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57573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属于塑料加工【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注塑模具在脱模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噪音等技术问题。本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动模、脱模板和拉杆,脱模板位于定模和动模之间,拉杆穿过定模、动模和脱模板并能相对定模、动模和脱模板沿其轴向移动,拉杆位于定模内的一端具有限位部一,限位部一能与定模抵靠,限位部一和定模之间设有缓冲件一,拉杆位于动模内的一端具有限位部二,限位部二能与脱模板抵靠,限位部二与脱模板之间设有缓冲件二。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了拉杆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脱模时的撞击噪声的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注塑模具【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塑料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0002]注塑模具是用于注塑成型工艺的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
[0003]注塑模具由动模和定模两部分组成,动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移动模板上,定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固定模板上。在注射成型时动模与定模闭合构成浇注系统和型腔,开模时动模和定模分离以便取出塑料制品。
[0004]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CN102285069A】,该专利中脱模通过推板来完成,在脱模过程中由大拉杆限制推板的位置,再次过程中当推板和大拉杆接触的瞬间,推板和大拉杆相撞,受力很大,导致大拉杆很容易损坏,由于撞击会产生很大的噪音,对工作环境造成噪音污染。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注塑模具,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脱模时无撞击声。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动模、脱模板和拉杆,所述脱模板位于定模和动模之间,所述拉杆穿过定模、动模和脱模板并能相对定模、动模和脱模板沿其轴向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位于定模内的一端具有限位部一,所述限位部一能与定模抵靠,所述限位部一和定模之间设有缓冲件一,所述拉杆位于动模内的一端具有限位部二,所述限位部二能与脱模板抵靠,所述限位部二与脱模板之间设有缓冲件二。
[0007]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定模位于动模的上方,在注塑模具脱模时动模朝下移动,脱模板由于重力作用随着动模向下移动,当移动到一定位置时,限位部一会和定模接触抵靠,此时动模和脱模板继续向下移动,当移动到脱模位置时,限位部二与脱模板接触抵靠,动模继续向下移动,由脱模板将注塑件脱出;限位部一与定模接触撞击以及限位部二与脱模板撞击时分别通过缓冲件一和缓冲件二降低了撞击的作用力,从而减少了对拉杆的冲击力,提高了拉杆的使用寿命,同时降低了撞击时的撞击噪声,提高了工作环境的舒适度;当限位部二与脱模板撞击时通过缓冲件二使得脱模板在脱模时以较平缓的作用力作用在注塑件上,防止脱模板因较大的作用力而造成注塑件的损坏。
[0008]作为第一种情况,在上述的注塑模具中,所述缓冲件一套在拉杆具有限位部一的一端且能相对拉杆轴向移动。通过缓冲件一将限位部一和定模隔开,防止两者直接撞击,降低了撞击的作用力。 [0009]作为第二种情况,在上述的注塑模具中,所述拉杆具有限位部一的一端具有定位槽一,所述缓冲件一套在定位槽一处,所述缓冲件一的一端与限位部一抵靠,所述缓冲件一的另一端靠近内侧的部分与定位槽一的槽壁抵靠。缓冲件一的另一端靠近外侧的部分在与定模撞击时与定模抵靠,由缓冲件一撞击到定模上,不与限位部一直接撞击,降低了撞击的作用力。
[0010]作为第三种情况,在上述的注塑模具中,所述缓冲件一固定在定模上,所述拉杆穿过缓冲件一。限位部一撞击到缓冲件一上,不与定模直接撞击,降低了撞击的作用力。
[0011]在上述的注塑模具中,所述缓冲件一为橡胶套。橡胶套能起到缓冲作用,防止限位部一和定模直接撞击,同时橡胶套能起到辅助密封作用。
[0012]作为另一种情况,在上述的注塑模具中,所述缓冲件一为弹簧。弹簧能起到缓冲作用,防止限位部一和定模直接撞击。
[0013]作为第一种情况,在上述的注塑模具中,所述缓冲件二套在拉杆具有限位部二的一端且能相对拉杆轴向移动。通过缓冲件二将限位部二和脱模板隔开,防止两者直接撞击,降低了撞击的作用力。
[0014]作为第二种情况,在上述的注塑模具中,所述拉杆具有限位部二的一端具有定位槽二,所述缓冲件二套在定位槽二处,所述缓冲件二的一端与限位部二抵靠,所述缓冲件二的另一端靠近内侧的部分与定位槽二的槽壁抵靠。缓冲件二的另一端靠近外侧的部分在与脱模板撞击时与脱模板抵靠,由缓冲件二撞击到脱模板上,不与限位部二直接撞击,降低了撞击的作用力。
[0015]作为第三种情况,在上述的注塑模具中,所述缓冲件二固定在脱模板上,所述拉杆穿过缓冲件二。限位部二撞击到缓冲件二上,不与脱模板直接撞击,降低了撞击的作用力。
[0016]在上述的注塑模具中,所述缓冲件二为橡胶套。橡胶套能起到缓冲作用,防止限位部二和脱模板直接撞击,同时橡胶套能起到辅助密封作用。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注塑模具以下优点:
[0018]1、具有在限位部一与定模接触撞击时以及限位部二与脱模板撞击时分别通过缓冲件一和缓冲件二降低了撞击的作用力,从而减少了对拉杆的冲击力,提高了拉杆的使用寿命。
[0019]2、通过缓冲件一和缓冲件二降低了撞击时的撞击噪声,提高了工作环境的舒适度。
[0020]3、当限位部二与脱模板撞击时通过缓冲件二使得脱模板在脱模时以较平缓的作用力作用在注塑件上,防止脱模板因较大的作用力而造成注塑件的损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注塑模具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实施例一中拉杆与缓冲件一和缓冲件二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上固定板;11、定模;2、下固定板;21、动模;3、脱模板;4、拉杆;41、限位部一 ;42、定位槽一 ;43、缓冲件一 ;44、限位部二 ;45、定位槽一 ;46、缓冲件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0025]实施例一
[0026]一种注塑模具,如图1所示,包括定模11、动模21、脱模板3和拉杆4,脱模板3位于定模11和动模21之间,定模11固定在上固定板I上,定模11固定在下固定板2上,拉杆4穿过定模11、动模21和脱模板3并能相对定模11、动模21和脱模板3沿其轴向移动,拉杆4位于定模11内的一端具有限位部一 41,限位部一 41能与定模11抵靠,限位部一 41和定模11之间设有缓冲件一 43,拉杆4位于动模21内的一端具有限位部二 44,限位部二44能与脱模板3抵靠,所述限位部二 44与脱模板3之间设有缓冲件二 46。
[0027]本实施例一中,如图2所示,拉杆4包括螺栓和螺母,螺母螺纹连接在螺栓上,限位部一 41为螺栓的头部,限位部二 44为螺母。
[0028]如图1和图2所示,缓冲件一 43为橡胶套,拉杆4具有限位部一 41的一端具有定位槽一 42,缓冲件一 43套在定位槽一 42处,所述缓冲件一 43的一端与限位部一 41抵靠,所述缓冲件一 43的另一端靠近内侧的部分与定位槽一 42的槽壁抵靠。缓冲件一 43的另一端靠近外侧的部分在与定模11撞击时与定模11抵靠,橡胶套能起到缓冲作用,防止限位部一 41和定模11直接撞击,降低了撞击的作用力,同时橡胶套能起到辅助密封作用。
[0029]如图1和图2所示,缓冲件二 46为橡胶套,拉杆4具有限位部二 44的一端具有定位槽二 42,缓冲件二 46套在定位槽二 42处,缓冲件二 46的一端与限位部二 44抵靠,缓冲件二 46的另一端靠近内侧的部分与定位槽二 42的槽壁抵靠。缓冲件二 46的另一端靠近外侧的部分在与脱模板3撞击时与脱模板3抵靠,由缓冲件二 46撞击到脱模板3上,不与限位部二 44直接撞击,降低了撞击的作用力,同时橡胶套能起到辅助密封作用。
[0030]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定模11位于动模21的上方,在注塑模具脱模时动模21朝下移动,脱模板3由于重力作用随着动模21向下移动,当移动到一定位置时,限位部一 41会和定模11接触抵靠,此时动模21和脱模板3继续向下移动,当移动到脱模位置时,限位部二 44与脱模板3接触抵靠,动模21继续向下移动,由脱模板3将注塑件脱出;限位部一 41与定模11接触撞击以及限位部二 44与脱模板3撞击时分别通过缓冲件一 43和缓冲件二46降低了撞击的作用力,从而减少了对拉杆4的冲击力,提高了拉杆4的使用寿命,同时降低了撞击时的撞击噪声,提高了工作环境的舒适度;当限位部二 44与脱模板3撞击时通过缓冲件二 46使得脱模板3在脱模时以较平缓的作用力作用在注塑件上,防止脱模板3因较大的作用力而造成注塑件的损坏。
[0031]实施例二
[0032]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缓冲件一套在拉杆具有限位部一的一端且能相对拉杆轴向移动。通过缓冲件一将限位部一和定模隔开,防止两者直接撞击,降低了撞击的作用力。
[0033]实施例三
[0034]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缓冲件一固定在定模上,拉杆穿过缓冲件一。限位部一撞击到缓冲件一上,不与定模直接撞击,降低了撞击的作用力。
[0035]实施例四
[0036]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缓冲件一为弹簧。弹簧能起到缓冲作用,防止限位部一和定模直接撞击。[0037]实施例五
[0038]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缓冲件二套在拉杆具有限位部二的一端且能相对拉杆轴向移动。通过缓冲件二将限位部二和脱模板隔开,防止两者直接撞击,降低了撞击的作用力。
[0039]实施例六
[0040]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缓冲件二固定在脱模板上,拉杆穿过缓冲件二。限位部二撞击到缓冲件二上,不与脱模板直接撞击,降低了撞击的作用力。
[0041]实施例七
[0042]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缓冲件二为弹簧。橡胶套能起到缓冲作用,防止限位部二和脱模板直接撞击。
[0043]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定模(11)、动模(21)、脱模板(3)和拉杆(4),所述脱模板(3)位于定模(11)和动模(21)之间,所述拉杆(4)穿过定模(11)、动模(21)和脱模板(3)并能相对定模(11)、动模(21)和脱模板(3)沿其轴向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4)位于定模(11)内的一端具有限位部一(41),所述限位部一(41)能与定模(11)抵靠,所述限位部一(41)和定模(11)之间设有缓冲件一(43),所述拉杆(4)位于动模(21)内的一端具有限位部二(44),所述限位部二(44)能与脱模板(3)抵靠,所述限位部二(44)与脱模板(3)之间设有缓冲件二(4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一(43)套在拉杆(4)具有限位部一(41)的一端且能相对拉杆(4)轴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4)具有限位部一(41)的一端具有定位槽一(42 ),所述缓冲件一(43 )套在定位槽一(42 )处,所述缓冲件一(43 )的一端与限位部一(41)抵靠,所述缓冲件一(43)的另一端靠近内侧的部分与定位槽一(42)的槽壁抵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一(43)固定在定模(11)上,所述拉杆(4)穿过缓冲件一(43)。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一(43)为橡胶套。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一(43)为弹黃。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二(46)套在拉杆(4)具有限位部二(44)的一端且能相对拉杆(4)轴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4)具有限位部二( 44 )的一端具有定位槽二( 42 ),所述缓冲件二( 46 )套在定位槽二( 42 )处,所述缓冲件二(46)的一端与限位部二(44)抵靠,所述缓冲件二(46)的另一端靠近内侧的部分与定位槽二(42)的槽壁抵靠。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二(46)固定在脱模板(3)上,所述拉杆(4)穿过缓冲件二(46)。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二(46)为橡胶套。
【文档编号】B29C45/40GK203779794SQ201420185744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6日
【发明者】王金生, 李子法 申请人:王金生,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