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阀针式热流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6555阅读:567来源:国知局
密集阀针式热流道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流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密集阀针式热流道系统。



背景技术:

在塑胶行业中,各种各样的产品成型技术都离不开热流道系统的支持。目前所出现的各种热流道系统中,常用且能够保证成型产品质量的是阀针热流道系统,阀针热流道系统上设置有阀针,阀针在竖直方向上可以向上运动开启或向下运动闭合,使得在成品脱模时阀针向下运动关闭热嘴口,避免出现一条或几条水口,从而实现无废料产生。

现有的阀针热流道系统结构如图 1 所示,包括气缸板1、气缸2、分流板3、热嘴4和阀针5,其中每个气缸1只带一根阀针,由于气缸1的体积限制,相邻两个阀针5之间的间距不能设置的很小,进而不能生产小间距、密集型排布的产品,且每个气缸1只带一根阀针5,使得热流道结构比较复杂,同时也使得制造成本高,另外,每个气缸1带动阀针5的运动速度有一定的差异,导致多个阀针5上下运动的一致性较差,进而导致同批次产品个体差异性很大。

之外,现有的阀针热流道系统,热嘴安装在进胶板上,热嘴一般包括带有浇口的嘴芯和包裹在嘴芯外的浇口套,这将使热嘴也占用一定的体积空间,这也限制了生产小间距、密集排布的产品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小间距排布、阀针运动高度一致的密集阀针式热流道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密集阀针式热流道系统,包括驱动装置、阀针板、流道板和进胶板,阀针板固接有多根阀针,流道板设有供熔胶流动的熔胶流道,进胶板设有与阀针一一对应的多个进胶流道,所有进胶流道的入口均与熔胶流道连通,所有进胶流道的出口均为与模腔连通的浇口,且浇口与模腔呈一一对应设置,驱动装置驱动阀针板,从而带动所有阀针在进胶流道内同步运动以打开或者封住浇口。

其中,相邻两个浇口之间的间距为2.9~4.5mm。

其中,相邻两个浇口之间的间距为2.9mm。

其中,每个浇口的口径为0.30~0.34mm。

其中,每个浇口的口径为0.32mm。

其中,每个进胶流道的最大直径均为1.95~2.05mm。

其中,每个进胶流道的长度为20mm。

其中,每个进胶流道的出口端均为倒锥形设置。

其中,每个进胶流道的出口端包括第一圆锥面和与第一圆锥面连接的第二圆锥面,第一圆锥面的锥角为60度,第二圆锥面的锥角为40度,第二圆锥面的小口端为浇口。

其中,流道板设有与阀针一一对应的滑动通孔,阀针滑动穿设于滑动通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密集阀针式热流道系统,通过设置阀针板,将多根阀针固接在阀针板,驱动装置通过驱动阀针板运动,进而带动所有阀针同步运动,这就确保了所有阀针运动的一致性,并且由于驱动装置的减少使得相邻阀针之间的间距可以做的更小,再通过在进胶板上设有与阀针一一对应的进胶流道,且所有进胶流道的入口均与熔胶流道连通,所有进胶流道的出口均为与模腔连通的浇口,且浇口与模腔一一对应,这样由于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热嘴使得相邻浇口之间的间距可以做到更小,本实用新型将相邻阀针和相邻浇口之间的距离都可以做的很小,才能够真正实现小间距、密集排布的产品的生产。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的阀针热流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包括有:1-气缸板、2-气缸、3-分流板、4-热嘴、5-阀针。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密集阀针式热流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密集阀针式热流道系统的进胶流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和图3中包括有:

10-驱动装置、100-活塞板;

20-流道板;

30-阀针板;

40-进胶板;

50-进胶流道、500-浇口;

60-阀针;

70-第一圆锥面;

80-第二圆锥面;

90-模腔。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密集阀针式热流道系统,如图2和图3所示,其结构从左到右依次包括驱动装置10、流道板20和进胶板40,驱动装置10为气缸或者油缸,驱动装置10的活塞板100固接有阀针板30,阀针板30上固接有多根阀针60,流道板20设有供熔胶流动的熔胶流道,进胶板40设有与阀针60一一对应的进胶流道50,每个进胶流道50的左端口均与熔胶流道连通,每个进胶流道50的右端口均为浇口500,与浇口500所对的模仁为一模多腔,一个浇口500对应模仁的一个模腔90,且相对应的浇口500与模腔90连通,驱动装置10驱动阀针板30运动,进而带动所有阀针60在进胶流道50内同步运动以打开和封住浇口500。

本实用新型由于阀针板30能够带动所有阀针60同步运动,这就确保了所有阀针60运动的高度一致性和同步性,进而可有效减小同批次产品的个体差异,并且由于驱动装置10的减少使得相邻阀针60之间的间距可以做的更小,而且使得阀针热流道系统的结构做的更为简单,进而降低了设备成本。

本实用新型直接将浇口500设置为进胶流道50的右端口,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热嘴,这使得相邻两个浇口500之间的间距可以做到更小,本实用新型将相邻阀针60和相邻浇口500之间的距离都可以做到很小,才能使得小间距、密集排布产品的生产得以实现,另外省去了热嘴结构,也进一步简化了阀针热流道系统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浇口500之间的间距可以做到2.9~4.5mm,且每个浇口500的口径可以做到0.30~0.34mm。将本实施例应用在LED灯支架的生产,相邻两个浇口500之间的最小间距为2.9mm,最大间距为4.5mm,且每个浇口500的口径为0.32mm。

本实施例中,为使熔胶更加均匀、顺利地流入进胶流道50,每个进胶流道50的长度为20mm,每个进胶流道50的最大直径均为2mm,阀针60的直径为1mm。

如图3所示,每个进胶流道50的出口端均为倒锥形设置,倒锥形的出口端由第一圆锥面70和与第一圆锥面70连接的第二圆锥面80组成,第一圆锥面70的锥角为60度,第一圆锥面70的大口端与进胶流道50的内壁有倒圆角,第二圆锥面80的锥角为40度,第二圆锥面80的小口端为浇口500。阀针60向左运动时,打开浇口500,熔胶经第一圆锥面70和第二圆锥面80均匀快速地流至浇口500,进而使得浇口500处的熔胶也均匀快速地填充模腔90,从而获得质量较好的产品。阀针60向右运动时,阀针60的锥形顶端面抵顶在第二圆锥面80的大口端,进而将浇口500封住。

如图2所示,流道板20设有与阀针60一一对应的滑动通孔,阀针60滑动穿设于滑动通孔内。滑动通孔对左右运动的阀针60起到限位作用,能够有效防止阀针60的变形和折断。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