捆束的焊丝线圈及捆束方法

文档序号:4167077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捆束的焊丝线圈及捆束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把焊丝卷绕成线圈后为了保持线圈形状而用捆束丝捆束的焊丝线圈及捆束方法。
用于电弧焊接的、譬如直径为0.6至2.4mm的带焊剂的焊丝或固体焊丝是被层叠后卷绕成线圈状,即做成线圈体。即,焊丝被卷绕成圆筒状(圆环状)的线圈,以重量为1~20kg,线圈内径为φ50~180mm,线圈宽度为40~100mm为1个单位制作。
这种焊丝线圈在使用卷轴、线轴等线圈架(譬如日本发明专利公开1983-10346号公报或日本发明专利公开1987-19646号公报所示)卷绕线圈时,在卷绕成线圈并取下线圈架后,有时只把焊丝线圈用捆束丝、宽幅钢带、塑料带等进行捆束。譬如日本发明专利公开1993-84573号公报公开了一种不用卷轴等线圈架,而是把卷绕成线圈状的线圈体用可卸下的夹具进行束缚的方法。作为束缚用夹具,公开了一种弯成U字形的针或具有弹簧作用的夹子状金属线夹具。日本发明专利公开1994-278714号公报则公开了一种把线圈体用铝复合薄膜包成袋状,脱气后密封的方法。
在进行焊接时,为了避免焊丝发生缠绕,必须将焊丝从线圈反卷。如果焊丝线圈的形状受到破坏,就容易发生缠绕。从而,在搬运时线圈必须小心保持其不变形。
在使用带线圈架的线圈时,是把线圈架与焊接机的送丝装置的轴相结合,再把焊丝从线圈架上拉出后送到焊机头。而在使用无线圈架的线圈时,是把它安装在线轴等线圈架、即送丝配件上,再把送丝配件与送丝装置的轴结合(譬如日本发明专利公开1993-111770号公报、日本发明专利公开1993-200553号公报所示)。
用户把上述的焊丝线圈取下其包装后安装在送丝配件上,并且如图16a所示,把送丝配件12安装在焊接机的送丝机13上,再从送丝配件12拉出焊丝,经过焊接机的送丝滚子15、管道衬套16以及焊炬17而开始焊接,但随着焊接的进行,线圈不断地被消耗,当送丝配件12的剩余焊丝接近最下层时,如图16b所示,送丝配件12的剩余焊丝会弹跳出来。这样焊丝就会缠绕在送丝配件的支承轴上,而一旦发生缠绕,送丝就会被迫停止。
本发明的第1目的在于,即使在不用卷轴等线圈架的焊丝线圈上也能保持线圈卷绕层状形状,且最好在用于焊接时减少取下捆束用金属丝的时间,而且避免捆束用金属丝的尖端伸出。第2目的在于,防止输送过程中线圈形状变形,第3目的在于,容易安装在焊接机上。第4目的在于,防止在线圈的剩余焊丝很少的回绕终期发生焊丝弹出。
(1)为了实现第1目的,本发明的捆束的焊丝线圈是,两端面为实质上的平板圆环状、两端面之间的外周面为实质上的圆柱面的厚壁圆筒形状的焊丝线圈1;包含穿过该线圈的中心空间并沿着该线圈的内周面以及两端面弯折成直角、且弯折后的两脚再沿该线圈的外周面弯折成直角、呈矩形环状地将该线圈围住的多个捆束焊丝3a~3d;以及通过在外周面上沿着圆周方向卷绕而把与前述线圈的外周面大致平行的前述捆束丝的两脚挤压到该外周面上、且将捆束丝的两脚在该外周面上系紧的连接丝2/1e;前述捆束丝的两脚的尖端3as~3ds和3ae~3de绕着前述连接丝折回。
为了便于理解,以上附加了与附图中所示的后述实施例对应的要素符号。
由于本发明在捆束丝3a~3d对连接丝2/1e的连接部使各捆束丝末端分别折回(翻转180度),故可减少其尖端的伸出量。捆束后的焊丝线圈,装入譬如作为出厂用托架的包装箱21(图9a-12a)内出厂。用户在使用焊丝线圈1时,将线圈1安装在作为焊接用托架的送丝配件5(图15)上,然后解开连接成环状的连接丝2/1e,同时将始端2s或终端2e拉出(向线圈切线方向拉伸)。这样一来,连接丝2/1e就将捆束丝3a~3d的连接部分拔出,并从卷绕成线圈的焊丝1上取下。连接丝2/1e拔动的结果,是使捆束丝3a~3d的连接部分一举解开,故无需再分别解开捆束丝3a~3d的连接部分。只要取下捆束丝3a~3d,即完成了卷绕成线圈的焊丝1的解除捆束作业。
(2)前述捆束丝3a~3d两脚的尖端之间相互链接(图7b、图8b)。由于捆束丝3a~3d的两脚的尖端3ds、3de、3as、3ae相互扭紧,故可避免两脚的尖端相对地沿连接丝2/1e延伸的方向(线圈的圆周方向)脱离。
(3)前述焊丝线圈1最内层的、且处于圆筒端部的卷绕始端1s是向线圈环的半径方向弯曲并且向与线圈中心线平行的方向弯曲的钩形部1sr、1sa(图1、5)。在把该线圈1安装在送丝配件5上时,通过把卷绕始端1s与送丝配件5卡合,使卷绕始端1s与送丝配件一齐转动,而不会在送丝配件上滑动,故不会发生焊丝弹出。
(4)前述连接丝是前述焊丝线圈的最终卷绕圈1e,前述捆束丝3a~3d将除了该最终卷绕圈外的卷绕成线圈的焊丝包围。
(5)前述最终卷绕圈1e的末端与捆束丝3a卡合。
(6)前述捆束丝3a的两脚的尖端以尖端之间链接而且绕着最终卷绕圈1e在焊丝线圈的外周面上以垂直线为中心绕转折回,这样,最终卷绕圈1e就弯曲成S字形而与捆束丝3a卡合。
(7)一种焊丝线圈的捆束方法,是在两端面为实质上的平板圆环状、两端面间的外周面为实质上的圆柱面的厚壁圆筒形状的焊丝线圈1的中心空间穿过多根捆束丝3a~3d,并将它们沿着除该线圈的最终卷绕圈1e以外的内周面及两端面而弯折成直角,并把已弯折的两脚沿着外周面弯折成直角后呈矩形环地围住线圈,再使最终卷绕圈1e在外周面沿着圆周方向卷绕以把与外周面大致平行的两脚挤压在线圈的外周面上,这样在外周面上将捆束丝3a~3d的两脚系紧,再把捆束丝3a~3d两脚的尖端绕着前述最终卷绕圈1e的焊丝而折回,至少在最终卷绕圈1e的末端部,为了使捆束丝3a的两脚的各尖端之间链接且各尖端与该末端部链接并将该末端部弯曲成S字形,把捆束丝3a两脚的各个尖端绕着末端部且在焊丝线圈1的外周面上以垂直线为中心绕转折回。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及特征通过结合


以下的多个较佳实施例就可以理解。
对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连接丝始端2s与连接丝终端2e的结点的放大主视图。
图3a是图1所示的捆束丝3c的终端与连接丝2之间的结合点的放大横剖视图。
图3b是图1所示的捆束丝3c的终端与连接丝2之间的结合点的放大侧视图。
图4表示把图1所示的捆束丝3a的终端与连接丝2结合的过程,(a)~(d)是线圈1的横剖视图,(e)和(f)是放大侧视图,(g)是将结合部进一步放大的横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6是图5所示的捆束丝3a与焊丝的最终卷绕圈1e的末端之间的结点的放大侧视图。
图7a是图5所示的捆束丝3d与连接丝2之间的结点的放大横剖视图。
图7b是图5所示的捆束丝3d与连接丝2之间的结点的放大侧视图。
图8是图5所示的捆束丝3a与焊丝的最终卷绕圈1e的末端部分之间结点的一变形例的放大侧视图。
图9a是本发明的包装焊丝线圈用的第1形态的包装箱21的纵剖视图。
图9b是图9a所示的包装箱21的横剖视图。
图10a是本发明的包装焊丝线圈用的第2形态的包装箱21的纵剖视图。
图10b是图10a所示的包装箱21的横剖视图。
图11a是本发明的包装焊丝线圈用的第3形态的包装箱21的纵剖视图。
图11b是图11a所示的包装箱21的横剖视图。
图12a是本发明的包装焊丝线圈用的第4形态的包装箱21的纵剖视图。
图12b是图12a所示的包装箱21的横剖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的把焊丝线圈安装在焊接机上用的送丝配件5在安装线圈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4是从图13所示的送丝配件5的筒体5b的端部看的主视图。
图15是安装了线圈1后的送丝配件5的外观立体图。
图16a是从传统的送丝配件将传统的焊丝拉出后进行焊接时的焊接机的送丝机的侧视图。
图16b是使用传统的焊丝及送丝配件时、焊丝剩余量很少时焊丝弹出状态的侧视图。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图1表示第1实施例的线圈1。线圈1为圆筒状,其线圈剖面为长方形。线圈1的重量为10kg~20kg,线圈外径(圆筒外径)及线圈内径(圆筒内径)根据使用条件决定。在线圈1中,沿其外周面1g的宽度方向中央,用有别于卷绕成线圈的焊丝的连接丝2绕其一周。而且将线圈1的圆筒状线圈部分以大致90度的间隔在4个部位用捆束丝3a~3d进行捆束。在捆束后,在最内层的圆筒端把成为卷绕圈起始端的卷绕始端1s首先向卷绕圈的半径方向弯折而作为半径方向边1sr,然后再把其尖端侧的大致一半部分大致与线圈轴平行地向线圈内方弯折以作为轴平行边1sa,这样把卷绕始端1s做成钩形。
图2放大表示图1所示的连接丝2的尖端部的结点。把连接丝2的始端2s和终端2e以相互牵拉的状态链接,以将外周面1g(图1)扎紧,并将始端2s及终端2e分别向相反方向弯折。这样,连接丝2就固定在外周面1g的宽度方向中央。连接丝2使用φ1.4mm的实心线(软钢丝)。该材料不易发生弯折(塑性变形),拉伸强度大,伸长量亦较少,适于做连接丝2。表1表示连接丝2及捆束丝3a~3d的物性。
表1
TS拉伸强度(tensile strength)。是在拉伸试验中,用使试验片断裂的拉伸负荷除以试验片原先的剖面积得出的值。
EL伸长率(elongation percentage)。设拉伸试验片在拉伸前的标点距离为Lo、由于拉伸而断裂时的标点距离为L,则,EL=[(L-Lo)/Lo]×100。
图3a及图3b放大表示捆束丝3c的尖端部结点(连接部)。捆束丝3c沿线圈1的线圈剖面(长方形)绕一周,其始端3cs和终端3ce与连接丝3连接。即,在沿线圈剖面(长方形)绕一周的捆束丝3c的始端3cs和终端3ce上有连接丝2,在对捆束丝3c的始端3cs和终端3ce施加了拉伸力的状态下向相反方向弯折后大致半周地绕过连接丝2。以始端3cs和终端3ce相互不链接地绕过连接丝2的状态弯折。
图4表示上述捆束丝的捆束过程。以上说明的是捆束丝3c的捆束,图4则表示捆束丝3a的捆束过程。捆束丝3a~3d以相同的连接方法与连接丝2结合。
捆束丝3a~3d使用φ1.4mm的标号线(琴钢丝退火后的丝)。该材料容易发生弯折(塑性变形),拉伸强度小,伸长量亦较大。但是在将线圈剖面为长方形的线圈1进行捆束的场合,使用这种容易弯折(塑性变形)的材料,可避免该线圈剖面的角变圆,故该材料适于做捆束丝3a~3d(见表1)。使用该材料后,如图3a和3b所示,在将捆束丝3c的始端3cs和终端3ce弯折做成结点后,该结点至少可承受10kgf的拉伸力。其他的捆束丝3a、3b和3d的末端也以同样方式与连接丝2连接。
图5表示第2实施例的线圈1。线圈1的焊丝卷绕形状与图1所示的相同,只是把其线圈终端部约1圈的量、即焊丝的最终卷绕圈1e作为连接丝使用。把线圈1的圆筒状线圈部分以大约90度的间隔在4个部位用捆束丝3a~3d进行捆束。作为捆束丝使用的材料与图1所示的线圈1所用的相同。在捆束后,把处于最内层的圆筒端部、成为卷绕圈端部的卷绕起始端1s首先向卷绕圈的半径方向弯折以作为半径方向边1sr,然后把其尖端一侧的大致一半部分大致与线圈轴平行地向线圈内侧弯折以作为轴平行边1sa,这样把卷绕起始端1s做成钩形。
图6放大表示图5所示的连接丝(焊丝的最终卷绕圈)1e的尖端部的结点。是将捆束丝3a两端折回,以将连接丝1e的末端和其1圈前的那一圈两者夹住,并且把连接线1e的末端以夹住捆束丝3a的状态折回,由此而把连接丝1e的末端与捆束丝3a系紧。捆束丝3a的两端分别折回成U字形,同时相互链接。
图7a、7b表示捆束丝3d在连接丝1e上的连接。该捆束丝3d的两端以夹住连接丝1e的状态折回,这样来与连接丝1e结合。捆束丝3d的两端分别折回成U字形,同时相互链接。其他的捆束丝3b、3c也用与3d同样的连接方法与连接丝1e结合。
图8表示把焊丝的最终卷绕圈1e作为连接丝使用时、将最终卷绕圈1e的末端部进行固定用的捆束丝3a的捆束方法变形例。在该变形形态中,把捆束丝3a两脚的尖端3as、3ae以尖端之间进行链接、且围绕连接丝1e而在线圈1的外周面上以垂直线为中心作180°绕转折回,这样就在最终卷绕圈上形成S字形的弯曲部。用该S字形的弯曲部使最终卷绕圈1e与捆束丝3a相互卡合,故不必再在最终卷绕圈1e的末端形成卡合用的L字形弯折部(图6)。另外,在进行捆束丝3a的捆束作业时,当最终卷绕圈难以弯曲成S字形时,可以在将捆束丝3a进行捆束之前,预先在最终卷绕圈的末端形成S字形弯曲部。
图9a表示装有上述线圈1的第1形态的包装箱纵剖面,图9b表示横剖面。不具有卷轴等卷筒的线圈1竖立着(线圈轴为水平y方向)放入瓦楞纸板包装箱21中。需要时将多个装有线圈1的包装箱21在集装箱内堆积后运送。构成包装箱21的外箱21b的上侧面以与垂直横侧面21s3(或21s4)相接的一边为铰链而成为可开闭的盖。线圈1被捆束线3a~3d捆束后做成圆筒状(圆环状,不过剖面为方形)的形状,其外周与外箱底面相切,故容易向x方向移动(旋转)。在线圈1发生移动(旋转〕的场合,容易与外箱21b的垂直侧面21s1和21s2碰撞而导致破损,或是线圈1隔着垂直侧面21s1、21s2而与其他物体碰撞而发生变形。
为此要在外箱21b的底面21bm上配置瓦楞纸板制的防移动块21b1及21b2。防移动块21b1及21b2的zx剖面为三角形,长度方向(y方向)的长度与外箱21b的纵深、即底面21bm的箱内纵深尺寸一致。这些防移动块21b1及21b2铺设在瓦楞纸板制的底板21p上。底板21p的大小与外箱21b的底面21bm的箱内尺寸一致,从而块21b1、21b2以及底板21p嵌入外箱21b的底面,不会移动。
块21b1所形成的三角形的边b1a的方向向着线圈1的中心CR,块21b1所形成的三角形的边b1b的方向与线圈1的外周切线a一致。块21b2所形成的三角形的边b2a的方向向着线圈1的中心CR,块21b2所形成的三角形的边b2b的方向与线圈1的外周切线方向b一致。
块21b1、21b2与线圈1的外周面接触的位置选择在线圈1的最下方位置刚好与底板21p接触的高度(z)方向,故线圈1在3个点上受到支承,使施加给包装箱21的重量负荷得以分散,且不会晃动。块21b1、21b2与线圈1的外周面接触的位置也可以选择在线圈1的最下方位置与底板21p脱离接触的高度(z方向)。由于线圈1通过块21b1及21b2在2点上得到悬空支承,故稳定性高。即使线圈1要向x方向移动(旋转)而推压块21b1、21b2,由于块21b1和21b2的压缩强度很大,故不会发生变形,能有效地防止移动。
这种防移动块21b1、21b2是瓦楞纸板制的,价格便宜且份量轻,容易加工。由于包括防移动块21b1、21b2在内的包装箱21全部是用瓦楞纸板制的,故即使是废弃不用时也可作为工业废弃物,尤其不会有问题。
图10a及图10b是第2形态的包装箱的纵剖面及横剖面。外箱21b与前述的第1形态相同,只是防移动块21b1、21b2不同。该第2形态的防移动块21b1、21b2及底板21b用1块细长的瓦楞纸板弯折做成,其纵深(y方向长度)与外箱21的底面21bm的箱内纵深尺寸一致。就是将细长的瓦楞纸板的两端部弯折成涡卷形,以使剖面成为三角形,这样做成防移动块21b1及21b2。块21b1所形成的三角形的边b1a的方向以及瓦楞纸板的终端部所形成的边b1c的方向向着线圈1的中心CR,而块21b1所形成的三角形的边b1b的方向与线圈1的外周切线a一致。
块21b2所形成的三角形的边b2a的方向以及瓦楞纸板的终端部所形成的边b2c的方向向着线圈1的中心CR,而块21b2所形成的三角形的边b2b的方向与线圈1的外周切线方向b一致。
防移动块21b1、21b2及两个块的连接部分的平面的尺寸与外箱21b的底面21bm的箱内尺寸一致。从而块21b1、21b2及两个块的连接部分嵌入外箱21b的底面,不会移动。
块21b1、21b2与线圈1的外周面接触的位置选择在线圈1的最下方位置刚好与底板21p接触的高度(z)方向,故线圈1在3个点上受到支承,使施加给包装箱21的重量负荷得以分散,且不会有晃动。块21b1、21b2与线圈1的外周面接触的位置也可以选择在线圈1的最下方位置与底板21p脱离接触的高度(z方向)。由于线圈1通过块21b1及21b2而在2点上得到悬空支承,故稳定性高。防移动块21b1、21b2所形成的三角形的边除了边b1b、b2b外为双层结构,压缩强度很大,故不会发生变形。防移动块21b1、21b2所形成的三角形的边b1b、b2b的方向与线圈1的外周切线方向为同一方向,当线圈1要向x方向移动(旋转)时,能有效地防止其移动。
图11a及11b是第3形态的包装箱的纵剖视图及横剖视图。外箱21b与前述的第1及第2形态相同,但防移动块21b1、21b2不同。该第3形态的防移动块21b1、21b2及底板21p用1块细长的瓦楞纸板弯折做成,其纵深(y方向长度)与外箱21b的宽度、即垂直侧面21s1、21s2的箱内尺寸一致。就是将细长的瓦楞纸板的端部弯折成涡卷形,以使xz剖面成为双层的三角形,这样做成防移动块21b1及21b2。块21b1由外侧的大三角形t1和内侧的小三角形t2构成,外侧的大三角形t1形成一边与外箱21b的垂直侧面21s1内接并沿z方向延伸、一边与底面21bm内接并沿x方向延伸、另一边b1b与线圈1的外周切线相接并延伸的直角三角形。内侧的小三角形t2的边b1a的方向向着线圈1的中心CR,而且边b1d与边b1b内接。
另外块21b2由外侧的大三角形t3和内侧的小三角形t4构成,外侧的大三角形t3形成一边与外箱21b的垂直侧面21s2内接并沿z方向延伸、一边与底面21bm内接并沿x方向延伸、另一边b2b与线圈1的外周切线相接并延伸的直角三角形。内侧的小三角形t4的边b2a的方向向着线圈1的中心CR,而且边b2d与边b2b内接。
防移动块21b1及21b2的平面的尺寸与外箱21b的底面21bm的箱内尺寸一致。从而块21b1、21b2及两个块的连接部分嵌入外箱21b的底面,不会移动。
块21b1、21b2与线圈1的外周面接触的位置选择在线圈1的最下方位置刚好与底板21p接触的高度(z方向),故线圈1在3个点上受到支承,使施加给包装箱21的重量负荷得以分散,且不会有晃动。块21b1、21b2与线圈1的外周面接触的位置也可以选择在线圈1的最下方位置与底板21p脱离接触的高度(z方向)。由于线圈1通过块21b1及21b2而在2点上得到悬空支承,故稳定性高。即使线圈1要向x方向移动(旋转)而推压块21b1、21b2,由于块21b1、21b2的压缩强度很大,故不会发生变形,能有效地防止移动。
不过,以上说明的包装箱都是只装1个线圈1的包装箱,而只要把包装箱21及块21b1、21b2沿y方向延长,就可以把多个线圈以排成1个圆筒的形式装入包装箱。在这种场合,包装箱在y方向的长度根据一共要装入多少个线圈而定。
图12a是把各装有5个线圈1的包装箱23~26装入一个大包装箱27的一例的纵剖视图,图12b是其横剖视图。
上述的线圈1由用户从包装箱取出后通过送丝配件5而安装于焊接机上。
图13表示把脱卸式凸缘5fr从带凸缘的筒体5b+5ff上取下后的送丝配件5的主要部分,图14则表示这一状态下带凸缘的筒体5b+5ff的端部正面,图15表示送丝配件5的外观。卷绕成线圈的焊丝1被安装在具有凸缘5ff的筒体5b(图13)上,夹着该卷成线圈的焊丝1,脱卸式凸缘5ff被安装于筒体5b的前端。图15就是表示在带凸缘的筒体5b+5ff上安装卷成线圈的焊丝1后再在带凸缘的筒体5b+5ff上安装脱卸式凸缘5ff后的外观。
在图13及图15所示的脱卸式凸缘5fr上设有切口5c1~5c4,在固定凸缘5ff的与之相对的位置上也设有切口5d1~5d4。筒体5b一体地安装在固定凸缘5ff上,在筒体5b上开有槽5e1~5e4。以与该槽5e1~5e4连续的形式在固定凸缘5ff上设置切口5d1~5d4,而且在安装了脱卸式凸缘5fr后,其切口5c1~5c4也与槽5e1~5e4连续。从而一旦安装了线圈1,由于其内侧有槽5e1~5e4,线圈1的捆束丝3a~3d就可嵌入其中。
在筒体5b的端部(与设有凸缘5ff的端部相反一侧的端部),在筒体5b的中心部具有贯通的管状轴心5s,围绕该轴心5s设有对称的、大致呈L字形的卡合构件、即钩子6A、6B。在脱卸式凸缘5fr的中心设有供轴心5s穿过的圆孔,围绕该圆孔对称地开设有容纳钩子6A、6B的贯通孔7A、7B(图13),另外,围绕供轴心5s穿过的圆孔还对称地设有将已穿过孔7A、7B的钩子6A、6B卡合用的卡合构件,即扣锁8A、8B。
扣锁gA、8B的捏手转动自如地支承在脱卸式凸缘5fr上,可从脱卸式凸缘5fr的平面立起。2个大致呈U字形的、其两脚的脚端向外弯折、以与压缩螺旋弹簧卡合的卡合片组合成“口”字形,其中一方转动自如地支承在捏手上。2个卡合片的脚贯穿压缩螺旋弹簧,并被压缩螺旋弹簧推压而相互脱离且成为矩形。
当作业人员使捏手从脱卸式凸缘5fr的平面大致垂直地立起时,形成矩形的卡合片以及与之结合的压缩螺旋弹簧即向接近供轴心5s穿过的圆孔的方向移动,使矩形内的空间对着容纳钩子用的孔7A。在这一状态下,卡合片的矩形内部空间就可以容纳穿过了孔7A的钩子6A。
扣锁8B的结构及尺寸与扣锁8A相同,当作业人员使扣锁8B的捏手从脱卸式凸缘5fr的平面大致垂直立起时,扣锁8B的形成矩形的卡合片以及与之结合的压缩螺旋弹簧即向接近供轴心5s穿过的圆孔的方向移动,使矩形内的空间对着容纳钩子用的孔7B。在这一状态下,卡合片的矩形内部空间就可以容纳穿过了孔7B的钩子6B。
如图13及图14所示,在筒体5b的端部,以90度的间隔设有容纳卷成线圈的焊丝1的卷绕始端1s用的切口5bra-5br4和5ar1~5ar4。切口5br1-5br4是切入圆筒筒体5b的端面的、容纳卷绕始端1s的半径方向边1sr(图1和5)的槽,切口5ar1-5ar4是切入将圆筒筒体5b的端部封闭的端板5a的圆周面的、在筒体内部空间接受卷绕始端1s的轴平行边1sa(图1和5)的槽。
当要把卷成线圈的焊丝1安装在送丝配件5上时,是从卷成线圈的焊丝1的没有卷绕始端1s的那一端起把筒体5b装入线圈的内部空间,再装在固定凸缘5ff上。这时转动线圈1,以使卷绕始端1s对准切口5bra~5br4和5ar1-5ar4中的任何一个,再将卷绕始端1s插入该切口中。并且如上所述,将扣锁8A和8B的捏手从脱卸式凸缘5fr的平面大致垂直地立起,再将脱卸式凸缘5fr安装在筒体5b的端部,以使带凸缘的筒体5b+5ff的钩子6A和6B容纳于脱卸式凸缘5fr的孔7A和7B中,使钩子6A和6B的头部穿过扣锁8A和8B的卡合片的矩形空间,再把扣锁8A和8B的捏手放倒至最接近脱卸式凸缘5fr的平面的位置。这样,就如图15所示,就在送丝配件5上装好了线圈1。
然后将由送丝配件5中心的圆筒形成的轴心5s与送丝机13(图16a)结合,使卷成线圈的焊丝1在用捆束丝3a~3d捆束的状态下安装于焊接机上。
然后,如果线圈1是采用第1实施例(图1)的形态时,就将图2所示的连接丝2的始端2s和终端2e的链接解开(将末端扭转后解除连接,并将链接着的末端部分拉成直线状。或者将链接部切断)。这时只要拉动始端2s或终端2e,连接丝2便从与捆束丝3a~3d之间的结点中脱出取下。结果是,捆束丝3a~3d与连接丝2的连接被解除。再用钳子等夹住捆束丝3a~3d的末端,沿槽5e1~5e4向切口5d1~5d4或5c1~5c4外部拉出。
如果线圈1是采用第2实施例(图5、6)或变形形态(图5、8)时,就用钳子等夹住连接丝1e(线圈状焊丝的最后一圈)末端的折回部分(图6)或S字形的末端(图8),并沿脱离线圈1的外周面1g的方向向上拉。这一向上的拉力使连接丝2或1e从捆束丝3a~3d依次地将它们的U字形折回部拉开而被取下。用钳子等夹住从连接丝取下的捆束丝3a-3d的末端,沿槽5e1~5e4向切口5d1~5d4或5c1~5c4外部拉出。
再从送丝配件5拉出焊丝,通过焊接机的送丝滚子15、管道衬套16及焊炬17而开始焊接。这一状态与图16a所示的状态相同。随着焊接的进行,卷成线圈的焊丝渐渐消耗,即使送丝配件5的剩余焊丝已到达最下层附近,焊丝1的钩形卷绕始端1s也是卡合在切口5br1-5br4和5ar1-5ar4中的一个,从而可以限制始端1s向圆周方向及轴方向的移动,故焊丝的拉出张力可以使最下层的焊丝与筒体5b紧密贴合,不会发生焊丝弹出的现象。
以上所述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当然还可有各种变形。故本发明不受本说明书中所述的结构和安装例的限制,凡不脱离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的各种变更均属于本发明的权利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捆束的焊丝线圈,为两端面为实质上的平板圆环状、两端面之间的外周面为实质上的圆柱面的厚壁圆筒形状的焊丝线圈,其特征在于,包含穿过该线圈的中心空间并沿着该线圈的内周面以及两端面弯折成直角、且弯折后的两脚再沿该线圈的外周面弯折成直角、呈矩形环状地将该线圈围住的多个捆束焊丝;以及通过在外周面上沿着圆周方向卷绕而把与所述线圈的外周面大致平行的所述捆束丝的两脚挤压到该外周面上、且将捆束丝的两脚在该外周面上系紧的连接丝;所述捆束丝的两脚的尖端绕着所述连接丝折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捆束的焊丝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捆束丝的两脚的尖端之间相互链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捆束的焊丝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焊丝线圈1最内层的处于圆筒端部的卷绕始端是向线圈环的半径方向弯曲并且向与线圈中心线平行的方向弯曲的钩形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捆束的焊丝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丝是所述焊丝线圈的最终卷绕圈,所述捆束丝将除了该最终卷绕圈外的卷绕成线圈的焊丝包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捆束的焊丝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最终卷绕圈的末端与捆束丝卡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捆束的焊丝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捆束丝的两脚的尖端以尖端之间链接而且绕着最终卷绕圈在焊丝线圈的外周面上以垂直线为中心绕转折回,这样将最终卷绕圈就弯曲成S字形而与捆束丝卡合。
7.一种焊丝线圈的捆束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在两端面为实质上的平板圆环状、两端面间的外周面为实质上的圆柱面的厚壁圆筒形状的焊丝线圈的中心空间穿过多根捆束丝,并将它们沿着除该线圈的最终卷绕圈以外的内周面及两端面而弯折成直角,并把已弯折的两脚沿着外周面弯折成直角后呈矩形环地围住线圈,再使最终卷绕圈在外周面沿着圆周方向卷绕以把与外周面大致平行的两脚挤压在线圈的外周面上,这样在外周面上将捆束丝的两脚系紧,再把捆束丝两脚的尖端绕着所述最终卷绕圈的焊丝而折回,至少在最终卷绕圈的末端部,为了使捆束丝的两脚的各尖端之间链接且各尖端与该末端部链接并将该末端部弯曲成S字形,把捆束丝两脚的各个尖端绕着末端部且在焊丝线圈的外周面上以垂直线为中心绕转折回。
全文摘要
一种捆束的焊丝线圈,两端面为平板圆环状,两端面间的外周面为圆柱面的厚壁圆筒状。包含:穿过线圈的中心空间并沿着该线圈的内周面以及两端面弯折成直角、且弯折后的两脚再沿线圈的外周面弯折成直角、呈矩形环状地将该线圈围住的多个捆束焊丝,以及在外周面上沿着圆周方向卷绕而把与线圈外周面平行的捆束丝两脚挤压到外周面上且系紧的连接丝,捆束丝两脚的尖端绕着连接丝折回。采用本发明,即使是不用卷轴的焊丝线圈也可保持其线圈形状,且在使用时很容易将捆束丝与连接丝之间的连接解开。
文档编号B65B27/00GK1257032SQ9812323
公开日2000年6月21日 申请日期1998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1998年12月16日
发明者井上哲, 增田一郎, 小野彻, 藤原行雄 申请人:日铁溶接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