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7924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注塑模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在低压注塑时,因来料对象厚度公差较大,模具模腔是固定尺寸,模具合模时会产生一定的合模压力,如待封装的对象厚度与模腔深度尺寸干涉过大,会破坏待封装的对象内部结构,所以不能全部和模具直接适配,需通过分组解决。待封装的对象与模具都需要分成多个组别,各组待封装的对象需严格按模腔深度与其厚度相对应匹配的模具来生产。或者按待封装的对象分组用不同厚度的贴片来调整待封装的对象为同样厚度进行生产。待封装的对象分组需要增加人力与设备,每个组别都要匹配足够生产的模具与物料,因待封装的对象来料厚度分布的不稳定性,会产生模具准备的冗余及物料呆滞。因待封装的对象分组设备的精度与待封装的对象平面度的影响,分组的精确性难以保证,由此会产生生产不良。这样造成人力物力成本的增加,生产效率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其能够与待封装的对象的厚度自动匹配,节省对待封装的对象分组所需的人力、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其包括:下模板,设有至少一个下模腔;上模板,设有至少一个上模腔,上模腔的数量与下模腔的数量相同,各上模腔与对应一个下模腔形成模腔对,上模板位于下模板的上方并与下模板相对,能够相对下模板上下运动,以使各模腔对的上模腔和下模腔合模或开模;至少一个型芯,型芯的数量与下模腔的数量相同,各型芯收容并支撑于对应的下模腔内并支撑待封装的对象;其中,所有型芯中至少有一个型芯为活动型芯,各活动型芯能够在对应的下模腔内不受下模腔的侧壁限制而上下运动,以在对应的模腔对的上模腔和下模腔合模时,各活动型芯根据待封装的对象的厚度向下运动,以调节各活动型芯在下模腔中的高度,进而使得活动型芯的上表面和上模腔的下表面的间距与待封装的对象的厚度匹配,从而适应待封装的对象的厚度的变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中,活动型芯的设置有效地避免了将待封装的对象与模具进行分组配合,实现了注塑模具与待封装的对象的厚度自动匹配,极大地降低了人工及设备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的总装剖视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合模前或开模后的半剖视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合模时的半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下模板 7第二顶针板

11下模腔 8定位机构

111通孔 81活动型芯定位销

2上模板 811头部

21上模腔 82侧向滑块

22定位销复位推杆 821通孔

23滑块拨块 822导向孔

231头端 823拨块孔

232臂部 83滑块基座

3活动型芯 831容置槽

31定位孔 84复位弹簧

4第一顶针板 85滑块定位销

5型芯顶杆 86压缩弹簧

51凹槽 87导向杆

6调节弹簧 88固定螺栓

H调节间隙 89支撑板

h待封装的对象的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

参照图1至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包括:下模板1,设有至少一个下模腔11;上模板2,设有至少一个上模腔21,上模腔21的数量与下模腔11的数量相同,各上模腔21与对应一个下模腔11形成模腔对,上模板2位于下模板1的上方并与下模板1相对,能够相对下模板1上下运动,以使各模腔对的上模腔21和下模腔11合模或开模;至少一个型芯,型芯的数量与下模腔11的数量相同,各型芯收容并支撑于对应的下模腔11内并支撑待封装的对象C;其中,所有型芯中至少有一个型芯为活动型芯3,各活动型芯3能够在对应的下模腔11内不受下模腔11的侧壁限制而上下运动,以在对应的模腔对的上模腔21和下模腔11合模时,各活动型芯3根据待封装的对象C的厚度h向下运动,以调节各活动型芯3在下模腔11中的高度,进而使得活动型芯3的上表面和上模腔21的下表面的间距与待封装的对象C的厚度h匹配,从而适应待封装的对象C的厚度h的变化。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中,活动型芯3的设置有效地避免了将待封装的对象C与模具进行分组配合,实现了注塑模具与待封装的对象C的厚度h自动匹配,极大地降低了人工及设备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如图3所示,注塑模具还包括:第一顶针板4,位于下模板1的下方;至少一个型芯顶杆5,各型芯顶杆5的上端穿过下模板1并固定连接于对应的活动型芯3而下端露出下模板1;以及至少一个调节弹簧6,各调节弹簧6夹持在对应的型芯顶杆5和第一顶针板4之间,以使在对应的模腔对的上模腔21和下模腔11未合模之前型芯顶杆5的下端面与第一顶针板4的上表面之间留有调节间隙H且在该调节弹簧6的支撑下,对应活动型芯3的下表面与下模腔11的底表面之间也留有调节间隙H。型芯顶杆5以及第一顶针板4的设置实现了对活动型芯3的顶出功能。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中,如图3所示,型芯顶杆5的下端设有:凹槽51,在型芯顶杆5的下端面开口且从型芯顶杆5的下端面沿竖向向上延伸;各调节弹簧6设置于对应的型芯顶杆5的凹槽51且下端伸出凹槽51,调节弹簧6的伸出凹槽51的下端与第一顶针板4的上表面直接接触。调节弹簧6通过型芯顶杆5带动活动型芯3使模腔对与待封装的对象C的厚度h相匹配,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的通用性。

为了对型芯顶杆5的下端定位,注塑模具还包括:第二顶针板7,位于下模板1和第一顶针板4之间,支撑在第一顶针板4上且设置有沿竖向贯通的至少一个收容槽71,收容槽71的数量与型芯顶杆5的数量相同;各型芯顶杆5的下端收容于第二顶针板7的对应的收容槽71。

各型芯顶杆5的下端为倒T形;第二顶针板7的各收容槽71也为倒T形,以对相应型芯顶杆5的向上运动进行限位。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中,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4,注塑模具还包括:至少一个定位机构8,各定位机构8滑动地设置于对应的下模腔11内的活动型芯3的一侧,以固定对应的活动型芯3。当然不限于此,定位机构8的数量与活动型芯3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以依具体情况而定。

定位机构可采用各种形式构造。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3,与各活动型芯3对应的下模腔11的腔壁对应设置有通孔111。各活动型芯3的与相应定位机构8对应的侧面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定位孔31,定位孔31具有锥度。各定位机构8包括:活动型芯定位销81,具有:头部811,与活动型芯3的定位孔31具有相同的锥度,能够沿水平方向穿过对应的下模腔11的通孔111而插入对应的活动型芯3的定位孔31,以固定对应的活动型芯3。定位孔31以及活动型芯定位销81均具有锥度,当活动型芯3处于不同位置时,活动型芯定位销81的带有锥度的头部811能够不同程度地插入活动型芯3的定位孔31以对处于不同位置的活动型芯3定位。

如图1至图4所示,上模板2设有:至少一个定位销复位推杆22,定位销复位推杆22的数量与活动型芯3的数量相同;各定位机构8还包括:侧向滑块82,固定连接于活动型芯定位销81的一端,具有上下贯通的通孔821;滑块基座83,固定设置于下模板1,侧向滑块82滑动地设置于滑块基座83上,且滑块基座83具有沿上下延伸的容置槽831并与侧向滑块82的通孔821对齐并连通;复位弹簧84,设置于滑块基座83的侧壁与侧向滑块82的侧壁之间,用于推动侧向滑块82水平运动;滑块定位销85,设于滑块基座83的容置槽831内,位于上模板2的对应的定位销复位推杆22的正下方;压缩弹簧86,设于滑块基座83的容置槽831内,上端支撑滑块定位销85的下端面而下端被固定。其中,在与活动型芯3对应的模腔对的上模腔21和下模腔11合模之前,对应的上模板2的定位销复位推杆22位于侧向滑块82的通孔821的上方,而滑块定位销85的上端伸入侧向滑块82的通孔821中,活动型芯定位销81未沿水平方向插入于对应的活动型芯3的定位孔31(此时活动型芯定位销81可以穿入对应的下模腔11的通孔111,也可以不穿入对应的下模腔11的通孔111,优选活动型芯定位销81穿入对应的下模腔11的通孔111,以提高空间的紧凑性);在与活动型芯3对应的模腔对的上模腔21和下模腔11合模过程中,上模板2的对应的定位销复位推杆22插入侧向滑块82的通孔821并推动滑块定位销85向下运动,以使滑块定位销85移出侧向滑块82的通孔821并使复位弹簧84推动侧向滑块82、进而侧向滑块82带动活动型芯定位销81沿水平方向穿过对应的下模腔11的通孔111而插入于对应的活动型芯3的定位孔31,从而将活动型芯3定位,其中,插入到侧向滑块82的通孔821中的定位销复位推杆22不阻碍活动型芯定位销81沿水平方向插入于对应的活动型芯3的定位孔31。

为了推动侧向滑块82水平运动,如图3所示,侧向滑块82设有水平延伸的导向孔822;各定位机构8还包括:导向杆87,穿设并固定于滑块基座83且端部伸入侧向滑块82的导向孔822;复位弹簧84套设在导向杆87上且两端分别抵靠滑块基座83和侧向滑块82。

为了实现滑块基座83固定设置于下模板1,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各定位机构8还包括:固定螺栓88,将滑块基座83固定设置于下模板1。

为了实现压缩弹簧86的下端被固定,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各定位机构8还包括:支撑板89,从下方固定于滑块基座83,并支撑压缩弹簧86的下端,以将压缩弹簧86的下端固定。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中,如图1至图4所示,上模板2设有:至少一个滑块拨块23,滑块拨块23的数量与定位机构8的数量一致,各滑块拨块23具有:头端231,背离相应活动型芯3的一侧具有从上向下远离相应活动型芯3倾斜的锥度;以及臂部232,从头端231沿竖向方向向上延伸。各定位机构8的侧向滑块82的靠近活动型芯3的前端设有:拨块孔823,沿竖向贯通,以供滑块拨块23插入或拔出;以及一斜壁L,面向活动型芯3且用于形成拨块孔823,斜壁L具有与对应的滑块拨块23的头端231的锥度相应的斜度。其中:在与活动型芯3对应的模腔对的上模腔21和下模腔11合模过程中,上模板2的各滑块拨块23的头端231向下穿过对应的拨块孔823并使臂部232的一部分位于拨块孔823中,且头端231向下穿过对应的拨块孔823以及臂部232的一部分位于拨块孔823的过程均不阻碍侧向滑块82带动活动型芯定位销81插入活动型芯3的定位孔31的过程;在与活动型芯3对应的模腔对的上模腔21和下模腔11开模时,上模板2相对下模板1向上运动,滑块拨块23的带有锥度的头端231接触对应侧向滑块82的斜壁L而拨动侧向滑块82向背离活动型芯3的方向滑动,以带动活动型芯定位销81脱离活动型芯3,同时定位销复位推杆22随着上模板2一起向上运动而使滑块定位销85在压缩弹簧86的作用下且在与定位销复位推杆22接触的情况下上升,当滑块拨块23的带有锥度的头端231向上运动到对应侧向滑块82的斜壁L上方时,侧向滑块82到达指定行程,活动型芯定位销81完全脱出活动型芯3且滑块定位销85插入侧向滑块82的通孔821中对侧向滑块82限位,最后上模板2相对下模板1继续向上运动,直到滑块拨块23的带有锥度的头端231完全脱出对应的拨块孔823且定位销复位推杆22也完全脱出侧向滑块82的通孔821。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中,在一实施例中,待封装的对象C为裸电芯,但不限于此,待封装的对象C可以为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的任何合适的对象。注塑模具可为低压注塑模具,低压注塑即一种很小的注塑压力,但不限于此,注塑模具可以视具体情况使用于除低压外(例如中压或者高压)的情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