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液进气容器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09550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返液进气容器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容器口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返液进气容器口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容器。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当从容器中向外倒液时,会出现咕咚、咕咚的现象,倒液后,容器的外部及放置容器的台案都会受到液体的沾污即浪费液体又污染环境,还会给人们带来大量的洗刷劳动并浪费掉大量的洗涤用品。设计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容器口装置早已引起人们的注意。例如近来人们提供的一些带有返液装置的容器,专利号为87205699、88212723、87201964等。还有些带有进气装置的容器。但返液与进气结合在一起的容器尚未出现。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返液进气容器口装置,及配套的盖子和容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说的装置由一高出环状阻液挡壁的倒液管,一环绕倒液管的环状返液斜面,及盖子和容器构成主体。倒液管的上端呈喇叭口状或鸭嘴状,环绕倒液管的环状返液斜面与环状阻液挡壁及容器呈一体,环状返液斜面的最低处与返液进气管相通,返液进气管的另一端与容器和容器的管状手柄相能,盖子的内塞封闭环状阻液挡壁,倒液管与容器呈两体,倒液管的下端紧密连接于容器口的细颈处,返液进气管与带管状手柄的容器呈一体并由隔挡分开、返液进气管与不带管状手柄的容器呈两体,一端插接在环状返液斜面的最低处,另一端与容器相通。
使用具有返液进气容器口装置时,向容器中灌装液体时与普通容器相同,当向外倒液体时,液体从倒液管中流出,气体通过返液进气管进入到容器中,保持了容器内外气压的平衡,使倒出的液流稳定从而避免了“咕咚、咕咚”的问题,倒液后倒液管口上的残留液滴流过倒液管的外部,环状返液斜面和返液进气管流回容器之中,从而避免了流出的液体污染容器及台案的问题。
该技术较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返液进气管足够大,不会堵塞。
2、集返液与进气于一体,从而避免了“咕咚、咕咚”及液体外流污染容器及台案的问题。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正视局部剖面图,表示带有管状手柄的返液进气容器口装置。
图2是图1表示的实用新型的俯视图,表示返液进气管与管状手柄及容器口的位置关系。
图3是本发明另一具体结构的剖面图,表示不带管状手柄的返液进气容器口装置。
图中带管状手柄返液进气容器口装置001、不带管状手柄返液容器口装置002、容器101、倒液管102、盖子103、返液进气管104、容器管状手柄1、返液进气管2、环状返液斜面3、环状阻液挡壁4、容器口细颈部位5、隔挡6、直管部分11、倒液喇叭口12、倒液鸭嘴口13、盖子内塞21。
参见图1、图2表示本发明带有管状手柄的返液进气容器口装置001,由容器101、倒液管102、盖子103构成主体,倒液管102上端是喇叭口12、倒液管102的下端是直管部分11、直管部分11与容器口细颈部位5密封插接、环状阻液挡壁4的外壁具有与盖子103内壁连接的螺纹,环状阻液挡壁4、环状返液斜面3、容器101和返液进气管2呈一体,隔挡6把容器101隔出了一个返液进气管2,环状返液斜面3的最低处与返液进气管2相通,返液进气管2的另一端与容器管状手柄1及容器101相通,环状返液斜面3向管状手柄1的方向倾斜,返液进气管2的底面与环状返液斜面3处于同一倾斜面上。容器管状手柄1与容器101呈一体,当拧紧盖子103时,盖子的内塞21封闭了环状阻液挡壁4。
参见图3表示本发明不带管状手柄的返液进气容器口装置002,该装置002与带管状手柄的返液进气容器口装置001所不同的是该返液进气容器口装置不带管状手柄、倒液管102上端为鸭嘴13,返液进气管104与容器101呈两体。返液进气管104紧密插接在环状返液斜面最低处,返液进气管104是一个弯管。
具有返液进气容器口装置的容器,充装液体时与普通容器相同,倒液时,气体通过返液进气管2、104进入到容器101中,保持了容器内外气压的平衡,使倒出的液流稳定,从而避免了“咕咚、咕咚”的喷溅问题,倒液后,倒液管102口上的残留液滴通过倒液管102外壁,环状返液斜面3和返液进气管2、104返回到容器之中,环状阻液壁挡4能防止残留在环状返液斜面3上的残留液在下次倒液时不流出环状阻液型挡4。
以上描述的是本发明的例举,在不超出本发明的范围内能制造出多种变体,是显而易见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容器口装置,所说的装置由一高出环状阻液挡壁的倒液管,一环绕倒液管的环状返液斜面,一盖子及容器构成主体,其特征在于倒液管的上端口呈喇叭口或鸭嘴状,环绕倒液管的环状返液斜面与环状阻液挡壁及容器呈一体,环状返液斜面的最低处与返液进气管相通。返液进气管的另一端与容器及容器管状手柄相通。盖子中的内塞封闭环状阻液挡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倒液管与容器呈两体,倒液管下端紧密插接于容器口的细颈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带管状手柄的容器,返液进气管与容器呈一体并由隔挡分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口装置,其特征在于不带管状手柄的容器中,返液进气管与容器是两体的,返液进气管是一根弯管一端插接在环状返液斜面的最低处,另一端与容器相通。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容器口装置,它由倒液管,环状返液斜面,环状阻液挡壁,返液进气管,盖子及容器构成主体,环状阻液挡壁与环状返液斜面及容器呈一体,环状返液斜面的最低处与返液进气管相通,盖子内塞封闭了环状阻液挡壁,每次倒液时气体通过返液进气管进到容器中,避免了倒液时“咕咚、咕咚”的问题,倒液结束后残留在倒液管口的液滴流过倒液管外壁,环状返液斜面,返液进气管流回到容器中,避免了残留液外流而污染容器及台案的问题。
文档编号B65D47/00GK1183368SQ9612072
公开日1998年6月3日 申请日期1996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1996年11月27日
发明者李福春, 李福山 申请人:李福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