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浇注端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81300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注塑模具浇注端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模具浇注端头。
背景技术
传统注塑模具中浇注端头一般仅为出口直径相对较小的端头,浇注端头料液的流出量无法很好控制,容易导致注塑形成的产品密度不均衡,而且该浇注端头的引流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引流效果更好且流量更加均匀的注塑模具浇注端头。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塑模具浇注端头,包括主体,主体内设置有主流道,所述主体前端带有导流尖端,导流尖端与主体的过渡区域相对设置有第一流道出口和第二流道出口,第一流道出口和第二流道出口与主流道导通,所述主体上套有隔热套,隔热套的下端对应导流尖端开设有浇注出口,隔热套内壁与导流尖端的内凹面之间包围形成引流腔。在本实用新型中,主流道出来的料液首先被第一流道出口和第二流道出口分流进入引流腔中,使料液得到缓冲,更使料液向型腔的输送更加稳定和均匀,而且导流尖端能够引导料液进入型腔,使料液的输送更加顺畅更加均匀。由此可使型腔中注塑成型的产品密度更加均匀,外形更加美观。

图1为配置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浇注端头的注塑模具结构剖视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注塑模具浇注端头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塑模具浇注端头,包括主体1,主体I内设置有主流道2,所述主体I前端带有导流尖端3,导流尖端3与主体I的过渡区域相对设置有第一流道出口 4和第二流道出口 5,第一流道出口 4和第二流道出口 5与主流道2导通,所述主体I上套有隔热套6,隔热套6的下端对应导流尖端3开设有浇注出口 7,隔热套6内壁与导流尖端3的内凹面8之间包围形成引流腔9。在本实施例中,导流尖端3与主体的过渡区域带有弧形分布的内凹面8。
权利要求1.一种注塑模具浇注端头,包括主体,主体内设置有主流道,其特征是:所述主体前端带有导流尖端,导流尖端与主体的过渡区域相对设置有第一流道出口和第二流道出口,第一流道出口和第二流道出口与主流道导通,所述主体上套有隔热套,隔热套的下端对应导流尖端开设有浇注出口,隔热套内壁与导流尖端的内凹面之间包围形成引流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浇注端头,其特征是:所述导流尖端与主体的过渡区域带有弧形分布的内凹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浇注端头,包括主体,主体内设置有主流道,其特征是所述主体前端带有导流尖端,导流尖端与主体的过渡区域相对设置有第一流道出口和第二流道出口,第一流道出口和第二流道出口与主流道导通,所述主体上套有隔热套,隔热套的下端对应导流尖端开设有浇注出口,隔热套内壁与导流尖端的内凹面之间包围形成引流腔。这种注塑模具浇注端头引流效果更好且流量更加均匀。
文档编号B29C45/26GK203019623SQ20132005149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30日
发明者黄联鑫, 周国明 申请人:温州市文泰笔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