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浇注漏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11499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浇注漏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互感器环氧树脂浇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浇注漏斗。
背景技术
由于部分互感器环氧树脂浇注模具的树脂浇料口面积的大小受产品体积小的限制,导致浇注模具浇料口面积较小,给在真空罐里浇注混合料时出料口对准浇注模具的浇料口带来困难。常见的解决办法就是在浇注模具的浇料口上放置漏斗,以扩大浇料口的面积,降低真空罐出料口对准浇注模具浇料口的难度,让浇注工序的操作人员对准浇注操作容易一些。传统的喇叭式漏斗存在功能单一的缺点,仅仅满足收集树脂混合料,再让树脂混合料流入浇注模具型腔里的功能,仅起到一般漏斗的作用,不兼备其他实用性功能,对浇注工序保证产品电气性能不发挥任何作用。现有的浇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浇注罐真空度、混合料脱气难以达到规定的程度,导致树脂混合料里夹带着微小气泡,人工根本解决不了。在树脂混合料流入浇注模具型腔里的同时,这些微小气泡裹在树脂混合料里一并流入浇注模具型腔里面,待树脂混合料高温固化后,气泡就留在了浇注体里。浇注体里的气泡对互感器电气性能危害非常大,容易导致击穿、局放大,产品报废等后果。2、由于浇注罐流出混合料在开始、中间过程、结束等几个阶段里单位时间流量、流速不统一,也就是说,从头至尾混合料不是严格地勻速、勻量地进入浇注模具型腔里,这样容易把气泡窝在浇注模具型腔里,气泡难以返出来,形成后患。3、由于混合料从高于浇注模具四百多毫米的高处浇注罐的出料口落下来,在模具浇注口周围产生飞溅现象,导致混合料浪费,同时溅得周围的浇注模具落上混合料,增加了清理模具的劳动量和工时。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在真空罐里让混合料里的气泡自行减少,降低流进浇注模具里的几率,相对提高混合料的脱气程度,同时实现勻速、衡量浇注混合料,利于浇注模具往外返气泡、提高产品质量的多功能浇注漏斗。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浇注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浇注漏斗包括漏斗腔体和引流板,所述漏斗腔有四块侧板焊接而成,而且四块侧板焊接的漏斗腔上口大于下口 ;所述漏斗腔的下端焊接在引流板上,所述引流板的上端呈半圆形,漏斗腔位于半圆的上部,且在漏斗腔的两侧面与引流板交汇处设有与模具浇注口相对应的引流口,所述引流板的下端部从浇注口深入模具型腔内。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0011]所述引流口相对于半圆形引流板外表面的高度为;T5mm,引流口的长度短于引流板的长度16mnT20mm。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可解决传统的浇注漏斗不可以解决的技术问题,其优点如下1、在树脂混合料流入浇注模具型腔里之前,把真空罐出料口流下来的一注子(直径约20mm左右)混合料变成了薄膜形态,混合料里的气泡被拽长拉破,即实现了在真空罐里又一次薄膜脱气的功能,减少了气泡流入浇注模具型腔里的数量,降低了浇注体由于气泡被击穿报废的几率。2、使混合料从浇注罐出料口出来后,不是直接进入浇注模具型腔里,而是通过该上述结构先被积存起来,然后二次出料进行浇注。本实用新型引流口的面积恒定不变,保证了混合料以一个流速、流量出来进入浇注模具里,即实现了恒量勻速浇注的功能,利于模具里的气泡返出来,降低了把气泡砸在、窝在浇注模具里难以返出来的几率。3、本实用新型在树脂混合料落入漏斗腔的同时,能收集起来飞溅的混合料,发挥了防止混合料飞溅的功能,再使混合料流入浇注模具型腔里,避免了混合料浪费和飞溅到其他的浇注模具,控制了产品材料成本,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和清理浇注模具的工时。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制作等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图3是图2中I部放大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图5是模具型腔俯视图。图中1、漏斗腔体;1-1、侧板;2、引流板;3、引流口 ;4、模具型腔;4-1、浇注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至图5,一种多功能浇注漏斗,所述浇注漏斗包括漏斗腔体1和引流板 2,所述漏斗腔1有四块侧板1-1焊接而成,而且四块侧板焊接的漏斗腔上口大于下口 ;所述漏斗腔1的下端焊接在引流板2上,所述引流板2的上端呈半圆形,漏斗腔1位于半圆的上部,且在漏斗腔1的两侧面与引流板2交汇处设有与模具浇注口相对应的引流口 3,所述引流口相对于半圆形引流板外表面的高度为:T5mm,引流口两端留有纩IOmm支撑部,因此引流口的长度短于引流板长度的16mnT20mm。本实施例中,引流板的长度为120mm,引流口的高度为5mm、引流口的长度为100mm,所述引流板2的下端部从浇注口 4-1深入模具型腔4 内。本实用新型使用方法及各部位的作用如下树脂混合料流出来在空中时是圆柱体形状,落到漏斗腔内,树脂混合料将沿着引流板的外表面从引流口缓缓流入模具型腔内,树脂混合料将形成一个薄片,通过引流板顶部弧面的分流,使得树脂混合料从两侧对称流入模具型腔。树脂混合料被铺成片或者薄膜,树脂混合料里的微小气泡被拉长,直至拉破,进而降低了流入浇注模具型腔的树脂料里面气泡的数量,达到了混合料在真空罐里二次薄膜脱气的目的,增加了混合料薄膜脱气的纯度,混合料脱气程度越高,产品被击穿、局放大、被报废的几率就越小。由于引流口的长度和高度均固定不变,即面积恒定不变,进而可实现限速和限量, 从而达到浇注流料可控的目的。即长方孔的面积恒定,树脂料经过长方孔流出的速度和流量单位时间都是恒定的,使树脂料始终均速均量地流入模具型腔里,克服了真空罐出料几个阶段流速、流量不统一的困难,使混合料均勻地进入浇注模具型腔里,便于浇注模具型腔树脂料里面的气泡返出来,浇注模具里不窝气,不砸气泡。另外,当树脂料从上面下来落到四块侧板围成的倾斜式漏斗腔内产生飞溅时,四周侧板挡住了飞溅起来的树脂料,同时收集起来,使之沿着内壁往下流向引流口,避免了混合料飞溅出去造成浪费,以及弄脏周围其他的浇注模具。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浇注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浇注漏斗包括漏斗腔体和引流板,所述漏斗腔有四块侧板焊接而成,而且四块侧板焊接的漏斗腔上口大于下口 ;所述漏斗腔的下端焊接在引流板上,所述引流板的上端呈半圆形,漏斗腔位于半圆的上部,且在漏斗腔的两侧面与引流板交汇处设有与模具浇注口相对应的引流口,所述引流板的下端部从浇注口深入模具型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浇注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口相对于半圆形引流板外表面的高度为3 5mm,引流口两端留有8 IOmm支撑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浇注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浇注漏斗包括漏斗腔体和引流板,所述漏斗腔有四块侧板焊接而成,而且四块侧板焊接的漏斗腔上口大于下口;所述漏斗腔的下端焊接在引流板上,所述引流板的上端呈半圆形,漏斗腔位于半圆的上部,且在漏斗腔的两侧面与引流板交汇处设有与模具浇注口相对应的引流口,所述引流板的下端部从浇注口深入模具型腔内。利用本实用新型在真空罐里让混合料里的气泡自行减少,降低流进浇注模具里的几率,相对提高混合料的脱气程度,同时实现匀速、衡量浇注混合料,利于浇注模具往外返气泡,进而提高产品的电气性能质量。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制作等优点。
文档编号B29C39/24GK202278693SQ20112039284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4日
发明者高强 申请人:天津市百利纽泰克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