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机合模装置的双曲肘连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09467阅读:11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注塑机合模装置的双曲肘连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机合模装置中的主要部件,能确保塑料成型模能有效地锁紧或打开使用的注塑机合模装置的双曲肘连杆。
背景技术
现市售和使用的注塑机为能改善其的整体刚性,提高锁紧力,一般均采用双曲肘连杆机构,合模油缸在液压油的作用下,推动推力座,从而使双曲肘机构中的前、后连杆伸直,带动二板向前移动,压紧模具。为增大锁紧力,一般双曲肘连杆,按由二片带通孔的平行杆所构成的上、下前连杆和由三片带通孔的平行杆构成的上、下后连杆,及前、后连杆连接,并与连接有推力座带通孔的上、下小连杆,在通孔中用大、小锁轴铰接成的整体组成,但此种排列形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尾板受扭力较大而变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注塑机合模装置的双曲肘连杆,改变注塑机连杆机构的常规排列次序,使注塑机模板受力更均匀,从而提高模具制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更适宜精密成型模具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注塑机合模装置的双曲肘连杆,由与二板连接的上、下前连杆和与尾板连接的上、下后连杆及前连杆与后连杆用大锁轴连接成一体,再与带有推力座的上、下小连杆用小锁轴连接成的整体构成,所述的前连杆由2片或2片以上带通孔的杆,平行、间隔排列成的整体所构成,所述的后连杆由1片或1片以上相应带通孔的杆,平行、间隔排列成的整体所构成,并前连杆长度大于后连杆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因将原连杆的排列次序,由前连杆2片,后连杆3片改变成前连杆3片,后连杆2片的排列,这样可使小连杆的数量减少一半,使肘杆机构更紧凑,零件少、重量轻、易装配,同时使连接在尾板上的支架数也相应减少,这样拉杆作用在尾板上的力与尾板支架上的反作用力间的力臂较短,使尾板所受扭力小,从而尾板变形小,应力降低,使注塑机模板受力更均匀,提高使用寿命。


图1为本实用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前连杆8由三片两端带有通孔的杆,平行、间隔排列成的整体。
后连杆7由二片带有三通孔的杆,平行、间隔排列成的整体。
根据需要前连杆可由2、4、5等片杆组成,相应的后连杆由1、3、4等片杆组成,即前连杆8比后连杆7要多1片,并前连杆长度大于后连杆。
尾板2与头板11通过四根拉杆10连接在一起,而四根拉杆10穿过二板9,使二板9能在拉杆上移动。
上、下后连杆7与尾板2上的支架孔,上、下前连杆8与二板9上的支架孔,后连杆7与前连杆8,通过通孔中的大锁轴3铰接在一起,上、下小连杆6的两端与推力座4,后连杆7通过小锁轴5连接成一体,与尾板2、二板9构成双曲肘连杆为前三后二排列的合模装置。
使用时合模油缸1用螺钉固定在尾板2上,合模油缸1在液压油作用下,推动推力座4向前移动,而推力座4的移动使小连杆6也向前移动,从而使双曲肘机构中的后连杆7和前连杆8向外伸直,带动二板向前移动,压紧模具。
权利要求1.一种注塑机合模装置的双曲肘连杆,由与二板(9)连接的上、下前连杆(8)和与尾板(2)连接的上、下后连杆(7),及前连杆(8)与后连杆(7)用大锁轴(3)连接成一体,再与带有推力座(4)的上、下小连杆(6)用小锁轴(5)连接成的整体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连杆(8)由2片或2片以上带通孔的杆,平行、间隔排列成的整体所构成,所述的后连杆(7)由1片或1片以上相应的带通孔的杆,平行、间隔排列成的整体所构成,并前连杆(8)长度大于后连杆(7)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曲肘连杆,其特征在于前连杆(8)由3片两端带通孔的杆组成,后连杆(7)由2片带三通孔的杆组成。
专利摘要一种注塑机合模装置的双曲肘连杆,由与二板连接的上、下前连杆和与尾板连接的上、下后连杆,及前连杆与后连杆,用大锁轴连接成一体,再与带有推力座的上、下小连杆用小锁轴连接成的整体构成,所述的前连杆由2片或2片以上带通孔的杆,平行、间隔排列成的整体所构成,所述的后连杆由1片或1片以上相应带通孔的杆,平行、间隔排列成的整体所构成,并前连杆长度大于后连杆长度。因将原连杆中前、后连杆排列次序进行改变,可使小连杆数量减少,使肘杆机构更紧凑、零件少、重量轻、易装配,同时也使安装在尾板上的支架数减少,从而使拉杆作用在尾板上的力矩减少,使尾板变形小,应力降低,更适宜精密成型模具的使用。
文档编号B29C45/68GK2652643SQ03210710
公开日2004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18日
发明者舒行豪, 应拥军, 杜宁 申请人:夏善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