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射出成型模具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48964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悬浮射出成型模具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悬浮射出成型模具机构,包括型芯主体、包裹芯体、至少三根支撑套筒及内针,型芯主体包括定模型芯及动模型芯,定模型芯与动模型芯互相接合,并且定模型芯与动模型芯之间形成型腔,型芯主体上开设有与型腔的一端部相通的浇口,动模型芯上对应支撑套筒开设有套筒通孔,套筒通孔的一端与型腔的底部相通,另一端与动模型芯的底部相通,支撑套筒密封地滑动插接于对应的套筒通孔中,内针密封的滑动插接于支撑套筒内,包裹芯体悬空置于型腔中,包裹芯体上开设有定位插孔,内针的上端插接于对应的定位插孔中,支撑套筒的上端与包裹芯体的底部相抵顶。通过该悬浮射出成型模具机构成型的产品精度高、加工操作简便。
【专利说明】悬浮射出成型模具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悬浮射出成型模具机构。
【背景技术】
[0002]模具是用以成型产品的工具。实心单一材料的产品可往模具的空心型腔中注入注塑料直接成型;而具有开口的产品一般通过在型腔中设置型芯从而注塑成型。然而,当待加工产品需要完全包裹一芯体时,芯体在型腔中的定位精度欠佳,支撑芯体悬空的支撑机构的退出工艺操作繁复。
[0003]针对上述问题,亟待一种悬浮射出成型模具机构,从而提高芯体在型腔中的定位精度,同时简化支撑芯体悬空的支撑机构的退出工艺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浮射出成型模具机构,从而提高芯体在型腔中的定位精度,同时简化支撑芯体悬空的支撑机构的退出工艺操作。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悬浮射出成型模具机构,包括型芯主体、包裹芯体、至少三根支撑套筒及内针,所述型芯主体包括定模型芯及动模型芯,所述定模型芯与所述动模型芯互相接合,并且所述定模型芯与所述动模型芯之间形成型腔,所述型芯主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型腔的一端部相通的浇口,所述动模型芯上对应所述支撑套筒开设有套筒通孔,所述套筒通孔的一端与所述型腔的底部相通,另一端与所述动模型芯的底部相通,所述支撑套筒密封地滑动插接于对应的所述套筒通孔中,所述内针密封的滑动插接于所述支撑套筒内,所述包裹芯体悬空置于所述型腔中,所述包裹芯体上开设有定位插孔,所述内针的上端插接于对应的所述定位插孔中,所述支撑套筒的上端与所述包裹芯体的底部相抵顶。
[0006]所述支撑套筒及内针的数量均为四根。
[0007]所述浇口设于所述定模型芯与所述动模型芯之间。
[0008]所述包裹芯体为五金件。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悬浮射出成型模具机构的内针对包裹芯体起到定位作用,支撑套筒对包裹芯体起到支撑作用,使包裹芯体定位精确的悬浮于型腔中,从而顺利进行后续的部分注塑工序;部分注塑工序后,内针及支撑套筒均密封的退至型腔底面,使到后续的完全填充工序得以顺利完成,产品成型精度高、加工操作简便。
[0010]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悬浮射出成型模具机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悬浮射出成型模具机构的剖视示意图。[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悬浮射出成型模具机构的一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0014]图4为本实用新型悬浮射出成型模具机构的另一状态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参考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悬浮射出成型模具机构100包括型芯主体、包裹芯体20、至少三根支撑套筒30及内针40,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套筒30及内针40的数量均为四根,所述包裹芯体20为五金件。
[0016]所述型芯主体包括定模型芯11及动模型芯12。所述定模型芯11与所述动模型芯12互相接合,并且所述定模型芯11与所述动模型芯12之间形成型腔101。所述型芯主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型腔的一端部相通的浇口 102,本实施例中,所述浇口 102设于所述定模型芯11与所述动模型芯12之间。所述动模型芯12上对应所述支撑套筒30开设有套筒通孔121。所述套筒通孔121的一端与所述型腔101的底部相通,另一端与所述动模型芯12的底部相通。所述支撑套筒30密封地滑动插接于对应的所述套筒通孔121中,所述内针40密封的滑动插接于所述支撑套筒30内。所述包裹芯体20悬空置于所述型腔101中,所述包裹芯体20上开设有定位插孔21。所述内针40的上端插接于对应的所述定位插孔21中,所述支撑套筒30的上端与所述包裹芯体20的底部相抵顶。
[0017]本实用新型悬浮射出成型模具机构100成型产品时,首先往浇口 102注入一部分注塑料,部分填充型腔101,此时熔融注塑料部分紧包住包裹芯体20,然后将支撑套筒30及内针40退至型腔101的底面(如图3所示),接着继续往型腔101注射注塑料直至填满型腔101,经过注塑机一定时间的压力保持和充分冷却后产品成型完成(如图4所示),最后开模,通过支撑套筒30和内针40将连着浇口 102的塑胶产品200包裹着包裹芯体20 —起顶出。
[0018]本实用新型悬浮射出成型模具机构的内针对包裹芯体起到定位作用,支撑套筒对包裹芯体起到支撑作用,使包裹芯体定位精确的悬浮于型腔中,从而顺利进行后续的部分注塑工序;部分注塑工序后,内针及支撑套筒均密封的退至型腔底面,使到后续的完全填充工序得以顺利完成,产品成型精度高,加工操作简便。
[0019]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施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权利要求】
1.一种悬浮射出成型模具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型芯主体、包裹芯体、至少三根支撑套筒及内针,所述型芯主体包括定模型芯及动模型芯,所述定模型芯与所述动模型芯互相接合,并且所述定模型芯与所述动模型芯之间形成型腔,所述型芯主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型腔的一端部相通的浇口,所述动模型芯上对应所述支撑套筒开设有套筒通孔,所述套筒通孔的一端与所述型腔的底部相通,另一端与所述动模型芯的底部相通,所述支撑套筒密封地滑动插接于对应的所述套筒通孔中,所述内针密封的滑动插接于所述支撑套筒内,所述包裹芯体悬空置于所述型腔中,所述包裹芯体上开设有定位插孔,所述内针的上端插接于对应的所述定位插孔中,所述支撑套筒的上端与所述包裹芯体的底部相抵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射出成型模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筒及内针的数量均为四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射出成型模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浇口设于所述定模型芯与所述动模型芯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射出成型模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芯体为五金件。
【文档编号】B29C45/26GK203611428SQ201320794334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6日
【发明者】林宗男 申请人:亿玛斯自动化精密工业(东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