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46233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脱模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脱模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模结构,特别是一次顶出的脱模结构。背景技术
一般的脱模结构需要两次顶出,结构复杂,难以控制,加工工序多,成本高。现有的 脱模结构如下所示图1绘示现有的脱模结构合模状态的示意图。图2绘示现有的脱模结构开模时第一次顶出状态的示意图。图3绘示现有的脱模结构开模时第二次顶出状态的示意图。参照图1、图2及图3所示,现有的脱模结构,其应用于一模具中,该模具包含上 固定板100、母模板101、公模板102、第一顶板103、第二顶板104、第三顶板105、第四顶板 106及下固定板107,该脱模结构包括限位柱10,其一端设于上述第四顶板106上,并另一端穿透第一顶板103、第二顶 板104、第三顶板105,开模后与公模板102相接触;开闭器11,其第一顶板103与第三顶板105之间,防止第二次开模时第二顶板104 与第三顶板105分离;芯子12,其一端设于上述下固定板107上;套筒13,其外设于上述芯子12的表面,并一端固定于第四顶板106上,另一端与成 型产品相接触。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次顶出时,顶杆14通过下固定板107、第三顶板105及第四顶 板106上的K. 0孔(图中未标示)推动四块顶板一起运动,当成型产品108完全脱离公模 板102后时,限位柱10恰与公模板102相接触,这时第三顶板105与第四顶板106停止运 动,第二次顶出时,顶杆14继续推动第一顶板103与第二顶板104运动,最终顶针15顶出 产品108。现有的脱模结构结构复杂,开模后需要两次顶出,工序多,成本高。

发明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模结构,该脱模结构只需要一次顶 出,结构简单,容易控制,加工工序少,成本低。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脱模结构,其应用于一模具中,该模具包 含上固定板、母模板、公模板、第一顶板、第二顶板及下固定板,该脱模结构包括芯子,其一端固定于上述下固定板上,另一端贯穿于公模板、第一顶板及第二顶 板;套筒,其外设于上述芯子的表面,该套筒一端的一第一限位部卡设于上述第一顶 板内,该套筒的另一端设有一第二限位部,该第二限位部与公模仁相配合;弹簧,其穿透设于上述第二顶板中,该弹簧一端与上述套筒的一端相接触,另一端 与上述下固定板相接触;[0017]其中,开模前第一顶板靠近公模板的一表面与公模板的一表面距离高度大于上述 第二限位部与公模仁距离高度大于成型后产品置于公模仁中的高度。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脱模结构通过增加一个弹簧,使得模具开模后只 需一次顶出,且结构简单,容易控制,加工工序少,成本低。为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附图详细说 明如下

图1绘示现有的脱模结构合模状态的示意图。图2绘示现有的脱模结构开模时第一次顶出状态的示意图。图3绘示现有的脱模结构开模时第二次顶出状态的示意图。图4绘示本实用新型的脱模结构合模状态的示意图。图5绘示本实用新型的脱模结构开模顶出时第一状态的示意图。图6绘示本实用新型的脱模结构开模顶出时第二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4、图5及图6,本实用新型的脱模结构,其应用于一模具中,该模具包含上 固定板201、母模板202、公模板203、第一顶板204、第二顶板205及下固定板206,且第一顶 板204靠近公模仁2031的一表面与公模仁2031的一表面距离高度为S,该脱模结构包括芯子21,其一端固定于上述下固定板206上,另一端贯穿于公模板203、第一顶板 204及第二顶板205 ;套筒22,其外设于上述芯子21的表面,该套筒22 —端的一第一限位部221卡设于 上述第一顶板204内,该套筒22的另一端设有一第二限位部222,该第二限位部222与公模 仁2031相配合,且在开模前,该该第二限位部222与公模仁2031的距离高度为Sl ;弹簧23,其穿透设于上述第二顶板205中,该弹簧23 —端与上述套筒22的一端相 接触,另一端与上述下固定板206相接触;其中,开模前第一顶板204靠近公模板203的一表面与公模板203的一表面距离 高度为S大于上述第二限位部222与公模仁2031距离长度Sl大于成型后产品207置于公 模仁2031中的高度Hl,即S > Sl > HI。于本实施例中,开模时,顶杆24通过下固定板206上设有的K. 0孔(图中未标示) 推动第一顶板204、第二顶板205运动,当套筒22运动的高度为Sl时,第二限位部222与公 模仁2031相接触,套筒22停止运动,这时,顶针25继续在第一顶板204、第二顶板205的推 动下运动,使得成型后的产品207最终脱离,进而完成了脱模动作。
权利要求1. 一种脱模结构,其应用于一模具中,其特征在于,该模具包含上固定板、母模板、公 模板、第一顶板、第二顶板及下固定板,该脱模结构包括芯子,其一端固定于上述下固定板上,另一端贯穿于公模板、第一顶板及第二顶板; 套筒,其外设于上述芯子的表面,该套筒一端的一第一限位部卡设于上述第一顶板内, 该套筒的另一端设有一第二限位部,该第二限位部与公模仁相配合;弹簧,其穿透设于上述第二顶板中,该弹簧一端与上述套筒的一端相接触,另一端与上 述下固定板相接触;其中,开模前第一顶板靠近公模板的一表面与公模板的一表面距离高度大于上述第二 限位部与公模仁距离高度大于成型后产品置于公模仁中的高度。
专利摘要一种脱模结构,其包括芯子,其一端固定于上述下固定板上,另一端贯穿于公模板、第一顶板及第二顶板;套筒,其外设于上述芯子的表面,该套筒一端的一第一限位部卡设于上述第一顶板内,该套筒的另一端设有一第二限位部,该第二限位部与公模仁相配合;弹簧,其穿透设于上述第二顶板中,该弹簧一端与上述套筒的一端相接触,另一端与上述下固定板相接触;其中,开模前第一顶板靠近公模板的一表面与公模板的一表面距离高度大于上述第二限位部与公模仁距离高度大于成型后产品置于公模仁中的高度。实用新型的脱模结构通过增加一个弹簧,使得模具开模后只需一次顶出,且结构简单,容易控制,加工工序少,成本低。
文档编号B29C33/44GK201784100SQ20102026339
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9日
发明者谭勇明 申请人:佛山市顺德区汉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