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浸料横向浸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43607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预浸料横向浸润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覆铜板中用半固化片的生产之预浸领域,尤其是 指 一种预浸料横向浸润装置,以达到增强预浸料的浸润性。
背景技术
覆铜板是PCB的基本材料,它一般是由环氧树脂胶粘剂、玻璃纤 维布(玻璃纤维纸等)、铜箔复合而成。由于覆铜板的品质会直接影 响到PCB的性能,而覆铜板又主要决定于半固化片(pr印reg),其 中该半固化片加工过程中预浸料(玻璃纤维布、纤维纸或纤维织物) 与环氧树脂胶粘剂之间浸润是尤为重要。
如图l,示出了习知预浸料浸润装置;在上胶槽l内上、下设置 有复数根导辊2,预浸料3纵向穿过树脂胶水绕于该导辊2上,其中 预浸料3是采用依次沿上胶槽1由下至上,再由上至下的纵向传动方 法(可沿上胶槽1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进行浸润,浸润后经挤压辊 4后送入上胶炉5中进行烘烤处理,其中由于浸润过程中会存在浸润 时间较短,浸润也不够充分之问题,且在预浸料之间易残留气泡,从 而造成后续生产覆铜板带来相关质量隐患,不利于市场竟争;上述习 知技术例如有日本专利JP2000061939案。所以,业内不断提出了一 系列新的方案,该些方案均需增加其它处理设备进行处理,使得浸润 方法及其所使用之设备较为复杂,同时可参阅相关的中国专利申请公 开号CN1734003A、 CN1872760A等,因此,本申请人认为改善预浸料 浸润性实属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习知技术所存在之缺失,主要目的在于提供 一种预浸料横向浸润装置,通过延长预浸料在上胶槽内的浸润时间, 以解决预浸料浸润不充分之问题。
为实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方案 一种预浸料^f黄向浸润装置,包括一盛装有树脂胶水的上胶槽,在 该上胶槽内设置有可供预浸料横向交错绕设的复数根导辊,其中经该 导辊带动情形下,预浸料系横向自上胶槽的下方往上胶槽的上方循环 送出。
所述预浸料包括玻璃纤维布或纤维纸或纤维织物。 所述上胶槽内的导辊数量为3~8才艮;进一步,所有导辊分布成 两平行排布的纵向列。该两纵向列系垂直上月交槽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之优点在于上胶槽内的导辊提供预浸料横向交错绕 设之装置,以使预浸料经导辊横向由上胶槽内的下方至上方浸润后再 经过挤压辊进入上胶炉,由于预浸料横向使得预浸料在上胶槽内的树 脂胶水中停留时间大大增加,延长树脂胶水置换预浸料里之气泡的时 间,使预浸料浸润得以充分,保证了上胶槽中的树脂胶水能够良好地 浸润到预浸料中,以减少半固化片中预浸料里的溶剂或气泡残留量, 从而提高覆铜板的压合质量和耐金属离子迁移等信赖性的可靠性。本 实用新型操作方便,尤其是不增加设^^殳资成本而容易实现工业化应 用。


图l是习知技术预浸料浸润装置示意图2是本实用新型预浸料横向浸润装置示意图3(a)为同等条件下采用图1所示习知技术的浸润装置所制得的半固化在晶相显微镜下背光观察示意图3(b)为同等条件下采用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浸润装置所制 得的半固化在晶相显凝:镜下背光观察示意图4是本实用新型预浸料横向浸润装置另一实施原理图。
附图标号说明
1、上胶槽 2、导辊 3、预浸料4、挤压辊 5、上胶炉 10、上胶槽 20、第一导辊 21、第二导辊 22、第三导辊 30、 预浸料40、挤压辊 50、上胶炉
10,、上胶槽 20,、导辊 3G,、预浸料 4Q,、挤压辊 5G,、上
胶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一种预浸料浸润装置,其中该预浸料可以 系玻璃纤维布或纤维纸或纤维织物;本实施例装置包括一盛装有树脂 胶水的上胶槽IO,其中
在上胶槽10内设置有可供预浸料30横向交错绕设的复数根导 辊,该导辊数共3根,即第一导辊20、第二导辊21及第三导辊22; 其中将预浸料30纵向送入盛装有树脂胶水的上胶槽10内的下方,然 后依次绕于第一导辊20、第二导辊21、第三导辊22上,且第一导辊 20、第三导辊21位于一纵向列A上,第二导辊21位于另一纵向列B 上,纵向列A、纵向列B系垂直上胶槽10的底部呈平行排布结构; 且预浸料30的缠绕方式系形成横向交错绕于各导辊上,预浸料30经 各导辊的带动下,将浸入上胶槽10内的预浸料30横向自上胶槽10 的下方往上月交槽10的上方循环送出,送出后的预浸料30再经过挤压 辊40刮去多余的浸润用的树脂胶水送入上胶炉50中。经多次实验证明,在浸润装置的上胶槽大小、导辊传动机速、预 浸料种类、导辊数、导辊大小以及树脂胶水粘度等相同条件下采用本 实用新型的浸润装置所制得的半固化片均优于习知技术。举例而言,
在浸润装置的上"交槽大小为底宽60cm,槽上口宽120cm,槽高70cm, 槽内树脂胶水液位高度60cm,导辊直径10cm,导辊数量3根,预浸 料型号7628,机速12m/min,树脂胶水黏度(3#黏度杯测试)22s,利 于上述相同条件进行不同实验,其中实验证明,采用前述图1中习知 技术装置所浸润得到的半固化片,如图3(a)所示,其在晶相显微镜 下背光观察,可知存在大量的气泡,表明树脂并没有完全浸润到玻璃 纱之间。而采用本实用新型图2的前述实施例横向浸润装置所得到的 半固化片,见图3(b)所示,其亦在晶相显微镜下背光观察,可知浸 润性大大得到改善,且半固化片之玻璃纱中几乎没有气泡,保证了上 胶槽中的树脂胶水能够良好地浸润到预浸料中。故从图3(a)和图3(b) 两者比较下,图3(b)显然系优于图3(a)的半固化片。
再请参阅图4所示,其系本实用新型预浸料横向浸润装置另一实 施示意图。其中,本实施例与前述图2的实施例相比,唯不同之处在 于本实施例中导辊20'的总数量为6根,且同样系形成两纵向列A,、 B,,该两纵向列呈垂直上胶槽IO,底部且平行排布。预浸料30,横向交 错绕各导辊20,上,经导辊20,带动下,预浸料30,横向由上胶槽10' 的下方至上方浸润后经过挤压辊40,进入上胶炉50,中,其同样能 更好地使得预浸料30,在上胶槽IO,内的树脂胶水中停留时间大大增 加,延长树脂胶水置换预浸料30,里之气泡的时间,使预浸料浸润得 以充分,在此即不加予赘述。
本实用新型设计重点在于通过预浸料横向由上胶槽内的下方至 上方进行浸润,有效地延长预浸料在上胶槽内的浸润时间,使预浸料 浸润得以充分,保证了上胶槽中的树脂胶水能够良好地浸润到预浸料中,以减少半固化片中预浸料里的溶剂或气泡残留量,从而提高覆铜 板的压合质量和耐金属离子迁移等信赖性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操作 方便,尤其是不增加设备投资成本而容易实现工业化应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 一种预浸料横向浸润装置较佳实施例 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例如本实用新型装
置中的每列导辊的数量可根据需求进行调整,例如还可以是4至8根 等,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 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预浸料横向浸润装置,包括一盛装有树脂胶水的上胶槽,其特征在于在该上胶槽内设置有可供预浸料横向交错绕设的复数根导辊,其中经该导辊带动情形下,预浸料系横向自上胶槽的下方往上胶槽的上方循环送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浸料橫向浸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浸料包括玻璃纤维布或纤维纸或纤维织物。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浸料横向浸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胶槽内的导辊数量为3 ~ 8根。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浸料橫向浸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导辊分布成两平行排布的纵向列。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浸料横向浸润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两纵向列系垂直上胶槽的底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预浸料横向浸润装置,包括一盛装有树脂胶水的上胶槽,在该上胶槽内设置有可供预浸料横向交错绕设的复数根导辊,其中经该导辊带动情形下,该预浸料经导辊横向由上胶槽内的下方至上方浸润后再经过挤压辊进入上胶炉,由于预浸料横向使得预浸料在上胶槽内的树脂胶水中停留时间大大增加,延长树脂胶水置换预浸料里之气泡的时间,使预浸料浸润得以充分,保证了上胶槽中的树脂胶水能够良好地浸润到预浸料中,以减少半固化片中预浸料里的溶剂或气泡残留量,从而提高覆铜板的压合质量和耐金属离子迁移等信赖性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尤其是不增加设备投资成本而容易实现工业化应用。
文档编号B29K309/08GK201220481SQ200820046640
公开日2009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21日
发明者贺育方 申请人:东莞联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联茂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