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作金属与橡胶粘合产品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3272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制作金属与橡胶粘合产品的模具。



背景技术:

在制作金属与橡胶粘合产品时,由于其原材料性质不同,需要多个模具才能完成,由于产品在多个环节生产,容易造成产品不良率较高,同时,多个模具协同生产需要多名工人有娴熟的配合才能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这对工人的技术要求比较高。

因此,现有技术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制作金属与橡胶粘合产品的模具,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用于制作金属与橡胶粘合产品的模具,包括:

柱塞、料缸、上板、中板、底座;

所述料缸上部有桶形的盛料腔,盛料腔底部两侧设置若干个圆锥形物料流道,所述柱塞的截面为“T”形,柱塞下部的直径与料缸的盛料腔直径一致,柱塞上部与所述料缸外沿大小一致,当生产产品时,将柱塞下部压入料缸的盛料腔,促使物料从物料流道流入型腔内,料缸底部设置柱体结构,所述柱体为上端粗下端细的平滑柱形结构,其上端外切于物料流道;

所述料缸、上板、中板、底座一起组成制作产品的型腔,所述上板的中间为圆柱形中空腔体,其腔体直径大于料缸的盛料腔底部的直径,所述中板的中间腔体的上端开口直径大于下端开口直径,其上端靠口直径与上板的腔体直径一致,从在上板与中板的连接处起,中板的腔体由大直径圆柱形结构平滑过渡到小直径圆柱形结构,所述底座的上部腔体直径与中板下部的腔体直径一致,底座的下部腔体的直径小于底座的上部腔体直径,且大于料缸下部的柱体结构直径;

所述料缸下部柱体结构的长度为所述上板、中板、底座的高度之和。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模具采用5层分型方法,解决产品能实现一体成型问题,由于各个部件的腔体都是圆柱形,因此,可以采用模压法转注方式制造,使产品的外观光滑,提高产品档次和产品合格率,同时,本模具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使工人很快熟练掌握,单个工人就能完成操作,不需要他人配合。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制作金属与橡胶粘合产品的模具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柱塞、2料缸、3上板、4中板、5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制作金属与橡胶粘合产品的模具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用于制作金属与橡胶粘合产品的模具包括:

柱塞1、料缸2、上板3、中板4、底座5;

所述料缸2上部有桶形的盛料腔,盛料腔底部两侧设置若干个圆锥形物料流道,所述柱塞1的截面为“T”形,柱塞1下部的直径与料缸2的盛料腔直径一致,柱塞1上部与所述料缸2外沿大小一致,当生产产品时,将柱塞1下部压入料缸2的盛料腔,促使物料从物料流道流入型腔内,料缸2底部设置柱体结构,所述柱体为上端粗下端细的平滑柱形结构,其上端外切于物料流道;

所述料缸2、上板3、中板4、底座5一起组成制作产品的型腔,所述上板3的中间为圆柱形中空腔体,其腔体直径大于料缸2的盛料腔底部的直径,所述中板4的中间腔体的上端开口直径大于下端开口直径,其上端靠口直径与上板3的腔体直径一致,从在上板3与中板4的连接处起,中板4的腔体由大直径圆柱形结构平滑过渡到小直径圆柱形结构,所述底座5的上部腔体直径与中板4下部的腔体直径一致,底座5的下部腔体的直径小于底座5的上部腔体直径,且大于料缸2下部的柱体结构直径;

所述料缸2下部柱体结构的长度为所述上板3、中板4、底座5的高度之和。

在生产金属与橡胶粘合产品时,先按照规格将金属环放入料缸2,将金属杆放入底座5,再将料缸2、上板3、中板4、底座5合在一起,然后将橡胶原材料放入料缸2,在柱塞1的压力下,橡胶原材料从料缸2底部的物料流道沿腔体流入到料缸2、上板3、中板4、底座5组成的腔体中,从而完成金属与橡胶粘合产品的制作。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制作金属与橡胶粘合产品的模具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