弹性的,或基本为刚性的。图25中,该元件按箭头143、144方向驱动,该方向基本上为径向,或与径向有一点倾斜。这个实施例中,驱动靠一元件来实现,该元件按照驱动要求引起体积胀大或缩小。在这个典型实施例中,所述元件是由波纹管或软管145制作的,围绕整个或部份圆周表面73b。波纹管,软管等元件以端面145a固定在支架的内表面141a上。在这个典型实施例中,销形元件有一头形部142a,该头形部可由软管,波纹管145致动。通过向软管,波纹管内输入介质或排空介质,便可实现所述基本的径向运动,终止位置由实线142和虚心142′所表示。许多这种元件都是并肩这样布置的,为的是覆盖整个周界表面73b。也可安装一组这样的元件,以致于协同作用,结果,纱线146就可获得连续的减速作用(增减速作用)。在所示的情况下,元件142″,142′,142′″按所示布置,即元件一个接一个布置,对纱线146就会有不同成度的作用,当纱线按箭头147方向运动时,用于纱线的制动作用就会连续地增加。
图26,27表示的是销形元件逆着弹簧148的作用进行。图27所示这种作用逆着元件142,例如在头部142a或凸缘142b处产生的弹力进行。所讨论的弹簧148或弹力意味着一旦驱动中止时,该元件就会迅速地返回到其初始位置(与纱线相互作用减少,或与纱线没有作用的位置)。销及针状元件沿径向作用的致动可按上述方法实现。
图28表示膨胀元件149可以用来获得可膨胀的销子149a,该销子由于给这个元件供给或排空介质(气体或液体)可被膨胀或压缩。按照图28所示使用阀件150,压力源151,储槽152的实施例,来进行供给和排空介质。通过供给介质,使销件149a膨胀成形状149a′,如虚线所示,通过从该元件中排空介质,销件就会返回到原始形状149a等,可膨胀元件149可用一加强层153在与纱线相作用处进行加强,目的在于防止过分磨损。元件149由能在部分149a上产生膨胀的软管或类似材料制成,该部分149a可以为销形或凸缘形等。该元件可沿表面73b布置,还可具有许多元件149a,元件149a布置于沿元件的横向或圆周方向。该无件与膨胀体外部接触,为的是增加形成具有可变摩擦系数的摩擦面。当进行驱动完成时,元件149a要以这种方式与纱线接触,即由于控制驱动,纱线要或大或小地被夹持到储纱体的表面73b上。在最终位置上,就可使纱线完全停止。元件149可由软管组成,在所述销形元件149a处,壁厚要相应减少。
一般来说,图1中的制动装置包括一个漏斗型部件,其后部合并成载纱管。载纱管伸向磁铁内部,使用相应的联接装置(sic)。漏斗型元件的前部压在罩形部件的相对面上,该罩型部件安装在储纱体的凸出部位上。漏斗型元件有一复位弹簧,当电磁铁接通时,抵抗弹簧的作用将漏斗型元件压在罩上。该罩安装在可旋转地设置在储纱体上的一部分上。弹簧靠在支撑上,该支撑由于所述部件的转动可作纵向移动。该支撑安装在中心的六面本上,其设置是这样的,以致于由于该部分纵向移动能对弹力作调节,这种纵向移动通过该部件的旋转来决定。即使在通过导线进行控制,纱线会或大或小地被夹持到罩的表面上,以便在纱线的引出过程中使制动改变或修正。
第一第二制动元件可同步工作,也可非同步工作,由第二制动元件产生一个在第一第二制动元件间的纱线预紧力,从而使第一,第二制动元件间的纱线不会产生松弛。使用多个部件就可监测纱线部份,该部件可检测纱线张力,由于纱线的这种张力作用(指的是第一与第二制动元件间的纱线)该部件就可发出一个信号返馈给第二制动元件,由于返馈信号的作用,第二制动元件便可调节对纱线的制动效果(初级制动)。第一、二制动元件的控制可以这样一种方式进行,即给第二制动元件的控制信号相对于给第一制动元件的控制信号稍微有点相位差,以便在纱线的引出过程中,当另外变化或修改制动作用时,第二制动元件的作用总是超前。第一、第二制动元件同样可以设计成具有不同的机械惯量。以便在第二制动元件主要作用的那些阶段可获得制动元件的相位差的致动作用。
为起控制作用,元件可设计成具有不同刚度。在这种情况下,体积膨胀与缩小就不需要了,但这时可以作为一种附加特征。在松驰阶段,该元件对纱线施加一点或根本不施加制动阻力。制动力随着刚性的增加而提高。销形/针形元件可自由地安装在它们的支撑上,在不驱动时,由通过它们的纱线将其移置到旁边。
一般来说,下面的方法可用图5~5f来加以描述。磨损环,如由陶瓷制成,通过附加环固定于储纱体上,附加环最好用能量吸收材料和/或缓冲材料制成,最好是使用所谓的粘弹性材料,如发泡聚乙烯。磨损环最好做成L型断面的,该环最好用一膜片安装在制动装置的制动元件上。在这种情况下,制动装置包括一个轴向移动的线圈,线圈与永磁铁一起协同工作,以这种方式当通入电流时,线圈沿轴向运动,而线圈中通入电流的方向便决定了线圈的运动方向。通过改变通入线圈的电流方向便可实现线圈的复位移动。已示出了一个已知的输出纱线张力(实际的)的检测装置。为了热标从喂纱器中出来的纱线,设计一发热元件,如激光二极管,微波发生源等。接下来的元件安装有一个热检元件,例如传统的红外检测器,这种情况下,它就可检测到热标过的纱线,这样便可显示出纱线通过的实际速度。控制单元通过导线联接到所述元件上,并且向这个控制元件返馈纱线的实际张力和/或速度(或者根据纱线张力或速度给该元件一个反馈),由于这种检测的结果,便会产生夹持,因此,纱线制动就会以正弦或其它形式控制。此外,该控制单元还可检测到纺织机械的机械角。图5a表示的为一永磁铁的端视图。图5b-5e表示的是夹持元件和相对元件相互作用面的不同构形,其中相互作用表面给出了不同的偏转效果以用于附加制动作用。图5f表示的是更进一步的典型实施例,这里,永磁铁可轴向移动并且构成一个空心圆柱型元件(见图中标示的N,S级)。它与两个固定的通电线圈相配合,当通入电流时,半园柱型元件就会产生向前或向后的轴向位移(取决于哪个线圈通入电流)。具有驱动和夹持表面的部件因此也会可变地压在固定储纱体的中间支撑面上。
图29中,标号150整体表示了纱线储存件输出或引出端,这种情况下,用于织机的喂纱器就是如此,并且,标号整体也表示了输出制动/纱线张力发生器。制动装置在此情况下,包括第一表面支撑部件(以152所示的“板”(园盘)形式),并且还包括第二表面支撑部件(以153所示的第二“板”(园盘))形式,其中任何一平板都可用扰性原件所取代,如刷子或类似刷子的元件。所述平板最好用金属材料制作,如用铝材,最好上面涂以耐热,耐磨材料,如陶瓷,这种处理方法已经公知。第一平板最好摆动地安装于销子154上,该销子用螺纹拧入引出端,并且带有一个恰当的圆头,销件154,在进行制动作用时,要使平板152自动定心(相对平板153)。第二平板153安置在装置E上,装置E又固定在储纱元件上的悬臂或横臂155上。平板153的中间部分153a固定在管状部份153b上。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漏型元件。管状部件153b接着固定在带有螺纹的部件156上。该螺纹件156置在该装置的中心凹槽内。在螺纹件156上有一螺母型元件157,它具有内螺纹并且与螺纹件157上的非螺纹一起配合工作。螺母件157上有一导销158,它与装置E上的纵槽159配合,因此,当螺纹件157旋转时,便可阻止螺母157旋转。这样,螺纹件156的转动仅可使螺母件157实现朝向或远离鼓150的直线运动。螺母件157构成了一个用于内弹簧160的支撑元件,该内弹簧可延伸的第二平板153的“内部”。因此,第二平板的153对第一平板152的压力便可通过旋转螺纹件156来调节。导销158构成了一元件,该元件可向操作者指示夹持力或压力的大小,通过螺纹件156可对该力进行特殊工作状态的调整。
图29也表明纱线制动或控制装置161是如何进一步地布置的以致于在鼓的引出端150a上按已知方法作用。这种附加制动元件,例如它由在喂纱器技术中所熟知的所谓稻草,或刷环制造,最好设计成对纱线施以轻微制动或控制作用,该轻微制动或控制可以进行调节(例如借助于相对于鼓的输出端的锥形使制动器作纵向位移来实现)。另外,还可用一个线状膨胀元件(已知的类似型式)来代替该附加制动元件或辅助元件,后者更适于这个区域的纱线控制。
线或纱1F从“板式制动元件”上的平板152与平板153之间沿径向引出,并且朝它们的中心,可产生一种适于所述工作状态的纱线张力(可调的),其中,该纱或线1F在纱线引出过程中从储纱元件上的储纱体中引出。此后,纱线1F通过漏斗型部件上的中心通道1P引出,从而远离储纱元件,而在其途中不会受到任何软大的、不希望的使张力增加的偏移。螺纹件156最好有一个中心通道,该通道最好在出口处有一由陶瓷或类似材料制成的通眼162。
根据图29a所示的实施例中,已进行了一定程度地简化,即第一表面支撑元件不包括图1所示的“平板”而包括储纱元件的端面部份150b,该端面部份150b最好进行表面处理(以适当方式),并且第二平板153设计成与它配合,以便在引出过程中,给纱或线施加一个适当的张紧力。
在图30所示的典型实施例当中,在同一纱线引出过程中,(例如在同一引纬期间)可以完成一个迅速而有效的纱线张力/制动效果的控制。该实施例是根据声领域应用的扬声器的原理进行工作的。线圈标示为163,它由信号i来控制,永磁铁标示为164,软磁材料的芯部标示为165。第二表面支撑部分在此情况下也有一平板型,(圆盘型)元件153,并且固定在支撑管166上,因此,该平板就会随着管件166的纵向移位朝后或背离鼓150运动。支撑管悬挂在膜片167,168上,在这种情况示出了两个。膜片167通过衬套169联接在支撑管上,线圈也联到上边。线圈沿纵向运动170被传递给衬套109,这种运动与鼓1和装置的公用轴171相一致。衬套依次携带管件166和装在其中的第二平板153。
图31相对于图30所示设置已做了简化,类似于图29a,即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平板153通过直接与储纱元件端部上相配合的部件150b′来产生制动作用。部件150b′最好进行表面处理(参见图29),此外,该实施例对应于图30所示的实施例。
图32中,储纱元件的输出部份,在此情况下如织机所用的喂纱器,标示为172,输出制动器标示为173和174。在此情况下,制动器包括第一表面支撑部分175和第二表面支撑件176。制动部分173布置在喂纱器172的支架177上。支架177上有一储纱体178(图示)。所述支架上有一部件179,该部件179带有螺纹,可旋入支架177内,并且设计成短锥形的。部件179在其外端面有一凹槽180,用于安装制动元件173。制动部件173具有作为表面支撑部件的圆盘该圆盘有一直线部份175a和一曲线部份175b。该盘是一个圆环形,它用一端部175c固定于部件179内。圆盘175a,175b装在发泡塑料环181,依靠圆盘的内面175d有一翻边部分或者是凸缘形的,并且延伸到发泡塑料环的内表面上这个事实,则靠圆盘就可将发泡塑料环187固定就位。圆盘由金属材料制成,最好并以已知方法涂以耐热或耐磨材料,如陶瓷。使用发泡塑料环,圆盘175a,175b具有弹性了。另外,圆盘也可由这样一个部件形成,该部件与部件179完全分开,它的外边175c安装成为可移动的并且可实现朝后或背离支架的运动。发泡塑料的主要作用就是适应于圆盘相对元件172的轴(未图示)运动和定位(未图示)。轴的空间标示为182。任何一种相对轴的倾斜意味着圆盘175a,175b都能适应于第二表面支撑部份176,因此,在整个直线部分175a上都可得到接触支撑。
装置174可被看作相对支架177自由定位部分,该装置通过固定螺栓184和185固定在部件1的机臂183上。固定是靠L型部件实现的,该L型部件上有一用于螺栓185的延伸孔187和一用于螺栓184的延伸孔187′,因此,装置174就可沿纵向和径向相对于支架1作移动,箭头188和188′所示。第二表面支持元件176也设计成一圆盘,它上具有一直线部份176a和一曲线部份176b,直线部份176a压在直线部份175a和部件173上。圆盘176a,176b通过其外边缘176c导入装置174中的凹槽199中。圆盘或平板176以其内部176d固定在管件上。该管件与部分176a,176b,176c和176d一起构成一个漏斗型元件。管件176e接着固定于带有螺纹的元件200上。螺栓安装在支架174上的凹槽201内,并且,通过一圆环202固定在该支架上,这就是说螺栓可以按箭头203所示方向旋转,而不能在凹槽201内纵向移动。螺栓上有一带内螺纹的螺母元件204,这样螺母用内螺纹固定地旋入在螺栓200上的外螺纹205。螺栓带有一个在纵向槽207内进行导向的导向元件206。该导向元件206和导槽207这样布置,即当螺栓200旋转时,螺母200就不能旋转。螺栓203的旋转运动这样就可转变成螺母204沿朝向或背离支架177的直线方向运动。螺母构成了一用于内弹簧208的支撑元件,该支撑元件从支撑元件204和第二表面支撑元件176中间的凹槽201内延伸。通过旋转螺栓200就可改变第二表面支撑部分对第一表面支撑元件的压力。导向元件/引导销206以及槽207,这种情况下,便构成了一压力指示元件,在特定工作情况下,通过螺栓200来设定该力。图32所示也表明了第二制动元件它作用于支架177的周界177a上。第二制动元件标示为209,它最好能对纱线施加一轻微制动或控制作用。纱线部份210从储纱体208中引出到分别在表面支撑部件175,176上的直线部份175a与176a之间。然后纱线再进一步引过漏斗型元件的内部176f。此外,螺栓带有一连续的内凹槽200a,通过出口U通出。该出口U由陶瓷环制成或是由耐热、耐磨材料制成的元件。第二表面支撑元件176同样设计成具有耐磨、耐热材料的涂层。例如陶瓷或其它材料。
图33表示的是一个实施例,当纱线引出或引纬时,对该纱线张紧/制动效果实行迅速有效的控制,该实施例的作用是按照传声线圈原理来工作的。线圈标示为211,永磁铁标示为212,铁芯(软磁材料)标示为213。这种情况下,第二表面支撑元件也为圆盘形的,并且安装在支撑管214上,因此部件176′随着管件214朝着或背离支架177′一起进行纵向移位运动。支撑管被悬挂于膜片215,216上,图示了该情况下的两个膜片。支承管214通过衬套217上连接到一个膜片215上,线圈也联于衬套上。线圈的纵向移位运动218传递给衬套217,这种纵向移位运动与支架177′和装置174′的公用纵向轴219一致。衬套依次携带管件214和设置于其内的第二部件176′。借助控制单元220,就可产生线圈211的运动218,控制单元220发生信号i。该装置的特点是灵敏度高且速度快。在此情况下,第二表面支撑元件5′借助于发泡塑料材料例如发泡塑料环221,(与图32中的环181相比的特点有一点阻压(缓冲)。磁铁212通过由非磁材料制成的部件222,223固定。部件222同样对膜片215起夹持作用。线圈固定在衬套217中,并且在永磁铁212下的空间内自由移动。借助锁定帽把膜片216夹贴到装置174′上。用第二锁定帽226便获得膜片215相应的夹持。该装置的圆柱体和壁225,226,通过固位螺栓227固定在一起。对于支架和制动元件173′来说,这些元件的设计对应于图32所述。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和第二表面支撑元件175′176′的直径是相同的,或基本相同。所述直径d相对于储纱体的直径D要小一些。在这个典型实施例中,d大约为D的10%~40%,d最大不超过D的50%,直线式的叶片弹簧175a,175a′,176a,176a′上的表面大约为支架177,177′的横断面面积的5%。储纱装置的直径D也是如此。
图32还表明纱线制动元件(纱线张力发生器),如何按已知方法进一步设计来作用于鼓上的引出边缘。这种附加制动元件,例如在喂纱技术中已熟知的是由稻草或刷环制成,它最好设计成对纱线有一轻微制动和控制作用,这种控制作用最好可调节。(例如,通过制动元件相对于鼓的锥形引出边缘有一纵向位移来实现)。另外,一个已知类型的纱线膨胀制动元件可以取代所说的附加制动元件,而后者更适于这个区域纱线控制。
因此,根据图34,本发明得到进一步发展,储纱体(喂纱器)上的管体口229处有一制动圆盘228。该制动盘228应设计成具有锥形中心。这个圆盘可允许绕这个中心点摆动。因此未适应弹簧加载逆制动园盘230的位置。为使圆盘228定位,通过中心的一小孔231来固定,最好用一销形件232将其固定在管体口229处。这种固定通过间隙来实现,因此来允许产生摆动运动。
利用固定制动圆盘233的中心处的空腔C,最好为已知类型的引线针N的针尖就可被引入,直至引线针的开口到达与制动园盘233、234中间的空隙相配合的位置处。通过从管体229中引出时纱线y的旋转运动,引纱针N的针体就会容易地捕住纱线y,通过这种方法,通过制动器的单根纱线就可实现简单穿入。
在使用棉线或棉纱的情况下,然而就会在空腔中积聚纤维,这就会对通过的线/纱产生困难。这种困难可通过下述方法来消除,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发展,空腔C的底部设计成为一个“回跳”。在引线过程中,在此情况下,引线针N逆着弹簧的反作用力(例如,弹簧S产生的)后推,最好为圆柱形的,或基本上设计成为可轴向移动体B,当引线针不在工作位置时,该体B就会被弹回,例如通过弹簧S,从而回到非工作位置,来占有所述空腔C处,因此,就不会发生纤维积聚。
这种进一步的发展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和图中所示的实施例,相反,在本发明的考虑范围内可以有许多变化。
例如,如图36~38所示,借助于在输出制动器内部的喷气装置EM和装置TA(当驱动时,该装置就可以使制动器上的至少一个工作面摆动,从而为穿过制动器的纱线提供一个开口)能实现纱线自动地(见箭头,即气流方向)穿过制动器。所述装置TA可以为摆动元件TE的形式,借助于压缩空气控制的活塞杆装置PR实现驱动,(见箭头方向),它同样可以由与携带纱线相同的气流驱动。图38表明为了保持制动器上的夹持力,在调节螺纹AS的外表面上,与六个凹槽R1-R6相互作用的加载弹簧B是如何在调节螺栓的旋转运动来进一步实现一个“独特步进功能”的。
权利要求
1.喂纱器(13)上用于可动喂纱制动系统的装置,该喂纱器具有一于空间固定的支承储纱的体部,自该储纱体,通过一喂纱通道,纱线(11)能以被加速的高速度引出,于此,系统具有一装在一支承上的第一物体(9),该构件在系统的功能运转中,借助于一表面,将引出的纱线夹在一相对的构件(15)上,其特征在于,所说构件(9,15)这样构成,它们在引纱时,根据纱线的转动,起到一清纱的功能(作用),同时防止了被清除的材料(棉结、杂质等)在构件(9,15)上明显积累,其特征还在于,其可动性是借助于组件或对构件,支承件等的重量选择而获及的,并且最好通过明显地减小第一构件的内部尺寸来获及,在一个和相同的由储纱体引纱(机器的循环动程)的过程中,在甚至是高速通过的纱线上出现奇点/棉结的情况下,和/或在一个或数个改善系统制动或张力控制的瞬时响应的情况下,这种可动性提供一种瞬时缓冲和能够瞬时回复到先前的制动/张力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纱线(11)可由储纱体(13)引出并通过喂纱器后部的一出口送出的情况下,以及在夹持件(9,10)作为按照控制单元(1,7)的一种控制作用,以能够甚至在高速的引纱过程中进行变化的夹持力,将正在引出的纱线夹在储纱体的一相对表面(15b)或相对边缘(15)或储纱体的相关部件上的情况下,所构成的夹持件可以在储纱体的纵向中轴线的延长线上工作,并且借助于一致动表面/致动部件(9)产生其夹持作用,该致动部件的截面面积/外径(d)相对于储纱体储纱部的圆周表面的横截面积/外径(D′)有明显的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构成的控制装置可控制夹持件,以便夹持件在引纱期间产生一变化的夹持力,如按正弦变化或一种适应于采用了喂纱器的机器/纺织机的工作的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致动面(9c)是环形的,并由一不间断的环形部件或由数个部件(22)制成,其数个构件是相互并排安装的,并且它们构成了间断性的环形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夹持件形成了半圆柱体或大致为漏斗形部件(9)的一部分或者夹持件与半圆柱体或大致为漏形的部件(9)相连接,部件(9)的连续凹槽构成了一出口部(10)或在其内倾斜。
6.根据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夹持件是这样构成的,即在整个或部分由储纱体引纱的循环中,它能够弹性地支承纱线和相对表面/相对边缘,于此,在数个相互并排和最好是弹性地安装的构件(22)的情况下,在退绕期间这些构件一次一个地并且相继地投入工作,并获得其相应的夹持作用。
7.根据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夹持件构成、形成了一可动的致动装置,或与该装置相连接,该装置能在高速引纱过程中,例如引纱过程大约为50-100ms,其作用可以变化。
8.根据权利要求5,6,7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漏斗形夹持件的情形下,弹性件(22)安装在斗的前部/较宽的一端,于此,该弹性件被固定在该斗的边缘或在其附近,并且其自由端向夹持件的中心延伸,弹性件的自由端将纱线压在一个最好是向外弯曲的相对表面,该表面位于固定于储纱体上的一个部件上,如一个环(21),它由耐磨材料制成,如陶瓷。
9.根据权利要求6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弹性件固定于一环形部件上或与环形部件形成一整体,而环形件依次形成了弹性件的固定件,该固定件连接到半圆柱的或漏斗形的部件(9,10)上。
10.根据权利要求5,6或7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一漏斗形构件的情况下,斗的锥形部由一个或数个弹性件组成,该弹性件以其夹持作用,压在纱线和相对表面/相对边缘上,该表面/边缘被设置在安装在储纱体上的一部件(15)上,该部件(15)是刚性的或在储纱体上是可移动的/弹性的或其自身是弹性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储纱体的可动的、可移动/弹性的部件(15)的情况下,该部件安装在一储纱壳体(18)上,在该壳体(18)上,可移动/弹性部件与第一弹性件(16)的作用相反地受压,并且,可以调节储纱壳体和可移动/弹性部件,以设定第一弹性件给予的弹力。
12.根据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储纱壳体(18)可转动地安装在储纱体(13)上,第一弹性件(16)一内支承件(17)和一可移动的或弹性的部件(15)的内表面之间,由于储纱体的旋转运动的作用,该支承件可在储纱体的纵向方向移动。
13.根据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夹持件和/或弹性件可以/都可以借助于一控制装置(分别为1,7和29,34,35)相对于储纱体/部件移动,它是利用电激励或气体和/或液体介质来工作的,在有数个可控弹性件(30)的情况下,它们可被独立地或协同地控制,在有独立可控的弹性件的情况下,它们可以配以能同时提供大致相同数值的夹持力的控制器和/或该控制器提供沿退绕圆周变化的夹持力,在这种情况下,弹性件的致动可以看着是绕着该圆周的一种脉动致动作用,该脉动致动作用与引纱/纱线引出作用协调一致的和异步的或同步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2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一漏斗形夹持件在锥形部件上具有弹性件的情况下,锥形部件与载纱管(16)相连或成为一体,该管通过一线圈,其线圈的构成可以让由控制信号(i)加到其上,以将平持件压靠在储纱体上和/或压靠在与储纱体相关的部件上,而将纱线置于其中,并且,第二弹性件(12)的构成能使其作用在锥形部件(9)的外侧,因此用作一回复弹性件,以用于借助施于夹持件的电控信号产生的调制运动。
15.根据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弹性件大致具有片状、指状、叶状等等的形式,并朝着纱线的退绕方向,在其附件中有轻度倾斜。
16.根据权利要求13、14或15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一控制单元为一由电激励致动的一构件的情况下,该构件支承夹持件或夹持件的并且当电激励控制的作用时,可向中心和向纵向移动,该控制单元的相对于储纱体的初始位置可以借助于能手工或自动操纵的构件(24)进行调节。
17.根据权利要求13-16的任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夹持件具有在一个或多个波纹管(29)上或处安装的弹性件(32),该弹性件用其自由端/弹性部靠于纱线,并将纱线压靠在与其相对应的部件(33)的储纱体上,并且,波纹管安装在壁上或相似装置上,该装置中心地支承出口部件,这种情况下,出口部件与夹持件是分离的,相对于储纱体构成可调节的壁(40)或相当的部件,以便获得所需的初始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0~17的任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可移动的/弹性的部件(15)的情况下,它即为具有一内部环状凸缘的盖形部件,夹持件作用在它的上面,它还有一后部伸出的法兰(15d),该法兰用作储纱体部件的支承上的一止动件。
19.根据前述的任意一项的权利要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弹性件(22,32)具有一小质量(大约1~5克),并且夹持力的数量级为0~200CN。
20.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相对表面/相对边缘具有一内径(D),它大约为储纱体储纱部的直径(D′)的50%或更小。
21.根据权利要求1~19任意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致动表面具有一大约为储纱体储纱部直径50%或更小的内径。
22.根据权利要求17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构成的环形波纹管具有一中心锥形收缩区,该收缩区向后接于一圆柱形或环形出口部排气。
23.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的单元,其特征在于,纱线可以自储纱体引出并通过喂纱器的前部被送出,由于控制装置的一控制作用,夹持件借助夹持力/压力,将正在引出的纱线夹/压在储纱体的一相对表面(42)或相对边缘上或与此相关的一部件上,该夹持力/压力在甚至高速的引纱期间可以进行变化,所构成的夹持件也利用偏转作用,其他作用进行工作,如通过如下情况进行工作,即在夹持件和相对构件之间的一个或两个相互作用的表面制成曲线形、波形等和/或以相互影响的关系安装相互作用的表面,以提供所说的偏转作用,和/或设置控制单元,来检测纱线张力和/或纱线速度以及反馈有关所说的速度或张力的参数,例借助部件(48)检测纱线张力或借助构件(49,51)来检测,部件(49,51)可作标记/热标记,并对该标记/热标记进行检测。
24.根据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中心线的延伸线上工作的制动装置部件可由控制装置(46,52,53)控制,控制装置包括电磁铁、波纹管等,它们可在沿中心轴的一个纵向方向致动,在这种情况下,它利用一弹性回复作用进行工作,或者在两个方向上都可致动,在这种情况下,勿需利用弹性回复作用。
25.根据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具有弹性件(60b),由于控制单元(62,63,64)的控制作用,在引纱过程中,该弹性件将纱压在喂纱器的储体上的一相对表面(56)上,其特征还在于,安装的弹性件可支承点(66)上摆动,从该支承点的第一侧,伸出可由控制弹性件摆动的控制装置致的一个或多个致动的部件(60c),并且,从其第二侧伸出弹性件,以产生所说的压力,和/或,该弹性件可按照控制单元,利用一控制的致动作用致动,该控制的致动作用绕储纱体的圆周脉动,并与纱的退绕用同步或异步。
26.根据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的装置,其特征是,致动部件(60c)由一环形件组成,弹性件(60b)由环形件的内侧伸出。
27.根据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环形件(60c)是盘形的,并且边缘朝外地安装在其自身的平面上,其特征还在于,弹性件以相对于该平面的所说的角度和/或以其自身平面上较小的一角度从环形件伸出。
28.根据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环形件有用于摆动支承的凹槽(60d),其特征还在于,该凹槽沿环形件的圆周均匀分布。
29.根据权利要求1~25的任意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弹性件(66b)绕圆周独立地或成组地安装,并且每一弹性件或成组的弹性件配以其控制单元部件(62′,62″,62′″),控制装置可独立地致动。
30.根据权利要求1~25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装置部件(62′,62″,62′″)可借助一选择器(68),例如借助一寄存器进行控制,该选择器以运动作用/选择器的功能相继连接到控制单元部件,以便产生脉动控制致动作用。
31.根据权利要求1~25,29,30的任意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具有异步控制致动作用的情况下,这一操作可滞后于或稍微超前于引纱作用的过程。
32.根据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单元(62′,62″,62′″)的控制,可以在引纱期间提供一变化的压力,如按正弦变化或适应于上述纺织机功能的变化。
33.根据权利要求1~25,29~32的任意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单元以电控制或气体和/或液体控制件的形式作用于致动件上。
34.根据权利要求33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气体和/或液体控制件的情况下,它们是由软管部件,波纹管部件等组成,这些部件在脉动致动作用期间,可由控制单元相继地致动,以产生每个弹性件或成组弹性件的致动。
35.根据权利要求1~34的任意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用于具有一储纱体的喂纱器的制动装置的情况下,在引出纱线(78)的期间,甚至在高速引纱的过程中,制动装置可以改变或变化对纱线的制动作用,它具有协同作用的制动装置(70,71)或制动和阻留装置,其第一制动装置(71),在储纱体的突部/前部处或在其上面,作用在其直径较储纱体小的相对表面或相对边缘,而第二制动止动装置在储纱体的储纱部作用在第二相对表面(73b)或相对边缘处,其特征还在于,第一制动装置由于其尽可能小的质量,构成了可高速工作的制动装置,该张力装置对从第一制动装置引出的纱线部分至少产生其主要的张力特征,并且第二制动或止动装置在引纱的主要过程的开始或期间,对所说的纱线张力特性并不起作用或仅起很小的作用,而在引纱过程的最终阶段,在该纱上产生一制动或止动,因此,这就防止了在所说第一和第二装置(70,71)之间纱线的松散、不可接受的缠绕和/或纱线上影响其特征趋势的出现。
36.根据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制动装置机构上是独立的,或协调一致的,并可根据一个或数个高级控制装置(84)单独地或协调地控制。
37.根据前述任意一项的权利要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制动和/或止动装置的构成,在其制动作用的期间,相对于第一制动装置的作用,对纱线产生一个预制动,以便始终拉紧纱线(78b)和/或安装一纱线监测器,以便至少在第二制动件制动期间,检测第一和第二制动装置之间的纱线张力(78b),并根据其检测作用,产生所述的预制动或控制第二制动装置,以对相对于第一控制装置的制动作用的预制动进行控制。
3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任意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可以用于具有纱线(78)储纱体的喂纱器的制动装置,在纱线的引出期间,甚至在高速的引纱过程中,可以改变或变化对纱线的制动作用,它采用第一和第二制动装置或仅用第二制动装置,在这种情况下,它也可以利用一止动作用工作,第二制动装置具有一环形件,其周缘翅片状或刚毛状构件由该环形件伸出,且如果合适的话,它在和/或相对于该环形件的平面向内朝着环形件的中心轻微地倾斜,其特征还在于,环形件与其相关构件一起,最好可移动地安装在储纱体的纵向方向上,以便在通过各构件和第二相对边缘(73)的纱线处于构件的压力下时,可以减少或增加构件压在储纱体上第二相对边缘的压力。
3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意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制动装置由具有一个或多个叶形或线簧状构件的一个或数个磁构件组件(90,91,92)组成,叶形成线簧状构件在其相应的第一端(90c)被固定在其相应的磁极件上,磁极件是独立的或机械上相互连接的,以便绕相对表面或相对边缘形成一环,每一磁极体具有一朝向第二相对表面或相对边缘的凹的内表面(90h),每一弹性件的安装是这样的,即它以其自由端从其第一固定端向下伸过上述第二相对表面部件或相对边缘部件,在此,所说的第一部件构成了在引纱过程中,当纱线通过所说自由部时可与纱线相互作用的一部分,其特征还在于,在数个磁极体的情况下,这些磁极体最好均匀地绕第二相对表面或相对边缘分布,它们可以根据所说的控制装置独立地或协同地控制,其特征还在于,随着磁极体的驱动,每一叶簧形构成对相应的纱线施以一减速和/或止动作用,而当磁极体被触发时,则削弱或消除了这一减速作用。
4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意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叶形或线簧状构件(90b′)以弧形或弯曲状伸过第二相对表面或相对边缘的相关部分,叶形或线状构件的长度(90g)超过或大致等于相关磁构体凹表面的长度,且每一磁极体具有一矩形/正方形横截面或一U形横截面,其相应的横截面与储纱体纵向一致。
41.根据权利要求38、39或40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制动或止动件具有一个或数个在第二相对表面或相对边缘上间隔安装的支承件,以用于销或针形件(139),设置构件(139),使其在径向或相对于径向倾斜的方向(参见储纱体的截面),相对或相背于第二相对表面(73b)或边缘起作用,其特征还在于,设置销的或针形构件,以设定一第一位置,在该位置上,在针柱或针下通过的纱线自由地自该销或针走过,以及设定第二位置,在该位置上该纱线只是半自由地通过或被止动/制动,其特征还在于,所说两个位置的第一位置的设置可以借助于相应的针柱或针所配置的一个或数个弹簧的作用获得,例如,借助于一独立的弹性件(148)和/或销或针的弹性获得,或借助于下列事实而获得,即,针柱或针为小质量,且用于针或针柱的支承基本上是无摩擦的,以便当纱线通过时,借助于纱线的作用,作用于销/针,以设置其第一位置,所说两个位置的第二位置是借助于致动件,例如1个或数个利用液体或气体介质工作的软管、波纹管等来产生的。
42.根据权利要求38~41的任意一项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制动和/或停止或止动件具有一绕第二相对表面(73b)或相对边缘延伸的部件(74),该部件对于例如由一活塞(116)或磁体产生的致动可以变形,以便在第二相对表面或相对边缘与该可变形的构件之间有两个制动或止动件。
43.根据权利要求38~42的任意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制动装置具有一个或数个制动带/一个或数个制动条,它们与相对表面或相对边缘的相关部分相对设置,且借助于一个或数个马达产生的高速回转运动,用于该制动带部件/制动条部件的支承点(103,104)可以被致动。
44.根据权利要求38-43的任意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制动件配以一个或多个向后伸的指形或线条形构件(71′a),其自由端伸过第二相对表面/相对边缘(73b),它们于此设置,并按照一致动作用,例如用于一个或多个磁场(97,98)的作用,与第二相对表面/相对边缘一起对纱线进行制动、阻拦或止动。
45.根据权利要求1-44的任意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用于储纱构件的制动器的情况下,纺织机上的一喂纱器最好具有两个表面支承部件,它们互相相对设置并能相对和相背地相互致动,并在引纱过程中,储纱构件上的储纱送出的那部分纱线通过它们之间,且在其上面,第一表面支承件设置在储纱构件的端表面的地方或上面,而第二表面支承件设置在该端表面外侧的一装置上,表面支承件的表面具有相对于储纱直径显著减少,例如为其10-40%的内径。
46.根据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表面支承件由一轻重量的构件,即一重量约为50g或更小的构件组成。
47.根据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表面支承件可以相对于第一表面支承件进行手动调节。
48.根据权利要求47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表面支承件安设在具有一个套或壳体的所说装置中,该套或壳体含有一可旋转安装的螺丝和螺母,该螺母设在壳体上,并且,由于手动地转动螺丝,其构成便于安在第一支承件相对或相背的方向移动,其特征还在于,螺母构成了一用于安装在第二表面支承装置和支承件之间的一弹性件的支承件,因此,借助于由转动螺丝而产生和螺母/支承件的纵向位移,可以调节第二表面部件压在第一表面部件上的压力。
4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任意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成第二表面支承件,以便于可按照相对于第一表面支承件的纵向位置进行周节,使得第二表面支承件压在第一表面支承件的压力引起的纱线张力在范围0-100克以内。
5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意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螺母配以一可在该套/壳体上的一纵向长孔内导向的导向件,以便当该套/壳体致动时,使螺母相对于螺丝可旋转地被固定住,并且导向件与该长孔一起作为套/壳体上指示螺母/支承件纵向移动位置的构件。
5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任意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作为一整体构成,以便它可以在与第一表面支承件相对或相背的方向上粗略地调节。
52.根据权利要求1-51的任意一项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表面支承件固地安装在所说的螺丝上。
5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任意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成第二表面支承件的表面,以便借助于线的旋转运动,在该表面上可以起到清纱作用。
5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任意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表面是按其延展与形状构成而在引出纱线时提供了冷却。
5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任意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表面支承件被弹性地安装在电控制件的构架上,以便消除电控制件的轴相对于所说构架的任何倾斜。
5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任意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可与相应表面支承件共同作用的弹性件由泡沫塑料材料组成或具有泡沫塑料材料,如一种泡沫塑料环。
5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任意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和第二表面支承件之间,为获得0-100克范围内的纱线张力而向各确定位置的调节,可以借助电气装置进行调节。
5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任意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一个或同一个引纱过程中,用于改变纱线张力的调节可以借助于一个以高速和高灵每度工作的致动装置来进行,该致动装置在引纱过程中,改变第二表面支承件压在第一表面支承件上的压力,并且,该装置利用一音频原理工作。
5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意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个有一安装在一铁芯中的磁性件,一接受电控制的线圈,该线圈由于接受了一电控制,进行纵向位置,以及具有一悬浮的薄片套,线圈与第二表面支承件与该套连接,以便该线圈的运动,可以传到该第二表面支承件。
60.根据权利要求5或59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表面支承件固定安装于一悬于所说薄片和在其相应端的另一个薄片上的支承管上。
6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任意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纱线从所说的储纱,向下通过表面支承件,并在中心通过该装置,然后通过该装置的输出部被引出。
62.根据权利要求6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纱线通过第二表面支承件和所说的管并通过装置上所说的输出部被引出,在这种情况下,第二表面支承件以漏斗形式构成。
6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任意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表面支承件装在最好是以截头圆锥构成的一部件上,该部件可靠地螺纹连接到或另外固定在机架上,或者换一种方式成其为机架的一部分,并且第一表面支承件在截头圆锥的外部,安装在凹槽上。
64.根据权利要求63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表面支承件具有带有伸直段的第一盘形的形状,该伸直段结合到一弯曲段。
65.根据权利要求64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表面支承件具有一伸直段的第二盘形的形状,该伸直段结合到一弯曲段,其特征还在于,第一和第二盘是这样安装的,即在第一和第二表面支承件互相支承的时候,所说的伸直段相对于机架和装置的纵向轴大致以直角(90°)安装,并具纱线段通过所说的伸直段之间,而弯曲段形成了纱线段的一较大的接收开口。
66.根据权利要求1-44的任意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制动器用于一储纱器,最好是用于纺织机上的一喂纱器的情况下,该制动器具有两相互相对设置的表面支承件,它们在相对或相背的方向可以相互致动,在引线期间,由储纱体的储纱上引出的纱线通过它们之间,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表面支承件设置在储纱体端表面的地方或上面,而第二表面支承件设置在该端表面外侧的一装置上(两)表面支承件的表面具有相对于储纱的直径明显减小的内径,例如占储纱直径的10-40%。
67.根据权利要求66的装置,其特在于,第一表面支承件弹性地安装在储纱体的鼓上,以便可以消除储纱体的轴相对于所说鼓的任何倾斜。
68.根据权利要求66或67的任意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表面支承件安装在最好是以一截头圆锥构成的一部件上,该部件可靠在螺旋安装在鼓上,或另外的形式固定在鼓上,或换一种方式成其为鼓的一部分,并且第一表面支承件在截头圆锥的外部,安装在一凹槽上。
69.根据权利要求68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支承表面具有带有一伸直段的第二盘的形状,该伸直段结合到一弯曲段,该第一和第二盘这样安装,即当第一和第二表面支承件互相支承时,所说的伸直段相对于机架和该装置的纵向轴线,大致以直角(90°)安装,并且纱线部分通过所说的伸直段之间,而弯曲段形式了纱线段的一大的入口。
全文摘要
自动输出制动系统构成了喂纱器(13)的一部分,或与喂纱器(13)一起工作,它包括一个于空间固定的支承储纱的体部。从该储纱体中纱线(11)以高速引出通过输出通道(10),该系统包括一个第一单元(9),该元件安装在支撑上,在该系统工作状态下,通过表面夹持作用,将引出的纱线夹在一相对的部件(15)上。
文档编号B65H57/00GK1065300SQ9110306
公开日1992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1991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1991年3月26日
发明者拉斯·伯诺·佛里德理克森, 科特·阿纳·古那·雅克森 申请人:Iro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