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安全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573254阅读:来源:国知局
作用连接板14。当轿厢未到位时,磙子2101未挤压行程板2202,旋转板2203处于起始位置即第一位置,旋转板2203挡住短双作用连接板13、长双作用连接板14避免受外力打开,当轿厢运行到位后,磙子2101挤压行程板2202,旋转板2203旋转,失去了对短双作用连接板13、长双作用连接板14的阻挡,层门12以及轿厢门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打开。
[0020]所述电梯安全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运动部的控门安全机构,所述控门安全机构如图5、图6所示包括:
和所述短双作用连接板13固接的压杆31 ;
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部上的所述可调位连接板15的固定支架32,所述固定支架上设置有正棘轮3201、反棘轮3202、正棘轮旋转卡位条3203、反棘轮旋转卡位条3204,以及和所述正棘轮3201同轴的第一齿轮3205、和所述反棘轮3202同轴的第二齿轮3206、和所述第一齿轮3205、第二齿轮3206啮合的惰轮3207,如图7所示,所述固定支架32上开设有两个卡孔3208,图7中仅示出了所述反棘轮旋转卡位条3204的安装结构,反棘轮旋转卡位条3204插设在卡孔3208中,并具有一定的转动空间,正棘轮旋转卡位条;
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32的联合压板33,所述联合压板33上固定设置有滚轮3301,所述压杆31下压滚3301轮使得所述联合压板33相对于所述固定支架32向下移动,所述联合压板33上还设置有上压簧3302、下压簧3303,所述上压簧3302抵触所述正棘轮旋转卡位条3203,所述下压簧3303抵触所述反棘轮旋转卡位条3204 ;
设置于所述运动部的齿条34,所述齿条34和所述第一齿轮3205、第二齿轮3206啮合。所述齿条34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弹簧35。齿条34共有四副,当电梯下坠或冲顶时,四副是不可能同时被齿轮锁死的,上、下弹簧35的设置是为了随时延时最后被同步卡死,这样四副齿条装置才会受力均匀。
[0021]当电梯层门打开时,压杆31下压滚轮3301,和滚轮3301固接的联合压板33下移,联合压板的上压簧3302、下压簧3303下压正棘轮旋转卡位条3203、反棘轮旋转卡位条3204,使得正棘轮3201、反棘轮3202处于锁死或即将旋转被锁死状态,当电梯门闭合后,和短双作用连接板13固接的压杆31回位,正棘轮3201、反棘轮3202解锁,当电梯运行后,旋转板2203复位,电梯轿厢门11和楼层的层门12被回位的旋转板2203卡位,轿厢门11和层门处于锁死状态。
[0022]所述电梯安全装置还包括控轿厢失速机构,所述控控轿厢失速机构设置于所述控门安全机构的所述固定支架32上。所述控轿厢失速机构为两个棘轮组件6,如图5、图7所示,所述两个棘轮组件6分别穿设于所述正棘轮3201、反棘轮3202的轴上,所述正棘轮旋转卡位条3203、反棘轮旋转卡位条3204的端部设有凸块,所述棘轮组件6上设置有凸出内槽61,所述凸出内槽61套设于所述凸块。
[0023]所述棘轮组件的结构如图8、图9所示,包括内棘轮套62、离心板63、离心片64、拉簧65、盖板66,所述内棘轮套62内侧设有棘齿,中心设有轴孔6201,所述轴孔6201略大于所述轴68,所述盖板62上设有盖板轴孔,所述盖板轴孔和所述轴68的端部形状一致为非圆形,所述内棘轮套62和所述盖板66组合后形成一整体内部容置所述离心板63、离心片64、拉簧65,所述离心板63上设置有圆柱6301,所述离心片64上设置有圆孔6401,所述圆孔6401套设于所述圆柱6301,所述离心板63和所述盖板66上分别设有拉簧固定端,和所述拉簧65连接,所述离心片64上还设置有凸出的小圆棒6402,所述盖板66上设置有长方槽6601,所述小圆棒6402穿设于所述长方槽6601。在这个结构中盖板66和齿轮、棘轮的轴68是同速旋转的,离心板63的小圆棒匹配在盖板的长方槽内,限制了离心片64的自由度。当电梯正常运行时,盖板66通过拉簧的拉力和离心板63及离心片64同速旋转,图10中A所示的即为正常运行时棘轮组件6的内部状态。当电梯失速时,盖板66随即加速急转,拉簧65致使离心板63滞后旋转,盖板66和离心板63产生相对旋转运动,盖板66的长方槽6601迫使离心片64外旋卡住内棘轮套62的内棘轮齿,带动内棘轮套62旋转,从而带动旋转卡位条,最后卡死棘轮达到装置的防止电梯意外冲顶或蹲底事故的功能要求。
[0024]上文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描述,并非想要把本发明穷尽或局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形式,显然,可能做出许多修改和变化,这些修改和变化可能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然的,应当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定义的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电梯安全装置,设置于箱式电梯结构,所述箱式电梯结构分为固定部及运动部,其中所述固定部包括电梯井、楼层门,所述运动部包括电梯轿厢,轿厢门设置于所述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安全装置包括轿厢卡位机构,所述轿厢卡位机构包括:作用连接板,包括固定在所述楼层门上的短双作用连接板、固定在所述轿厢门上的长双作用连接板;翻板旋转让位机构,包括碰位组件和让位组件,所述让位组件设置在所述作用连接板同侧,所述碰位组件设置在所述作用连接板的相对侧,即作用连接板设于固定部/运动部,则让位组件设置于固定部/运动部,碰位组件设置于运动部/固定部,所述让位组件上设有限位部,当所述碰位组件和所述让位组件接触时,所述限位部位于第一位置,当所述碰位组件和所述让位组件分离时,所述限位部位于可阻挡所述作用连接板运动的第二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碰位组件通过可调位连接板安装于所述固定部或运动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组件包括外壳、行程板以及作为所述限位部件的旋转板,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滑动导向部,所述行程板上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滑动导向结构穿设于所述滑动槽,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转轴,所述旋转板套设于所述转轴,并和所述行程板接触,所述碰位组件包括磙子和磙子架,所述磙子设置于所述磙子架,所述行程板上还设置有导向结构,当所述碰位组件和所述让位组件相对运动到接触位置时,所述磙子经过导向结构推动行程板沿所述滑动导向部移动,推动所述旋转板从所述第二位置转向所述第一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安全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运动部的控门安全机构,所述控门安全机构包括: 和所述短双作用连接板固接的压杆; 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部上的所述可调位连接板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设置有正棘轮、反棘轮、正棘轮旋转卡位条、反棘轮旋转卡位条,以及和所述正棘轮同轴的第一齿轮、和所述反棘轮同轴的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啮合的惰轮,所述固定支架上开设有两个卡孔,所述正棘轮旋转卡位条、反棘轮旋转卡位条插设在卡孔中,并具有一定的转动空间; 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的联合压板,所述联合压板上固定设置有滚轮,所述压杆下压滚轮使得所述联合压板相对于所述固定支架向下移动,所述联合压板上还设置有上压簧、下压簧,所述上压簧抵触所述正棘轮旋转卡位条,所述下压簧抵触所述反棘轮旋转卡位条; 设置于所述运动部的齿条,所述齿条和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啮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梯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弹簧。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梯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安全装置还包括控轿厢失速机构,所述控轿厢失速机构设置于所述控门安全机构的所述固定支架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梯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轿厢失速机构为两个棘轮组件,所述两个棘轮组件分别穿设于所述正棘轮、反棘轮的轴上,所述正棘轮旋转卡位条、反棘轮旋转卡位条的端部设有凸块,所述棘轮组件上设置有凸出内槽,所述凸出内槽套设于所述凸块。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组件包括内棘轮套、离心板、离心片、拉簧、盖板,所述内棘轮套内侧设有棘齿,中心设有轴孔,所述轴孔略大于所述轴,所述盖板上设有盖板轴孔,所述盖板轴孔和所述轴的端部形状一致为非圆形,所述内棘轮套和所述盖板组合后形成一整体内部容置所述离心板、离心片、拉簧,所述离心板上设置有圆柱,所述离心片上设置有圆孔,所述圆孔套设于所述圆柱,所述离心板和所述盖板上分别设有拉簧固定端,和所述拉簧连接,所述离心片上还设置有凸出的小圆棒,所述盖板上设置有长方槽,所述小圆棒穿设于所述长方槽。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安全装置,包括:作用连接板,包括固定在所述楼层门上的短双作用连接板、固定在所述轿厢门上的长双作用连接板;翻板旋转让位机构,包括碰位组件和让位组件,让位组件设置在作用连接板同侧,所述碰位组件设置在所述作用连接板的相对侧,所述让位组件上设有限位部,当所述碰位组件和所述让位组件接触时,所述限位部位于第一位置,当所述碰位组件和所述让位组件分离时,所述限位部位于可阻挡所述作用连接板运动的第二位置。本发明通过轿厢卡位机构来控制门的开合,使得电梯没有到位时,电梯的轿厢门和楼层的层门均处于锁死状态,无法开启从而达到确保电梯安全运行的目的,防止了开门后电梯轿厢走车事故以及门系统的意外事故。
【IPC分类】B66B13/16, B66B5/00
【公开号】CN105329760
【申请号】CN201510831759
【发明人】戴震班, 王岗, 郭俊翰, 王玺皓, 鲁玉博, 陈彬彬
【申请人】戴震班
【公开日】2016年2月17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