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橡皮布用鼓式硫化预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0853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印刷橡皮布用鼓式硫化预热装置,涉及印刷橡皮布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印刷橡皮布压延、拼硫、硫化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印刷橡皮布加工时普遍用鼓式硫化机进行面胶或内胶的硫化。对于三层布二层胶的内胶及发泡硫化一般都采用先拼布后硫化的方法,而且是选择在16滚、12滚或8滚的预硫化机中进行。因为16滚、12滚或8滚预硫化机的温度区域有3个,由低到高(从80°~150°)。这样操作既能保证发泡均匀,又不容易在布层间产生气泡。但是这样的操作存在着2个方面:1)操作程序比较繁琐;2)热能量消耗较大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针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设计一种温度由低到高的硫化过程,通过改变橡皮布内胶层的硫化走布方向,使三层布二层胶布在鼓式硫化机上也有预热的过程,有效防止布层间产生气泡的同时减少了热能量消耗,结构简化,操作方便的印刷橡皮布用鼓式硫化预热装置。

其技术是:包括放卷架、展布辊、基布转向辊、硫化机热鼓、钢带转向纠偏辊、导热钢板、钢带、钢带张紧辊、收卷架,其特征在于:3个放卷架左侧对应设有三个展布辊;展布辊左侧设有基布转向辊,基布转向辊下侧设有硫化机热鼓,基布转向辊上侧和硫化机热鼓下侧分别设有钢带转向纠偏辊,硫化机热鼓左侧设有钢带张紧辊,钢带包裹钢带张紧辊、二个钢带转向纠偏辊和硫化机热鼓,硫化机热鼓一侧弧面外设有导热钢板;

所述的硫化机热鼓一侧弧面外设有的导热钢板与硫化机热鼓相距2-4mm。

实施该技术后明显的优点和效果是:首先克服了目前技术的缺陷,由于改变橡皮布内胶层的硫化走布方向,使三层布二层胶布在鼓式硫化机上也有预热的过程,改善了以前胶布内胶层从常温直接进入热鼓时环境,既能保证发泡均匀,又不会在布层间产生气泡,替代了16辊、12辊、8辊的硫化效果。简化了结构,极大地降低了热能量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放卷架、2-展布辊、3-基布转向辊、4-硫化机热鼓、5-钢带转向纠偏辊、6-导热钢板、7-钢带、8-钢带张紧辊、9-收卷架、10-胶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见附图1,整个装置通过轴承分别设在机架上,3个放卷架1分别按高、中低的位置斜向固定在机架右侧,机架左侧设有收卷架9,3个放卷架1左侧对应设有三个展布辊2;展布辊2左侧设有基布转向辊3,基布转向辊3下侧设有硫化机热鼓4,基布转向辊3上侧和硫化机热鼓4下侧分别设有钢带转向纠偏辊5,硫化机热鼓4左侧设有钢带张紧辊8,钢带7包裹钢带张紧辊8、二个钢带转向纠偏辊5和硫化机热鼓4,硫化机热鼓4一侧弧面外设有导热钢板6;

所述的硫化机热鼓4一侧弧面外设有的导热钢板6与硫化机热鼓4相距3mm。

见附图1,启动硫化机热鼓4加温,利用硫化机热鼓4的热量使钢板导热,温度在85℃±5之间。随着收卷架9运动,带动引布或三层胶布10向收卷架9方向运动,硫化机热鼓4旋转带动钢带7运动。

拼硫时,胶布10分别从三个放卷架1上输出,分别经过展布辊2,在进入基布转向辊3以前用手提缝纫机将引布与三层胶布10缝合,在引布的牵引下,三层胶布10经过基布转向辊3,进入导热钢板6进行预热,然后进入钢带7和硫化机热鼓4之间,将已预热的三层胶布10进行高温硫化,硫化后的三层胶布10,在引布的牵引下经过钢带转向棍5,由收卷架9收卷,完成胶布10的硫化过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