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后定型轮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0843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硫化后定型轮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胎制作机械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硫化后定型轮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轮胎生产中国内的液压硫化机基本不配备后定型装置,在将轮胎进行硫化之后,不能对轮胎进行塑型,常常会出现轮胎不圆等质量问题,因此为了提高轮胎质量,提升轮胎的品质,硫化机需要配备后定型装置,现有的轮胎后定型装置也不能根据宽度调整轮胎的大小,也不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移动,现有的技术中也存在操作复杂,精确度不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硫化后定型轮胎装置,能够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相对的定型,操作简单,而且还能调整宽度,同时定型多个轮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硫化后定型轮胎装置,包括支撑杆和立柱,其特征是:两个立柱安装在横梁上,横梁安装在支撑油缸的头端上,支撑油缸的底端安装在移动底座,两个立柱之间安装上下两个横向双头液压缸,上下两个横向双头液压缸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下端的横向双头液压缸与横梁之间安装固定杆,每一个立柱都安装上下两个支撑杆,立柱与支撑杆之间为铰接,每一个支撑杆的中部都连接推动杆的头端,支撑杆与推动杆之间为铰接,每一个立柱内都设有两个纵向槽和一个纵向双头液压缸,纵向双头液压缸的两头分别在上下两个纵向槽伸缩移动,纵向双头液压缸的两头分别与推动杆的尾端铰接,纵向双头液压缸的头端推动推动杆的尾端在纵向槽内移动,支撑油缸、纵向双头液压缸、横向双头液压缸分别连接液压系统和控制开关。

根据所述的硫化后定型轮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内设有横向槽,立柱的底端设有横向滑轮,横向滑轮安装在横向槽内,立柱能够沿着横梁内的横向槽横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效果在于:本技术方案通过调整横向双头液压缸来实现对定型装置两侧的轮胎进行定型,不需要移动就能对装置两侧的轮胎进行定型,纵向双头液压缸也可以调整支撑杆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对不同直径轮胎定型的调整,支撑油缸起到调整整个装置高度的作用,这样设计可以方便根据硫化后轮胎的高度进行定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纵向双头液压缸与纵向槽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移动底座; 2、支撑油缸; 3、横梁;4、横向槽;5、支撑杆; 6、推动杆;7、立柱;8、纵向槽;9、纵向双头液压缸;10、横向双头液压缸;11、连接杆;12、横向滑轮;13、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如图1-2所示,一种硫化后定型轮胎装置,包括支撑杆5和立柱7,其特征是:两个立柱7安装在横梁3上,横梁3安装在支撑油缸2的头端上,支撑油缸2的底端安装在移动底座1,两个立柱7之间安装上下两个横向双头液压缸10,上下两个横向双头液压缸10之间通过连接杆11连接,下端的横向双头液压缸10与横梁3之间安装固定杆13,每一个立柱7都安装上下两个支撑杆5,立柱7与支撑杆5之间为铰接,每一个支撑杆5的中部都连接推动杆6的头端,支撑杆5与推动杆6之间为铰接,每一个立柱7内都设有两个纵向槽8和一个纵向双头液压缸9,纵向双头液压缸9的两头分别在上下两个纵向槽8伸缩移动,纵向双头液压缸9的两头分别与推动杆6的尾端铰接,纵向双头液压缸9的头端推动推动杆6的尾端在纵向槽8内移动,支撑油缸2、纵向双头液压缸9、横向双头液压缸10分别连接液压系统和控制开关。根据所述的硫化后定型轮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3内设有横向槽4,立柱7的底端设有横向滑轮12,横向滑轮12安装在横向槽4内,立柱7能够沿着横梁3内的横向槽4横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原理如下所述:当硫化完成后的轮胎需要定型时,可以移动定型装置,移动底座1上安装轮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移动,本装置可以同时对装置两侧的轮胎进行定型,通过控制开关控制支撑油缸2对装置的高度进行调整,通过控制开关控制和液压系统控制纵向液压缸9来调整支撑杆5的上下转动,调整同一侧立柱7上下两个支撑杆5之间的距离(根据轮胎的直径进行调整),液压系统和控制开关为现在市场上经常使用的;硫化机硫化后的轮胎在辊道上时,检测到轮胎到位后,调整好装置高度,同一侧立柱7上下两个支撑杆5插在轮胎内侧,可以通过控制纵向液压缸9来调整支撑杆5的上下转动,支撑起硫化后的轮胎,并在此位置停留一定时间,达到轮胎定型的目的, 而且本装置可以同时在左右两侧分别定型一个轮胎。本技术方案通过调整横向双头液压缸10来实现对定型装置两侧的轮胎进行定型,不需要移动就能对装置两侧的轮胎进行定型,纵向双头液压缸也可以调整支撑杆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对不同直径轮胎定型的调整,支撑油缸起到调整整个装置高度的作用,这样设计可以方便根据硫化后轮胎的高度进行定型。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保护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