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等距热流道喷嘴位置调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46230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点等距热流道喷嘴位置调整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或其它原料加工的流道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多点等距热流道 喷嘴位置调整结构。
背景技术
热流道系统是注塑机射嘴的延伸,主要作为模具的一部份,热流道系统的功能是, 在塑料加工成型过程中使塑料一直保持在熔融状态,同时把熔融态塑料引导至不同的模 腔,免除水口料的浪费,同时有利于降低注塑压力,缩短注塑周期,提高产品质量。现有的热流道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主进料口 101、流道板102、喷嘴103 三部分,主进料口与注塑机的注塑口相连接,主进料口同时与流道板的进料口相连接,在流 道板内设置有分布流道,各分布流道的出料口分别与各喷嘴相连接,在主进料口、流道板及 喷嘴上安装有加热组件,本热流道系统安装在模具的模板内,流道板底部中心装有圆形中 心定位104及定位销105固定流道板在模板内的位置。针对不同的模具需要,可以更换不 同结构的流道板及喷嘴的数量,以配合不同模具的使用要求。但现有的这种热流道系统结 构都是设计成固定排布形式,流道板根据喷嘴的位置来设计,喷嘴的位置确定后,流道板中 对应的出料口经加工成型,不能更改;当模具使用周期结束,这种固定结构的热流道系统不 能用在其它不同喷嘴排布的模具上。另一方面,客户向热流道厂商定制这种固定结构的热 流道,当喷嘴位置一经确定,就无法改变调整。如遇到后期的设计需要改变,模具设计必须 迁就热流道的固定喷嘴位置,无法使模具设计最优化,否则流道板便需要重做,造成浪费。申请号为200910041198. 7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热流道喷嘴位置调整结 构及其调整方法与应用”,这种热流道喷嘴位置调整结构主要包括主进料口、流道板、喷嘴, 流道板及喷嘴都各自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还包括旋转过渡块,所述旋转过渡块设置有 进料口和出料口,进、出料口的对称轴线相平行设置,两对称轴线相距一定距离⑴;所述 旋转过渡块的进料口与流道板的出料口可旋转地密封对接,所述旋转过渡块的出料口与喷 嘴的进料口可旋转地密封对接;所述喷嘴或喷嘴与喷嘴延伸块组合在一起的喷嘴组件的进 料口和出料口的对称轴线亦平行设置,两对称轴线相距一定距离(Y)。这种热流道喷嘴位置 调整结构可以实现喷嘴位置灵活调整,使用方便,适用性好;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专 门设置旋转过渡块,其结构及连接关系都稍为复杂,需要增加较大的制造成本;另外,在实 际应用中,适用较多的结构是多点等距热流道,所述多点等距热流道是指系统的每个喷嘴 与流道板主进料口的距离一致,这种多点等距热流道对调整的要求是只需在调整后系统的 喷嘴位置仍然保持多点同距的特性即可;上述热流道喷嘴位置调整结构虽然也可用于这种 多点等距热流道;但是,由于这种多点等距热流道需要调整的位置范围并不大,所以设计一 种结构更为简单、制造成本更低、实用性更好的可较好适用于这种多点等距热流道调整的 热流道喷嘴位置调整结构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喷嘴位置可灵活调 整,结构简单,制造成本相对较低,实用性能好的多点等距热流道喷嘴位置调整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种多点等距热流道喷嘴位置调整结构,安装于模具的模板内,包括主进料口、流 道板、喷嘴,流道板及喷嘴都各自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流道板上每个对应喷 嘴的出料口与流道板主进料口的距离相同,所述喷嘴的进料口与流道板的出料口可旋转地密 封对接,所述喷嘴的进料口与出料口的对称轴线相平行设置,两对称轴线相距一定距离(X)。所述可旋转地密封对接方式具体可为两对接面分别设置有凹位及凸块,通过凹位 与凸块的对接直接嵌合连接。所述可旋转地密封对接方式亦可为两对接面都为平面,分别设置有凹位,在两对 接面之间设置有圆形定位环,两对接面通过凹位与圆形定位环相对接密封连接。所述可旋转地密封对接方式也可为其中一个对接面设置有凹位,另对接面直接伸 入凹位中相贴合连接。所述可旋转地密封对接方式亦可为两对接面都为平面,流道板、喷嘴都分别以定 位销于模板内按预先计算好的方向固定好。所述可旋转地密封对接方式可为在整个圆周上无限制地任意角度转动;亦可为设 置有限位结构使相互间仅可在一定角度内旋转。所述喷嘴的截面形状可为圆形、椭圆形、方形、三角形、多边形或其它形状;优选圆 形。所述可旋转地密封对接的对接面可平行于注塑机模板;亦可与注塑机模板呈一定 角度设置,主要根据实际生产实践的需求而定。所述可旋转地密封对接的对接面为光滑度较高的表面(光洁度0. 8或以下),以保 证较高的密封要求。所述喷嘴内的流道设置方式在满足进料口与出料口的对称轴线相平行设置,两对 称轴线相距一定距离的前提下,进、出料口之间的流道具体可为各种不同的分布形式,可为 直接连接进、出料口的倾斜流道形式,亦可为竖直段流道与水平段流道相结合的阶梯状形 式,还可为弧形、波浪形或回旋形流道形式,根据实际需要而确定;优选直接连接进、出料口 的倾斜流道形式,加工最为方便,流道长度最短。所述喷嘴内的流道的进、出料口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为不相同设计,如进料口径大 于出料口径。所述喷嘴内连接进、出料口的流道可为1条或多条。每个喷嘴以流道板主进料口为对称点,均勻分布在流道板上;也可根据实际生产 需要,分布在流道板所需的位置。所述可旋转地密封对的喷嘴,在经过旋转调节方向后,其出料口的投影位置在流 道板的投影范围内为优选方案,免除使用额外模块作安装的支承。为了实现保证加热温度的效果,可在主进料口、流道板及喷嘴上安装加热组件。一种利用上述多点等距热流道喷嘴位置调整结构实现的多点等距热流道喷嘴位 置调整方法,包括下述步骤以喷嘴进料口的对称轴为圆心,旋转喷嘴,使喷嘴的出料口位于一定范围内的某一确定位置,同时以流道板中心为圆心调整流道板相对于模板的方向, 让最终喷嘴的出料口位于所要的位置,以实现调整热流道喷嘴位置的效果。可同时旋转多个喷嘴,使喷嘴的出料口位于一定范围内的某一确定位置。上述热流道喷嘴位置调整结构及其调整方法可应用于塑料注塑的热流道系统,亦 可适用于其它引导加工原料的流道系统,如加工硅胶用的泠流道系统。本实用新型的作用原理是本多点等距热流道喷嘴位置调整结构主要的目的在于 实现喷嘴的位置在一定范围内可调,如图2及3所示,流道板202的一个出料口为Bl点;喷 嘴203的进料口为Cl点,出料口为Dl点,Cl与Dl两点的对称轴线相距的距离为X ;流道板 202的出料口 Bl点与入料口 A点之间的对称轴线相距的距离为Y ;让喷嘴203以Cl点为轴 心任意旋转,则Dl点可以出现于以Cl点为中心、X为半径的圆周上之任意位置。而按这种 调整方式A点至Dl点的距离,其理论值为最少Y-X至最大X+Y。如图4所示的两点热流道 系统,如每在连接上该流道板的喷嘴都以相同的幅度同步调整,然后再把整个系统的坐向 较正,则该2点热流道系统可以保持其两点等距特性,在一定范围内作连续的线性安装间 距调整。再看图5所示的多点(四点)等距热流道系统,同样地每个喷嘴都以相同的幅度 同步调整,然后也把整个系统的坐向较正,这样便可以使该多点等距的热流道系统保持喷 嘴安装的分布形状而实现不同的整体大小。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1)结构简单、合理;本热流道喷嘴位置调整结构无需旋转过渡块,结构作了明显 的精简,生产、装配都更加简易,制造成本明显降低。虽然调节的位置范围相对于申请号为 200910041198.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的方案较小(前者可以调节的范围是圆周 上的各点,后者调节的范围是圆周及圆内各点),但本方案在满足使用的需求的前提下对结 构作了合理的精简,明显提高了其性价比。(2)使用方便;本调整结构可根据实际的需要调节1个或多个喷嘴,可以使多点等 距的热流道喷嘴满足不同使用场合的需求,如每个喷嘴跟流道板主进料口的相对调整角度 一致,调整后系统的喷嘴位置仍然保持多点同距的特性,故此操作可以调整不同大小但相 同形状的多点同距系统,对模具设计标准化尤为有益。
图1是现有热流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多点等距热流道喷嘴位置调整结构的组合示意图图3是本多点等距热流道喷嘴位置调整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2点等距热流道喷嘴位置调整结构的原理图。图5是多点等距热流道喷嘴位置调整结构的原理图。图6是本多点等距热流道喷嘴位置调整结构另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7是本多点等距热流道喷嘴位置调整结构又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8是本多点等距热流道喷嘴位置调整结构再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图2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图2可见,本多点等距热流道喷嘴位 置调整结构包括主进料口 201、流道板202、喷嘴203,204,流道板及2个喷嘴都各自设置有 进料口和出料口,每个喷嘴与流道板主进料口的距离相同,所述喷嘴203的进料口 Cl与流 道板202的出料口 Bl可旋转地密封对接,所述喷嘴203的进料口 Cl与出料口 Dl的对称轴 线相平行设置,两对称轴线相距一定距离(X)。所述喷嘴203,204的进料口 C1、C2与流道板202的出料口 B1、B2可旋转地密封对 接方式是流道板202的出料口 B1、B2部位的对接面设置有凹位,喷嘴203,204的上端伸入 凹位内,与凹位相配合可旋转地连接。为了实现保证加热温度的效果,可在主进料块201、流道板202、喷嘴203、204安装 加热组件。利用上述多点等距热流道喷嘴位置调整结构实现的热流道喷嘴位置调整方法包 括下述步骤以喷嘴203、204进料口 Cl、C2的对称轴为圆心,旋转喷嘴203、204,使喷嘴 203、204的出料口 D1、D2位于半径为X的圆形上所需的位置,这样便可实现以流道板202的 出料口 B1、B2为中心,半径为X的圆周上的任意一点放置喷嘴,从而达到任意改变喷嘴位置 的效果。为使设计精简,在保证没有需要使用额外模块作安装的支承的条件下,所述可旋转 地密封对接的喷嘴,在经过旋转调节方向后,其出料口的投影位置都在流道板的投影范围 内。本调整结构可根据实际的需要调节1个或多个喷嘴,可以使多点等距的热流道喷 嘴满足不同使用场合的需求,如图5所示,如每个喷嘴跟流道板主进料口的相对调整角度 一致,调整后系统的喷嘴位置仍然保持多点同距的特性,故此操作可以调整不同大小但相 同形状的多点同距系统。调整出所需的喷嘴分布形状及大小后,只要把整组热流道系统与 新的安装模板方向对正,便可真接安装使用。实施例2本实施例除下述特征外同实施例1 如图6所示,所述喷嘴603的进料口 C与流道 板602的出料口 B可旋转地密封对接方式是两对接面都为平面,分别设置有凹位,在两对 接面之间设置有圆形定位环604,两对接面通过凹位与圆形定位环相对密封可旋转地连接。上述两个可旋转地密封对接的对接面平行于注塑机模板,对接面为光滑度较高的 表面(光洁度0. 8或以下),以保证较高的密封要求;两个可旋转地密封对接结构可以实现 在整个圆周上无限制地任意角度转动;所述喷嘴603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喷嘴603内的流道 包括两段竖直段、倾斜段,竖直段与倾斜段相连通,竖直段一端的出口为喷嘴口。实施例3本实施例除下述结构特征外同实施例1 如图7所示,所述喷嘴703的进料口 C与 流道板702的出料口 B可旋转地密封对接方式是对接面分别设置有凹位及凸块,通过凹位 与凸块的对接直接嵌合连接,实现可密封地相对转动的效果。实施例4本实施例除下述结构特征外同实施例1 如图8所示,所述喷嘴803的进料口 C与 流道板802的出料口 B可旋转地密封对接方式是两对接面都为平面,流道板、喷嘴都分别以定位销804于模板内按预先计算好的方向固定好。实施例5本实施例除下述结构特征外同实施例1 所述喷嘴内的流道具体为弧形段流道与 竖直段流道相结合的组合形式。实施例6本实施例为将实施例1所述多点等距热流道喷嘴位置调整结构应用于其它引导 加工原料的流道系统,如加工硅胶用的冷流道系统。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 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 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多点等距热流道喷嘴位置调整结构,安装于模具的模板内,包括主进料口、流道 板、喷嘴,流道板及喷嘴都各自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流道板上每个对应喷 嘴的出料口与流道板主进料口的距离相同,所述喷嘴的进料口与流道板的出料口可旋转地 密封对接,所述喷嘴的进料口与出料口的对称轴线相平行设置,两对称轴线相距一定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等距热流道喷嘴位置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旋 转地密封对接方式具体为两对接面分别设置有凹位及凸块,通过凹位与凸块的对接直接嵌 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等距热流道喷嘴位置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旋 转地密封对接方式为两对接面都为平面,分别设置有凹位,在两对接面之间设置有圆形定 位环,两对接面通过凹位与圆形定位环相对接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等距热流道喷嘴位置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旋 转地密封对接方式为其中一个对接面设置有凹位,另对接面直接伸入凹位中相贴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等距热流道喷嘴位置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旋 转地密封对接方式为两对接面都为平面,流道板、喷嘴都分别以定位销于模板内按预先计 算好的方向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等距热流道喷嘴位置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 在经过旋转调节方向后,其出料口的投影位置都在流道板的投影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等距热流道喷嘴位置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喷嘴 以流道板主进料口为对称点,均勻分布在流道板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点等距热流道喷嘴位置调整结构,安装于模具的模板内,包括主进料口、流道板、喷嘴,流道板及喷嘴都各自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每个喷嘴与流道板主进料口的距离相同,所述喷嘴的进料口与流道板的出料口可旋转地密封对接,所述喷嘴的进料口与出料口的对称轴线相平行设置,两对称轴线相距一定距离。本实用新型具有喷嘴位置可灵活调整,结构简单,制造成本相对较低,实用性能好的优点,可应用于塑料注塑的热流道系统。
文档编号B29C45/27GK201824523SQ20102026323
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6日
发明者刘广发, 廖剑光, 徐志江, 游强, 陈兆鸣 申请人:刘广发, 廖剑光, 徐志江, 游强, 陈兆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