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针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0835阅读:572来源:国知局
顶针治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涉及模具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顶针治具。



背景技术:

顶针是模具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用于在产品加工完毕后顶起产品,以便于操作工将产品从模具中取出。

在加工顶针的过程中,顶针将会被组装于模具的模仁中,具体地,模仁上加工有顶针孔,将各顶针装配于该顶针孔内即可,此时模仁相当于顶针的安装基础。

然而,由于模具中的各顶针与顶针孔配合后,有一部分顶针为斜顶针,该斜顶针会相对于其他顶针倾斜,由于顶针与顶针孔之间存在一定的配合间隙,因此斜顶针容易发生晃动并与其他顶针碰撞,导致顶针的加工质量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顶针治具,该顶针治具能够提高顶针的加工质量。

本申请提供的顶针治具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开设至少两个第一配合孔,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开设至少两个第二配合孔,各所述第一配合孔和各所述第二配合孔一一共轴连通,以形成至少两个顶针配合孔,所述顶针配合孔用于供顶针插入,各所述顶针配合孔的轴线相互平行。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中的至少一者活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形成相对远离或相对靠近的移动行程。

优选地,还包括定位件,所述连接件上开设定位凹陷,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中与所述连接件活动连接的一者上开设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用于与所述定位凹陷相连通,以供所述定位件依次插入所述定位孔和所述定位凹陷中。

优选地,所述定位凹陷为定位槽。

优选地,所述定位槽为贯通槽,所述贯通槽的贯通方向垂直于所述定位孔的轴线方向。

优选地,所述贯通槽至少为两个,且各所述贯通槽的贯通方向相平行。

优选地,还包括具有顶针支撑面的底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可拆卸地固定,两者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纳顶针的头部。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的一端穿过所述底板,所述底板上具有用于支撑所述连接件的连接件支撑面。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至少为两个,各所述连接件间隔设置。

优选地:

各所述第一配合孔中,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配合孔的横截面尺寸互不相等;

和/或,

各所述第二配合孔中,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配合孔的横截面尺寸互不相等。

优选地,所述第一配合孔和所述第二配合孔中的至少一者的形状与所述顶针的形状相匹配。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所提供的顶针治具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连接件,加工顶针时,可将各顶针插入第一配合孔和第二配合孔中,由于各第一配合孔和各第二配合孔一一相连通所形成的各顶针配合孔的轴线相互平行,因此放置于各顶针配合孔内的顶针之间就不容易出现碰撞。因此,本申请提供的顶针治具能够提高顶针的加工质量。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顶针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结构的俯视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结构的俯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结构的俯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结构的俯视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顶针治具与顶针的配合图;

图12为图11所示结构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

10-顶针;

20-第一安装板;

200-第一配合孔;

201-定位孔;

30-第二安装板;

300-第二配合孔;

40-连接件;

400-定位凹陷;

50-底板。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1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顶针治具,该顶针治具用于在加工模具的顶针10时为顶针10提供安装基础。此顶针治具包括第一安装板20、第二安装板30和连接件40,该连接件40连接于第一安装板20与第二安装板30之间。具体地,连接件40可以采用杆状件,其与第一安装板20和第二安装板30均可固定连接。

第一安装板20上开设至少两个第一配合孔200,第二安装板30上开设至少两个第二配合孔300,各第一配合孔200和各第二配合孔300一一共轴连通,以形成至少两个顶针配合孔,该顶针配合孔用于供顶针10插入,且各顶针配合孔的轴线相互平行。此处的顶针配合孔由第一配合孔200和第二配合孔300共同形成,其相对于第一安装板20和第二安装板30的延伸面可以具有相互垂直的关系,也可以是相互垂直以外的位置关系,只要保证该顶针配合孔可以供同一个顶针10插入即可。各第一配合孔200和各第二配合孔300的具体形状可以灵活选择,例如矩形孔、圆形孔、椭圆形孔等等;第一配合孔200和第二配合孔300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加工的顶针10的规模确定。

加工顶针10时,可将各顶针10依次插入第一配合孔200和第二配合孔300中,顶针10的头部通常设置有凸出部,该凸出部可用于实现顶针10与第一安装板20或第二安装板30之间的相对定位。由于各第一配合孔200和各第二配合孔300一一相连通所形成的各顶针配合孔的轴线相互平行,因此放置于各顶针配合孔内的顶针10之间就不容易出现碰撞。因此,本申请提供的顶针治具能够提高顶针10的加工质量。该顶针治具还可同时加工多个顶针10,使得顶针10的加工效率较高。

另可将顶针10划分为两段结构,分别为靠近头部的第一顶针段和远离头部的第二顶针段,第一顶针段与第二顶针段相连,一般地,第一顶针段多数采用圆柱结构,第二顶针段可采用圆柱结构、矩形结构或其他形状的结构。因此,使用本申请提供的顶针治具时,第一安装板20可以设计出两种结构,分别为图2和图3所示的第一配合孔200为矩形孔的结构,以及图4和图5所示的第一配合孔200为圆孔的结构,此两种第一安装板20可根据顶针的结构进行互换。

在实际加工过程中,通常存在规格不同的顶针10,不同规格的顶针10具有不同的长度、截面尺寸等参数,而如果连接件40与第一安装板20和第二安装板30均固定连接,那么第一安装板20与第二安装板30之间的距离不能变化,导致有些长度过大或过小的顶针10无法用该顶针治具进行加工。另一种情况下,如果顶针10的横截面为变截面,那么上述结构也只能适用于部分具有特定长度的顶针10。基于这种情况,本申请实施例将连接件40与第一安装板20和第二安装板30中的至少一者活动连接,以使第一安装板20与第二安装板30之间形成相对远离或相对靠近的移动行程。此时即可通过改变第一安装板20与第二安装板30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规格的顶针10,使得该顶针治具的通用性更高。当连接件40与第一安装板20和第二安装板30中的至少一者活动连接时,连接件40还可以为第一安装板20与第二安装板30之间的相对运动提供导向作用。

在第一安装板20与第二安装板30之间的距离可以调整的方案中,为了更可靠地保证两者相对移动后的相对定位,还可设置定位件,该定位件可以是插销,连接件40上则开设定位凹陷400,第一安装板20和第二安装板30中与连接件40活动连接的一者上开设定位孔,该定位孔用于与前述定位凹陷400相连通,以供定位件依次插入定位孔和定位凹陷400中。当只有第一安装板20与连接件40活动连接时,则只在第一安装板20上设置定位孔201(如图2所示),定位件可穿过该定位孔201后与定位凹陷400定位配合;当只有第二安装板30与连接件40活动连接时,则只在第二安装板30上设置定位孔,定位件可穿过该定位孔后与定位凹陷400定位配合;当第一安装板20和第二安装板30均与连接件40活动连接时,则可以在第一安装板20和第二安装板30上均开设定位孔。

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定位件与定位孔、定位凹陷400之间的配合实现第一安装板20和第二安装板30之间的相对定位,此种定位方式比较可靠,且易于操作。上述定位凹陷400可设置为定位通孔,也可设置为定位槽,当该定位凹陷400采用定位槽结构时,定位槽对连接件40的强度影响比较小,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将定位凹陷400优选为定位槽。该定位槽可以沿着第一安装板20指向第二安装板30的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上述定位槽可以是贯通槽,该贯通槽的贯通方向垂直于定位孔的轴线方向。此种结构下,由于贯通槽更便于加工,因此顶针治具的加工成本更低。

更优地,上述贯通槽可以设置为至少两个,各贯通槽的贯通方向相互平行。此时,各贯通槽的侧壁可以与定位件相挡接,因此贯通槽可提供一定的阻挡力和支撑力,使得连接件40与第一安装板20和第二安装板30之间的定位精度更高。而各贯通槽的贯通方向相互平行可以更大程度地降低顶针治具的加工成本。

上述连接件40可以仅设置为一个,其可采用块状结构,但为了在保证连接强度的同时降低顶针治具的重量,该连接件40至少为两个,各连接件40间隔设置。

对于第一配合孔200和第二配合孔300还可以采用如下结构:

各第一配合孔200中,至少两个第一配合孔200的横截面尺寸互不相等,和/或,各第二配合孔300中,至少两个第二配合孔300的横截面尺寸互不相等;此处的横截面尺寸互不相等的孔可以容纳不同规格的顶针10,因此加工顶针10时,就可以根据顶针10的尺寸将顶针10对应放置于尺寸相适应的孔内,以此拓宽顶针治具的适用范围。

另外,第一配合孔200和第二配合孔300中的至少一者的形状与顶针10的形状相匹配。此处的相匹配指的是,顶针10上最终位于第一配合孔200和第二配合孔300内的部分,与对应的第一配合孔200或第二配合孔300可以完全贴合,或者具有较小的间隙。如此设置的目的是,尽量减小顶针10在第一配合孔200和第二配合孔300内的晃动,以此保护顶针10的结构完整性。

另一种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顶针治具还可包括具有顶针支撑面的底板50,第二安装板30位于第一安装板20和底板50之间,该底板50与第二安装板30可拆卸地固定,两者之间形成容纳腔,此容纳腔用于容纳顶针10的头部。加工顶针10时,首先保证底板50与第二安装板30处于分离状态,然后操作顶针10依次穿过第二配合孔300和第一配合孔200,然后将底板50与第二安装板30固定在一起,此时顶针10的头部将位于前述容纳腔中,且该头部可以与底板50接触,进而由底板50支撑顶针10。该实施例中,无论顶针治具的放置方向如何变化,都可以通过底板50的支撑作用或者顶针10的头部与第二安装板30之间相接触而实现顶针10在顶针治具中的定位。因此该实施例中,顶针10的放置方向有更多的选择,使得操作人员可以根据顶针10加工内容放置顶针治具。

当设置上述底板50后,连接件40的一端可穿过第二安装板30,底板50上具有用于支撑连接件40的连接件支撑面,使得连接件可由底板50支撑,而无需采用额外的紧固件实现连接件40与第二安装板30之间的相对固定。因此,此种方式可以简化顶针治具的结构,降低顶针治具的安装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