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合多列注塑出模注塑件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43745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折合多列注塑出模注塑件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一种注塑机的辅助装置,尤其是涉及配套注塑机的注塑件出 模后同时折合两排注塑件的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在注塑加工瓶盖类塑料零件时,塑料瓶盖呈上下两件,即上部的压 盖和下部的出料孔座,两者之间的一侧由如铰链式的搭边连接,既连成一体不 会散落,又能在使用时方便地从侧部将上部的压盖翻转合上盖住出料孔。加工 中两者同时注塑,为了制作和注塑脱模将两者设计在一个平面上,相邻之间设 置一搭边相互连接,注塑完成脱模后需要将上下两者折合,按压在一起,以便 后续装配罐料和包装。
现有技术此类工序是在注塑完成后运送到另外工位,由人工再予以按合。 如此作业增加了一道作业过程,用手工操作工作量较大,即使由其他辅助装置 进行按合,由于需从零乱脱模的零件中捡出正确放置到器具上,也是一道繁琐 的工序。
因此,使用者希望能改变和改良以上现象,提供一种能节约减少人工,减 少流程塑料零件的折合机构装置。
而且,此类塑料瓶盖的零件体积、形状较小,注塑加工时一般是两列多排 一次注射成型,以利提高产量和设备的注塑效率。因此,不仅希望有自动折合 的装置,并且希望该装置可以一次折合多列的注塑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机的注塑件出模后直接进行折合的装 置,且能同时折合两列或两列以上注塑件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目的由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折合多列注塑出模注塑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注塑件出模的位置 侧部设置小汽缸,小汽缸的推杆上设置可上下移动的推头,推头滑动嵌入在汽 缸侧部折合行走板上的轨迹凹槽内。
所述推头固定连接加长杆,加长杆端头抵托在注塑件出模后需折合的位置。
所述小汽缸为上下多排前后多列,小汽缸多排多列的位置分别与注塑机多 排多列注塑件出模位置对应。
所述多列小汽缸由至少一台大汽缸控制,大汽缸的行程使各列小汽缸位于 与对应各列注塑件出模位置。
所述小汽缸为八排两列。
采用本技术方案,在注塑工序结束,打开模具,顶杆机构顶出注塑件,大 汽缸启动将各列小汽缸向前推行至各列相应注塑件的侧部停止,然后小汽缸启 动,小汽缸推杆上的推头滑动嵌入轨迹槽内,推杆向前推行,推头沿轨迹槽的 路线行走,推头上固定连接的加长杆抵托在注塑件出模后需折合的位置上,随 加长杆行走的路径实现将注塑件折合成需要的闭合角度和位置,完成了注塑件 出模后的折合工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在加工塑料瓶盖之类零件,在注塑件完 成注塑加工成型后,可自动由本装置将注塑件折合合盖,而且可同时折合上下 多排和前后多列。折合可靠,折合效率高。


图1为现有技术的模具顶出机构结构简图2为本实用新型模具顶出机构的加长结构结构简图3为本实用新型模具顶出机构的加长结构,在推板向上推进一个位置的结构 简图4为注塑件上部的压盖和下部的出料孔座两者相连出模后的主视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6为图4注塑件上下两部分折合后状态的主视图。
图中,l一小汽缸 2—大汽缸3—折合行走板4一轨迹凹槽5—加长杆端头 G^注塑件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是如何实现的 实施例1
一种折合多列注塑出模注塑件的装置,在注塑件G出模的位置侧部设置小 汽缸1上下八排,前后两列,前后两列小汽缸1的距离与模具中前后两列注塑 件G的位置距离相同。
小汽缸1的推杆上设置可上下移动的推头,上下移动的方式为,在推杆上 固定连接一向下的滑杆,滑杆内开设一滑槽,推头插入滑槽内可上下移动,推
头又滑动嵌入在汽缸侧部折合行走板3上的轨迹凹槽4内。每一个推头分别固 定连接一加长杆,加长杆端头5抵托在对应注塑件G出模后需折合的位置。两 列小汽缸1由一台大汽缸2控制。注塑结束,打开模具,顶杆机构顶出注塑件G, 大汽缸2启动将两列小汽缸1向前推行至两列对应注塑件G的侧部位置停止, 然后小汽缸1启动,小汽缸1的推杆向前推行,推头在滑杆上的滑槽和侧部折 合行走板3上的轨迹凹槽4共同限止下,沿折合行走轨迹滑行,推头上固定连 接的加长杆端头5同步走出折合轨迹,抵托在注塑件G出模后需折合的位置上, 随加长杆行走的路径实现将注塑件G进行折合闭合,完成了注塑件G出模后的 折合工序。
本装置也可适用于在如上基础上,在注塑机左右多排的注塑加工状态。比 如如上所述的上下八排,前后两列,左右两行,注塑机在一个注塑行程中可以 完成32件注塑件的注塑和折合。
实施例2
一种折合多列注塑出模注塑件的装置,在注塑件G出模的位置侧部设置小 汽缸1上下八排,前后两列,前后两列小汽缸1的距离与模具中前后两列注塑 件G的位置距离相同。
小汽缸1的推杆上设置可上下移动的推头,上下移动的方式为,在推杆上 铰接一根由弹簧悬挂的滑杆,保证推杆前进时滑杆与推杆的夹角小于90度,滑杆内开设一滑槽,推头插入滑槽内,可沿滑槽移动,推头又滑动嵌入在汽缸侧 部折合行走板3上的轨迹凹槽4内。每一个推头分别固定连接一加长杆,加长
杆端头5抵托在对应注塑件G出模后需折合的位置。两列小汽缸1由一台大汽 缸2控制。注塑结束,打开模具,顶杆机构顶出注塑件G,大汽缸2启动将两 列小汽缸1向前推行至两列对应注塑件G的侧部位置停止,然后小汽缸1启动, 小汽缸1的推杆向前推行,推头在滑杆上的滑槽和侧部折合行走板3上的轨迹 凹槽4共同限止下,沿折合行走轨迹滑行,推头上固定连接的加长杆端头5同 步走出折合轨迹,抵托在注塑件G出模后需折合的位置上,随加长杆行走的路 径实现将注塑件G进行折合闭合,完成了注塑件G出模后的折合工序。
权利要求1. 一种折合多列注塑出模注塑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注塑件出模的位置侧部设置小汽缸,小汽缸的推杆上设置可上下移动的推头,推头滑动嵌入在汽缸侧部折合行走板上的轨迹凹槽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合多列注塑出模注塑件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 推头固定连接加长杆,加长杆端头抵托在注塑件出模后需折合的位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合多列注塑出模注塑件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 小汽缸为上下多排前后多列,小汽缸多排多列的位置分别与注塑机多排多列注 塑件出模位置对应。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合多列注塑出模注塑件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 小汽缸为八排两列。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合多列注塑出模注塑件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 多列小汽缸由至少一台大汽缸控制,大汽缸的行程使各列小汽缸位于与对应各 列注塑件出模位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系一种注塑机的辅助装置,尤其是涉及配套注塑机的注塑件出模后同时折合两排注塑件的装置。一种折合多列注塑出模注塑件的装置,在注塑件出模的位置侧部设置小汽缸,小汽缸的推杆上设置可上下移动的推头,推头滑动嵌入在汽缸侧部折合行走板上的轨迹凹槽内。所述多列小汽缸由至少一台大汽缸控制,大汽缸的行程使各列小汽缸位于与对应各列注塑件出模位置。在加工塑料瓶盖之类零件,在注塑件完成注塑加工成型后,可自动由本装置将注塑件折合合盖,而且可同时折合上下多排和前后多列。折合可靠,折合效率高。
文档编号B29C45/17GK201231557SQ200820057289
公开日2009年5月6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15日
发明者敏 何, 王建官, 田畑行一郎 申请人:上海德奎久保田模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