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磁芯加入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10176981阅读:来源:国知局
盖10固定在相应的位置,避免底盖10在磁环容纳部23内发生不必要的移动。在其它实施例中,磁环装配通道20也可以设计为直线型轨道或者椭圆型轨道。
[0033]如图6所示,底盖推进装置30具有第一振动盘31和底盖夹送通道32,底盖夹送通道32下游端与磁环装配通道20连接,具体地,圆形容纳槽21具有第一缺口 33(图3示),底盖夹送通道32的下游端与第一缺口 33连接。第一振动盘31包括箱体34、台阶式运输轨道35,当第一振动盘31启动工作时,箱体34内的底盖会逐渐进入到台阶式运输轨道35,在振动方式的作用下,底盖会逐渐向上运动,接着进入到底盖夹送通道32,随后每一个底盖会依次沿着第一缺口 33进入到对应的磁环容纳部23。第一振动盘31的作用把底盖进给到底盖夹送通道32内的同时,保证底盖环形凹槽13向上。在其它的实施例中,第一振动盘31可以是现有的任意方式的进给装置,只要能够保证底盖正常运输到底盖夹送通道32即可。
[0034]如图7所示,点胶装置40具有三个维度的移动机构41和点胶头42,每两个维度之间相互垂直,点胶头42的出胶口为针孔状针头43,这样可以方便流量的控制。点胶头42内的粘合物质如胶水会挤压或者喷涂到底盖环形凹槽13内,为了增强胶水的固定效果,在三个维度的移动机构41的配合工作下,点胶头42可以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移动到任意位置,这样就可以使得胶水覆盖的面积增加,增强胶水的固定效果,作为优选方案可以在底盖环形凹槽13的三个位置涂覆胶水。移动机构可以采用任意现有技术的方案实现上述功能,例如可以是链条传动的方式或者气缸推动的方式。
[0035]如图8所示,磁芯加入装置50包括磁芯夹送通道51、缓冲部52、磁芯悬空部53、传感器、气缸55。其中,磁芯夹送通道51具有两侧的磁芯挡板56和底面上的磁芯传送带57,缓冲部52的两端分别与磁芯传送带57和磁芯悬空部53连接,磁芯悬空部53的下面具有缺口 58,而在缺口 58的位置还设置有磁芯挡片59,磁芯挡片59与气缸55的推杆连接,在气缸55的推杆的作用下,磁芯挡片59可以遮蔽缺口 58或者敞开缺口 58,当缺口 58处于敞开状态时,磁芯正好可以落入到下面放置的底盖的底盖环形凹槽中,而在磁芯挡片59的作用下缺口 58重新处于闭合状态。接着在磁芯传送带57的作用下把下一个磁芯推送到缓冲部52,同时缓冲部52内的另一个磁芯推进到磁芯悬空部53的位置。每当磁芯传送带57把一个磁芯推进到缓冲部52且把一个磁芯推送到磁芯悬空部53时,磁芯传送带57会反向运动一定距离,这样的做法是为了消除缓冲部52上的磁芯对磁芯悬空部53的磁芯的挤压作用,当缺口 58处于敞开状态时,这种挤压作用可能会使得磁芯处于悬空状态而无法正常落入到底盖环形凹槽内。
[0036]如图9所示,顶盖封闭装置60具有第二振动盘61、顶盖夹送通道62、三个维度的移动机构63、机械抓手64和传感器。第二振动盘61的结构与上述的第一振动盘31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如图10所示,机械抓手64的端部具有三个可以张开或者闭合的手指架65,手指架65用于夹持顶盖夹送通道62上的顶盖。在移动机构63的作用下,机械抓手64可以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任意移动。当顶盖夹送通道62上具有顶盖时,机械抓手64运动至顶盖的上方,三个手指架65可以内撑的方式夹持住顶盖,然后机械抓手64运动至圆形旋转件22的底盖10的上方,接着把顶盖12按压在底盖10的上面,最后把顶盖12固定在底盖10上,从而完成磁环的装配过程。
[0037]如图11所示,干胶区域70包括传输带71、第一气缸72、第二气缸73、第一挡板74、第二挡板75和干胶跑道76。其中,磁环装配通道20的圆形容纳槽21具有第二缺口 77,传输带71与第二缺口 77连接,传输带71上还设置有斜面块78,斜面块78的上游侧的宽度向下游侧逐渐过渡减少,也就是斜面块78使传输带71在宽度方向上的容纳空间逐渐减小。第二气缸73的推杆与第一挡板74连接,第二挡板75可以竖直方向上下运动,第一挡板74和第二挡板75之间用于容纳磁环且它们之间的距离略微大于磁环的直径。干胶跑道76的下游端与成品箱79连接。在磁环的装配过程中,由于胶水的干燥固定需要一定时间,如果把装配好的磁环过早地放入到成品箱79内,就会降低胶水的固化效果,而干胶跑道76具有一定的长度范围,磁环在干胶跑道76上运行10分钟左右之后再进入到成品箱79内,这样可以使胶水充分固化,增强磁芯在底盖环形凹槽内的固化效果。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当磁环的直径的范围是5毫米至15毫米时,干胶跑道76的长度范围在250厘米以上,针对不同直径范围的磁环或者不同性质的胶水,可以选取不同长度的干胶跑道76距离。斜面块78的设置可以使得磁环依次序落入第一气缸72推杆的位置,第一气缸72的推杆循环往复地把一个个磁环推进到第一挡板74和第二挡板75之间,当第一挡板74和第二挡板75之间的磁环排列满时,第一挡板74端部设置的传感器把检测信号传输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随即控制第二挡板75向下运动,这样第二挡板75就不再对磁环构成抵挡作用,第二气缸73的推杆推动第一挡板74的一列磁环至干胶跑道76上然后再复位。接着,第二挡板75重新升起,第一气缸72再一个个地把磁环推进到第一挡板74和第二挡板75之间。接着,会在干胶跑道76上形成第二列、第三列等磁环,当磁环的排列达到干胶跑道76的下游端部时即可进入到成品箱79内。
[0038]自动磁芯加入装置实施例:
[0039]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自动磁芯加入装置包括磁芯传送带80、磁芯悬空部81和气缸82。磁芯传送带80和磁芯悬空部81连接,磁芯悬空部81的下面具有缺口 83。气缸82的推杆与磁芯挡片84连接,在气缸82的推杆的作用下,磁芯挡片84可遮蔽或者敞开缺口 83。
[0040]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诸如改变缓冲部的容纳空间的设计等也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自动磁芯加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磁芯加入装置包括磁芯传送带、磁芯悬空部和气缸,所述磁芯传送带和所述磁芯悬空部连接,所述磁芯悬空部的下面具有缺口 ; 所述气缸的推杆与磁芯挡片连接,在所述气缸的推杆的作用下,所述磁芯挡片可遮蔽或者敞开所述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磁芯加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磁芯传送带的两侧设置有磁芯护板。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磁芯加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磁芯加入装置包括缓冲部,所述缓冲部设置在所述磁芯传送带的下游端,所述缓冲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磁芯传送带以及所述磁芯悬空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磁芯加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部的空间区域可容纳两个磁芯。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磁芯加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磁芯加入装置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磁芯和/或底盖的位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磁芯加入装置。磁芯加入装置包括磁芯传送带、磁芯悬空部和气缸,磁芯传送带和磁芯悬空部连接,磁芯悬空部的下面具有缺口;气缸的推杆与磁芯挡片连接,在气缸的推杆的作用下,磁芯挡片可遮蔽或者敞开缺口。这种自动磁芯加入装置实现了磁芯加入到底盖的自动化过程,无需人工操作,降低人力使用成本。
【IPC分类】B65G47/82, B65G47/88
【公开号】CN205087561
【申请号】CN201520872221
【发明人】刘春华, 白明, 赵连春
【申请人】珠海市格润新纳电子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