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纤维复合构件的成形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40021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制造纤维复合构件的成形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纤维复合构件的成形体。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制造以热固性合成材料形成的具有至少一个根据本发明的成形体的纤维复合构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代飞机构造中,在设备构造中(在可替换的能量系统中)以及在运动器材中越来越多地采用用于制造结构构件的纤维复合构件。比如以公知的利用碳纤维增强的环氧树脂或其它的纤维增强的热固性合成材料的四壳构造方式制造用于形成机身段的壳段。此外可以利用此类的纤维复合材料形成侧翼、垂直翼、支承翼、机翼箱体、支撑杆以及其它的结构上的和非结构上的飞机部件。壳段主要包括以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表皮区域,在其内侧面上固定、特别是粘接用于加固的其它结构部件、比如纵梁异型件或舱壁段。举例提到的纵梁异型件为空心异型件,其在相关的机身段的纵向上延伸并且优选在内侧围绕机身段的周边分布地设置。为了加固中等大小的飞机类型的飞机机身单元需要具有分别直至20m的长度的直至4km的空心异形件。该空心异形件优选为具有近似梯形横截面几何结构的所谓的Ω-纵梁。为了将纵梁-空心异形件整合地设计到表皮区域上,比如将成形体定位在以预浸材料和/或以纤维复合材料形成的表皮区域上的静态的所需位置上,其中,表皮区域敷设在具有相应设计的表面几何结构的底衬上。成形体和连接在其上的表皮区域的区域随后层状地以预浸材料敷设或将预制的板条异型件敷设到成形体上。在敷设密封带和可选的功能层(排水层、剥除织物、薄膜、分布介质、隔膜等等)以及敷设真空膜之后将整个结构拆除并且置入压力容器中以硬化纵梁异型件。作为用于需制造的Ω纵梁的成形体或支撑体采用比如预成形的膜管,其在敷设预浸材料之前被置于压力下,和/或采用硬泡沫异型件。硬泡沫异型件的缺点特别在于,其仅能够困难地或完全无法从制成的纤维复合构件中拆除并且在硬化过程之后显示出静态的不必要的额外重量。此外由于其多孔性增大了强制的超声波材料测试的难度,这是因为孔不受控地影响后壁回音。此外多孔的硬泡沫异型件由于侵入的冷凝水会出现问题。此外,预制的压力管与此相反仅具有较小的形状稳定性,从而会在Ω -纵梁-空心异形件的层结构中或在表皮薄片中出现干扰,比如以局部的分层或纤维角度偏差的形式。 此外由于穿孔常常会出现管异型件的所需气密性的问题。此外在拆除后的状态中抽出压力管也成问题,因为其不受控地在某些分段吸附在纵梁-空心异形件的内侧面上,从而压力管由于其极小的抗撕裂强度常常被撕裂且因此留下不希望的薄膜废料。此外,现有的核心材料、其能够借助于溶剂比如水尽可能无废料地从咬边的纤维复合构件中拆除。这些核心材料一方面特别昂贵且另一方面由于其水溶性以及由此有限地容纳水的倾向性仅具有有限的尺寸稳定性,从而实际上无法实现公差极小的纤维复合构件的制造。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制造纤维复合构件的成形体,其尽可能避免前述的用于制造复合构件的支撑核心的缺点。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成形体实现。由于该成形体至少部分地以卡纸和/或以纸构成,从而可以在空间设计上较大的变型宽度中以及近似任意的长度尺寸中实现成形体的成本特别低廉的制造。此外,借助于根据本发明设计的成形体可以显著地简化所有类型的纤维复合构件、比如角件、平板或空心异形件的制造。采用的纸和/或使用的卡纸可以具有近似任意的材料厚度。也可以加工卡纸,其具有优选规则地重复的几何上的空心结构,比如波纹卡纸或三合板。以卡纸和/ 或纸构成的成形体具有较高的形状稳定性,从而可以以较高的尺寸稳定性制造需制造的纤维复合构件。此外所述材料的使用允许环保的回收。此外,用于制造支撑核心的纸和/或卡纸材料的使用实现了由包装工业中公知的制造方法、比如裁剪、折边、打孔、形成褶皱、折叠、粘接、压缩和挤压的整个范围的使用,以便生产具有近似任意的复杂的表面几何尺寸的成形体或支撑体,此外可以从在库存辊上提供的纸和/或纸板材料中实现连续地循环制造具有近似任意长度尺寸的成形体。此外可以在需要时通过型面配合的连接无粘接地接合多个成形体。优选采用具有足够的耐高温形的卡纸和/或纸。卡纸和/或纸可以作为半成品、 即已经在制造商一方比如防粘地装备好。一种有利的改进在于,成形体是支撑核心、特别是用于制造空心异形件。由此比如获得在将所谓的Ω-纵梁-空心异形件构建在机身段上时的巨大的费用减少,该机身段以纤维复合材料构成并且在机身段制造或在飞机机身单元制造中大批量需要。此外可以将根据本发明的成形体有利地应用在许多其它的技术领域,比如造船、 风能、锅炉中,制造休闲物品以及在通常的机器制造中。成形体的另一种有利的设计在于,其具有的横截面几何结构为,其横截面几何结构特别是可以由三角形、矩形、梯形、圆环形、椭圆形或椭球形的横截面几何结构的任意组合形成。由此可以借助于根据本发明设计的成形体在较大的变型宽度中由纤维复合材料制造增强异型件。比如可以以具有圆形几何结构的支撑核心通过简单的方式和方法利用纤维复合材料制造管件或支撑杆。与此相反,具有大致梯形横截面几何结构的支撑核心应用在为加固机身单元结构以大批量需要的所谓的Ω-纵梁-空心异形件的制造中。此外,可以将具有基本上矩形横截面几何结构的支撑核心比如用作预浸构造中的压力板,用以在随后在高压容器中硬化时防止层结构断层。根据成形体的另一种有利的设计,其以至少两个分支撑核心构成。通过该实施方式可以通过简单的基本形状的组合形成复杂的几何形状。根据成形体的另一种有利的改进,分支撑核心接合到一起,特别是至少在某些区域粘附地和/或型面配合地相互连接。由此实现了牢固的相互保持且因此实现了由多个分支撑核心构成的支撑核心的较高的形状稳定性。
成形体的另一种改进在于,成形体至少在某些区域具有功能层,特别是防吸附层和/或密封层。特别是可以通过功能层实现成形体的气密性。此外使得从制成的纤维复合构件中脱除成形体变得容易。这些功能层优选在制造商一方就已经敷设到或者说整合到作为用于成形体的半成品的卡纸和/或纸中。根据另一种改进,成形体能够通过低压和/或通过溶剂从纤维复合构件中拆除。将低压施加到成形体上可以比如通过将抽吸塞置于成形体的端部区域中实现,而成形体的与此相对的一面以密封塞压力密封地封闭。可替换的是可以将支撑核心在制造商一方就已经配备至少个用于抽吸软管或压力软管的接口。抽吸塞和密封塞都分别具有一个空间上的外形,其实现了在成形体中的牢固的且主要是压力密封的放置。为此可以将塞子配设弹性的密封件、比如环围的密封边缘、密封异型件、密封唇缘或类似装置。此外可以将塞子由弹性的泡沫塑料材料、比如聚乙烯泡沫制成,此外其在所有面上圆锥形地略微倾斜。 在抽吸塞上借助于软管连接真空泵。通过真空泵可以按照需制造的纤维复合构件的硬度在成形体中产生低压,该低压通过外界空气压力的作用导致在制成的纤维复合构件中的成形体或支撑核心的瓦解(Kollabieren)。在支撑核心倒塌(Zusammenfallen)之后可以将其以简单的方式和方式从纤维复合构件中抽出。可替换的是成形体也可以通过合适的溶剂、比如以液态和/或气态的水软化并且必要时也通过喷入其它的溶剂从纤维复合构件中无废料地拆除。成形体的又一种有利的设计在于,成形体可后续地置入已经硬化的纤维复合构件中并且可通过过压至少在某些区域型面配合地贴靠在纤维复合构件上,用以比如实现在受损的的0 构件上的修复工作。起初还折叠到一起的支撑核心可以被置入或推入构件的受损位置中、比如裂纹中。随后将支撑核心借助于压缩机置于压力下或者说“充气”,由此将支撑核心在理想情况下在所有面上贴靠在纤维复合构件的内侧面上并且实现了通过外部的、 层状地敷设预浸材料的维修。压缩机在支撑核心上的连接又通过连接在压力塞上的软管实现,其中,压力塞又可压力密封地与支撑核心连接或插入其中。可替换的是维修支撑核心也可以配有至少一个制造商一方设置的用于压力软管和/或低压软管的接口。此外成形体可以用作板状的压力件以及用于三合板构件的压力核心。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目的通过按照权利要求9的方法实现。由于借助于至少一个按照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形体至少在某些区域中限定纤维复合构件的几何形状,从而可以利用通常的用于纤维复合构件的制造方法以较高的尺寸稳定性但以仍然合理的制造成本大批量地生产纤维复合构件。这里可以为了至少在某些区域中限定几何形状将成形体置于与用于制造具有热塑性的树脂系统的纤维复合构件的可选的成形工具的相互配合中。该方法的有利的改进在于,至少一个成形体至少在某些区域中配有可硬化的纤维复合材料、特别是配有预浸材料,随后硬化纤维复合材料并且将至少一个成形体从制成的纤维复合构件中拆除。在设计制造通过Ω-纵梁加固的、总体上展示出纤维复合构件的表皮区域的方法的主要应用情况中,该方法流程如下设计在第一方法步骤中首先将在该方法替换(Verfahrensaltemative)中同样以预浸材料制成的表皮区域在工作底衬上铺开。随后将至少一个根据本发明以卡纸和/或以纸构成的成形体作为支撑核心在表皮区域上定位并且以可硬化的纤维复合材料、特别是以针对表皮区域采用的预浸材料逐层地加层。随后在第二方法步骤中实施纤维复合材料的硬化,这比如可以在室温下、在炉膛中或在高压容器中在过压下实施。必要时为了高压硬化还需要其它的方法步骤,比如构建气密的真空结构。此外真空结构包括其它的功能层,比如剥除织物、隔膜、分布介质。代替密封带也可以采用密封剂或密封油灰、密封履带或环形密封件。通常需要真空膜相对于工作底衬的密封,用以通过施加低压使预浸材料脱离多孔性、材料分离和类似情况且实现在理想情况下完全均勻的层结构。在接下来的第三方法步骤中执行从硬化的纤维复合构件中拆除成形体。该拆除可以比如通过施加低压到成形体上实现,从而通过周围空气压力的作用将其瓦解或使其倒塌并且可通过简单的方式和方法从纤维复合构件中抽出。通过瓦解成形体或支撑核心实现可能的将与成形体相对立的咬边松开。可替换的是可以将成形体通过适当的溶剂、比如水软化且必要时无废料地通过输入其它的溶剂从复合构件中抽出来清洗。前述的在采用根据本发明的成形体的方法变型可以在制造纤维复合构件时应用,其通过相互接合至少两个以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部件、比如表皮区域和大量的Ω-纵梁-空心异形件构成。这里“纤维复合材料”的概念理解为在加工时间点还未硬化的纤维复合材料、比如碳纤维增强的环氧树脂、预浸体和/或用于模具注射的干燥纤维半成品。可替换的是该方法也可以用于相互接合至少一个硬化的纤维复合构件、比如表皮壳体和需固定在其上的还未硬化的部件、比如纵梁异型件、舱壁或支撑角件。相反,也可以将硬化的纵梁异型件敷设到软的、即以预浸材料构建的表皮区域上。此外,该方法也可以针对制造构件借助于注入或通过树脂灌注起初干燥的增强纤维结构实现。作为由干燥的增强纤维结构出发的制造方法的例子是比如“树脂膜灌注”-法, “真空灌注”-法以及所谓的“树脂传递模塑=RTM-法”。该方法的其它有利的设计在其它的权利要求中给出。


现在参照附图根据优选的实施方式举例说明本发明。其中图1为用于借助于根据本发明的成形体制造纤维复合构件的示例性结构的透视图,图2-6为从平面的卡纸或/或纸下料中制造典型的成形体,以及图7-8为针对不同应用情况具有不同的横截面几何形状的成形体的示例性汇编。在附图中相同的结构元件分别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展示了用于借助于根据本发明设计的成形体制造纤维复合构件的结构的原理示图。结构1,其确定用于在高压容器中硬化,主要包括底衬2。在底衬上铺开平面的、带状的预浸材料3用于提供表皮区域。预浸材料3可以包括大量相叠分层的层,用以实现直至70mm的材料厚度。底衬2具有表面几何结构,其在外形上与制成的纤维复合构件一致并且通常在至少一个空间维度上弯曲。在该情况下设计成空心的支撑核心4的成形体5位于预浸材料3上。支撑核心4具有梯形的横截面几何形状。支撑核心4或成形体5根据本发明由起初平面的、通过折边制成的波纹卡纸材料的下料构成。在支撑核心4的端部分段6 和预浸材料3之间以及在支撑核心4本身上延伸两个优选自粘接的密封带7、8用于提供气密的边缘密封。密封带7、8设计成单面或双面自粘接。支撑核心4在顶面上敷设预浸材料 9,其在根据图1的实施例中用于在基本上平面的预浸材料3上构建所谓的Ω纵梁成形体。 硬化的预浸材料3和9(以与其它的未示出的由预浸材料和/或干燥的增强纤维结构制成的结构体相结合)在后续的硬化的状态下形成纤维复合构件10,其中在该示图中是用于形成在多壳构造方式中的机身段的较大的外壳段11的一部分。必要时在预浸材料3、9的上方和/或下方设置一个或多个功能层12、比如防吸附层、隔膜或类似物。预浸材料9连同这里在必要时设置的功能层12最后向上以真空膜13遮盖。结构1,包括底衬2、支撑核心4、 必要时一个或多个功能层12以及真空膜13,在所有面上包围需制造的以外壳段11形式的构件。整个结构1在边缘侧借助于密封带7、8、优选所谓的“胶带”气密地封闭。此外通常除了两个密封带7、8之外还需要额外的密封措施、比如弹性密封件、封口线或密封胶,用以实现纤维复合材料3、9的足够气密的密封。此外,结构1必要时可以具有未示出的用于液态树脂的输送装置或用于借助于真空泵抽真空的接口。为了硬化将整个结构1比如置入未示出的高压容器中,其中通过真空膜13和底衬 2限定的空间尽可能被抽真空,主要用以避免空气连接并且在无断层(Verwerfimg)的情况下实现均勻的层结构。在高压容器中的硬化过程中在真空膜13外部以及在支撑核心4的内腔15中分别具有比如直至IObar的相同的压力,从而使支撑核心4不遭受升高的压力,其会导致在随后的纤维复合构件中未限定的几何尺寸偏差并且导致无法控制的以及特别是无法重新制造的尺寸偏差。在高压容器中的硬化过程结束后将抽吸塞14在箭头16的方向上引入支撑核心 4的端部分段6的内腔15中。抽吸塞14尽可能准确地匹配端部分段6中的支撑核心4 的几何尺寸,从而实现在支撑核心4上的压力密封的连接。抽吸塞14可以比如以闭孔的 (geschlossenzellig)泡沫材料制成,其设计成略微锥形的。此外硅橡胶由于其有利的防吸附性结合较高的弹性也适合作为塞子的材料。通过优选可插接的接口 17可以通过施加低压在周围空气压力的作用下瓦解 (kollabieren)支撑核心4,即使其倒塌且可以以极小的机械阻力(特别是也在支撑核心4 的较大的长度尺寸的情况下)无废料地从纤维复合构件10中抽出。低压的产生比如借助于未示出的真空泵实现,其通过软管与抽吸塞14连接,其中,软管在抽吸塞上的连接通过(插接_)接口 17实现。为了实现支撑核心4的抽真空,在支撑核心4的未示出的后面的两个端部分段的区域中引入无接口的密封塞,用以将内腔15相对于周围大气气密地密封。可替换的是支撑核心4的第二端部分段也可以简单地挤压到一起且必要时粘接,用以实现气密的关闭。此外必要时必须将其它的在支撑核心4中还存在的开孔进行密封。抽吸塞14可以与前述的功能不同地作为用于将低压置入支撑核心4的内腔15中的装置也可以起压力塞的功能。该设计特别是可以在比如在机身单元结构中损坏的Ω-纵梁异型件、比如具有撕裂处的Ω-纵梁异型件应后续维修的情况下应用。在这种情况下将支撑核心4首先在受损位置的区域中置入Ω-纵梁异型件中且随后借助于压力塞吹气,从而使支撑核心4在理想情况下完全地贴靠在Ω-纵梁异型件的内腔15上(暂时的稳定的层核心)。对支撑核心4的吹气可以比如利用压缩机完成,其又借助于软管连接到压力塞的(插接-)接口 17上。随后可以通过层叠(Oberiaminieren)预浸材料以公知的方式实现受损位置的维修。在维修结束以及预浸材料硬化之后又将压力塞置于其初始功能中作为抽吸塞14,从而可以通过施加低压瓦解支撑核心4并且从Ω -纵梁异型件中拆除。可替换的是也可以代替预浸材料3、9采用干燥纤维半成品,其中,可以需要不同的真空结构用于树脂灌注。此外该方法在采用成形体5或支撑核心4的情况下除了可在用于生产多外壳构造方式的机身段的纤维复合构件的制造中应用以外也可以在用于以卷轴方法一体地制造的机身段的纤维复合构件的制造中应用。在图2至6中参照本说明书的另一改进示意性描绘了如何从平面的波纹卡纸下料或纸下料中制造支撑核心4。从带状的环状下料18出发,下料20沿相交线19被裁切成所需的长度。在起初仍平面的下料20中引入大量的折线,其中,折线21以附图标记示出,用以实现几何尺寸限定的折边。可替换的是所采用的带状的环状下料18已经包含所需的折线21。沿分别以虚线示出的折线在其它的方法步骤中实现从下料20中折起支撑核心4。针对以波纹卡纸材料制成环状段18的情况,折线21优选分别垂直于顶线或基线延伸,用以实现成形体的尽可能高的刚性。针对采用紧凑的卡纸或纸材料的情况,该观点是无关紧要的。通过折线21将下料 20划分成基面22以及在两侧与基面连接的侧面23和24。在两个侧面23J4上分别连接接合面25和26。根据图3首先将轴承箱4的左侧面23与连接在其上的第一接合面25 —起向上折起。接下来如图4所示,将右侧面M与连接在其上的第二接合面沈一起向相反的方向折起。随后至少在某些区域中将以贯穿的粘接剂履带形式的粘接剂27涂敷在第二接合面沈上,并且如图6所示,通过翻下第一接合面25将其与第二接合面沈粘接成支撑核心4的完成状态。代替粘接,接合面25 J6也可以比如通过型面配合连接。在采用波纹卡纸的情况下支撑核心4通常所需的气密性仅能够通过额外的密封措施、比如以密封带和/或粘接带显示出来,这是因为否则的话气体或周围空气会通过波纹空腔和/或在粘接剂履带之间穿流。支撑核心4的制造仅被视为由大量可考虑的制造选择的一个例子,因为为了制造支撑核心4可以追溯到由包装工业提供的制造过程的整个范围。图7和8描绘了分别具有不同的横截面几何形状的成形体的选择。在图7中总结出了四个分别具有不同的横截面几何形状的(空心_)成形体。与按照图7的成形体不同,按照图8的成形体是紧凑的、即设计成无空腔的。在图7 中概括的成形体主要用于以预浸材料和/或以干燥的、仍需以适当的材料浸渍的增强纤维结构制造相应的横截面几何形状的空心异形件。与此相反,按照图8的成形体主要用于在制造无空心异形类型的纤维复合构件,但总体上异形设计的、纵向延伸的元件(比如T-纵向,U-纵梁,I-纵梁,Z-纵梁或L-纵梁)时作为通用的制造辅助装置(型面装置和/或支撑装置)。 所有在图7和8中展示的成形体不仅可以利用常见的波纹纸版材料也可以利用更大的材料厚度的紧凑的纸和/或卡纸材料制成。此外成形体也可以以纸板构成,其具有优选规则地重复的空腔结构,以纸板三合板元件的形式。在图8中右边外侧所示的具有矩形横截面几何形状的成形体优选用作在由预浸材料在高压容器中制造纤维复合构件时的压力板,用以特别是防止在层结构中的断层。附图标记
1结构
2底衬
3预浸材料(比如用于表皮区域)
4支撑核心
5成形体
6端部分段(支撑核心)
7(下)密封带
8(上)密封带
9预浸材料(比如用于Ω纵梁异型件)
10纤维复合构件
11外壳段
12功能层
13真空膜
14抽吸塞/压力塞
15内腔(支撑核心)
16箭头
17接口
18环状下料
19相交线
20下料
21折线
22基面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制造纤维复合构件(10)的支撑核心G),其中,所述支撑核心(4)至少部分地以卡纸和/或以纸构成,并且所述支撑核心(4)能够被瓦解并且能够从制成的纤维复合构件(10)中拆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核心G),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核心(4)用作制造空心异形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撑核心G),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核心(4)具有一种横截面几何形状,所述横截面几何形状能够通过三角形、矩形、梯形、圆环形、椭圆形或椭球形的横截面几何形状的任意组合构成。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核心G),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核心(4)以至少两个分支撑核心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核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撑核心接合到一起,特别是至少在某些区域中吸附地和/或型面配合地相互连接。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核心G),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核心(4)至少在某些区域中具有功能层,特别是防吸附层和/或密封层。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核心G),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核心(4)能够通过低压和/或通过溶剂从纤维复合构件(10)中拆除。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核心G),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核心(4)能够被引入硬化的纤维复合构件(10)中并且通过过压至少在某些区域中能够型面配合地贴靠在纤维复合构件(10)上,用以实现特别是在纤维复合构件上的区域修复工作。
9.一种用于制造以热固形塑料材料制成的具有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支撑核心的纤维复合构件(10)的方法,其中,借助于至少一个支撑核心(4)至少在某些区域中限定纤维复合构件(10)的几何结构,并且将至少一个支撑核心(4)瓦解并且从制成的纤维复合构件(10)中拆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支撑核心(4)至少在某些区域中配有能够硬化的纤维复合材料,特别是配有预浸材料(3、9),将能够硬化的纤维复合材料硬化并且将至少一个支撑核心(4)从制成的纤维复合构件(10)中拆除。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支撑核心(4)至少在某些区域中配有干燥的增强纤维结构,所述干燥的增强纤维结构以热固性塑料材料浸渍用以提供能够硬化的纤维复合材料,将所述纤维复合材料硬化并且将至少一个支撑核心(4)从制成的纤维复合构件(10)中拆除。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带有敷设的纤维复合材料的支撑核心(4)至少在某些区域中以真空膜覆盖以形成结构(1)。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支撑核心(4)的两个端部分段(6)相对于真空膜(1 和/或底衬( 和/或纤维复合材料和/或干燥的增强纤维结构利用适当的密封装置、特别是以密封带(7、8)密封。
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硬化将结构(1)置入高压容器或炉膛中和/或结构(1)的硬化在室温和/或在正常压力下完成。
15.根据权利要求9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支撑核心(4)在完成硬化之后通过在至少一个支撑核心(4)上施加低压被瓦解。
16.根据权利要求9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支撑核心(4)通过液态的和/或气态的溶剂、特别是利用水从纤维复合构件中拆除。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纤维复合构件(10)的成形体(5)。根据本发明成形体(5)至少部分地以纸和/或卡纸材料构成。由此能够由纤维复合材料、特别是由预浸材料和/或后续以可硬化的塑料材料浸渍的增强纤维结构成本低廉地制造具有任意长度尺寸的空心异形件。纸和/或卡纸材料可以通过施加合适的功能层具有其它的特性如气密性和防吸附特性。此外,该材料允许形成特别性状稳定的成形体(5)或支撑核心(4),从而可以制造具有较高的可复制性的空间尺寸的纤维复合构件。此外,成形体(5)可以在硬化之后通过施加低压以简单的方式和方法瓦解且因此无废料地从纤维复合构件(19)中拆除。此外,成形体(5)可以以由包装工业公知的制造方法成本低廉地且在几何形状几乎不受限的变型范围中制造。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在采用成形体(5)的情况下制造纤维复合构件的方法。
文档编号B29C70/30GK102223989SQ200980147138
公开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6日
发明者塞巴斯蒂安·卡塞尔, 拉尔夫-彼得·蒂特曼, 路塔·恩格勒 申请人:空中客车运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